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主演《死亡詩社》《勇敢者遊戲》 《心靈捕手》等電影,拿過奧斯卡最佳男配和金球獎終身成就獎的著名喜劇明星羅賓·威廉士於2014年8月11日被人發現死於加州Tiburon的家中,終年64歲。據《赫芬頓郵報》報導,警方認為他是自殺。
看了新聞之後,我們開始無限感慨,想起Williams的電影,留給我們的歡笑與啟發。然而一夜之間,似乎美好記憶就停頓在了昨天。我們昨天一起觀看了《心靈捕手》,從不同角度,重溫經典,紀念這位電影大師。
《心靈捕手》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杭汀 (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辛·馬奎爾和朋友查可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言易小夥伴們,從自己不同的視覺寫了關於影片的感受。我們截取了各自印象深刻的視頻片段,所以朋友們要準備好Wi-Fi(💰壕隨意)哦。
節選片段一
是成功還是成長?
——JJ
兩位長者為了Will的成長,發生了爭執,數學教授主張「推」Will一把,把他推到正確的軌道,讓他的天賦能最好的發揮出來,讓他不至於毀掉自己的人生;心理學教授則主張,給Will一些時間和空間,讓他能從過去的陰影中活出來,真正有能力去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而不是被過去所羈絆,在以後的人生裡不斷重複之前的行為模式。
是要成功,還是要成長?是逼自己走上「正確」的軌道,還是學會有覺察、負責任地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
影片中,Will的成長體現在慢慢地主動的去做一些選擇,主動地去打電話約心怡的女生。而不再是像以前一樣,在一切還未開始之前,就因為害怕會失去,而放棄嘗試和努力。
Will最後just left,沒有給之前的朋友留下隻言片語,只是他們如往常一樣接他的時候,發現房間裡已經無人應答。我想,他在心裡會默默地對這幫「狐朋狗友」說「謝謝」吧。
📢(清清和JJ選的是同一段,所以視頻可以參考上面的)
如何讓他振作?——Push還是Believe
——清清
在《心靈捕手》這部電影裡,讓我感觸比較深的是數學教授辛·馬奎爾和心理學教授查可的爭執,關於如何讓威爾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軌跡上的問題。他們兩對使用何種方式產生了分歧,辛·馬奎爾以「push」的態度去鞭笞威爾實現人生,而查可則是以「believe」的態度的幫助威爾搭建自己的人生。
這兩種方法,沒有對錯之分,因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或瓶頸的時候的時候,我們會同時需要這兩種溝通方式讓我們成長改變。
Push——
我想到一個中文比較適合的詞語來形容「激將法」,在別人意志消沉的時候,給予適當的一擊,會有不同尋常的說服效果。有時候用刺激性的話或反話鼓動人去做某事的一種手段。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用「push」的方法就是找到了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激起不服輸情緒,將其潛能發揮出來。
在幫助別人突破困難的時候,「push」是一種很有力的溝通技巧,但是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場合和人,因為過度的給人壓力要去成長,會造成別人的壓抑和逃離。
Believe——
或許「believe」和鼓勵相似,但是卻不一樣,believe 比起鼓勵更多了信任,因為相信對方一定可以走出困難,突破自己,所以一直積極的引導。這和教練思想有些相似,教練秉承著相信人們的潛力是無窮力量的,正如MCC大師級教練吳詠怡常說的「看人之大」。所以believe 是一種不緊不慢,卻源源不斷的正向溝通技巧。
電影或許是更加把生活具象化和衝突化。在生活中,很多時候,兩種溝通方式需要雙管齊下,既要相信對方,也要給對方壓力,這樣才能讓被溝通的「他」振作起來。
節選片段二
It’s Not Your Fault
——明月
《心靈捕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是,Robin Williams扮演的Sean教授對主人公Will不斷地說著:「It’s not your fault」。
Will是一個天才,但是出身貧窮,家庭狀況糟糕,他看上去自大狂妄,卻有著一顆脆弱自卑的心。Will對Sean教授說他曾經受到養父的虐待,說他作為一個孤兒所受到的種種痛苦,Sean教授只是直直地看著他的眼睛,第一次說:It’s not your fault。Will笑著躲開Sean的眼神,說:I know。Sean緊接著又說:It’s not your fault」,還是一樣認真的眼神。Will再次躲開Sean,說I know,一副不太在乎的樣子。Sean又多次重複,Will一再躲開,終於,Will爆發了,推開Sean,慍怒道:I know!這個時候Sean,仍然平靜而認真地看著Will:It’s not your fault。這一刻,Will終於抑制不住,一把抱住Sean大哭起來。
剛開始Sean對Will說這句話時,Will還有點不適應Sean的突然認真,也不明白Sean要表達的真意,直到Sean反覆重複,這句話慢慢擊中Will的內心。字面上來講,Will遭遇過種種不幸,但是糟糕的生活境遇並不是他造成的,正如他的天才稟賦並不是他造成的一樣,所以Sean說It’s not your fault。從深層面講,Sean堅定的眼神和不離不棄的姿態更想表達的是,孩子,我理解你,我願意傾聽你。Sean給了Will一種親人般的安全感,Will也被這句簡單的話語擊中了內心,多年的委屈和苦痛終於在這一刻得到宣洩,緊緊抱住Sean痛哭起來。這一刻,曾經打架鬥毆、偷竊襲警甚至被捕入獄的Will,在Sean的懷裡,像一個委屈極了的孩子。
最近流行的臺詞:聽過許多道理,依然過不好我的生活。對,我們從小到大知道許多大道理,那些大視角的話,有著宏大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小視角的話,也蘊含著許多生活的哲理。試想,當時Sean如果對Will講名人名言和生活智語,Will會有怎樣的反應?一定沒有這句簡單的話有用。因為道理誰都知道,而Will此刻只需要一個信任他、給他安全感的人。
我們沒有Will天才的頭腦,也沒有他悲慘的境遇,但我們都需要那麼一個人,在我們消極失意時,理解支持我們,給我們一個堅定的眼神,說:嘿,It’s not your fault。
Robin Williams於昨天逝世,疑因抑鬱症自殺身亡。他曾給世界帶來了許多經典影片,其中還有不少喜劇片,但他近年卻飽受抑鬱症困擾,正在戒酒的他近期還開始參加一個康復中心。是否,如果那天有人在旁對他說:It’s not your fault,事情或許有轉機呢?
節選片段三
溝通也可以是無聲的
——Star
結尾的片段使我感觸很大,威爾從自我封閉中走了出來。結尾並不是從威爾本人出發,而是從他的朋友到導師肖恩處反映了威爾的巨大改變。
無聲的溝通,這是一位尋找到新起點的少年留下的。他的朋友查克依舊是遵循習慣一早來接他時,他不在了。留下空房子和迴蕩的敲門聲,告訴查克「我走了」。沒留下一句留言,可能是走的過於匆忙,更多的是因為朋友查克的話,「我每天最激動的只有十秒鐘,就是敲你家門的時候,我多希望你已經走了」。最後威爾的確走了,查克表現的很失落,因為朋友的離去而感到失落。但頃刻他又釋懷了,他懂為什麼威爾不辭而別,因為他終於找到了自我,終於知道了「自己想要做什麼」。
而對於肖恩導師,威爾最後也並沒有與其對話。他開著朋友送他的生日禮物,一輛自己組裝的、被威爾自己評論為這輩子見過最醜的車子。他找到了肖恩家的樓下,在信箱中留下了最後一句話,「我要去尋找我的真愛了,不要告訴教授藍勃」。留下這句話他就離開了這座城市,像一個正常的青年一樣瘋狂的享受生活。最後肖恩教授欣然一笑送給已經遠去的威爾和他的破車,他已經從文字中感受到了威爾的蛻變。
影片的結尾並沒有主人公的言語對話,卻從他身邊的人反映了他的蛻變。威爾沒有說話,但並不代表他和別人沒有溝通。他通過自己的行為去表達了自我,一種無聲的溝通。我認為,很多事情並不需要說明白,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擁抱也能夠傳達出你的意思。溝通並不只是語言的傳遞,還可能是種信念傳遞的方式。
✒️來自言易
——————
如果喜愛這篇文章,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或關注官方微信帳號。
也可以添加言易公眾微信:Speakeraid
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