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線木偶

2021-02-18 放羊娃的夢

雖然看不懂臺上演得是什麼,但是看著木偶在操控者的手中做出各種動作,感覺還是蠻好玩的。木偶是由木頭做成的,由線將各個關節連接起來,它並不具有生命,但是在操控者的操控下再配上戲劇情節,看上去活靈活現。那時候,木偶戲在我看來只是一種娛樂形式,在讓觀眾消遣的同時,也獲得一些快樂。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再看木偶戲,童年看木偶戲的情境在記憶裡也只剩下殘片。即使使勁地回想,也只能在腦海裡看到一些模糊的圖景。但是關於木偶的隱喻卻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尤其是最近幾年,我越發地認為我們只不過是受別人操縱的提線木偶。所不同的是,我們清楚地知道木偶是由線操縱的,但我們卻很難看到我們背後的操縱者。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認為我們所有的行為是由我們自己做出的。但是當我們仔細回想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這一切只不過是一種錯覺。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清楚,我們為何會做出這樣那樣的行為和決策。我經常回顧我自己的一些言行,我發現有太多的時候,我說的和做的都是受著他人的影響的。我很多的購買決策,是受到廣告的影響的,我很多的想法,是受到他人的影響的。當我認識到我是那麼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的時候,我對我所堅持的信念動搖了。我發現我的信念,只不過是源自過去別人對我的影響而已。我之所以對它們堅信不已,只不過是由於它們對我影響太深,使得我以為那些信念是源自我自己。當我們相信那些來自外界的信息的時候,我們的思想已經被這些信息所控制了。因為任何信息的發布者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他們無非是想讓我們看到他們想讓我們看到的。在網絡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話題,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但是過了幾天話題就開始反轉了,我們發現事實並不是我們一開始所看到的那樣。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信息背後,隱藏著一個更加複雜的事實,而真相究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那些發布信息的人只不過是為了讓我們順著他們的引導按著他們的思路去解讀事件而已。一旦我們相信了他們所說的,他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他們就是要讓我們相信他們所說的才是真相。隨著我們探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就會發現植根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很多想法都不過是他人在不知不覺中加諸於我們的。他們就是要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只能按著我們所相信的那些路徑前行。我們就像提線木偶一樣,被一根無形的線操控著,按著操控者所傳達給我們的行事。可是他們從來沒有告訴我們,世界不僅僅只是這樣,而是還可以那樣。我們如果不想成為提線木偶,我們就必須打破思想的禁錮,去不斷地超越。

相關焦點

  • 【睡前童話】提線木偶
    希爾瑞斯將連結著無數細線的鐵棒握在手裡,讓提線木偶懸在空中,她手指微動,提線木偶便做出了走路的姿勢,希爾瑞斯甚至還讓提線木偶眨了眨眼睛。希爾瑞斯:「好吧,米洛斯,這樣可以嗎?」提線木偶臉上還帶著被細線扯出的笑,可語氣卻說不出的沮喪:「好吧好吧。」希爾瑞斯耐心地操縱著提線木偶向陽臺走去:「米洛斯,我們不是試過許多次了嗎?
  • 揭西提線皮影(木偶)戲
    提線木偶戲有生動逼真的木偶創造,有操作自如的提線技巧,有奇特傳神的表演技藝。提線木偶戲的腔調,以獨特的漢腔《漢劇》,用段嗓《喉音》演唱,曲調高正宏亮,說白吐字鏗鏘有力,行當各唱法分明,喜劇剛柔詼諧,悲劇哀惻悲怨。再加上木偶戲劇團所需的演員少、舞臺小、道具少,不論是街頭巷角,山坡田埂、門坪、廣場均可搭戲棚,民間喜慶、神誕、廟會必請木偶戲班演出。木偶戲也成了揭西文化的綜合體。
  • 興國均村提線木偶
    其中尤以遍及均村、永豐、社富、樟木一帶的「提線木偶」令人叫絕。基本內容代表劇目:興國提線木偶主要以口耳相傳,鮮有刊刻劇本,留有手抄本。興國「提線木偶」的線工極其繁複奇妙。木偶的系線根據角色的不同,分別為五到十二根不等,甚至有多至二十餘根。通過提線藝人巧妙地運用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方法,賦予木偶以鮮活的生命,不但可以模仿真人的簡單動作,甚至還可以作卸帽子、脫衣服、搬椅子、掄杆子,單雙閃官翅等各種特技動作,令人眼花繚亂,讚嘆不已。
  • 第1919期:提線木偶戲
    據該劇團的負責人施祖雄介紹,他們此次是接了一個當地寺廟的活動,過來表演木偶劇。提線木偶在施小英的手中靈活做出各種動作。每個提線木偶都很珍貴,現有的線戲藝人逐漸步入古稀之年,面臨後繼無人的境地,尤其是一些木偶製作技藝和演出技法瀕臨失傳,現在福州已經很難再找到製作提線木偶的手藝人了。
  • 泉州提線木偶:一線牽兩岸
    來自祖地的泉州提線木偶又在臺灣上演了怎樣一出「木偶傳奇」——  在泉州,提線木偶表演總能受到廣大市民的熱捧。(資料圖片) 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粘秋生告訴記者,明末清初,閩南地區的提線木偶戲和掌中木偶戲,跟隨移民的腳步傳入臺灣,並融入當地的社會生活中。許多偶戲藝師渡海赴臺,組班授徒,臺灣傳統木偶戲在表演劇碼、行當角色、表演藝術等方面,均繼承閩南木偶戲的規制風格,在臺灣興盛一時。在臺灣100多年前的報紙上,至今依然可見有關提線木偶的記載,曰「觀者如堵」。
  • 揭西提線木偶戲:情寄木偶 懸線善舞
    提線木偶戲表演的劇目多是傳本戲和雜耍戲,主要活躍在客家地區的鄉村、民間節慶、廟會等場所。提線木偶演員必須以久經訓練積聚的功力,使木偶各部分氣脈貫通,靈動自如。能跪能坐,能走能跑,能揮筆弄劍,體現出充盈的生命感和活力。圖為木偶戲名師曾還元演示木偶翻跟頭。  提線木偶戲又稱「柴頭戲」,是我國最有代表性的古老劇種之一,也是我國木偶四大劇種之一。古稱「懸線傀儡」,又名線戲。
  • 造提線木偶的「女媧娘娘」
    ▲季天淵與自己製作的泰順提線木偶「貴妃娘娘」走在鄉間小路上。  它是一隻泰順提線木偶。  到了木偶戲藝人的手裡,翻飛的提線便能牽動它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仿佛瞬間獲得了生命。  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頭雕刻代表性傳承人季天淵的得意之作,已經跟隨她前往瑞士、約旦、土耳其等多個國家展覽和演出。
  • 實拍緬甸的提線木偶藝術!
    久聞緬甸木偶戲的大名,從仰光到曼德勒,再到蒲甘,都有木偶戲的表演,而曼德勒更是出產木偶戲大師的城市,懸絲木偶也叫線偶或線戲,即在木偶的重要關節部位如頭、背、腹、手臂、手掌、腳趾等,各綴絲線,演員拉動絲線以操縱木偶的動作。這天晚上,貓貓終於在曼德勒一家雅致的餐廳裡欣賞到了一臺精彩的木偶戲。
  • 非遺廣東|「獨特傳神」——五華提線木偶
    梅州市五華縣的提線木偶戲源遠流長,民間又稱「懸絲戲」,明初由福建輾轉傳入,已有六百餘年歷史。演出分布明清時期,五華提線木偶戲的演出已經十分興盛,全縣有20多個木偶戲班,技藝高超,演出十分活躍,足跡遍及粵東大片地區。
  • 傳承技藝 百戲之首《泉州提線木偶》
    說到木偶大多數人的反應除了木偶奇遇記裡的皮諾曹還有音樂之聲裡的孤獨的牧羊人那一片段但這些大多都是國外的
  • 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復排上演
    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陳智勇)昨晚,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泉州木偶劇院精彩上演。該劇曾榮獲「第十四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舞臺美術(舞臺設計)獎」「舞臺美術(燈光設計)獎」等多個獎項。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由泉州市木偶劇團創排,取材於我國古典四大悲劇之一的《趙氏孤兒》。在演出過程中,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動作巧妙,各個角色的表演細膩逼真,整部戲活了起來。提線木偶做出抱嬰兒、拎藥箱、拔劍、牽手、連續甩髮等高難度動作,高超的表演藝術令人嘆為觀止。
  • 泉州提線木偶藝人:戲允了,下刀子也要去
    泉州市木偶劇團供圖新京報記者 潘聞博 編輯 王煜  校對 郭利琴北宋太平興國年間興建的泉州府文廟,坐落於泉州鯉城區的繁華街市裡。它的四周,商鋪鱗次櫛比,火鍋店、西式餐館、現代音樂酒吧和酒店構成一座「圍城」。2月12日晚,泉州府文廟的李文節祠,琵琶二胡與笛子嗩吶齊鳴。
  • 泉州提線木偶戲,指尖上舞出百態人生!
    說起提線木偶,你會首先想起什麼,童話故事裡的木偶匹諾曹?No!no!no!其實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已經在泉州傳承多年的「非遺」,精彩的提線木偶戲~~根植於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又名「絲戲」,是流行於閩南方言區的古老漢族戲劇劇種。
  • 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戲劇中心上演
    昨晚,「大美晉江」文化惠民工程——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在市戲劇中心木偶劇場上演,精彩的演出很受觀眾的喜愛。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根據元代劇作家紀君祥同名雜劇改編。該劇曾獲第14屆文華獎優秀劇目獎、文華舞臺美術獎舞臺設計、燈光設計,第五屆上海國際木偶節金玉蘭最高獎項最佳劇目獎、編劇獎、表演獎。值得一提的是,本出木偶戲是世界偶壇首部大型悲劇。泉州市木偶劇團藝術總監 王景賢:悲劇的情感它要靠很多的東西來表現,比如它的音樂,它的唱腔,比如它的臺詞,木偶的動作情感的表現。
  • 泉州提線木偶藝人:戲允下來,下刀子也要去
    陳應鴻是泉州木偶劇團的一名提線木偶演員。自13歲學提線木偶至今,他已和這門「一口道盡天下事,兩手撥動古今人」的技藝打了幾十年交道。 他選擇留在這個行業,留住泉州人的鄉愁。少有人知道,這座城市叢林之中,曾經開辦過一個培養木偶戲藝人的訓練班。 陳應鴻是木偶戲班的第一屆學員,他是看著提線木偶戲長大的。對於這個土生土長的泉州人來說,看著藝人在鄉裡戲棚操弄提線木偶,曾是童年的一大樂趣。 提線木偶,舊稱「懸絲傀儡」,是傳統木偶戲的一種。清人梁章鉅的《稱謂錄》,將傀儡釋為「以木人為之,提之以索」。
  • 五華提線木偶藝人李新賢--執線弄偶寫出遒勁書法
    (連志城 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五華提線木偶項目傳承人李新賢,能用14根細小的棉線操縱一隻小木偶寫出筆劃遒勁的毛筆書法,被譽為「木偶神手」。據悉,李新賢是目前國內僅有的兩名能夠熟練掌握木偶書法的藝人之一。  木偶戲自明朝初年從江浙一帶傳入梅州以來,至今已400多年。
  • 線上教育 | 教育不打烊——泉州提線木偶劇目
    2019年7月,《指掌春秋——「閩臺木偶藝術」展》在雲南箇舊市博物館展出。在上一講《泉州提線木偶戲臺》說到,從四美班時代的八卦棚到劇團時代的劇院舞臺,泉州提線木偶的戲臺越來越高,線越來越長,戲越來越精彩。
  • 防疫短劇熱播 「90後」提線木偶演員盼與時俱「新」
    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青年演員蔡思雅表演提線木偶防疫短劇《爭做文明泉州人》。 劉可耕 攝中新網泉州5月28日電 (孫虹 吳冠標)「勤洗手,戴口罩,店厝內,少出門……泉州人,個個猛,危難時刻顯精神。
  • 本周公演 | 大型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
    提前到場登記地址:泉州市豐澤區泉山路355號泉州木偶劇院為救忠良遺孤「趙氐孤兒」,給晉國留下伸張正義的火種,草澤醫人程嬰及其妻兒、公主莊姬、乳娘卜鳳、下將軍韓闕、退隱大夫公孫杵臼前赴後繼、英勇獻身,譜寫了一曲為社會正義不惜犧牲的壯烈詩篇……"提線木偶戲《趙氏孤兒》由泉州市木偶劇團創排,取材於我國古典四大悲劇之一的《趙氏孤兒》,此前《趙氏孤兒》已先後被改編成戲曲、話劇和影視劇,而運用提線木偶進行表現還是首次。
  • 提線木偶廣場舞隊獲一等獎
    最終,提線木偶廣場舞隊獲得一等獎,此外還決出二等獎3個,三等獎6個,優秀獎10個。 總決賽在五華中農批廣場舉行,進入決賽的20支參賽隊伍依次登場,用嶄新的創意、動人的旋律、柔美的舞姿、綻放的笑容,徵服了現場觀眾,贏得了陣陣掌聲和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