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8.88元六部賀歲電影,再送萬部免VIP電影,藍光·超清·版本,一手資源」。2月17日,春節檔電影還在火熱上映中,就有電商平臺商家已經打出這樣的宣傳旗號。
大約在我上大學的時候,一般很少去電影院看電影,那時候看電影都是在網上找資源下載。這一點咱也不用避諱,那是我們人生經歷的一個階段。免費看盜版的原因很簡單,一個是我窮學生沒錢,另一個是電影院線不景氣,一年到頭也沒什麼人看電影。
接下來呢,中國電影院線迎來了轉折點,首先得感謝張藝謀和馮小剛,張藝謀通過他的《英雄》宣布,中國電影大片時代到來了。而馮小剛則通過他的《甲方乙方》創造了賀歲片這個概念,從這之後,中國電影開始走上了快車道。而也在這個時期,好萊塢視效大片引進中國,這讓中國人意識到一點,原來有些電影還真就得在電影院看才夠爽。
我還清楚的記得《阿凡達》上映時的盛況。那時候整個東北地區只有長春的歐亞賣場有一塊IMAX屏幕,因為太火爆了,票價一度漲到了一百多塊錢一張。但我相信每個看過阿凡達的人都會認為值得,電影竟然能拍到這個地步。但是與此同時呢,盜版依然挺猖獗,因為那個時候的電影票價很貴。
但是《阿凡達》的上映絕對是一個轉折點,所有人都被《阿凡達》巨大的票房給震驚了。IMAX大廳像雨後春筍一樣在國內影院擴張,電影院也是不斷開業。我就閉眼睛一想,我家五公裡範圍內,就有六家電影院。如此眾多的電影院就不得不展開價格戰,再加上各種購票App的巨額補貼,電影票的價格直線往下掉,最狠的時候10塊錢看一場電影。而結果呢?中國電影票房井噴了,中國電影迎來了最好的時候。而我突然意識到,我已經很多年沒有下載盜版電影了。
我梳理中國電影院線的變遷,其實是想說明一個規律,就是中國觀眾正在越來越習慣於去電影院看正版電影,而這種習慣的養成,才是對於盜版電影最大的抵制。是中國人不願意用好東西嗎?當然不是,是好東西太貴了。但是這些年,中國消費者的爆買聞名世界。這個變化財經作家吳曉波評價說:中國正在形成一個中產階級,他們願意為真正高質量的產品花錢。
而這種情況現在也發生在電影身上。新一代的年輕影迷更願意在電影院欣賞特效大片,因為電影院的視聽享受是家裡比不了的。同時,看電影也不僅僅是看電影本身,它成為了人們社交活動的一部分,逛街吃飯看電影,這成了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人們願意為此付錢。相比之下,在家看盜版電影變得毫無吸引力。其實我們還可以觀察到另一件事,花錢在視頻網站上買會員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不在乎花錢,只想要更好的享受。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這種選擇,就是消費升級。
這才是盜版和山寨最大的敵人,隨著經濟發展,人們會越來越傾向於為有品質的生活付費,於此同時,市場上商品的價格也有越來越便宜的趨勢,想想電影票價,想想小米手機,再想想特斯拉,而這個趨勢會讓盜版的空間越來越小。所以關於盜版的問題,一方面法律會管,而另一方面我樂觀地認為,最終消滅盜版的是社會進步和人們觀念的轉變,人們不再需要盜版了。
文章來源:原創·吉林新聞綜合廣播
編輯:牛角、家寧、月半馬堯
審核:懷楠
監製:王林 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