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用face-book,link-edin來推廣自己的產品。
要用face-book,linke-din進行營銷,首先要添加很多人為好友,如果face-book,linke-din只有幾十個好友,那要進行營銷是很難的。face-book一般是讓別人去關注你們公司的face-book,一個公司的face-book要迅速得到很多粉絲,讓很多人來關注你們公司,方法比較簡單。不過效果不一定會好。有一個公司15萬多個face-book粉絲,聽起來很嚇人,不過他們的生意卻很一般。
face-book與linke-din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總結一下很多人可能忽略一個問題:face-book上的人很雜,國外一個學生可能都有個face-book帳號,也就是說face-book上的大部分人跟你們的產品不太相關,那麼要跟你們發生貿易關係,其實可能性不大,所以在face-book上打付費的廣告,其實價格比較低。
而linke-din就不同,linke-din上大部分人都是在職場上打拼的人,所以上面的客戶會比較精準一些,營銷做得好,收到的效果會遠遠大於face-book,如果你們公司同時要做face-book,linke-din的營銷,建議花更多的時間去弄link-edin,這樣效果會好很多,做生意,效果才是最重要的。
linke-din如何多添加一些人為好友呢?
找客戶的時候,可能得到的很多郵箱會是gmail,yahoo,email,hotmail等郵箱,給你一個潛在客戶的郵箱,比方說一個hotmail郵箱,你能不能找到這個郵箱對應的linke-din呢?
方法如下:
首先,我們要下載一個谷歌瀏覽器,不要到百度去搜「谷歌瀏覽器下載」,這樣是可以下載,不過下載下來的安裝好後不能登陸gmail的,建議大家到http://www.google.com/chrome/ 這裡下載,進這個連結,可能需要fanqiang,fanqiang的方法很多人都知道,這裡就不說了。
下載並安裝好谷歌瀏覽器後,打開它,在右上角那個地方點一下,選擇「設置」,選擇「擴展程序」,選「獲取更多擴展程序」,就會出現Chrome 網上應用店,在搜索框中輸入「Rapportive",回車,在界面的右下角會出現如下圖所示的3個擴展程序,點一下每個右邊的「+」,把這3個擴展程序都添加到谷歌瀏覽器中。
然後,用谷歌瀏覽器進gmail,隨便點開跟一個客戶的聯繫郵件,看界面的右邊,很可能就會出現這個客戶的link-edin圖標,如果客戶在自己的linke-din中填了自己的職務,在這裡也會顯示出來。當然,如果客戶有用自己這個郵箱註冊了face-book,skype,在這裡也會一併顯示出來,點一下link-edin那個圖標,就會進入客戶link-edin的主頁,就可以看他的profile,也可以把他加為好友,face-book,skype,twitter也差不多。
用這個,看到潛在客戶的link-edin可能性很大,face-book,skype,twitter倒不多,原因也很簡單,在網上找到的郵箱,一般是潛在客戶的工作郵箱,而lin-kedin上的人基本上是在職場上打拼的人,那麼他們一般會用工作郵箱去註冊link-edin,而face-book,twitter則更傾向於娛樂,所以用工作郵箱去註冊face-book,twitter的不多,國外很多人工作跟娛樂分得很清楚的。
這個工具使用起來是什麼效果呢?
下面有一張圖,大家可以看到,lin-kedin,face-book,skype都顯現出來了,linke-din下面那個其實是阿里巴巴國際站,點一下,就進入阿里巴巴國際站了,因為國際站跟那個郵箱有綁定。
這個工具看起來比較複雜,用起來很方便的,它可以把gmail列表中的人的link-edin,face-book,twitte,skype等資料迅速地展示在我們面前。
給很多人發開發信,很多不回,利用這個工具,可以加這些人的link-edin,對他們進行關注,隨時掌握他們的動態。
Rapportive 通過瀏覽器插件方式,很巧妙地利用了右側的這塊廣告空間,代之以聯繫人的各種信息,包括頭像、簡介、Google Profile、最新 Tweets、LinkedIn、Facebook 等,方便您快速識別和結交聯繫人,使郵箱更具 Web2.0 的社交元素。
目前 Rapportive 已經提供了 Firefox,Safari,Mailplane 和 Chrome 插件。直接點擊網站首頁的「Add Rapportive to Gmail」按鈕,系統將會自動判斷瀏覽器類型,提供相應插件的下載。
如果谷歌瀏覽器用不了,大家可以試試 Firefox,Safari,Mailplane這些,個人覺得谷歌瀏覽器用起來是最方便的。火狐的試了一下,好像不行。如果這些都用不了,那就看下條圖文(客戶分析技巧),也可以達到那樣的效果。
(文/ Sunshine Taylor)
據說只有1%的人知道點擊「閱讀原文」有響應式網站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