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2082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
《與浪之間》是Vast&hazy的成名作。這首歌在舞臺上,總是能掀起高潮。咖咖嗓音,穿透性強。編曲力量豐滿,加上充滿激勵鼓舞的強勁副歌,第一耳就足夠吸引人。加上現場演出時不知覺舞動的雙手,都讓他們演出的音樂更顯得律動感十足。現場聽著聽著,竟也將內心那最激昂的澎湃給激起,不知覺跟著合唱,流下感動的淚水。
-
與浪之間 承載著秘密
銀色的光 拉著我跳舞
血液在竄 思緒混亂 不停轉彎
誰在呼喊我
-
《與浪之間》這首歌據說與咖咖在青少年時期受到霸凌有關。相信看過MV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首在講述校園霸凌的故事,但擴展開來思考,它同時也是一段非常悽美的故事。看完之後讓人反思良多。
(來源:《與浪之間》MV)
MV的一開始,我們就能看到男主被同學欺凌,被老師誤會而被責罵。相信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每個班級都會有一個這樣的學生,但當初心智尚未成熟的我們,卻從未想過霸凌可能會對當事人造成多嚴重的傷害。
(來源:《與浪之間》MV)
在男主的眼中,他每天見到的同學老師,就猶如洪水猛獸,他在學校的日子,有如地獄般煎熬。如果你不幸是當時學校中的被霸凌者,相信你能夠懂其中的煎熬;而試問如果你是當時的霸凌者或者旁觀者,是否曾動過一絲換位思考的念頭?
(來源:後制自《與浪之間》MV)
女主是個心地善良的女孩,也是班上唯一一個不會霸凌男主的人。她在男主被叫去操場罰掃地時,無意在男主的桌上發現了他的「秘密」。
(來源:後制自《與浪之間》MV)
在教室裡的女主和在操場上的男主,同時解開了這個「秘密」的答案,發現了一個坐標。或許它就是逃離這個「恐怖世界」的出口吧?!
(來源:後制自《與浪之間》MV)
發現這個左邊的女主和男主,一起相互幫助躲過了督察隊小隊長、訓導主任的「追殺」,來到了這個秘密坐標所標識的地點。
(來源:《與浪之間》MV)
他們穿過了重重阻撓和層層高牆,來到了這個出口的坐標——學校的天台。隨後,兩人手牽著手,一躍而下。
-
與浪之間 說一個故事
害怕的人 尋一個出口
越走越暗 微光一閃 才看見你
我還在
-
MV的最後,成年的男女主角從另一個地方醒來,伴著輕柔的陽光相視而笑。他們解脫了嗎?他們獲得救贖了嗎?又有誰知道呢。
(來源:《與浪之間》MV)
事實上,這首歌這一開放式的結局一直引來諸多的討論,每個人看完之後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而這首歌還有另外一個彩蛋小故事,便是在去年曾有短暫的7天,Vast&hazy 釋出另外一個《與浪之間(導演版)》,為導演Birdy重製的珍藏版。探長曾有幸看過這個版本,雖然MV故事的劇情為做改動,但融入了咖咖和易祺的鏡頭,在海邊霞光下彈奏的他們真的不要太美。
(來源:截取自網絡)
(來源:Vast& Hazy Facebook )
人生總有諸多不順遂的時候。每當有心事或迷惘而煩心時,不妨就到海邊走一趟,點開手機裡的這首歌,澎湃的情緒,就像海邊的浪花一樣帶你走過人生的高低起伏,承載著你與浪之間的秘密。
願我們在人生的浪潮和社會的海洋中,找到真正自己也感到驕傲的自我。
(小彩蛋:探長在2019覺醒音樂祭與咖咖易祺的合照)
網友 賴靜瀅:
看了好多次終於看懂MV。一開始男孩手握著的高塔可以稱它為夢想,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做著與別人不同的事,(也就是當同學在上課時他在桌上刻畫),而被其他同學老師歧視甚至被霸凌,為了苟活男孩屈服於這一切,這時女孩看到桌上的畫發現是一連串的數學公式並把它計算出來,原來那稱作夢想的高塔在方位w26.75(西26.75)的位置,於是帶著男孩一起逃離這霸凌的監牢,一躍到了長大成人,望向眼前的高塔,而他們離夢想不在遠方。這只是我個人的見解,當然每個人看完mv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不過這個編劇真的蠻強大的!
網友 土豆就是花生:
個人對這首歌和這個MV的解讀:小時候的夢想被長輩們抹殺,被同學嘲笑,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心裡很是不甘心,直到遇到有同樣夢想的夥伴,一起勇敢跨出那一步,擺脫長輩們的束縛,朝著夢想前進。
網友 回首仍盼機會問候:
個人理解: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天才,但是從老師到學生到教導主任,其實就是整個社會環境沒有人能發現他們的才華並理解他們,他們成了別人眼中的異類。在他們的世界,別人也就自然是魔鬼。在用生命的力量在操場上完成了推算後,兩人跳樓自殺,完成了精神的升華。
網友 Ray Zhang:
我也來一下見解好了:這是校園霸凌的隱射,在被霸凌者的眼中大家都是怪獸,高塔代表著被霸凌者比較獨特的想法或價值觀,接著是權力架構的體現,大家嘲笑男孩沒有事,男孩表達自己的不滿(翻桌)就受到懲罰,另一方面,女孩漸漸懂了男孩獨特的想法,座標的部分可能是唯一的解決方案...,而男孩在操場上畫畫我認為則是在表現他獨特的價值觀,之後又是權力架構,有著特別臂章的學生可能是類似鷹犬的角色,女孩接著找男孩,再來就是實現解決方案的過程,撞到師長可以看成是受到師長的阻撓,沿途被鎖鏈綁住的學生則代表受限於學校體制,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拉下鐵門是最後與外界的隔離,帶出結局,也就是最後的解決方案:男孩和女孩自殺。(女孩是男孩幻想出來的天使之類的也是有可能)之後長大看向島嶼,推測是已經死亡後看向現實世界。才看第2次,僅供參考,算是黑暗版見解。
網友 Xxlet:
對校園欺凌的控訴,對希望的描述都很清晰生動。很感動的作品!
參考資料
AT沒有筆名:《與浪之間》——看不見你,就看不見自己
↓ 觀看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