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視覺中國 資料
11月23日,著名詩人、作家、書法家流沙河先生因病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8歲。
流沙河,1931年出生於成都,本名餘勳坦。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詩集》《故園別》《遊蹤》《臺灣詩人十二家》《隔海談詩》《臺灣中年詩人十二家》《流沙河詩話》《鋸齒齧痕錄》《莊子現代版》《流沙河隨筆》《Y先生語錄》《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詩作《就是那一隻蟋蟀》《理想》被中學語文課本收錄。
23日下午,四川詩人雨田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正是在流沙河先生的推薦和介紹下,余光中等一批臺灣詩人在大陸逐漸被人們熟知。這是流沙河先生非常重要的貢獻之一。
雨田介紹,1982年,大陸和臺灣還沒有通信的情況下,流沙河先生在其主編的星星詩刊上開設專欄,介紹臺灣的現代詩。後來,流沙河先生又將臺灣的詩歌作品集結出版——《臺灣詩人十二家》。大陸讀者因此首次接觸到臺灣詩人很多新詩,在當時引起轟動。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導,1982年夏,余光中致信流沙河,說起四川的蟋蟀和故園之思,4年後,他又在《蟋蟀吟》中寫下「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隻嗎?一去四十年,又回頭來叫我?」流沙河感慨之餘,寫了《就是那一隻蟋蟀》作答,絕妙無比,一時傳為佳話。
雨田說,他在80年代進入詩壇,流沙河曾經寫信鼓勵,幫助他,現在他保存的信件,還有七八封。流沙河的信,都是用毛筆寫的小字,內容很嚴謹,「老先生非常認真,字很有功底,看起來很漂亮」。有人跟他買這些信,作收藏,但他捨不得賣。
「流沙河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在詩歌落寞的年代,先生出來為詩歌站臺。」雨田稱,此後,他幾乎從不出席任何活動當嘉賓或作評委。但前些年,他破例擔任在綿陽舉辦的中華校園詩歌節的評委。他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喜歡詩歌、熱愛詩歌。
雨田表示,流沙河對詩歌作者很好,經常幫忙提攜,寫信給他,鼓勵他熱愛文學,熱愛詩歌,熱愛生活,「80年代那一代的詩人,很多都得到流沙河的幫助。」 雨田感慨。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作家網顯示,雨田,本名雷華廷,筆名雨田、赤環、曲路。四川綿陽人。歷任士兵,民辦教師,文化站站長,詩歌編輯等,現為沙汀文學藝術院常務副院長,四川省作協全委會委員,綿陽市作協副主席。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詩《四季歌》《麥地》《頌歌》《瘋狂的玫瑰》等,詩集《最後的花朵與純潔的詩》《秋天裡的獨白》《雨田長詩選集》《雪地中的回憶》《烏鴉帝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