在我國的古代,把職業分成了九流,再複雜一些的話,可以劃分成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其中有一種說法,是把古代社會上的所有人按照上、中、下九流的劃分方式,比如上九流:帝王、聖賢、隱士、文人、童仙、武士、工、農、商。中九流則是:舉子、郎中、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尼。而下九流則是:師爺、衙役、升稱、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
此類說法是按照天下間的人物的口碑程度來劃分的。那麼,有些夥伴就會產生疑問了,為什麼在衙門口的師爺和衙役能被劃分成下九流之列呢?這個可能就跟戲曲有關了,在戲曲中,師爺是陪伴在官老爺周圍的,經常給自己的老爺出一些陰險毒辣的壞主意,所以按照口碑來說,把師爺劃分成下九流一點也不冤枉,同理來說,衙役也是屬於古代吃拿卡要的主兒,不是有句老話說的嘛:「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
在古代劃分上中下九流裡,下九流並非不登大雅之堂的職業,但是品性確實是值得商榷的。
婚禮人禮婚 俗世論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