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詩人雨田憶流沙河:在詩歌落寞的年代,先生為詩歌站臺

2021-01-08 澎湃新聞

流沙河。視覺中國 資料

11月23日,著名詩人、作家、書法家流沙河先生因病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8歲。

流沙河,1931年出生於成都,本名餘勳坦。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詩集》《故園別》《遊蹤》《臺灣詩人十二家》《隔海談詩》《臺灣中年詩人十二家》《流沙河詩話》《鋸齒齧痕錄》《莊子現代版》《流沙河隨筆》《Y先生語錄》《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詩作《就是那一隻蟋蟀》《理想》被中學語文課本收錄。

23日下午,四川詩人雨田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正是在流沙河先生的推薦和介紹下,余光中等一批臺灣詩人在大陸逐漸被人們熟知。這是流沙河先生非常重要的貢獻之一。

雨田介紹,1982年,大陸和臺灣還沒有通信的情況下,流沙河先生在其主編的星星詩刊上開設專欄,介紹臺灣的現代詩。後來,流沙河先生又將臺灣的詩歌作品集結出版——《臺灣詩人十二家》。大陸讀者因此首次接觸到臺灣詩人很多新詩,在當時引起轟動。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1982年夏,余光中致信流沙河,說起四川的蟋蟀和故園之思,4年後,他又在《蟋蟀吟》中寫下「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隻嗎?一去四十年,又回頭來叫我?」流沙河感慨之餘,寫了《就是那一隻蟋蟀》作答,絕妙無比,一時傳為佳話。

雨田說,他在80年代進入詩壇,流沙河曾經寫信鼓勵,幫助他,現在他保存的信件,還有七八封。流沙河的信,都是用毛筆寫的小字,內容很嚴謹,「老先生非常認真,字很有功底,看起來很漂亮」。有人跟他買這些信,作收藏,但他捨不得賣。

「流沙河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在詩歌落寞的年代,先生出來為詩歌站臺。」雨田稱,此後,他幾乎從不出席任何活動當嘉賓或作評委。但前些年,他破例擔任在綿陽舉辦的中華校園詩歌節的評委。他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喜歡詩歌、熱愛詩歌。

雨田表示,流沙河對詩歌作者很好,經常幫忙提攜,寫信給他,鼓勵他熱愛文學,熱愛詩歌,熱愛生活,「80年代那一代的詩人,很多都得到流沙河的幫助。」 雨田感慨。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作家網顯示,雨田,本名雷華廷,筆名雨田、赤環、曲路。四川綿陽人。歷任士兵,民辦教師,文化站站長,詩歌編輯等,現為沙汀文學藝術院常務副院長,四川省作協全委會委員,綿陽市作協副主席。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詩《四季歌》《麥地》《頌歌》《瘋狂的玫瑰》等,詩集《最後的花朵與純潔的詩》《秋天裡的獨白》《雨田長詩選集》《雪地中的回憶》《烏鴉帝國》等。

相關焦點

  • 四川綿陽辦李白詩歌獎 「土豪詩歌獎」頭獎將獲50萬元
    閩南網1月13日訊 昨日,一則四川綿陽要辦「李白詩歌獎」,總獎金高達100萬元的消息讓詩歌圈「沸騰」,更有網友評「李白詩歌獎」堪稱「土豪詩歌獎」。獎金從何而來?評獎如何進行?記者採訪了綿陽詩人、「李白詩歌獎」的策劃人詩人雨田。
  • 《2019四川詩歌年鑑》\\綿陽篇
    雨田, 1956年生於四川綿陽, 1972年開始詩歌創作,1985年創辦淨地青年詩社,主編《淨地》詩報。已出版詩集《秋天裡的獨白》《最後的花朵與純潔的詩》《雪地中的回憶》《雨田長詩選集》《烏鴉帝國》《紀念:烏鴉與雪》等。詩作入選國內外300多種選本,部分詩作譯成多國文字。曾獲臺灣創世紀40年詩歌獎、劉麗安詩歌獎、四川文學獎等。代表作有《麥地》(長詩)、《國家的陰影》(組詩)等。現為四川省綿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 下午3點45分這一刻,流沙河真的去世了,先生走好!
    88歲的流沙河,於11月23日下午3點45分這一刻真的離開人世了……先生,請走好!這一天,我們經歷了從早上」流沙河去世」的謠言鋪天蓋地,到家屬闢謠「流沙河未去世」鬆口氣,再到流沙河未能脫險的揪心後,漫長的幾個小時,成都文化圈都在祈禱,期待奇蹟能夠保佑沙老。
  • 德國詩人恩岑斯貝格獲「詩歌與人·國際詩歌獎」,他酷愛魯迅
    我們知道,深刻去了解一部偉大作品出現的緣由,除了了解時代背景和詩人的氣息、天賦之外,如果能獲得隱匿於作品中的神秘力量,這將是一種導入的方式。恩岑斯貝格先生讓我著迷的另一處,是他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就見過非常多的世界著名詩人、作家、哲學家、藝術家和政治家。作為同時代的詩人與作家,他是用什麼眼光來評判他們?如何來打量他們的逸事和瑣碎的私生活?
  • 第四屆中國詩歌節花開綿陽
    原標題:第四屆中國詩歌節花開綿陽  「談論詩歌,就是談論世上最美麗的事。」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用這樣的評論來展現詩歌的魅力。   7月15日,第四屆中國詩歌節在四川綿陽市開幕。作為國務院批准的文化活動,中國詩歌節自2005年舉辦以來第一次來到李白的故鄉綿陽。
  • 走近四川歷史名人|唐代詩人陳子昂——寫出千古名句 開初唐詩歌...
    這句朗朗上口的詩,出自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近日,我省公布了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陳子昂入選其中。「談詩歌,離不開大唐詩歌。談大唐詩歌,離不開四川詩人。」西南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何開四介紹,作為一名四川詩人,陳子昂勇開初唐詩歌革新風氣之先,以鮮明的詩歌理論實踐,開創了唐代詩文的創新發展先河,對後來眾多大詩人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 聆聽詩歌的春天 13位讀詩人,13首春天詩
    詩歌回春的氣息,「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春天讀詩·第2季》開播,鳳凰文化攜手鄭愁予、鄭敏、梁小斌、萬曉利、楊黎、潘洗塵、餘秀華、莫西子詩、葉嘉瑩、艾敬、程璧、王家新、巫昂13位詩人,與你一起聆聽詩歌的春天。冬去春來,詩歌與春天一同醒來。鳳凰網文化承接第一季《春天讀詩》的美好與感動,2015繼續誠意奉獻《春天讀詩•第2季》。
  • 致敬青春 | 「青春詩會」參會詩人詩歌手稿展示特輯(十五)
    著名詩人、評論家唐曉渡先生為「青春詩會」四十年題寫的墨寶于堅(1954-),四川資陽人,生於昆明。詩人、作家。雲南師範大學教授。20世紀80年代「第三代詩歌」運動代表人物,具有國際影響的中國詩人。寫作涉及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各個門類。同時也是成就突出的攝影師、紀錄片導演。
  • 軍旅詩人丁小煒:跟詩歌的結緣就在成都
    11月1日,第六屆中國詩歌節在成都開幕前夕,軍旅詩人、作家丁小煒為本屆詩歌節創作的《成都記——寫在第六屆中國詩歌節成都開幕之際》一詩刷屏全網。談《成都記》創作「跟詩歌結緣就在這裡」丁小煒在談及《成都記》的創作緣由時表示「在來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沒有多加思索。」
  • 多位外國詩人匯聚成都國際詩歌周:遠道而來,詩歌連接著我們的心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 向宇12月9日,在成都舉行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上,不乏有哥倫比亞、美國、俄羅斯等外國詩人的身影。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有的在成渝居住多年,有的與國內詩人保持著友好關係,對他們而言,上午論壇的主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更多的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詩歌周·論壇丨詩人施施然:在詩歌中,迎接終將戰勝疫情的那一天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力量」主題訪談活動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閻安,魯獎獲得者、詩人林雪,《中國藝術報》總編輯、詩人康偉,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中國檢察官文聯文學分會副會長、詩人老房子,詩人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安然、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
  • 走在古茶馬古道上(詩歌六首)【實力詩人·俊兒詩歌專欄】
    通黔桂東南,西北四川。走在崎嶇小石徑間,頭低心重,難言,猶馬奮蹄前。 河流渡口,今修成風雨橋棧。凝神溯當年,幾多浪尖?人馬幫成功過歡顏,江水渦旋,萬篇,滔滔不絕卷? 林間徑懸,兩旁高山雲霧纏。風雨飄泊煎,馬馱執鞭。
  • 沒有詩歌的年代,是一種悲哀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一個有關青春、爛漫、夢想和詩歌的年代! 如俗話說的,戀愛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詩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有敏感而強烈的真情實感,並且摁捺不住,要「流露出來」、「傾瀉出來」、「迸發出來」。
  • 近百名詩人齊聚成都青白江,討論客家詩歌
    今日(11月29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區舉辦了第二屆西江河鄉村詩歌節暨客家詩歌研討會,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張新泉,重慶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元勝,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伍立楊,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鄧翔,以及詩人凸凹、楊然、王國平、黎政明、文佳君、易杉等近百位詩人來到現場,一起討論客家詩歌、鄉村詩歌文化。
  • 「鄉愁不是他的全部」|余光中夫人範我存講述先生成都情緣
    詩人對美滿婚姻的心得為: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夫妻相處是靠妥協。余光中曾在講座中說:「杜甫一輩子只寫了一兩首詩給太太,真是掃興!我就不一樣了,我寫給太太的就多多了。」在余光中的詩歌中,年輕時的《咪咪的眼睛》、《靈魂的觸鬚》、《當寂寞來襲時》熾熱濃烈,晚年的《珍珠項鍊》、《三生石》、《東京新宿驛》經典雋永,他們61年的日子就在這一首一首的詩歌裡。
  • 當詩歌遇到酒 機長詩人王峰精選詩歌品讀會在青島成功舉辦
    7月25日下午,青島千熙酒薈旗艦店舉辦了「當詩歌遇到酒——機長詩人王峰精選詩歌品讀會」,以詩會友,雅韻流觴,共敘詩酒佳話。7月25日下午,文學界的眾多大咖齊聚千熙酒薈,機長詩人王峰、當代著名詩人歐陽江河、百花獎文學得主瑛子、青島市作家協會主席高建剛、青島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高偉、青島文學館館長藏傑、青島作協秘書長章芳以及山航客艙部副部長華榜榜女士。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哥倫比亞詩人李戈:詩歌是光明,是靈丹妙藥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力量」主題訪談活動舉行。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詩人閆安,《中國藝術報》總編、詩人康偉,《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花城》編輯、詩人安然,詩人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丘特諾娃、哥倫比亞詩人李戈,美國詩人小易,斯洛伐克詩人馬裡昂·馬霍等暢談在這個「冬天」,詩歌給予人類的希望與光亮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草堂》詩刊編輯李龍炳:新一代川渝詩人既...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兩場詩歌沙龍同時在新華賓館舉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上,來自川渝地區的熊焱、李海洲、凸凹、何房子、呂歷、阿庫烏霧、李龍炳、唐力、餘真、宋尾、華子、王志國
  • 詩歌,是詩人生命的流淌
    放棄傳統的敘事結構,希望通過詩歌的格律來編排影視結構,有點弄巧成拙,有些部分的確是讓人很困,一想到葉先生已經九十幾歲了,可能是最後一部個人紀錄片,這麼拍,真的如同滄海只掬一葉先生顛沛一生,不僅經歷戰亂,也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人生如夢,世情變幻,葉先生走進詩歌,找到了平淡的處理喜怒哀樂的平衡點。
  • 人工智慧將攻克詩歌? 聽聽這位知名詩人的犀利點評……
    對於人工智慧「小冰」的詩集,知名詩人歐陽江河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歐陽江河,原名江河,生於1956年,四川瀘州人,詩人,詩學、音樂及文化批評家。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代表作有長詩《懸棺》《玻璃工廠》和《傍晚穿過廣場》等。  日前,人工智慧「小冰」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出版了,引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