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發展到目前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人均達到一萬美元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取得這樣成績著實不易,下一步經濟大發展中就要準備向發達主義國家行列邁進,中國將近661個城市在未來城市發展中各城市競爭會更加激烈,哪個城市能夠脫穎而出佔據重要中心位置呢?
目前公認的是一線塔尖城市四個北上廣深。新一線頭部城市15個分別是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其餘二線城市基本是當地代表性城市比如:哈爾濱、長春、大連、石家莊、濟南、南昌、昆明等省會城市。
美國三億人口世界著名的城市有10個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休斯頓、費城、底特律、舊金山、波士頓、匹茲堡、亞特蘭大。日本一億人口擁有4個世界著名城市分別是東京、大阪、名古屋、橫濱;作為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按照人口規模比率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未來中國也將擁有30個左右世界級重要影響的城市。
中國在2005年由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依據《城市規劃法》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提出國家中心城市概念。
國家中心城市兩個基本點:
首先是區域內核心城市,在我國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門戶作用。
第二國家中心城市應當具有全國範圍的中心性和一定區域的國際性。
兩點概括起來就是區域核心城市重要中心和樞紐城市,必須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城市。
2010年2月,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
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國家又先後支持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至此中國已經擁有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隨著中國十四五規劃(2021-2025)和2035年遠景規劃目標出臺未來國家中心城市數量將會增至30個左右。
短期發展來看到2025年中國將有十五個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各大城市深圳、南京、杭州、瀋陽、福州、青島、濟南、長沙、合肥等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已經喊出了全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口號。
目前來看,華北地區:北京、天津;華東地區:上海;華中地區:鄭州、武漢;華南地區:廣州;西北地區:西安;西南地區:成都、重慶。目前東北地區城市沒有一個晉級國家中心城市。華東是我國經濟最為繁華富庶之地也僅僅只有一個上海。華南地區作為改革開放開拓前沿陣地也只有一個廣州。
中國未來五年哪個城市能夠晉級我們可以分析比較: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先行者經濟取得了飛躍發展,目前經濟總量全國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北京,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2019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26927.09億元,比上年增長6.7%。
杭州是全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近幾年杭州經濟發展迅速有趕超擠壓廣州一線城市趨勢,發展潛力巨大。杭州還是是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杭州西湖更是聞名世界。2019年,杭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37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6.8%。
南京「虎踞之地」「六朝古都」,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也是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重要節點城市,南京還是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之稱。2019年,南京地區生產總值14030.15億元,列全國第11位,比上年增長7.8%。
青島是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遊城市、也是國際性港口城市,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 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青島還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青島市實現生產總值11741.31億元,比上年增長6.5%。
福州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濱江濱海生態園林城市,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開放城市、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海上絲綢之路門戶以及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組成部分;福州還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92.30億元,比上年增長7.9%。
瀋陽東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 瀋陽是東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的中心。瀋陽還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千年古都」之稱。瀋陽還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9年瀋陽市地區生產總值6470.3億元,比上年增長4.2%。
長沙湖南省會城市,中國長江中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長江中遊城市群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 也是綜合交通樞紐,長沙還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74.22億元,增長8.1%。
合肥是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 ,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城市、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中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有「江淮首郡、吳楚要衝」的美譽。2019年,合肥市全年生產總值9409.40億元,比上年增長7.6%。
哈爾濱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製造業基地,是中國東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大齊工業走廊的起點,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哈爾濱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哈爾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49.4億元,比上年增長4.4%。
濟南是山東省會、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 ,是山東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北連首都經濟圈、南接長三角經濟圈,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濟南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9年,濟南地區生產總值9443.37億元,比上年增長7.0%。
綜合來看東北城市經濟差距太大但是瀋陽有可能晉升國家中心城市,長三角華東地區的南京,杭州可以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深圳可以與廣州並立為國家中心城市,山東半島青島有可能晉升國家中心城市。福州,長沙,合肥也有衝擊國家中心城市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