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讀書,就是要喪失選擇權,看一下後果回答我你能接受嗎?

2021-01-08 含沁說歷史

昨天有一個異性朋友突然問我:我想知道,你們女生下了班之後都幹嘛? 也像我一樣玩兒遊戲嗎?我說:她們大概是玩玩兒手機,然後買東西,看化妝品或是逛街吧。 「她們? 那你呢?「 「你還是不要把我當女生看了吧。」 此時我正在讀朋友借給我的《人生海海》。

01

現在的娛樂飛速發展,遊戲、電影、綜藝節目等多種多樣,讓人眼花繚亂。在玩遊戲或者看節目的時候,我們也會感覺很有趣,但這種有趣和讀書又有很大不同。

在看影視劇或者玩完遊戲之時,我們很興奮很快樂,但結束之後會生出一種巨大的空虛感,心裡極力想馬上找到一個另外一個依附。

讀書則不同,每讀完一本書都會讓我們更加充實,更加深刻。

很多孩子會問:「我們為什麼要好好讀書呢?讀書有什麼好處呢?

面對這個孩子,有人回答他:讀書可以讓你擁有知識,成為一個博學的人。

有人說:讀書可以讓你擁有財富,成為一個富有的人。

而我會對他說:讀書可以讓你有選擇的權利。

02

讀書,能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兒子問爸爸 :「爸爸,我們為什麼要上學呢?」

爸爸說:一棵小樹,生長一年,只能用來做籬笆,這棵樹生長了十年,就可以用來當檁條,這棵樹生長二十年,那用處就大了,可以做房梁,可以做家具,這棵樹生長了一百年,僅僅是它的枝丫就可以拿來做上面的所有東西,而它巨大的樹幹,可以拿來做大船、做立柱,還可以用來做巨大的雕塑。

一個小孩兒,如果不上學可以去放羊,小學畢業他可以去打工做個小販,中學畢業他可以去學習機械操作,高中畢業可以進行機械的維修和組裝甚至是設計,他上了大學就能自己設計機械,上了碩士、博士,很有可能發明出我們以前沒有的東西,甚至推動整個文明的進步。

如果你不讀書,你就只能種地、放羊。

我並不是說這樣的工作不好,清潔工也是偉大的。 但你從事這樣的工作,就只能局限在一個狹窄的圈子裡,而你讀的書越多,你能勝任的工作就越多,你可以選擇的範圍就越廣,你所做出的貢獻就越大。

讀書和學習,讓一個人變得充實而有用,讓一個人有了選擇的權利。

03

讀書,讓我們能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 有這樣一句話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04

給自己一個和別人平等競爭的機會

上海某證券公司招聘崗位 :市場總監 招聘人數:1 人;薪資待遇:3W/ 月(績 效 獎 金另算);要求 :經 濟、金融類專業博士及以上學歷 ;具有自身的行業背景和豐富的人脈資源 ......

廣州某數碼公司招聘崗位 :高級工程師 招聘人數:2人; 薪資待遇:1.5W/月;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計算機或相關專業......

孩子,爸爸媽媽真的不希望,在你進入社會的時候,看到自己心儀的工作,卻連投遞簡歷的資格都沒有,再要求的第一步就被否定,連競爭嘗試一下的機會都沒有。

05

越是深奧複雜的東西,越是最開始令人頭疼的知識,一旦入門,越是容易讓人沉迷其中。

當你不帶有任何敵視、反抗、厭惡的情緒,而是單純地去讀書、學習,你就會發現,讀書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讀文學,可以提升氣質,增長見識

讀哲學,可以深化思考,升華靈魂

讀史書,可以明興替、知禮儀、漲格局

在史書中,有英勇無敵的將軍,有赤膽忠心的勇士,有傾國傾城的美女,有運籌帷幄的謀士,亦有鮮血流幹的士兵和有苦盼親人的婦女。

有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有人臥薪嘗膽,只為雪恥 。有人勵精圖治,心系蒼生。以史為鏡,我們看遍世間所有興衰,反思自己的得失,可以更好地面對生活。讓我們擁有睿智的人生和遠大的格局。

從古到今,各個領域中的佼佼者都愛讀歷史。馬雲、任正非、周鴻禕等擅長深度思考的企業家,都是資深「歷史迷」。

一向尊重孩子的白巖松針對讀史書也坦言:這類書不僅要看,還要逼著學!

06

在這個世界上,唯獨眼界和格局是他人模仿不來,也無法複製,難怪精英和富人從小就逼著孩子學歷史。

但是現在的歷史書籍都普遍晦澀難懂,孩子一般都看不懂,所以也就不怎麼喜歡看。這個問題的解決,是因為朋友給我推薦了一本《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

拿到手之後我從頭看到尾, 這本書的確適合小孩子們來讀。我們覺得看這套書就像在看動畫片一樣,孩子當然會更喜歡看了。

這套書的作者叫魏新,喜歡看《百家講壇》的人一定認識他,他錄過21集,是欄目開播以來最年輕的一位主講人。以其幽默的語言風格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受到大家關注。

這套書包含6張全景圖,77張手繪圖,一眼看懂中國與世界的歷史。比起乾巴巴的文字,圖片更有助於理解和記憶,這本書採用了大量的手繪圖還原當時的場景,一眼就能看懂。

77幅拉頁全景圖、500多幅細節圖,從地球起源、到生命出現、從人類進化,歷史演變,到現代社會,孩子們親眼見證世界的歷史巨輪是如何前進的。

比如:尼羅河流域的人民有人在洗衣,有人在收割莎草,有人在販賣貨物……一派秩序井然、繁忙的景象。這樣孩子閱讀時就很容易理解,也容易記憶,想忘記都難。

配圖生動精彩就像看電影大片,讓孩子一眼就被迷住,語言幽默風趣,孩子讀得忍俊不禁。586個知識點,同步課本,孩子一讀就理解,一看就記住。比如中國的四大發明有哪些?或者文藝復興的文學三傑指的是哪三位作家?都能在書裡找到答案。

這套書通過時間線,介紹了每個國家的歷史進程,同時把中國和世界兩條歷史脈絡同軌對照,孩子更清晰直觀地知道了同一時期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

附贈60節音頻歷史故事,還能當睡前當故事聽

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白天看完之後晚上睡前聽一下,起到鞏固的作用。因為睡前記憶力是一天之內的另一個峰值

原價228的一套世界史書現在搞活動只需要99元,趕緊點擊購買吧!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讀書,就是要喪失選擇權
    在玩遊戲或者看節目的時候,我們也會感覺很有趣,但這種有趣和讀書又有很大不同。在看完影視劇或者玩完遊戲之時,我們會很興奮很快樂,但結束之後會生出一種巨大的空虛感,讀書則不同,讀書只會讓我們更加充實,更加深刻。我們都知道讀書很重要,可是,很多孩子還是會問:「我們為什麼要好好讀書呢?好好讀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有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事實也確實如此。
  •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放假了,媽媽,我能玩一下手機嗎?」小靜追著媽媽反覆問著。媽媽被問的煩了,就隨手把手機給了小靜,想了想,又說:「那你答應我,只能玩一會兒。」小靜捧著手機,盯著屏幕裡的動畫片,連忙點頭應著,看都沒看媽媽一眼。同樣是假期,面對孩子想玩手機的請求,媽媽們的回答也不盡相同。當笑笑也和小靜一樣,追著媽媽要手機玩的時候。
  • 孩子提出「我為什麼要讀書?」,孩子,我希望你成為像他那樣的人
    每逢放假開學之際,孩子們都會習慣性地問媽媽一句「媽媽,我可不可以不上學啊」。別說是小孩子了,身為成年人,一個月也總有那麼幾天不想去上班。可是當孩子問父母:我為什麼要上學的時候,父母應該做出怎樣的回答才更好呢?上學僅是為了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家長正確的回答方式,會讓孩子愛上讀書!
    甚至很多小孩都會問:「媽媽,為什麼要讀書?」此時父母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只能說:「讀書學習,就是你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這種回答其實是在敷衍孩子,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還可能會讓他們更加討厭學習。董卿曾說:讀書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我一直相信,讀過的書不會是白讀的,將來一定會對我有所幫助。董卿的這句話,在她身上也得到了證實。
  • 「媽,我為什麼要讀書」?董卿給孩子的回答,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文字/迎迎編輯/迎迎現在大多數孩子都能夠上學、能夠擁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對於很多窮苦地區的孩子來說,上學是唯一改變自己命運的方法。可是孩子小不懂事的時候,多半是不願意辛苦學習的。相信很多父母都被孩子問過"媽,我為什麼要讀書",父母通常會說,"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好大學,擁有一份好工作,就能過上好日子",但是這個答案往往不能讓孩子心服口服。
  • 為什麼「 窮人」家的孩子,讀書那麼難?(深度)
    有一次,父親跟馬得福說:得寶總是抱怨說為什麼不讓他讀書,因為窮啊,我們家庭只允許一個孩子讀書,後來我跟你媽決定抓鬮定命,抓到得福了,所以就只能讓得寶上完小學就不能讀書了。你仔細看看,但凡那些說:「讀書無用」的都是一幫沒有受到多少教育的父母。你何時見過一個真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說過「讀書無用」的?《山海情》有這麼一個劇情,有一個孩子打算不上學出去打工,白校長生氣的問為什麼?孩子回答:我爸媽想讓我打工,老師啊,反正我也不喜歡學習,學習成績也不好。
  • 《極挑寶藏行》秦昊張東升告訴你:努力讀書是為了擁有選擇權
    ,可是對於很多貧窮家庭的孩子來說,讀書真的就是唯一的出路。,但你比我優秀太多了。」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會給你快樂!」
  • 致家長—孩子不喜歡讀書,你會怎麼做?快來看看李玫瑾的回答
    孩子看都不看一眼,更別提去了解了,那麼今天欣兒媽邊待著大家來分析一下這是為什麼。李玫瑾:沒有孩子天生喜歡閱讀閱讀這一行為並不是天生的、本能的自然行為,而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汲取知識的文化行為,閱讀不同於語言表達這種本能行為,所以孩子不可能天生愛閱讀。
  • 再說選擇權:接受殘酷現實,不找藉口
    其實自己看到張大大說那一堆的時候,心裡想的是:說這幹啥,表演不好評分低就是沒有選擇權,解釋有啥用!可想而知,當時自己有多討人厭了。大家都不容易,沒人願意花時間聽你講一些沒營養的話。其他人雖然都報以理解的態度沒打斷他,但是看他們表情也可以知道他們想什麼。
  • 你接受你的孩子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嗎?
    對於自己的成功,愛迪生曾無限感慨地說:「沒有我的母親也就不會有我的任何發明。」如果愛迪生的媽媽聽到老師說自己的孩子是個笨蛋,覺得孩子給自己丟了臉,衝上去就是兩耳光,請問還會有後來的愛迪生嗎?但也有人說,大叔你老婆武大畢業的,你武科大畢業的,你還是大學副教授,你們的孩子,不應該更優秀嗎?畢竟以前大學含金量比現在高很多啊。我知道這個疑問代表了大多數家長的看法,大家都覺得一代要比一代更優秀才是合乎常理。父母提供了很好的起點,那孩子就應該在這個起點上站的更高。但我的想法不太一樣。
  • 「我不需要婆婆帶孩子,也不讓她來我家」,女人說這話要考慮後果
    劉雅的母親曾勸她說:「我們都離你這麼遠,而且還有你弟弟需要幫扶,肯定是顧不上你的,讓你婆婆在身邊,將來你生孩子坐月子都有人照顧,她也能幫你帶孩子,多好。」可是劉雅卻說:「我不需要婆婆幫我帶孩子,我也不想讓她來我家,我就是不喜歡看見她。我只想清清靜靜地過日子,想怎樣就怎樣,她在這裡我很不自在。」
  • 為什麼要讀書?這20句話,就是最好的回答
    我最近要開會培訓做總結,需要準備大量資料和數據,所以更沒精力看書。 我下班以後,還要回家做飯帶孩子,不是我不想看書,而是抽不出時間。可奇怪的是,我發現這些看似很忙碌的人,無論時間再緊,總有機會在發微信、聊微博、看電影。 其實想要看書的人,無論多忙,都可以找到時間。
  • 「你能接受孩子最壞的底線是什麼?」
    01有朋友問:「你能接受的初中生最壞最不好的底線有哪些?比如,叛逆、早戀、抽菸、喝酒、厭學……」我知道,肯定是她家的孩子,有上面的一點或幾點問題,她正在為此苦惱。我回答說:「如果是我兒子,都能接受。因為,是我兒子。」
  • 孩子,我希望你讀書
    寫在前面——這是我在2018年發到自己公眾號上的一篇文章。今天特在此跟大家分享。如果你能收穫一二,史史倍感榮幸。孩子,我與你相識的時間有長有短,長則數年,短則從未見過。但我都希望你,讀書。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讀書呢?沒錯,不是翻書,不是看書,是「讀」書。至於怎麼「讀」書,古人也有許多話說。朱熹有言,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那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這個字——讀,在漢語大字典中第一個釋義就是「看著文字念出聲音」,嗯,首先它是個動詞,眼要動,手要動,心要動。
  • 建免費女子高中的女校長怒斥:我供你讀書,不是要你做全職太太
    直接當著女學生老公的面說:你給我滾出去。學生問老師是不是覺得自己沒能力。張桂梅的回答很直接,就是嫌棄,並直言自己看不起這名學生,看不起全職太太,再她看來,選擇做全職太太就意味著放棄了人生更多的可能,你有能力的時候,男人還把你當回事,如果沒有能力的時候呢,現在有多少家庭主婦在家待著,最初當全職太太的時候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是時間一長,夫妻之間沒有了共同語言。
  • 孩子問過你為什麼要上班嗎?你是怎麼回答的?
    為什麼畫了這麼多漫畫,沒有一副一腳踢飛的表情,來形容我當時被懟後的心情?說到這兒,我估麼著,應該有很多爸爸媽媽,被孩子問過工作的問題吧?其實孩子問大人的工作,跟問其他問題是一樣的,好奇心讓小傢伙兒們想要更多的了解and探索這個世界。工作是什麼?為什麼要工作?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怎麼來回答就變得不簡單了。可能咱們隨口敷衍的一個回答,孩子的職業啟蒙的小萌芽就被長歪了也不一定哦。
  • 孩子問:媽媽,你喜歡我這個人嗎?你會如何回答?
    她和母親的關係一直緊張,她很明顯地展示出堅強獨立、特立獨行的個性,不接受媽媽給自己取的名字,自己起名「lady bird」, 一直想遠走高飛。但其實外表叛逆的她,內心卻渴望得到媽媽的認同,於是出現下面場景:媽媽陪她挑選一件畢業舞會的衣服,她欣喜地看自己穿上紅色長裙多麼漂亮,媽媽則冷靜地說:「你不覺得太粉嫩了嗎?」女兒在更衣室說:「你就不能說一下我好看嗎?我只是希望你喜歡我。」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一定要看哦(沒WiFi建議先mark)全劇一共11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一下全集哦,引人深思的電視劇。學生:我認為不是這樣的。老師:為什麼?學生: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大家都是不同的人,在這裡的24個人就有24種不同的幸福,不是嗎?
  • 龍應臺寫給兒子的信:我為什麼要你用功讀書?無數家長看完醒悟!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中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內容是通過幾個簡單的生活細節,告訴孩子為什麼要用功讀書的道理。相信看完這封信各位家長會受益匪淺,如果您的孩子還找不到努力的理由,請把龍應臺這番話告訴他!
  • 坤鵬論:成功的人生就是擁有選擇權(上) - 坤鵬論
    也就是不要中庸,因為它在複雜性系統中基本不存在或很難抓住,且有利因素-不利因素=0,就是空,啥也得不到。有人會說,那我只在有利因素下注唄。還記得坤鵬論開始講反脆弱時舉的例子嗎?反脆弱就是九頭蛇怪,而且最大的頭被砍了還能長出兩個。反脆弱就是特殊材質的杯子,摔在地上能變成兩個。孫悟空的72變,說明他遇到難題或是風險時,能夠有72種不同的選擇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