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放假開學之際,孩子們都會習慣性地問媽媽一句「媽媽,我可不可以不上學啊」。別說是小孩子了,身為成年人,一個月也總有那麼幾天不想去上班。可是當孩子問父母:我為什麼要上學的時候,父母應該做出怎樣的回答才更好呢?
上學僅是為了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還是為了考大學,然後工作賺錢?
答案當然都不是。雖說成年之後大家每天的生活也都是在工作和賺錢,但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每個職位崗位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而上學只是尋找價值定位的一個途徑而已。
想必近期最經常聽人提起的,無非就是鍾南山老先生了。如今他八十歲還奮戰在一線,正是他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科研精神,帶領著全國的醫護人員衝出重圍,讓老百姓們每次聽到他的報導,心裡都會莫名的安心。
所以如果在這個時候,遇到孩子提出「我為什麼要讀書」的問題,不妨這麼告訴孩子,讀書不是為了別的,為了可以向鍾南山爺爺那樣的人更邁進一步。
讀書是為了變得更有知識
家長固然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但即使身處太平盛世,也免不了不幸與災難,當危難不期而至的時候,能夠辨別是非,並且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保護自己,如果實力允許,還可以去救助那些處在危難之中的人們,這不是一件引以為豪的事情嗎?
往小了說,讀書可以充實自己,學習知識,再升華一些,讀書還能在關鍵時候守護自己、守護國家。從小讓孩子明白讀書的意義,或許對他們未來的成長及走向都至關重要。
讀書是為了關鍵時刻能自救
還記得媒體曾報導過這樣一件事:兩個小女孩乘坐電梯不幸遇到電梯突然下墜的情況,小女孩們沒有驚慌,而是立馬抱頭蹲下,待停住不動時按下緊急按鈕,隨後又立即蹲下,就這樣反反覆覆幾次,十幾分鐘之後女孩們成功脫離。
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做到的有條不紊,幼小的孩子們做到了,在採訪的時候女孩還自豪從容地說「這是生命安全課上學到的」。
讀書是為了擁有選擇權
世界上能實現自己價值的方式有很多,讀書只是其中一個選項,但正是這個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可以帶孩子了解到更多的可能性。
有些人可能一直都在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更有不少人都是在眾多嘗試中才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業和適合自己的方向,但這也是一種實現自己價值的途徑,只不過有些花時間而已。
各位父母,你的孩子會經常問你「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讀書」之類的問題嗎?你是怎樣回答的?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育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