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商朝開始,人群便開始逐漸劃分為士、農、工、商四業。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劃分越來越細化,並逐漸形成了帶有尊卑、貴賤意味的等級劃分,即我們常聽到的「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雖然明顯帶有尊顯、貴重意味,但這裡的「上」更多的是「正當」的意思。也就是說,「上九流」乃係正當行業、正當營生。
「中九流」:不帶有尊卑、貴賤的中性行業,能讓人平常以待。
「下九流」:明顯帶有貶低、嫌棄的意思,專指指從事各種社會地位低下職業的人。
上九流
傳統認為: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員外六流商,七流當鋪八流匠,九流農夫在地頭。佛祖、仙代表著人人信仰、人人尊崇的「神靈」;皇帝、官代表著封建社會的「統治階層」;員外,代表「士族」;商、當鋪,代表著「商人」;匠,代表著「工人」;農夫,則代表著「農夫」。
也就是說,高高在上的神靈、統治階層和士、農、工、商共同組成了封建社會最正當、最正統的行當,幾乎搭建起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框架。
除此之外,「上九流」還有「帝王、聖賢、隱士、童仙、文人、武士、農、工、商」這一更接地氣的說法。
中九流
「中九流」,專指封建社會的一個中等階層,最常見的說法是「舉子、醫生、相命、丹青、書生、琴棋、僧、道、尼」。
從「中九流」的具體行當來看,我們不難看出「舉子」、「書生」、「丹青」、「琴棋」都處在向「文人」、「士族」發展的某一階段;而「相命」、「僧」、「道」、「尼」則是成為「佛祖、仙」的「修煉階段」。「醫生」,也並非現今醫院的大夫,而是專指醫學學校的學生。
也就是說,「中九流」幾乎全都是向「上九流」發展、努力的行當,所以,這裡的「中」也指向「上」發展的過程。
下九流
「下九流」最常見的說法為「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娼」。
僅就古今對照,我們對上述九種行當予以說明:
師爺:助理、秘書、參事等;衙差:治安警察;升秤:中間商、拍賣公司、代辦公司;媒婆:紅娘;走卒:保姆、管家、僕人等私人服務者;時妖:巫婆、神婆、神漢等;盜:小偷;竊:騙子;娼:特殊服務行業。
上述行當人群,幾乎沒有上升空間,而且基本都是代代相傳、固定承襲的職業,乃係封建社會明顯帶有偏見的階層劃分。
後記
「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社會分工不同」,就算是現今如此開明的社會中,我們依然做不到真正理智、清醒、客觀的評價每一份工作,就其根源,大體就來自於自商朝便開始,延續了數千年的階層劃分、行當歸類。
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時代、新社會、新世界竟然衍生出新的「上、中、下九流」劃分,這是現今社會「一切向錢看」的發展必然,更是社會發展的悲哀。
古代社會對職業、階層的劃分,理當摒棄;但現今社會變異了的世俗觀念,更應摒棄!
參考文獻:《漢書·藝文志》、《舊中國的下九流》、《中國古代的三教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