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戰士》:從三個層次解讀「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

2021-02-20 分享奇蹟分享愛

(和平戰士為誰而戰)

很多人說《和平戰士》是一部勵志電影,但我不這樣認為。它帶給我更多的是哲學意義上的思考與啟示,更多的是在講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思想與內心,回歸當下。

前言:《和平戰士》於2006年上映,改編自丹·米爾曼的半自傳體著作《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豆瓣評分8.4分。影片的主人公丹·米爾曼擁有眾多大學生夢寐以求的東西:漂亮的臉蛋、爽朗的性格、優秀的學習成績,還是學校體操隊出色的運動員。由於與朋友關係的緊張,加上對奧運選拔賽的過分期待,導致丹·米爾曼常常做噩夢。

又一次被噩夢驚醒的丹·米爾曼在加油站遇到了一位年邁的工作人員。老人不但身手了得,而且對人生的感悟非常透徹,丹·米爾曼親切地稱他為蘇格拉底。蘇格拉底聲稱可以幫助丹·米爾曼成為勇士,並教了他很多道理。但是這些道理與常人的生活習性多有相悖,丹·米爾曼對老人的觀點產生懷疑,並與之決裂。丹·米爾曼重新回到了原先聲色犬馬的生活之中。

一次車禍讓丹·米爾曼的大腿粉碎性骨折,不能參加國際大賽讓他萬念俱灰。對人生失去希望的丹·米爾曼再一次尋求蘇格拉底的幫助。即使在大賽組委會明確否決丹·米爾曼的比賽申請時,蘇格拉底仍然鼓勵他堅持訓練,不要放棄。最終,丹·米爾曼在蘇格拉底的指引下走出絕望,重拾信心,最終在大賽中獲得冠軍,成為了一個活在當下的人。

今天,我將從丹·米爾曼沉溺過去、了解當下、把握當下這三個層次,來分析他是如何從一開始的充滿雜念害怕失敗到經歷挫折,最終活在當下取得成功的。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會結合整個故事,尤其是男主角的個人命運和心路歷程,來談談我的幾點思考。

01、沉溺過去:傲慢、自負成為丹·米爾曼的包袱和累贅,渴望未來並希望做出改變,短暫的心靈修煉帶來的成果讓丹·米爾曼沾沾自喜,但因新舊思想的衝突,讓他放棄心靈修煉,雜念依然佔據內心並拒絕成長

主人公丹·米爾曼是一個有錢,帥氣,學習優秀的學生。他具備很好的體操天賦,是眾人羨慕的對象。但他終日沉迷美色,招惹是非,除了期待在大賽上奪冠,似乎沒有什麼能夠讓他真正「快樂」。他自己的訓練也總是停滯不前,雖然優秀,但不能突破。由於與舍友的關係緊張,再加上奧運選拔賽的壓力,導致丹·米爾曼常常做噩夢。

一次,被噩夢驚醒的丹·米爾曼來到一個加油站,被一個能瞬間上房頂的老人吸引,他驚嘆於老人的本事,並稱他為蘇格拉底。榮譽、成績、財富這些常人羨慕的事物在老人面前不值一提。幾次的思想交流、目睹蘇格拉底的「特異功能」,讓丹·米爾曼覺著蘇格拉底是有能力的。蘇格拉底承諾將用他的思想去訓練丹·米爾曼。短暫思考後,丹·米爾曼接受了他的建議。

在我看來,這時的丹·米爾曼是傲慢自負的,對未來充滿恐懼的,內心是不自信的。他不敢放棄過去完美的生活和耀眼的榮譽,不敢冒險的他小心翼翼的生活。無法突破自我的狀態讓丹·米爾曼非常疲憊,也讓他的壓力與日劇增。蘇格拉底的出現,仿佛讓丹·米爾曼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開始嘗試做出改變。

但是丹·米爾曼忘記了與蘇格拉底的約定。當他急匆匆地趕去赴約,並催促蘇格拉底趕快進行訓練時,老人突然把不專心的丹·米爾曼扔下河。一番激烈的衝突和交流讓丹·米爾曼開始思考並做出了一些改變。這些改變讓他在平常並不擅長的鞍馬項目上超常發揮。丹·米爾曼嘗到了甜頭,開始嘗試蘇格拉底的心靈訓練。

但是,對丹·米爾曼真正的訓練才剛剛開始:不許喝酒,不許吃肉,不許看無關的事情,要清心寡欲的苦修。此外,他還要刷馬桶,蹲地。丹·米爾曼對蘇格拉底的訓練極不適應並感到不可理喻,他們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衝突。幾次的爭執和討論讓丹·米爾曼帶著憤怒離開。他再次回歸到之前的生活軌道,繼續放縱生活。

這時的丹·米爾曼慢慢開始了思想上的突破和改變。被扔下河的丹·米爾曼暫時摒棄了雜念,偶然的感悟讓他有了短暫的突破。但他並未領悟到修煉的真諦,反而因為這種改變沾沾自喜,並誤把這種狀態當做偶爾用之的技巧或者方法。

放棄心靈訓練,回歸之前生活的丹·米爾曼代表著他並沒有真正的拋棄雜念,他依然渴望被認同,雜念一直佔據著內心。那麼丹·米爾曼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下,到底會做出什麼改變呢?

02、了解當下:車禍導致腿部骨折,萬念俱灰的丹·米爾曼在心靈訓練下,開始卸下去包袱,努力恢復,但功利性的存在導致他渴望被認可,雜念依然未消除

某一晚的激情讓丹·米爾曼起晚了,為了訓練不遲到,他飛速地騎著摩託車趕往訓練場。正要闖紅燈時,他和一輛轎車撞在一起,出了很嚴重的車禍。之前的噩夢終於變成現實,他的腿粉碎性骨折。醫生告知丹·米爾曼如果努力訓練,還是能有走路的希望,但運動生涯肯定要終結。出院後的他不再受到關注,沒有人跟他打招呼。心有不甘的丹·米爾曼希望自己歸隊並能參加奧運選拔賽,但教練告訴他失去了比賽資格。一氣之下,丹·米爾曼把之前所有的獎盃全部砸碎。

這時的丹·米爾曼已經萬念俱灰,他體會到自我的虛無。突如其來的車禍,讓他失去了耀眼的光環,不再受人矚目,不能參加奧運選拔賽的噩耗讓丹·米爾曼的自尊受到極大的打擊。這樣的經歷為他走出雜念,做出了鋪墊。

一天晚上,丹·米爾曼突然夢見過去的自己掉落下鐘樓。被噩夢驚醒的他開始平靜下來並覺得是時候告別過去的自己了。於是他拄著拐杖,再一次找到了蘇格拉底。一番心靈的交流讓丹·米爾曼開始了領悟之旅。在丹·米爾曼與蘇格拉底溝通時,三個劫匪出現了。以蘇格拉底的身手,本可以輕鬆制服他們,出乎丹·米爾曼的意料,老人把所有的財物都拱手相送。「最不容易被人愛上的人通常需要被愛」的回答讓丹·米爾曼真正開始了思想的轉變。

在這個階段,丹·米爾曼開始慢慢放下自我,開始用心觀察這個世界。這時的他領悟到不可能沒有事情發生,從來都沒有平凡的時刻。他開始了解活在當下的重要性。蘇格拉底對三個劫匪拱手相讓財物的做法,讓丹·米爾曼明白了過去的一切太草率,太隨便。這時的丹·米爾曼任憑過去的自己墜落,他已經與過去的自我徹底告別,完成了成為和平戰士的第一步。

蘇格拉底建議丹·米爾曼繼續進行體操訓練。但是丹·米爾曼無法忍受這種痛苦,認為自己已經不能再從事喜愛的體育事業。蘇格拉底讓他明白所謂的戰士不需要盡善盡美,你只需要努力去做,任何事情只有過程。面對蘇格拉底早已為他準備好的吊環訓練場時,丹·米爾曼感動了,於是他開始了真正的訓練。

遊泳、上吊環,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丹·米爾曼努力強化著自己的康復訓練和體能。當他滿懷信心,躊躇滿志,甚至有些洋洋得意地站在隊長和隊友面前要求參加奧運會選拔賽時,卻得知自己被取消比賽資格,他表現的很憤怒,感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他甚至開始有些怨恨。

在我看來,這時的丹·米爾曼雖然開始面對生活,但還不能成為強者。他努力去把握當下,但並沒能完全專注,存在靈魂深處的功利性使他仍然脆弱,容易被外界擊倒。此時,在他的內心,所做的一切仍然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別人的讚美。他依然無法真正放下內心的雜念,還需要進一步地領悟和修煉。

03、把握當下:爬山的領悟讓丹·米爾曼放下雜念,體驗過程的愉悅,最終取得成功,體會到把握當下才是人生的真諦

面對丹·米爾曼的失落和對成功的渴望,蘇格拉底決定帶他去爬山,去見一個他最想要的東西。到達山頂時,丹·米爾曼期待著他想要的東西,但蘇格拉底卻給他指向了一塊石頭。面對這樣的結果,丹·米爾曼非常失落,但蘇格拉底告訴他,快樂的本質並不是得到你期待的東西,而是到達目的地的過程。這時的丹·米爾曼終於領悟,明白了生命的真諦。望著手裡的石頭,丹·米爾曼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回到訓練場,他用自己的實力證明給教練看,並獲得了教練的認可和支持,最終取得了比賽資格。

至此,丹·米爾曼徹底放下了雜念,從沉溺於成功,渴望被認可的思維中邁了出來。在與蘇格拉底的交流中,他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旅程而不是目的地;明白了真正的快樂就是享受過程。這時的他已經完成了自我心靈的救贖,完成了成為和平戰士的第二步。

取得比賽資格之後,丹·米爾曼回到學校找到了喬伊,向她表明了自己喜歡她的想法,得到了喬伊積極的回應。教練知道了丹·米爾曼的變化是因為蘇格拉底,就來到加油站找他,希望能夠給所有的隊員施展法力,但老人已經離開了這裡。在參加全國選拔賽正式比賽之前,隊友湯米希望丹·米爾曼能施點魔法給自己。

丹·米爾曼告訴他只是清除腦中的一切雜念,你只需要全身心投入那一刻,就能漂亮完成每個動作。但是湯米不理解,他覺得金牌才是最重要的,才能讓他快樂。丹·米爾曼知道湯米沒有接受過蘇格拉底的訓練,也沒有走過自己的那些心路歷程,所以就沒有再說什麼。選拔賽輪到丹·米爾曼出場比賽,在吊環上,他沉穩地做著動作,把握當下,終於贏得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全國冠軍。

最終,丹·米爾曼真正開始享受過程帶給他的快樂。他不再被結果所累,擁有了平常心,不僅收穫了愛情,也最終獲得了冠軍。正是在這種成功-失敗-成功的道路上,在蘇格拉底的教誨下,丹·米爾曼明白了生命的真諦,真正做到了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和平戰士。

04、基於《和平戰士》中男主角最終從雜念纏身,渴望成功到放下雜念,享受過程,活在當下的故事,談談我的幾點思考

《和平戰士》是一部具有哲學意義的心靈淨化片。影片的重點不在於男主角如何戰勝身體缺陷,成為優秀的體操運動員;而是更多的在講丹·米爾曼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思想與內心,回歸當下。我相信成為和平戰士後的丹·米爾曼,即便不從事體操,做其他事情也能夠非常優秀。因為他徹底放棄了雜念,真正做到了享受過程。

結合《和平戰士》電影故事,談一談它帶給我的幾點思考和啟示:

①向內心尋找真實的自己,不要被在外的雜念綁架自己

起初的丹·米爾曼充滿著優越感,整天被耀眼的光環所籠罩。他只有不斷變得優秀,才能滿足自己的虛榮感和自豪感。遇到車禍後,沒有人搭理他,失去了成功的籠罩,不能在競爭中獲勝讓丹·米爾曼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最終,他在蘇格拉底的幫助下重拾信心,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電影中,蘇格拉底曾說道:

「不要再聽外面的,聽你裡面的聲音。大家都怕聽到內在的聲音,但只有在那裡才能找得到平靜。」

為什麼很多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逐漸迷失了自我?因為一些內心滿足感來自外界,而非內心。領導誇你工作真不錯,你開心;同事誇你真棒,你高興。這些都是反向塑造,你渴望得到更多的讚美,可能慢慢就變成了別人希望你便成的樣子。一旦你失敗或者落魄,所有的人都會離你而去。

所以,向內找到真實的自己,不要被外在的雜念綁架自己。真正的自信不是來自於和別人的比較及外在的認可,而是來源於你自己的內心。

總是與別人比較不可能帶來真正的自信。跟別人比較的後果,要麼帶來的是虛妄的優越感,要麼帶來的就是深深的自卑感。這和真正的你無關,也跟真正的自信無關。

②追求目標的過程比到達目標更讓人感到快樂

電影中,蘇格拉底帶丹·米爾曼去爬山,告訴他有一個一直都想給他看的東西。丹·米爾曼非常興奮,對最終的地方非常期待。可到達山頂後,蘇格拉底告訴丹·米爾曼,想給他看的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蘇格拉底說自己也不知道要給他看什麼,而是讓他享受登山過程的樂趣。這時的丹·米爾曼終於明白,旅程比目標更加重要。

一個只顧低頭走路的人,永遠領略不到沿途的風光,生命不在於結果而在於歷程!

很多時候,知道並不表示做到。所謂的目標只是過程中的一個點,生活是無數個點的連貫,享受每一個現在,享受過程。

人生其實就是一段旅程,在這段很長的旅程裡面,我們有一段又一段的目的地,例如高考考一個好學校,畢業找一個好單位,找到一個愛人共度一生,買房買車……一旦我們到達了這個目的地,我們會很快樂。可是快樂之後,我們又會回到原來不痛不癢的感覺,因為還有下段目的地在等著我們。

因此,享受過程比追求目的地更重要。一旦你真心地沉浸進去,目的地自然就很容易達到,也就很容易獲得快樂。而這種快樂會形成一個上升的螺旋,導致快樂的基準線不斷提高。因此,我們要學會把注意力專注在自己做的事情上;把失敗和困難看成一個過程,從中吸取教訓,繼續出發,只有這樣,旅程才會更加精彩。

③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就是最好的生活狀態

影片的最後,選拔賽輪到丹·米爾曼出場比賽。在吊環上,他沉穩地做著動作。這時的他仿佛聽到蘇格拉底的聲音在問他:「你在哪裡,丹?」他在心裡答道:「此地」。「幾點了」?「此時」。「你是什麼」?「此刻」。

就如《阿甘正傳》裡面講到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正是這種不確定性,讓我們對生命更加敬畏,努力活在當下。很多時候,很多人雖然沒有說話,但內心卻被各種思想佔據著。當我們取得階段性成果後,不要沾沾自喜時,不要沉迷成功的狀態,我們真正擁有的只有現在。

曾國藩曾說過: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我們需要學會放下,凡事都有意義,所有的事都能找到愛,是否要找尋它的意義由你決定。從來都不可能沒有事情發生,從來都沒有平凡的時刻。不留戀過去,不暢想未來,全然活在此時此刻此地!

(從心理學看電影《和平戰士》)

結語:

《和平戰士》看完既讓人興奮,又引人沉思。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真正成為和平戰士。把生命中的各種經歷都當作實踐,把不同的遭遇都當作獲取智慧的源泉。專注於當下,專注於生活中每個時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生命的過程,而不是過多地去計較功利和結果,這樣的我們才能真正成為生活的強者。這或許就是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思考與啟示。

(電影剪輯)

(文章來自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版權屬於原作者。

=======傳播正能量=======

未來不屬於有錢人,更不屬於沒錢人,是屬於有能量的人,要向有能量的人靠攏。每個人的生活都一樣,在細看是碎片,遠看是長河的時間中尋找著幸福,尋找著能夠讓自己幸福的一切人事物。這一切富足是在身心安寧中自然擁有的,是在身心靈合一狀態下獲得的,身心靈合一的狀態應該是安康、安心、安穩、安詳、安定、安全、愉悅的!

就讓我們每一天、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在愛、喜悅、自由和感恩裡!

◎ 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分享到朋友圈,可以發送給更多朋友一起成長!

◎ 感謝關注「分享奇蹟分享愛」公眾平臺!點擊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點擊關注。或者打開微信-朋友們-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輸入"chengsf100"。或者掃描二維碼。

◎ 個人微信:打開微信-朋友們-添加朋友-搜號碼「16014608」

◎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關注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gsf999

◎ 音頻資料敬請關注「行雲之聲_中國」喜馬拉雅電臺


相關焦點

  • 《和平戰士》:從三個層次解讀「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最終,丹·米爾曼在蘇格拉底的指引下走出絕望,重拾信心,最終在大賽中獲得冠軍,成為了一個活在當下的人。今天,我將從丹·米爾曼沉溺過去、了解當下、把握當下這三個層次,來分析他是如何從一開始的充滿雜念害怕失敗到經歷挫折,最終活在當下取得成功的。在文章的第四部分,我會結合整個故事,尤其是男主角的個人命運和心路歷程,來談談我的幾點思考。
  • 早安語錄: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憂
    人生就是無數個日日夜夜奮鬥的結果,迷戀過去只會虛度人生,做好當下才能更好地迎接未來。3、我們每一天最好的狀態便是: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憂。不執著過去,走好當下的路,不憂慮明天,活好當下,活得清醒才是最實在。願你我都能成為一個不為世事慌慌張張的人。早安!4、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未來的一切也還沒到來,無須杞人憂天,不如努力過好當下。
  • 曾國藩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物來順應心中沒有牽掛,事情來了就順應它,事情沒來就不要主動去尋求。過多的擔憂未來的事情,只會讓自己的精神日漸疲憊,糾結過去的事情,對當下沒有半點意思,只會換來痛苦。
  • 2020再見:既往不戀,未來不憂
    與其煩惱,不如以退卻的姿態,享受生活的美好,既往不戀,未來不憂,活好當下,人生才能活得灑脫。1、走好每一步,不枉來時路人這一輩子,有幸取得桂冠也好,無奈失敗也罷,有幸擁有也好,無幸失去也罷,於現在而言,都是過往之事,看淡榮辱得失,人生才會更加達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過往的事,如夢如幻,早已是過眼雲煙,無需在意更無需掛懷。
  • 《和平戰士》:生命的終極自由,是從時間的枷鎖中解脫,活在當下
    那麼,這一部根據半自傳體小說《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改編的電影《和平戰士》能為你解開幾乎所有的人生問題。《和平戰士》講述了大學生丹米爾曼為了獲得參加奧運會的資格而焦慮不安,深夜失眠的他在加油站遇到了一位身懷絕技的老者蘇格拉底,兩人成了忘年交。丹在經歷了車禍骨折、體操生涯遭到嚴重打擊的人生低谷時期,決定虛心像蘇格拉底請教,放下以前的自我——自負、充滿欲望和恐懼。
  • 當時不雜,未來可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就在一個多小時前,我在今日頭條上回答了一個問題」曾國藩說:『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這句話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你是否贊同?「。曾國藩作為晚清第一名臣,他有十六字人生格言: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 性格容易糾結的人:專注當下,未來不迎
    首先,專注當下。 一件事,不怕做完是失敗的,只要你用過心,專注過當下,問心無愧就好。 一份感情,不怕錯付,也不怕愛錯了人,只要在一起時,當下是快樂的,未來就交給上天和緣分來決定。
  • 唯願你過往不戀,未來不迎,方才不負當下
    最重要最緊急的事首先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抽空做;緊急不重要的事託別人去做;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不再去做。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飲。就像紀伯倫的書中寫到的: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開始。
  • 【分享·那些話】未來不迎,過往不戀,活好當下
    1、有兩件事,一定是虧本的買賣:一是發脾氣,哪怕你再有理,也難免會得罪人,失去機會;另外一種是衝動下做承諾,腦子一熱,就給自己找了不少出力不討好的麻煩。  3、由始至終,我們所期待的愛情,並不是一起默默過日子,直至面目模糊;而是像流轉的四季,每一個微妙的變化都充滿喜悅。
  • 既往不戀 縱橫向前
    要有長遠眼光,對未來有信心,對現狀有耐心。讓我們看一下他們的精闢語錄和我的思考:1.王興在美團收購了膜拜發的內部信裡說:機會永遠屬於敢於冒險和能堅持的人,讓我們一起既往不戀,縱橫向前!「既往不戀,縱橫向前」是王興和王慧文都喜歡用的結束語,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對過往的遇到的挫折困難不念念不忘,對過往的成績和輝煌也淡然面對,用空杯心態迎接未來,迎接明天。2、在2018年9月美團上市後,王興在公司的內部信裡寫到:上市後需要更多的耐心,我們經常說,要「長期有耐心」,對未來越有信心,對現狀越有耐心。
  •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
    真正厲害的人,從不懼怕意外,更不擔憂未來。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讀書時不想著見客,見客時不想著讀書。物來順應,未來不迎。未來是個未知數,沒有誰能夠準確地預測到明天會發生什麼。
  • 為何渡我不渡她啊
    人生有三個忘記:一、忘記年齡。歲月無情,時間不停,人老心不老,煩惱不在找,快樂過餘生,天使在心中。忘記年齡,才能做最好的自己。二、忘記過去。破事不放心裡,兩耳不聽碎語,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這就是最好的生活。三、忘記恩怨。有些人看清了,也就不想再計較;有些事看透了,唯有忘記才最好。
  • 「抗疫篇」「當時不雜」!年輕人必聽的一則小故事
    【文/卿本佳人】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去不戀。——清代曾國藩最近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想必打亂了許多人2020年工作計劃(NEW PLANS)和生活節奏,處於環境中的我亦如是。後來,我發現,讀書助我安靜,對生命也多了一點感悟:如果面對疫情,必須有強健的疾控防線,但私人來看也有心理學意味:曾國藩說的「當時不雜」很重要。
  • 沉浸在當下
    曾國藩曾經說道: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一路走來,皆是風景。
  • 《和平戰士》眾星觀影會
    電影《和平戰士》是一部經得起反覆回看的片子,每一次打開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當下的我們,戰爭從來沒有發生在外界,而是一場向內探尋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影片中蘇格拉底面對三個劫匪的搶劫主動把所有東西給他們了,這一段一下子沒回過味來,悟了幾天,每個人的境界真的是不一樣。死亡並不可悲,可悲的是沒有真正的活過,我看到了蘇格拉底真正的活著的樣子。
  • 曾國藩智慧:優柔寡斷,性格猶豫,要懂得這16字,成大事不糾結
    他少年魯鈍,卻從不言棄,一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卻成為晚清中興之臣,成了孔子和王陽明之後的半個聖人。他這一生將16個字作為他的座右銘,這16個字是優柔寡斷者的良藥,是性格猶豫之人的秘方,是他這一生成功的秘訣。曾國藩座右銘: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 和平精英未來戰士套裝多少錢 最低價格詳解
    和平精英未來戰士多少錢,這個今天最新上線的新套裝通過珍藏寶箱獲取,那麼玩家最低消費是多少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和平精英未來戰士最低價格。
  • 六六新書《愛不妥協》演繹「四十不慫」
    下半年,六六在寫她的中醫題材小說和劇本期間,推出了一部隨筆集《愛不妥協》,被網友評為在《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之後,中國女性以圖書的形式演繹了《四十不慫》。六六本人「愛不妥協」的經歷已足以寫成作品。很多人對她印象最深的,除了《蝸居》《心術》等現實題材作品外,還因她在微博上高調公開家事,爆出前夫出軌並喊話第三者,之後不久又高調宣布自己的新戀情。
  • 《29+1》| 往事不悔,未來不懼,當下不負,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往事不悔,未來不懼,當下不負,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往事不悔 , 把開心當習慣林若君在住到黃天樂家裡的時候,閱讀了黃天樂的日記,當一顆憂鬱的心進入到了一個樂觀的世界,她竟為黃天樂每天開心回憶過去感到不可思議。她問黃天樂:你這麼開心幹什麼呢?
  • 《29+1》| 往事不悔,未來不懼,當下不負,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往事不悔,未來不懼,當下不負,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往事不悔 , 把開心當習慣林若君在住到黃天樂家裡的時候,閱讀了黃天樂的日記,當一顆憂鬱的心進入到了一個樂觀的世界,她竟為黃天樂每天開心回憶過去感到不可思議。她問黃天樂:你這麼開心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