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世襲的前程」從何而來

2021-02-13 紅樓夢學刊

作者  古風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賈赦面對賈環的詩詞,誇讚到「『以後就這麼做去,方是咱們的口氣,將來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賈政聽說,忙勸說:『不過他胡謅如此,那裡就論到後事了。』」賈環只不過是榮國府二房一個庶子,他的世襲前程從何而來呢?這個問題讓很多讀者困惑不已,筆者翻看一些資料,似乎可以解釋賈赦的話中含義,試分析如下:

世襲,字典解釋是指某專權一代繼一代地保持在某個血緣家庭中的一種社會概念。其中可分為政治世襲和經濟世襲兩類。政治世襲,指的是古代爵位、官職的一種傳承制,而經濟世襲,指的是掌控經濟資本或者具體食物錢糧物帛的承襲。而「前程」二字,字典解釋是指前面的路程,引申為未來在功業上的成就,本文特指功名、職位的意思。在清朝歷史上,有個專有名詞叫「半個前程」,指的是清初世襲的最低官職,史料記載清蔣良騏《東華錄·順治四年》:「十二月,改世職昂邦章京為精奇尼哈番……午錄章京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半個前程為拖沙喇哈番。」拖沙喇哈番,就是「雲騎尉」的意思,是清朝功臣爵位(非宗室)能襲爵的最低正五品官職,那麼賈赦口中賈環的「世襲的前程」是指他襲爵嗎? 

明朝的政治世襲,從爵位論,皇族封爵均世襲罔替。除皇室專享的王爵外,明朝另有國公、侯、伯三等爵專授功臣,明朝的異姓封爵為:公、侯、伯,凡三等,以封功臣及外戚,皆有流有世。受封而領鐵券者,為世襲封爵,否則為流爵。襲封則還其誥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清朝的前程世襲,從清初的戰利品實物分配,慢慢轉化為軍功爵,這種爵位具有世襲特徵,分為宗室、功臣、外藩蒙古三類,其中功臣爵位封授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及漢人中的文武功臣(稱「酬庸」或「獎忠」),外戚(稱「推恩」),孔子後裔(稱「加榮」),朱明後代(稱「備恪」)等,由吏部掌管。從《紅樓夢》書中看,家族成員世襲爵位的例子不少,林如海家族襲爵四代,賈赦賈珍等也是襲爵祖蔭,書中最終賈府抄家賈珍被治罪時專門提到一筆「但身系世襲職員,罔知法紀,私埋人命,本應重治,念伊究屬功臣後裔,不忍加罪,亦從寬革去世職」,證明了賈珍是實打實的世襲爵位。但是考慮到賈環的出身,他的「世襲前程」能襲榮國府的爵位嗎?答案是否定的。

書中榮國府的爵位來自第一代國公「榮國公」賈源,然後是長子賈代善襲爵,接著爵位由賈代善的長子賈赦襲爵,賈赦現為一等將軍之職,賈赦又有子賈璉,如果榮國府爵位繼續傳承,正常情況應該由大房賈璉襲爵。即使賈璉無後又不立嗣,或者出現其他情況,爵位由二房承襲,排位順序賈政、賈寶玉、賈蘭也在賈環之前,除非這些人都死亡並且無後不立嗣,否則絕對輪不到一個庶子繼承爵位。也許有人會說賈赦是類比曹家家世過繼說,大房賈赦最終要把爵位還給二房,可是文中寫明了賈赦是賈母親生的嫡子沒有異議,這種猜測不成立。而另一種說法假設賈璉是庶子,不能承爵,那麼賈環是庶子也同樣不能承爵,無論怎麼解釋,榮國府世襲的爵位從概率論講,只有在可能性非常低的賈府兩房主要男丁幾乎盡數死亡且無後的前提下,只剩唯一的男丁賈環,才能輪到他撿漏。那麼賈赦所謂的賈環「世襲的前程」指的是什麼呢?賈政又為何聽了後只是謙虛的說「「不過他胡謅如此,那裡就論到後事了」,而不是反駁賈赦的話荒謬呢?

事實上,中國古代還有一種隱性的「世襲制」,恩蔭。恩蔭者,顧名思義,又可稱為任子、門蔭、蔭補、世賞,是指因上輩有功而給予下輩入學任官的待遇。從漢朝起,高級官員可以保任其子弟為官,這是先秦世官制度的孑遺,稱為「任子」制,開始了恩蔭封賞。宋朝實行恩蔭制度,成為當時除科舉之外的一種入仕途徑,中高級文武官員的子弟,親屬及其門客等享受此特權,清朝史學家趙翼評價「文臣自太師及開府儀同三司,可蔭子若孫,及期親大功以下親,並異姓親及門客;太師至保和殿大學士,蔭至異姓親,無門客;中大夫至中散大夫,蔭至小功以下親,無異姓親。武臣亦以是為差……以斯以觀,一人入仕,則子孫親族,俱可得官」。

明朝初期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曾規定:「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蔭一子以世其祿。」把恩蔭的官員範圍限制到了七品以上,恩蔭對象限制為一人,恩蔭不一定得官,而只是領取一份俸祿,沒有實職(世其祿)。但是明朝中期後恩蔭範圍有所擴大:「正一品子,正五品用;從一品子,從五品用,遞減至從五品子,從九品用;正六品至從七品子分蔭上、中、下三等未入流職內敘用。」取消了只能恩蔭一子的規定,且恢復了元朝時期高品級。不過這種規定也有補充條款,限定條件是:第一,官二代必須通過考試,合格後才有恩蔭的資格;第二,三品之上的官員子弟,有可能獲得實職,為了幫助那些恩蔭者在科舉考場上搏取功名取得實職,受恩蔭者可入國子監讀書, 細分的話,明代蔭子入監有兩種:凡按品級取得的稱為官生,不按品級而由皇帝特給的稱為恩生。 清朝在明朝基礎上,縮緊恩蔭的範圍,恩蔭的官員範圍為「京官四品、外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或者陣亡、因公殉職、因軍務病故的官員,且受恩蔭者和明朝一樣,只是獲得免試入國子監讀書的資格而已,修業期滿後,等待分配官職 。此外清代亦分兩種:凡現任大官遇慶典給予的稱為恩蔭,由於先代殉職而給予的稱為難蔭。總而言之,這種「恩蔭」獲得官職的方式和憑藉祖上的功勞承襲固定的爵位有很大的區別。

從書中看,賈珍獲得的爵位,屬於世襲爵位的蔭襲,但是賈政的官位,是皇帝體恤賈代善的功勞,才使得賈政不用參加科舉就獲得了「主事之銜」的蔭襲,獲得前程的方式不同,但是這兩個人統稱都可算「蔭生」,即祖上有功勞而被特許做官的人,所以他們面對郡王都自謙是「犬婦之喪,累蒙郡駕下臨,蔭生輩何以克當」(賈珍)、 「犬子豈敢謬承金獎。賴藩郡餘禎,果如是言,亦蔭生輩之幸矣」(賈政)。而書中交待賈政最初是工部主事六品官,後來升任工部員外郎五品官,再後來又被點為「學政」,學政已經是三品官員,到了七十回,賈政在外學政任期已滿,又一路查看海嘯賑濟回京,無論從哪個方面看,賈政官職都屬於恩蔭範圍的「京官四品、外京官四品之列」,所以能夠恩蔭後代。這大概也是賈政最終不再逼賈寶玉從舉業出身的原因——「就思及祖宗們,各各亦皆如此,雖有深精舉業的,也不曾發跡過一個,看來此亦賈門之數。況母親溺愛,遂也不強以舉業逼他了」。賈政放棄了逼賈寶玉考科舉,很大可能是指望能通過恩蔭途徑讓寶玉獲得功名,恩蔭未必限於一個後代,同樣的賈環也能通過這個途徑獲取功名,所以賈赦才說「世襲的前程」跑不了賈環。

清代顧張思《土風錄》卷八:「生監以上通呼曰前程……本為路程,借為人身階銜也。」清朝施世綸是施琅第二子,由於其父的功勞,施世綸蔭補監生,二十四年即實授知泰州。而那些即使是科舉出身的人,考到進士出身,從九品見習期滿後,才能得到一官半職,想爬到六品,恐怕還得混若干年,升遷速度遠遠比不上「官二代」的特權。所以賈赦才說:「這詩據我看甚是有骨氣。想來咱們這樣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熒火』,一日蟾宮折桂,方得揚眉吐氣。咱們的子弟都原該讀些書,不過比別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時就跑不了一個官的。何必多費了工夫,反弄出書呆子來。所以我愛他這詩,竟不失咱們侯門的氣概。」只要賈府這些官宦子弟,懂得一些文化就行,他們天生自帶的背景鐵硬、前途坦蕩的屬性,早晚會有官做的。

但是古代恩蔭出身,並非官員選錄的正途,科舉才是最正途、錄取的人數也最多的仕途主流,恩蔭入仕是支流,很多高官子弟有恩蔭當做官捷徑,放鬆了學習和修養,不思進取,貪圖享受,作威作福,甚至驕恣荒淫,這樣的官二代當官,導致任子—恩蔭制度弊病叢生,明朝大臣楊漣指出當時:「金吾之堂口皆乳臭,誥敕之館目不識丁。」官宦子弟不學無術,大量湧入官場,空費錢糧,不僅嚴重影響行政效率,還阻礙真才實學之士的仕途,製造官僚集團內部矛盾,最終削弱的是整個體制的質量,所以古人也對恩蔭看法微妙,認為以此獲得的功名不再那麼拿得出去。正因為此,賈政最初本來不希望謀求恩蔭而是想從「科甲出身」,他對兒子賈珠、賈寶玉、賈環,孫子賈蘭也注重舉業的培養。賈珠十四歲就進學,也就是俗語所謂的「中秀才」, 考入府、州、縣學,做了生員。賈蘭賈環也一直以舉業一道為重心,只有面對不算是個讀書人的賈寶玉,多年教育失敗後終於在「年邁、名利大灰」的前提下,看到寶玉才思風流雜學旁收,「雖不讀書,竟頗能解此,細評起來,也還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才放棄了讓寶玉去科舉的念頭,轉而從其他方面替寶玉謀求出路。恩蔭,其實是一種不算正統,只是以特權獲得前程的方式罷了。同書中的另一種做官途徑「納捐」買官一樣屬於非主流的異途,而賈赦以此異途卻作為子孫後代的正經前途,堂而皇之地暗中贊同學業好不如出身好的入仕捷徑,也難怪賈府在這些後代理家中迅速衰敗乃至滅亡了。

四大家族子弟,賈府除了賈敬科舉考中進士,賈珠進學又早死外,在八十回前,其他子弟走的都是祖蔭或者恩蔭的路子來獲取前程。薛家薛蟠是皇商,「不過賴祖父之舊情分,戶部掛虛名」,而如果比照清朝的內務府的例子,內務府職位也有世襲制,包括曹家在內的眾多內務府世家,都是祖孫幾代在內務府任職,官職世代承襲,算的上是另一種區別於朝廷選拔官員制度的「世襲前程」。

世襲的前程,泛指的應該是包括世襲的爵位、恩蔭的官職在內的一系列從祖、父輩獲取的「官某代」名利特權。這種世襲制既不能保證會附加巨大的經濟利益,又不能保證可以平穩傳襲,賈珍在獲得春祭的恩賞時就說:「除咱們這樣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襲窮官兒家,若不仗著這銀子,拿什麼上供過年?」而賈府在家族敗亡後,顯然賈璉、賈環、賈蘭等人都無法在繼續獲得世襲的前程了,被奪爵成了平民,指望恩蔭的也只能從舉業出身再謀求前途。說到底,恩蔭制其實是皇帝抓住臣屬心理,允許他們的子孫直接當官,藉此籠絡人心的手段罷了,一旦官員被皇帝厭棄,那麼這種獲取功名的捷徑之路也就立馬被堵死,古代獲取前程真正實打實的出路還是那句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科舉才是主流大道。

相關焦點

  • 賈環的結局
    就講給賈母聽,賈母也很高興, 讓賈政也獎勵賈環。    賈環最近讀書稍有進步,而且也喜歡做點與別家往來的事情。看見寶玉做詩受獎勵, 手就痒痒。只是不敢在賈政面前嘚瑟。之後行令桂花落到賈環手裡,賈環也寫了一首絕句, 拿給賈政。賈政看了, 覺得很罕見也很奇異,因為賈環的詩句裡帶著不愛讀書的意思。賈政看到這裡就不高興, 說:「可見賈環和寶玉是兄弟, 寫的東西都帶著邪勁兒。
  • 賈赦說要傳爵位給賈環,當眾誇他有何深意?脂硯齋批語給出答案
    因又拍著賈環的頭,笑道:「以後就這麼做去,方是咱們的口氣,將來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賈赦的肯定對賈環來說太重要了。人不可喪志,而喪志者往往是被最親近的人在最不經意間傷害。賈赦此時替賈環說話,還表揚了他,堪比挽救賈環一生之人。【二】賈環的中秋詩寫了什麼,很遺憾不得而知。脂硯齋也留批語遺憾【庚辰:缺中秋詩俟雪芹。】
  • 人人瞧不起的賈環,為什麼能取代賈璉、賈寶玉,繼承爵位?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的中秋節,賈赦誇賈環寫的詩好,賞賜了他很多東西,又拍著他的頭說:「以後你就這麼作去,方是咱們的口氣,將來這世襲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襲呢
  • 紅樓夢:賈環,窮養的兒子傷不起
    賈環去薛寶釵那裡打牌,輸了錢不認帳,跟鶯兒吵了起來,被賈寶玉撞上了。賈寶玉狠狠地將他罵了一頓。賈環哭著回去了,趙姨娘弄清了原委,沒有教育賈環知對錯,多忍讓,要大度不說,還直接唾罵賈環,說:「誰叫你上『高臺盤』 去了?下流沒臉的東西!那裡頑不得?誰叫你跑了去討沒意思 。」趙姨娘如此做是不是可惡至極呢,她有意在賈環心裡種下冷漠,引發賈環對寶玉等的仇恨。
  • 賈環及賈環們
    《紅樓夢》中有八個字的正面評價,那就是「人物委瑣,舉止荒疏」,就連最不喜歡賈寶玉的賈政見了賈環這副尊容也會將平日嫌棄寶玉之心減去幾分,畢竟站在賈環身旁的寶玉是那麼的「神採飄逸,秀色奪人」。確實,悅目方能賞心,賈環這副長相怎能招人喜歡? 在這樣一個顏值擔當的大觀園中,曹公為什麼獨獨把賈環塑造成一個外貌如此不堪的形象?要說是因為他品性低劣,難道賈珍賈璉賈蓉不低劣?
  • 可悲的賈環
    可是,仔細想想,賈環其實是一個可憐的人。賈環是趙姨娘的兒子。趙姨娘是一個素質很低的女人。她始終覺得自己備受歧視,因此心懷怨恨。她根本不懂得如何教育兒子。賈環和鶯兒玩色子,賈環耍賴,被鶯兒奚落了幾句。賈環回來後找母親趙姨娘訴苦,趙姨娘沒有安慰兒子,也沒有開導兒子,而是辱罵兒子。她把自己心中的怨氣完全撒在了兒子身上。
  • 【品紅樓】賈環:被忽視與被損害的
    其他的孫兒她也會袒護,比如賈璉,比如賈蘭,然而,她不喜賈環,至少書裡從來沒寫過她對賈環有過一絲的眷顧,書中描寫她分東西,從來不曾分給過賈環。父親不疼;賈政自從失去了最為器重的長子賈珠後,就把期望都放在了寶玉身上,卻發現寶玉不才,頓生了厭惡之心,只是他也並不愛賈環。因寶玉與琪官私下往來,賈政大怒卻遇見賈環帶著幾個小廝在跑,喝令小廝「快打,快打!」
  • 賈環,一個可憐又可恨的孩子
    賈母是最疼愛孫輩的,寶玉黛玉不說,就連親戚家的孩子,薛蝌、薛寶琴、邢岫煙都得到了賈母的關心,可是,身為孫子的賈環卻從未得到過賈母的垂憐。每次生日節間大宴小宴,跟賈母坐在一起的孫子孫女中,沒有賈環的身影;賈母讓人給鳳姐、黛玉、寶玉和賈蘭送菜,唯獨沒有想到給賈環送些什麼;賈母關心寶玉和賈蘭練箭的情況,卻一句都不問同樣在場的賈環。
  • 賈環不如賈寶玉的原因,別怪趙姨娘教子無方,探春就是理由
    按說,這時候當家的是自己的女兒,或許趙姨娘最初是抱著「容易辦」的心思而來的。但想不到,探春不但只給了20兩銀子,還口口聲聲說了一大堆讓趙姨娘心痛不已的話:探春: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哪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我倒素昔按理尊敬,越發敬出這些親戚來了。可見,在探春眼裡,趙國基這個人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娘舅。
  • 三公九卿從何而來
    說起三公九卿,很多人都聽說過,但要較真問起來,三公九卿具體是哪些官職,從何而來,又沒幾個人能說準確。簡單來說,三公九卿是秦漢大一統之後,職業官僚體系的重要代表。秦以前,按照周禮,天子、諸侯、卿大夫都是可以世襲的,這實質上是按照血緣宗族關係分配政治權力,維護統治的一套體制,這時的政府與家庭是分不開的。
  • 紅樓夢:元春省親,賈環真的病了嗎?
    可是兩場重頭裡都不見賈環。原因是什麼呢?元春省親,賈環生病。元春省親時,書裡交代賈環生病了因此沒有迎接貴妃娘娘回家。1.賈環不能把病傳染給貴妃。賈府人不會讓這類事情發生,既然賈環生病了,就不能讓他迎接貴妃省親。2.賈環生病應該靜養,不能操勞。迎接元春省親是一項大工程,也是非常勞累的工作。元春正月十五省親可是正月十四,賈府上下通通沒睡覺。賈環已經生病了,如果不讓賈環休息,也讓他熬夜,對賈環的身體不利。讓賈環靜養是照顧賈環。
  • 賈環為什麼要推倒蠟燈燙傷賈寶玉?
    賈寶玉和賈環雖然是同一父親所生,但是這對兄弟倆的關係可並不算好。賈寶玉對於賈環的態度雖不甚喜歡,但也並無怨恨之意,畢竟賈環只是寶玉的一個庶出的弟弟,寶玉是不大放在心上的,寶玉對賈環更多的是一種疏離。然而,賈環對於賈寶玉的態度可就不僅僅是疏離、不喜歡這麼簡單了,在賈環幼小的心靈中,對於寶玉有著深深的怨恨之意。這顆「怨恨」的種子是賈環的生母趙姨娘種下的,是賈環從小到大所生存的環境澆灌的。
  • 賈環:紅樓夢裡最缺愛的悲情公子
    ,沒有一絲父愛的關懷,而他是怎麼看待賈環的呢?而在中秋節賈環作一首詩,此詩賈赦讚揚說:「這詩據我看甚是有骨氣」過後賞給賈環許多玩物,此間不管賈赦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他此舉想必給了賈環不少安慰,而賈政這個父親看過後的評價卻是「還不甚大錯,終不懇切。」瞧!
  • 賈環是男的,王熙鳳為什麼會把他罵成狐媚子?
    在賈府中還真有一個男子,被人罵作狐媚子,他就是賈環。在《紅樓夢》第二十回中,賈環與鶯兒等人玩趕圍棋,他輸錢耍賴,被鶯兒、賈寶玉奚落了幾句,訕訕地回到家中。趙姨娘一聽事情緣由,就大聲罵他不該跑到「高臺盤」去自討沒趣。
  • 賈環多次使壞心,甚至企圖用燈油燙瞎寶玉,為何賈寶玉從不報復?
    先是第25回「魘魔法叔嫂逢五鬼,通靈玉蒙敝遇雙真」,賈環因見賈寶玉和丫環彩霞言語親熱,便心生了嫉妒之心,加上對賈寶玉一向懷有恨意,竟以推倒燈油報復賈寶玉,且看原文記載: 二人正說,原來賈環聽得見,素日原恨寶玉;如今又見他和彩霞廝鬧,心中越發按不下這口毒氣。
  • 《奮鬥在紅樓》:賈環逆襲!完勝哥哥賈寶玉\\私趣
    作為與賈寶玉對照,他只在賈環的性格上做文章,讓性情沉穩,品格堅毅,做事務實,就憑一顆經世致用之心,力撼木已成舟的賈府命運。他走了一條讓賈寶玉極為不屑的科舉之路。而且不向未來循私舞弊,扎紮實實攻讀五經六藝,最後以探花之功名,進入官場。在重重打壓下,賈環堅如磐石,智計百出,不但救了眾姐妹、賈府、親朋好友,甚至將整個時代的方向都改變了。
  • 賈政:都是親生兒子,為什麼賈寶玉秀色奪人,賈環卻形容猥瑣?
    賈寶玉,賈環和三春全都列席。如此難得的一次家庭聚會,自然有賈政對兒子的評價。而賈政眼中的賈寶玉和賈環,則成了兩個極端。畫家孫溫選取了賈政開家庭會議這個場景,賈寶玉對此有點抗拒,其他兄弟姐妹都到了,唯有他姍姍來遲,在門外被丫頭們堵住好一頓調侃。(第二十三回)趙姨娘打起帘子,寶玉躬身進去。
  • 「二百五」這個俗語從何而來?
    它究竟是從何而來?又於何時流行? 銀子五百兩一封,「二百五」諧音「半瘋」 古代也玩諧音梗? 在微博平臺該話題中,就「二百五」這個詞彙的來歷,網友討論得相當熱烈。
  • 商業插畫的創意從何而來?
    商業插畫的創意從何而來?商業插畫的創意從何而來?以上就是優行者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不知道對你是否有所幫助,更多ui設計知識歡迎關注小編其他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