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古代酷刑:行刑為何要打「屁股」到底有何講究

2021-01-19 幽默歷史觀

我們都知道歷史劇,還是武俠小說裡,無論是官府對犯人用刑,還是私人用刑,大多數人都選擇打屁屁。那你們想過沒有屁股為什麼就這麼受古人青睞呢?難道他們有「戀屁症」?不是吧!這麼可怕的嗎!

第一個原因呢,就是古人選擇行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懲罰犯人,或者折磨仇人,而不是為了把人活活給打死的。再說了,想讓別人死去,有的是辦法,一包毒藥,一尺白綾,就完美的解決了。

何必要拿屁股打來打去的,勞神費力的,是不是這個理兒!所以說呢,古人行刑選擇打屁股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懲罰別人,出出氣的,讓他長長記性。而屁股呢,耐打得很,既打不死人,還懲罰折磨了他,但又讓他活著,可以說是懲罰犯人時最好的部位了,就說氣不氣吧!如果是腦袋,眼睛之類,估計沒幾板子,不把人給打死了,也要打個終身癱瘓了。

況且並不是所有犯人都罪大惡極,有些犯人是罪不至死的,就比如說吧,一個人就偷了一隻雞,被抓住了,你要是把人給打死了,肯定會引起百姓的反感,恐慌,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統治者在權衡利弊的前提下也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肥美多汁」的屁股嘍!

第二呢,古人行刑選擇屁股,對於官府來說呢,首先是要殺滅掉犯人的銳氣,讓其服服帖帖的,讓犯人好好改造,接受管理,尤其是對於窮兇極惡的犯人來說,更要好好地打幾板子「樂呵」一下了。不僅僅懲罰了犯人,又增加了官府的威懾力,震懾了宵小,提高了政府的存在感。

第三個原因呢,可能古代也有優待罪犯,優待俘虜的思想,況且古人很講究身體的一發,一肉,都是父母賜予的,是要要保護好的。如果保護不好,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了一絲一毫的損傷,那就會被視為不孝敬父母,那更是罪加一等了,遊街示眾,浸豬籠。

所以呢,全社會都被這種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的觀念所包圍,所薰陶,但身體別的地方又打不得,統治者只好從「人權」出發,只能打打屁屁,樂呵一下啦!

現在就可以知道了,屁股雖然肉多,卻是最容易被「邪惡分子」盯上的地方呢!請大家關愛屁屁,遠離犯罪吧。

相關焦點

  • 揭秘中國古代滿清酷刑:到底是哪十種?
    點擊「獵奇未解之謎」即可關注我們盤點中國古代重口味刑罰,真實的滿清十大酷刑。
  • 揭秘古代女囚死刑前遭受的殘忍酷刑
    ,在此向大家,明白此公眾號的用意,每天會更新五組藝術照片合集,希望大家踴躍訂閱.轉發.關注」】 揭秘古代女囚死刑前遭受的殘忍酷刑 「貞操」又叫貞節,是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封建道德。在古代男權社會中,貞節觀念好似勒在古代婦女脖子上的一條繩索。   它既是對女性進行單方面性禁錮的武器,也是長久以來形成的陋習在觀念上的表現。因此,古代的女人寧願餓死,也不願失去貞操。然而,古代的女人一旦被打入大牢,成為女囚,便等於從此失去了貞操。    在古代社會,女人千萬不能淪為女囚,而一旦淪為女囚,輕則在堂上被裸體笞杖,即「杖臀」,或叫打屁股;重則被脫掉褲子遊街示眾,名曰「賣肉」。
  • 古代斬首是不是真的在午門,為何行刑的時間大都在午時三刻?
    我們看古代的電視劇,在審結犯人之後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句話「推出午門斬首」,而且行刑的時間一般都是選擇在「午時三刻」,那麼古代斬首是不是真的在午門,為何行刑的時間大都選在午時三刻呢?我們知道紫禁城的修建是很講究的,整個紫禁城位於北京城的中軸線的中心之上,而午門正好處於子午的位置上,所以才叫「午門」。在午門之前還有著名的天安門,大清門等,午門的建築特點形如燕翅,氣勢宏偉,十分的威嚴。由於午門的特殊位置,以及其特殊的象徵意義,因此自古以來午門都不是一般人能夠隨便走過的,除了皇帝和有「特殊身份」的人,其他人是不能隨便出入的。
  • 皇帝處罰大臣,為何經常「打屁股」,因為屁股有特別的意思
    古代的刑罰五花八門,很多刑罰都受到極大詬病,尤其是一些殘酷的肉刑。很多肉刑都因為其太過殘酷或者不實用,在歷史上先後被淘汰了。不過,有一種刑罰卻被歷朝歷代所喜愛,一直延續到近代。如果不是步入了文明社會,這種刑罰可能還一直在實施,這就是「打屁股」。「打屁股」這種刑罰,古代經常用在朝廷之中。
  • 古代刑罰偷情女子的殘暴酷刑,比騎木驢還恐怖!
    因此在古代就有一些當權者針對乳房的這一特點,發明了許殘酷的刑罰。他們在犯了罪的女性身上施用這些酷刑,既讓她們身體上承受巨大的痛苦,又使她們身上最美的東西毀滅,以示侮辱。同時也反應了那些殘酷當權者的變態心理。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那些針對女性乳房的酷刑:
  • 中國古代酷刑:凌遲
    又用一根長六七尺、圍四寸以上的大槓,從右邊猛力敲足脛,使足流血灑地……  這幾種刑具,是中國古代刑法中最基本的,看來簡單,但用起來極苦,如明人所說:「棍則痛入心脾,每一下著骨,便神魂飛越矣!」燕客《天人合徵紀實》敘楊漣、魏大中等「六君子」在獄中受「棍刑」,毒打30棍,股肉就已經腐爛了,只得用帛急忙纏上。
  • 中國古代的酷刑和西方的酷刑,哪個更殘忍一些?
    在中國古代致死的酷刑中,凌遲毫無疑問是最惡毒的。經驗豐富的劊子手能把人割幾百甚至上千刀人卻不死,而每次下刀時,受刑者痛苦的慘叫聲,對圍觀的吃瓜群眾來說絕對是一場效果極佳的普法教育課。這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算是很先進的理念了。雖然到了元明清之際,刑罰要較前代嚴酷許多,但基本還算有章可循,並且在判刑時相當謹慎,比如凌遲主要是針對謀大逆, 逆倫等十惡之罪,對普通罪犯死刑主要是斬和絞,而且還發展出了立決和監侯制度。
  • 古代使用酷刑前,為何會先在犯人嘴裡塞塊布?原來裡面大有學問
    在古代為了加強皇帝的統治,通常都會設立很多酷刑來威懾犯人,而其中就有很多用來逼供的刑罰,讓他們供出自己的同黨。但是與之相矛盾的是,很多酷刑在使用的時候都會往犯人的嘴裡塞一塊布,名為「封口布」,直到酷刑完畢才會拿出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裡面大有學問。
  • 中國古代酷刑之最,凌遲究竟有多可怕?
    在古代中國的酷刑當中,有把人殺死後剁成肉醬的,稱為「醢」。漢代呂后時,以私刑虐殺戚夫人,曰「人彘」,乃斷其手足、挖去雙眼、燻聾雙耳、灌藥致啞,然後棄之自滅的酷刑。北魏法律,處置謀反大逆是車裂。到了唐代,律書內的官定死刑,最重者僅僅是斬首。五代才開始在刑法之外增設了「凌遲」的條款,此後,金、元、明、清都規定為法定刑,是最殘忍的一種死刑。
  • 古代女人一種酷刑,行刑要脫掉褲子鞋子,受罰者碰壁而死不願受辱
    在古代社會,女人千萬不能淪為女囚,而一旦淪為女囚,輕則在堂上被裸體笞杖,即「杖臀」,或叫打屁股;重則被脫掉褲子遊街示眾,名曰「賣肉」。而在大牢裡被牢頭玩弄則更是家常便飯。
  • 釐清「杖刑」的來龍去脈:「打屁股」刑罰為何流傳於世?真疼嗎?
    有一個古代笑話,講得是屁股死後見到閻王哭訴:「我長在人身上是最安分守己的。但是無論是手打了人、腳踢了人、口罵了人還是那個玩意反了奸邪的罪,被捉去見官後都是先打我。這是為什麼啊?」閻王答道:「任何人的五官四肢都有自己的專司的使命。
  • 奇聞:古代行刑現場:浸豬籠的女犯人供人參觀,殘忍程度讓人無法想像
    古代有哪些酷刑?第一個可能會想到了秦朝的秦始皇。他生性暴戾殘忍,製造了許多殘酷的酷刑。古代有很多慘無人道的酷刑,古代有很多非人的酷刑,比如凌遲、五馬分屍、腰斬、車裂等等酷刑。刑罰的最初,只是為了讓作惡者感到羞恥、幻滅和懺悔。後來有人認為他傷害了別人甚至失去了生命,那麼羞恥就結束了?於是,古代刑罰的演變,也對應著社會形態的演變。從精神刑罰開始向肉體刑罰轉變。
  • 古代行刑現場:浸豬籠的女犯人供人參觀,殘忍程度讓人無法想像
    古代有哪些酷刑?第一個可能會想到了秦朝的秦始皇。他生性暴戾殘忍,製造了許多殘酷的酷刑。古代有很多慘無人道的酷刑,古代有很多非人的酷刑,比如凌遲、五馬分屍、腰斬、車裂等等酷刑。於是,古代刑罰的演變,也對應著社會形態的演變。從精神刑罰開始向肉體刑罰轉變。清末戴著枷鎖的犯人。枷鎖是封建時期的兩種刑具,枷指的是木枷,主要用於卡住犯人的脖子。鎖就是鐵鏈,主要用於鎖住犯人,讓他不能逃走。剝皮這種酷刑早在漢代就有使用,在明朝朱元璋時代達到頂峰。
  • 此刑罰是古代酷刑之一,行刑後不會立即死去,因太殘忍被廢除
    其中,最顯而易見的方式就是以酷刑進行嚴懲,起到殺雞儆猴的雙面效果。在古代,刑罰的嚴峻程度超乎我們的想像,各種刑罰工具鱗次櫛,令人聞之毛骨悚然。一般來說,歷朝歷代對犯人都會用刑,其中的程度則視所犯過錯的輕重性而判定。一旦過錯過大或拒不認罪,老虎凳、辣椒水、鞭刑、烙刑等酷刑就會被加施於身。
  • 古代是怎樣「打屁股」的?有技巧
    他們手中所執的刑具就是笞打犯人的刑杖。用刑具笞打犯人的刑罰就是笞刑,它是中國古代「五刑」中最輕的刑罰。日本古代有仿自中國唐律的笞刑,打屁股,明治維新後推行「文明開化」而廢止,但在殖民地臺灣和朝鮮曾施行笞刑,都是打屁股,限打16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性。
  • 古代「杖刑」打屁股有多疼?
    比如央視98版《水滸傳》裡,老戲骨李雪健刻畫的「宋江挨打」橋段,衣衫襤褸的宋江在公堂上被摁住狠打,短短一分多鐘的痛苦表演,卻叫多少觀眾心驚肉跳,連呼「看著都疼」。那在真實歷史上,「杖刑」也有這麼疼?更疼!「杖刑」到底有多疼?首先得了解下,古代的「杖刑」,都是怎麼打。
  • 古代有一種刑罰, 女性行刑前要破身, 原因就這兩點!
    過去我們常以為中國古代是酷刑最多、種類罪犯的國家,各朝史書《酷吏傳》裡的用刑描述,給人以不寒而慄之感。
  • 古代把人千刀萬剮活活疼死的酷刑
    在中華的歷史長河中,統治者為了震懾他人,不斷發明和更新許多酷刑,有些酷刑讓人一聽就脊骨發涼。既然是酷刑,肯定不會讓人痛快地死去,而是慢慢地折磨致死,殘忍至極。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殘忍的酷刑:凌遲。《荀子》中原話是這樣的:何則?陵遲故也。凌遲這個刑罰應該是所有刑罰中最廣為人知的了,也是說法最多的一種刑罰。有的說十六刀,有的說三十二刀,還有的說三百六十刀等等。而且誰說的有理還分辨不太出來。這個詞拿到刑罰當中來,取得就是不圖快,達到慢慢的處置死刑犯的一種目的。
  • 比凌遲更兇殘的古代酷刑 ,想想都驚悚
    本作炮格,是一種燒燙的酷刑。用炭火燒熱銅柱(格),令人爬行柱上,即墜炭上燒死。後來泛指用燒紅的鐵燒燙犯人的酷刑5.刳剃刳剃為剖殺,割剝之意,是專門用來對付懷孕婦女的刑罰,讓行刑者活生生剖開受刑者肚皮取出嬰孩,場面極其痛苦。6.刑罰
  • 「午時三刻」行刑,這是有什麼講究,還是古代法律規定?
    文/三叔小記小說裡,或電視劇中,總有這麼一段精彩又扣人心弦的劇情——劫法場。劫法場的時間總要到「午時三刻」之後。隨之不禁一問,古人為什麼非要選在「午時三刻」行刑呢?這樣做究竟有什麼講究?古時一晝夜有十二時辰,也就是將一天劃分為十二段,每段兩個小時,每個時辰都以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所謂的「子時」就在晚上的二十三點到第二天凌晨一點這個時間段(23: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