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羅冥想:東西方修行傳統關於人的邪惡本質的兩種答案《野獸愛智慧》

2021-02-16 陳壽文

撰文:陳壽文

這是心靈自由和好報12月寫作群的第二十四篇作業。


胡因夢和學生們

今天讀到「第十六封信:毀滅之塔」,「第十五封信:惡魔」探討的主題是人造魔的衍生和左翼天使的本質,與惡魔的邪淫天性有關,而第十六封信則和靈魂的邪惡本質有關。

人的靈魂本來就存在著邪惡的種子,沒有它,外境時產生不了誘惑力的。誘惑力在靈魂裡面如果找不到可以發揮作用的場域,自然會變得疲弱無力。

記得2015年6月參加格羅夫全息呼吸工作坊濟南站,靈魂之眼看到有一世自己是精靈族的族長,那一世精靈族和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精靈族負責教導人類靈性智慧,幫助人類提升意識層次。結果人類聽信了惡魔族的蠱惑,認為精靈族不是在幫助他們,而是在奴役他們,組織了人類和惡魔的聯合軍團攻擊精靈族,還好精靈族還有一些沒受惡魔誘惑的人類盟友,掩護倖存的精靈族進入的深山老林。電影魔戒裡精靈族族長提到人類曾經背叛過精靈族,想來我看到的就是魔戒前傳吧。


野獸和山豬

關於人的邪惡本質,東方修行傳統的答案是:它源自於「原始無明」造成的自我感。由於瑪雅幻相的投射和扭曲作用,導致人類誤以為經驗性的我即是真我。這則印度的古老教誨是商羯羅(Shankara)於公元九世紀親自作出的結論。

佛教的龍樹(Nagarjuna)給予的答案則是:人因為無明而產生欲望,欲望又以「自我」(ego)這種虛幻的精神結構為重心,然而真正的「我」(Self)是無處可尋,無所不在的。

西方的修行傳統則提供了不同的答案。它主張人的邪惡本質並非來自原始無明,而是擅自追求知識釀成的原罪。原罪就是導致人變得邪惡的原因。原罪是一種不順服上主的行為,人的意志背離上主的旨意兒導致兩者的不和,起因是渴望追求神啟以外的的另一種智慧,想要透過具體的現實去認識神和神啟之外的其他知識。

因此,「人的邪惡本質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東方智慧傳統給出的答案是「無明」;西方智慧傳統給出的答案是「僭取知識」。

那麼兩者是否有衝突?答案是既可說有,也可以說沒有。兩者產生衝突,是因為無明和知識恰好相左。兩者沒有衝突,則是因為原始無明也是意志犯下的原罪,它導致意志渴望靠自己試驗以獲取知識,換來與上界啟示相等的智慧。看上去兩者顯然有所不同,但其實並不衝突。就人的意識和宇宙實相之間的不協調而言,東方傳統著重的是對事實的認知,西方傳統則著重於同一事實的道德意涵。


2016年12月20日,三亞機場

東方傳統認為人的邪惡是起於將身心幻我當成了永恆的真我。西方傳統則將問題歸咎於人「想要像上帝一樣能夠辨別善惡」而犯下原罪,導致他損傷了自己的神聖樣式,儘管其神聖形像(真我)依然維持原狀。人平時體驗到的受損樣式就是原罪造成的,因此問題不在錯把自我當成真我(神聖形像),而在於前者損傷了原本的神聖樣式,如果人的自我能夠保有原本的神聖樣式,不因為墮落而損傷它,那麼將自我視為真我是完全合理的。

兩種智慧傳統的差異就在於東方渴望解除「自我」和「真我」的婚約,西方則認為兩者的聖婚是不能解除的。依照西方傳統的看法,「真我」不可能也不該以否認「自我」為由,而企圖和自我斷絕關係。兩者其實被不可解的鏈環永遠連接在一起,所以應該合力完成重建「神聖樣式」的工作。西方修行傳統追求的不是自我的解脫,而是重新與真我合一帶來的自由。

2016年12月24日,周四,12:24完畢於北京野獸愛智慧居


Thus, there are two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innate human evil?" The one—given by the left wing of traditional Wisdom—is "ignorance"; the o t h e r -given by the right wing of traditional Wisdom—is the sin of illicit knowledge.

A contradiction? Yes and no. The two answers are contradictory in so far as ignorance and knowledge are opposites. But they are in agreement in so far as innate ignorance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original sin of the will, which became infatuated with the desire to replace knowledge due to revelation by knowledge due to experimentation. There is certainly a difference, but there is in no way a contradiction.

The difference consists in that the oriental tradition puts the accent on the cognitive aspect of the fact of discord between human consciousness and cosmic reality, whilst the occidental tradition puts it on the moral aspect of this same fact.

The oriental tradition sees in innate human evil a kind of misunderstanding. or undervaluing, where consciousness mistakes the empirical personality—relating to the body and the psychic life—for the true Self which is immutable and eternal.

In contrast, the occidental tradition sees here the consequence of the sin of having wanted to be "like gods, knowing good and evil", i.e. the disfiguration of the "likeness of God", although the image—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true Self of the orientals—has remained intact. And it is the "empirical self which bears rhe features of disfiguration due to original sin. Therefore it is not a question of the erroneous identification of the true Self (or "image of God") with the "empirical self, but rather of the disfiguration of this latter. The identification would be perfectly justifiable if the "empirical self" had remained in the "likeness of God", i.e. if it had not been disfigured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Fall.

In other word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raditions is that in the oriental tradition one aspires to divorce in the marriage of the "true Self and the "empirical self, whilst the occidental tradition regards this marriage as indissoluble.

The "true Self, according to the occidental tradition, cannot or should not rid itself of the "empirical self by repudiating it. The two are bound by indissoluble links for all eternity and should together accomplish the work of re-establishing the "likeness of God". It is not the freedom of divorce but rather that of reunion which is the ideal of the occidental tradition.

It is thus in the will that the original sin took place and brought about the Fall.Genesis describes this sin of the will as the desire to arrogate to oneself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to become "like gods".

延伸閱讀

塔羅冥想:學習不用力的專注 把工作化為遊戲|《野獸愛智慧》

讓存在變成一團烈火,燒去所有既定的概念|《野獸愛智慧》

從別人的講道中是無法求得解脫的|《野獸愛智慧》

塔羅冥想:沒有誘惑就沒有靈性上的進展|《野獸愛智慧》

因愛而拍 廣而告之 滋養心田:第二屆心靈自由書模大會|《野獸愛智慧》

《你的名字。》:奇蹟需要的是兩種意志的結合|《野獸愛智慧•朋友圈》

閱讀出發•通過實修•轉化習氣:關於脈輪的推薦書籍|《野獸愛智慧》

第一周寫作對象:北京野獸和武漢夏天|《野獸是受傷的美女》

相關焦點

  • 胡因夢:東方的默觀冥想與西方祈禱之道的整合|《野獸·薦讀》
    我在審譯《塔羅冥想》的過程中上網查到《秘密教誨》的原初英文名稱就是源自《時輪密續》,也就是藏密系統「心密藏」的八大時輪金剛法要,其中包涵了密宗所有傳承的教誨,充滿著對大宇宙行星系統和人體小宇宙互通交感的揭示。由此可知,神智學會完全是以藏密的修行途徑為基準的。
  • 線上課堂 | 塔羅入門課程——78度智慧之旅
    藝術收藏家喜愛它豐富的圖案、符號、圖騰,有的人喜歡它解讀時的準確,有的人喜歡用它來冥想並幫助心靈成長,還有人喜歡拿塔羅來玩卡牌遊戲。它有很多種神奇的面貌,神秘又有趣。塔羅牌來自古老的神秘智慧,透過宇宙共時性的法則,透徹事件的始末,發覺自己的心靈。它不只是一副紙牌,更是一本生命的書,能供人探索一生的智慧之書,每張牌都有非常豐富的象徵圖案,代表著人類的集體意識原型。
  • 勘破傳統修行的迷思,走入現代修行的心路
    傳統修行主張棄俗求聖,只要純淨地安住在靈性層次,而與本書的做法有所差異:傑克.康菲爾德在緬甸叢林修行五年,返回美國結婚生子、攻讀學位,將俗世的心理治療加入靈性的元素,而產生一種新興的現代生活修煉。我們如何理解這種新興的生活修煉?本書並未提供清楚的答案,但從近年來此股新興生活修煉的趨勢來看,可以從三層的運動循環來了解。
  • 《冥想課堂》第四課:學會了這些,快樂與你越來越近!
    成功的人成功了,而學習成功的人卻沒有真正的成功,為什麼?答案就是沒有得到真正的傳給你的法門.人類最珍貴的就是書籍理論.流傳下來的珍貴的經典給我們的指導,每一步都是給你開悟的,只是你沒有真正的撒下心來學習,沒有從基礎上了解這些經文的由來.例如玄奘的《成唯識論》,你沒有讀過,可能不會真正了解其他經文的真正含義.學習冥想為什麼要學習其他的經文?
  • 《冥想》我最愛的瑜伽旅程.
    冥想,我最愛的瑜伽旅程。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關於我的瑜伽冥想體驗。
  • 清醒的企業:員工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人力資源」|《野獸愛智慧》
    吉姆•柯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中給的答案是:卓越的關鍵來自領導團隊,他們的人格必須揉合謙卑為懷與專業精神兩種特質。他稱這種領導者是「第五級領導」(Level 5),他們能把個人野心轉化為更遠大的目標:建立卓越的企業。然而,柯林斯無法回答這個核心問題:如何培養第五級領導?
  • 如何冥想?2500年的智慧——荒島十日記(兩萬字完整版)
    這個答案確實有力——對啊,我連眼睛都閉著,「看」到的怎麼會是實相呢?同樣的,我腦中浮現的各種關於過去的美好或痛苦的畫面,也是一樣的道理。人是無法「感知」過去的,最多只能「回憶」過去,而回憶必然是偏離真實的,帶有自己的主觀渲染的幻象;人也無法「感知」不存在的未來;人唯一能夠真實感知的,就是當下。其餘都是幻象。
  • Kripalu光之塔羅再次啟程 | 初階工作坊
    5月份Kripalu老師在深圳的光之塔羅工作坊落幕後,我在朋友圈發了以下這段話:「我看到你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潛力和可能性。透過你們鎧甲盾牌,每個人內在都有著美麗的靈魂。」「即便你們不相信自己的潛力,我,Kripalu,依然相信你們。」
  • 冥想到底想什麼? (附冥想APP推薦)
    其實,冥想是一個比較泛化的詞,對應英文裡的Meditation。它可以是一種方法也可以是一種狀態,可以是宗教導向的,也可以是去宗教化的,可以想點什麼也可以什麼都不想。冥想這個詞之所有讓人覺得有點摸不著頭腦,多是因為它的周邊極為豐富。
  • 禪卡塔羅牌佔卜與其他塔羅的不同
    選擇禪卡也是一種機緣巧合的機會,做了三個月的塔羅,之前我也是文字解讀,使用傳統牌陣,遇到瓶頸之後,我進駐到某直播間,而在這個直播間當中我才真正理解了我之前在進駐塔羅看到一本書裡面的話,塔羅是解決問題的,塔羅不是給人依賴的。而進駐這個直播間我才真正認識到,為何我當初在知道看到的問題,一個男的求助別人,他老婆最近迷戀上了塔羅,有事沒事就去看的根本緣由。
  • 24小時精通塔羅:2020年唯一一次全球網絡深度塔羅與自我覺察課程!
    雖然,這幾年內,大多數來找我進行塔羅佔卜的客戶,都不止一次地向我驚嘆塔羅的神奇準確,但我總是會告訴他們兩句話:1. 「塔羅牌只是你潛意識的一面鏡子,而你的潛意識知道關於你生命的一切宏圖或細節。」2.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更希望你能來學,學會運用這門工具。」
  • 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根本原因
    所以就對應產生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 「真善」——指在自然人性當中存在著一類佔主導和支配地位,追求「真善」的本源人性。它決定了人類的前途命運。  邪惡——指同時存在於自然人性中的還有自然人性的劣根欲望:極端自私,貪得無厭、好逸惡勞、急功近利,永不知足。自然人性形成自然人性文化;社會人性形成社會人性化。
  • 靜坐冥想:念好自己的經,在自己的世界修行
    念好自己的經,在自己的世界修行。各人有本難念的經,但還是要用心去念,還是要自己去詮釋和註解。因為,日子是你的,生活是你的。人生活在世上,就離開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所需、避免不了各種的財色名利牽絆。保證基本的滿足是需要,想要更好的享樂是欲望;在這基本的滿足與更好的享樂之間,每個人也不盡相同。比如,一個出身在皇室、富貴之家的孩子,其出身就擁有的一切,可能是一個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一生都難以企及的。
  • 愛與德行才是一切問題的解藥|胡因夢問答錄(2016年版)匯總
    此外,如果這些努力都嘗試去做到但仍然無效,那麼就有可能是業障幹擾,這時就得靠宗教的神聖魔法來解決了,東西方宗教皆可,隨緣尋求協助!同學問:為何靈修者那麼容易被上師和組織剝削?如何開顯出可以免於被人為教派及組織剝削的日常實修智慧?為何如此之多的人都不願意去培養日常實修智慧呢?同學問:我在第九封信: 隱士,看到了這個人類建構的社會是一艘巨輪的隱喻也非常受觸動。
  • 我的自我介紹|《野獸愛智慧》
    真名:陳壽文 曾用id:philosophia(好多地方)、哈衛特(天涯)、愛智慧(獨角獸,真名)、愛智者(愛智)遊手好閒的人,喜愛流亡的樂趣。流亡有時可以提供不同的生活安排,以及觀看事物的奇異角度:驚奇、任何事情都不視為理所當然、學習湊合著應付讓大多數人迷惑或恐懼的不安穩狀況。知識分子基本上關切的是知識和自由。
  • 《人生處處是修行》:修行的本質,是降伏自己的心魔
    以上這些問題,這本《人生處處是修行》也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一部讓我們內心滋生力量的能量之書,作者用自己真實的經歷講述了一系列在生活中修行的方法,他認為每一處都是修行的道場,關鍵是做自己的觀察者,放下對煩惱、痛苦的執念。
  • 正念冥想,足以升華人生
    人生實屬不易,緣滅緣起,皆有因果,人生就是一場靈魂的修行。為什麼生活中充滿了苦?佛曰:眾人皆苦。那到底苦為何物?人生痛苦的三大根源:貪,貪愛,對愉悅的渴望;嗔,憎恨,對不悅的厭惡;痴,貪愛加憎恨等於幻覺。
  • 奧修塔羅牌 靈修專業班 4月 29-30日 ┃值得一學終生受用
    《節錄自奧修禪卡》 奧修塔羅牌,所反應的是一個人的內在訊息,透過訓練後每個人都可以直接連結上自己的潛意識和高級智慧,是一種視覺化的對自我和情景的解讀。與其四處尋求別人來告訴你,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何不自己學會,聆聽自己靈魂的聲音與指引,走上屬於自己的靈性覺知的幸福道路。
  • 塔羅解讀 |在這段感情中,有什麼是你需要知道的?(從文中三組牌中選擇一組代表自己,接收屬於你們的指引)
    (摘自3128)在昨晚的個案中,我與夥伴重溫了希阿榮博堪布的話,「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對於大乘修行人,無論善緣惡緣,到眼跟前都是同證菩提的緣!」所以,無論是否對方令我們心生歡喜,都意味著他的到來如同一面鏡子,會映照出我們心靈的面貌,內在修行的盲區,因此,冷靜下來,任何一段感情都值得感激。
  • 海娜紋身 神秘塔羅佔卜出你的海娜圖騰
    當兩種神秘的力量相遇,智慧之力與能量圖騰,將是一場古老文明智慧的歡慶聚會。在本周的活動中,塔羅佔卜師要求你帶一個自己最近困惑的問題來,導師將在塔羅的自我探索中找到你的解藥,並得到與之對應的海娜圖騰。將圖騰紋到身上特定部位,讓圖騰之力為你帶去錨定的嶄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