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平頂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組織攝影直播課學員一行十餘人,到寶豐縣某醋業、趙莊鎮大黃周營等地,近距離體驗感受傳統米醋釀造技藝、寶豐魔術、提線木偶、杖頭木偶等非遺文化的魅力。
據介紹,米醋產業秉承馮異大樹綠蔭精神,始終遵循古法傳承,以綠色小米為原料,純手工工藝釀造,用光陰釀出對文化的守護,用歲月釀出對美味的傳承,數十年如一日釀出中國好醋。
著名的 「魔術之鄉」——周營村位於寶豐縣城北10公裡,全村430戶、1619人,是趙莊魔術的發祥地,遠近聞名的「魔術專業村」。一個小小的布條瞬間變成了一根細長的棍子;一根點燃的香菸從左手倒到右手,售貨員簡單的幾個小魔術讓我們驚嘆不已。周營村無疑是中國魔術的一個集結地,相信有一天,它會成為享譽世界的「魔術村」。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又名"吊線子戲",是古老的珍稀戲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提線木偶戲,是古老的民間藝術,一縷縷舞動的絲線,演繹出民族風格和濃鬱的鄉土氣息。趙莊鎮逢年過節或私家喜慶時都會邀請木偶戲班,在廣場或廳堂表演。演出時,臺前由兩三人操作,連說帶唱,後臺三五人吹拉伴奏,深受百姓的喜愛。2009年5月,寶豐的木偶戲入選我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傳,寶豐提線木偶已有1400年的歷史,起源於楚國,盛行於清代康熙、乾隆年間。提線木偶是以木偶為道具,關節上下各綴以繩線,演員在上面提線操縱,能讓木偶的頭部、面部五官和胸、腰、手、臂、肘、足等做出如真人一樣的動作,並配以唱詞唱腔,成為一種能夠表演完整故事情節的古老傳統的戲曲藝術形式。(劉淑雅 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