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我不怕沒錢,怕沒錢生病

2021-02-13 東七門

圖片來自:《我不是藥神》

當代生活的「速度」到底快到什麼程度?

 

從票房看,《我不是藥神》7月5號正式公映,加上前兩天的點映,截止發文已經突破了5億。

 

從評論看,僅僅用了幾天時間,無論是為了宣洩情緒、引發共鳴的大眾觀後感,還是立足於電影劇本、醫療改革等實際操作層面的精英視角,幾乎每種觀點都有被涉及到。

 

洶湧的人潮湧進了影院,洶湧的聲音又緊接著從影院湧出。

人們對現實主義題材的渴望,和對切身相關社會議題的表達訴求,似乎在這部以喜劇形式為依託的電影中得到了滿足。

 

當然,《我不是藥神》非常值得肯定。夠商業、夠關注社會痛點,演員演技個個在線,所有文章誇它的點,它都能接得住。

 

想來上一部試圖撕開社會敏感問題的,還是全篇帶有壓抑感和黑色幽默的《暴裂無聲》。《我不是藥神》比較聰明,一開始就先套上了相對輕鬆的喜劇外表,做到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

 

國產電影能拍成這樣顯得尤為不易,首先,「觸碰弊病」這個動作就需要莫大的勇氣,同時更需要相當的智慧。

 

這是個最不缺少觀點的網絡時代,人人都能對他者和事件貢獻一點自己的口水。

 

因此,在無數喧囂過後,我們常常感到有些茫然,不知道那些甚至摻雜著自己唾沫的聲音,到底有什麼意義,或者改變過什麼?

 

《我不是藥神》原本就不是部觀感「困難」的電影,沒有絲毫學院派的晦澀難懂,或者也可以說成藝術家們的故弄玄虛,所以解讀它成為了一件全憑角色、立場的事。

 

平民從中見到自身生活,精英從中看出制度結構。

 

因病致貧,產權保護,法律的弔詭和執法者的兩難,哪一條都是關乎大格局。對於我來說,可能更容易感受的,是人物身上那些特別「微小而親近」的部分。

 

比如貧窮,以及對貧窮的諒解。

 

其實我一直覺得,網絡上能夠被大量傳播和討論的「貧窮」,都不是真的貧窮。

一度用來自嘲的「隱形貧困人口」,抱怨買不起名牌包和化妝品的精緻人士,和私下嘀咕不就是幾千塊手機、幾百塊飯錢的都市男女們。

 

每次見網絡上這些人,因為這些原因而高喊抑鬱,我就感覺很複雜。就像是前幾天看過知乎一篇高贊回答《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多套房是什麼體驗》。

 

我知道文章內涵極其正確,「不應該囿於物質困境,而應該追求精神價值、自我實現」嘛,立意特別高、方向特別好,但就是隱約覺得哪裡不對。

 

何不食肉糜。

不想用「窮」這個詞,在今天跟它沾上邊的人,似乎都有原罪。但我體驗,也朝夕相處過真正的生活拮据。

 

有次我在寢室,親眼目睹了室友因為199塊錢的小黃車押金,被她媽罵到哭了整整一下午。她媽媽因為對共享單車不太懂,覺得走路就可以啊,為什麼非要花那二百塊錢。

 

還有,因為50塊錢的洗澡卡,她被她媽說成浪費太多;平時任何一次集體聚餐,我都能感覺到她拿到人均帳單80塊的心驚肉跳。想去嗎?她想。

 

她是個非常喜歡跟人群在一起的姑娘,人品沒問題,足夠上進,跟別人相處也是誠意有加。但缺乏物質支撐在她身上留下的烙印太重了,重到可能阻礙了她正常的人際交往。

 

就在今天,就在你周圍,你見過大學或者研究生階段一個月只有400塊生活費的人嗎?她就是。

 

這跟她努不努力無關,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自主創業成為月入十萬的網紅,能讓一個人貧困的,不止疾病,包括家庭、天資、運氣等等非能力因素。

儘管沒到《我不是藥神》裡,為救孩子去跳鋼管舞的境地,但你就是要承認,不要說一千多塊的神仙水,有的人就是會連學校會議上發的礦泉水,都要帶回去不捨得喝。

難得的是,她從來沒有抱怨過,甚至沒有質問人生的不公,並且異常堅韌、毫不虛榮。是毫不虛榮。

 

「有錢那是她們的生活,我的實際狀況就是這樣。等我憑能力改變父母給我的原始條件了,我再買別人現在擁有的東西,也不遲。」寢室臥談會時,她平靜地說。

 

消費主義藉助網絡平臺,讓名牌、奢侈品好像成為了普通人的日常,穿著買的假DG高定曬朋友圈的女孩也不在少數,所以這份能夠挺直腰板,接受自己「貧窮」的坦蕩,看上去是那麼壯烈。

怎麼說呢,就,可以大言不慚講出「但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的人,一定沒有經歷過真正的生活。

 

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都是問題。

 

我能理解,具備足夠物質保障但對人生困境產生哲學層面叩問的人,他們產生的虛無乃至抑鬱,都是真誠的,也都是絕望而深刻的。

 

但,統統不及你在菜市場為了幾塊幾毛錢斤斤計較,夏天2點太陽烤焦馬路卻捨不得十幾塊的打車費,和背負房貸後驚醒的早晨,這些痛苦來得真實與厚重。

 

也就是說,真正有錢和真正沒錢的人,彼此壓根無法感同身受。

理解和感同身受,是兩回事兒。

 

所以,當《我不是藥神》開了個現實主義題材的好頭,你我在影院用掉了幾張紙巾後,希望我們可以是片中徐崢這樣的人。

 

在見到一個因為不可抗力而窮苦的、堅毅的、自尊的人受到羞辱時,把錢狠狠扔在桌子上,命令那個羞辱別人的人,脫掉褲子,去跳屬於他的道德鋼管舞。

不是「你窮你有理」,也不是「你富你有理」,而是,尊重、體諒每一個無處講理、不向命運論公道的大寫的人。

 

楊矗矗,東七門撰稿人,《疑犯追蹤》粉,熱愛蔬菜與焦安溥。

不是「你窮你有理」,也不是「你富你有理」,而是,尊重、體諒每一個無處講理、不向命運論公道的大寫的人。

你每月生活費最低是多少?

覺得最「貧窮」的時候,怎麼熬過來的?

留言悄悄告訴我,大家一起送「窮神」呀。

戳我,一起和「窮神」說再見↓↓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談癌色變的你知道麼,20%的癌症患者與肥胖有關    距離《藥神》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火和熱都不是足以讓他一直持續發燒的理由,在當下社會裡,快餐式的商業電影和豪華的陣容特效早已經不能滿足看客們的精神需求,所謂情懷也不好多次賣弄,而《藥神》恰好不是中國近期火的電影中的任何一種
  • 《我不是藥神》| 哪有什麼藥神,你就是家人的「神」
    可能是對於這種重病的絕望,還真不是所有人都能體會到的。但對於曾經家裡有過重病人的我,卻很有感觸。 正如網上有評論說,有病沒藥是天災,有藥沒錢買是人禍。其實本來生老病死,本是人之常事。但是,家裡有人得了重病,真的很痛苦,尤其是有藥沒錢治。
  • 《我不是藥神》:願世界變好,不是因為救世主,而是追光者
    昨天點映二刷《我不是藥神》,深夜未眠,寫下這篇文章。
  • 活著--我不是藥神影評
    今天看了《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本以為是徐崢的又一部亂七八糟的搞笑電影,結果卻被虛晃一槍,是一部良心巨作。
  • 《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想活著
    今天小編想要給大家說說《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佳作。小編個人覺得這是目前為止將文藝片和商業片結合得最好的一部國產片了,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而且十分感人!尤其是電影中一位老婆婆的話:「我們只是想活著。」簡直太好哭了吧!這部電影在拍攝上獨具特色,它首先使用的是手持槓的鏡頭拍攝,擁有非常少的固定鏡頭,畫面運動豐富,具有非常強的張力。
  • 我不是藥神,我是續命梟雄.
    昨天去看了《我不是藥神》的點映,雖然是點映,但除了前兩排,基本全場坐滿,前半程影院內一片笑聲,後半場一片哽咽。
  • 人,要是沒錢了!(很現實)
    有人說,錢很俗,但是,沒錢更俗!一個人,要是沒錢了,沒有人願意借錢給你,即便是平時相處還不錯的人,也會藉故推脫,躲在一邊看你的笑話。錢,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人心,向來經不起貧窮的考驗。俗話說 ,有錢能使鬼推磨,沒錢能使人變鬼!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 我不是藥神,但我是有情人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8迷電影」俗話說「有什麼別有病,沒什麼別沒錢。」為何人間還有疾苦?我想大概是諸多無奈吧.《我不是藥神一句話道出了多少中國人不敢生病,看不起病的現實從片名你能看出來,《我不是藥神》聚焦的是醫療題材所以,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
  • 零差評《我不是藥神》背後,折射的是沒有保險的無奈和悲哀
    7月6日,是《我不是藥神》上映的日子。已近一年沒進過影院的小編準備一定要去影院,支持這個敢於探討仿製藥走私這個關乎人情和法律糾纏盤錯的電影。電影到底好不好?從點映的座無虛席可以看出,從全民自來水的清一色推薦可以看出,從朋友圈持續霸屏中可以看出。 這個電影是成功的!因為它成功的擊中了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讓觀眾看到了人在求生中的希望與絕望。
  • 沒人能一輩子不生病,《我不是藥神》影評,原型陸勇最後結局如何
    大家好,俗話說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可當人們在有病卻沒錢治的時候,內心是多麼地絕望和無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程勇經營著一家保健品店,但生活失意又失婚,這天鄰居給他介紹了一個客人呂受益。他患了白血病,想讓經常去印度進貨的程勇帶幾瓶抗癌的藥物格列寧。
  • 「我沒錢了」,可不是 「I have no money!」
    昨天晚上過後,所長到手的工資就拜拜了,沒錢,I have no money No No No!打住!錢可以沒有,話不能亂說。I have no money,老外雖然也能聽懂,但是有點像被劫匪打劫以後說的話。日常中老外們通常會說一句「I'm skint」來表示「我手頭比較緊」。這裡的skint[sknt]形容沒錢,一貧如洗的。
  • 《我不是藥神》價值體現
    由方牧野導演執導,敘事了主人公徐崢,周一同,王傳君等主演《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劇情,於2018年7月5號中國上映,到2019年以30.75億的票房價獲得第15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危機四伏的常態下,被眾多普通百姓譽為「藥神」。
  • 《我不是藥神》:「藥神」只有一個,患者卻有千千萬個
    剛好碰上自己的老爺子發病做手術沒錢,於是就鋌而走險決定拼一下。事後程勇發現彭浩是自己有了病怕拖累家人就跑了出來,而且還把搶到的藥分給了病友。藥被查封,使得許多人苦不堪言,沒錢買藥的呂受益病情惡化自殺未遂。
  • 觀《我不是藥神》有感,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裡,從呼吸做起
    生病了無藥可治是天災,生病是因沒做預防就是人禍。我們無法阻止疾病的發生但我們能夠幫您做好疾病的預防!儘管《我不是藥神一日,店內來了一個白血病患者,求他從印尼帶回一批仿造的特效藥,好挽救沒錢買高價原版藥的病人的一線生機。
  • 《我不是藥神》:在疾病面前,人生而不平等
    「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在疾病面前活下來,是病人唯一的願望。但是總有人因為貧窮,失去續命的希望。 --以上引用電影《我不是藥神》的臺詞 2018年,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火遍全中國,在還沒有上映的時候就引起了廣泛討論,更是以豆瓣9.0的評分、首日便拿下3.5億票房的水準告訴所有人——原來國產電影,也可以拍出精品。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都說笑著進去,哭著出來。
  • 我不是藥神,我是凡人
    最近最熱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我不是藥神》。這是一個完全無法避開的現象級作品。
  • 最近一部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火了,反映了患者對生存的渴求
    最近熱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真的火了,自上映以來,這部電影的票房直升,光單日票房就3億,雖然這部電影被定義為喜劇電影,但是電影故事中反映出來的卻人感到無比的悲涼。「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一旦生病高高昂的醫藥費用,很快就能榨乾你的所有積蓄,不僅自己所受病痛折磨,而且拖累整個家庭
  • 《我不是藥神2》上映之前,重溫值得二刷的首部《我不是藥神》
    據說,已經開機拍攝中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2》,不僅僅原班人馬回歸,還有這兩位老戲骨加盟。一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黃渤,另一個目前還不太清楚。網友們表示非常期待!但在《我不是藥神2》上映前,今天小編跟大家回顧一下《我不是藥神1》。
  • 形容自己沒錢搞笑幽默說說 表達最近很窮缺錢段子句子
    5、沒錢沒事業的人 才有時間去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形容自己沒錢搞笑幽默說說句子大全6-10:  6、人來到世界上,沒錢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要等人來救濟;孤單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孤單;失業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直不去找工作;生病並不可怕,怕的是一病不起;輸了並不可怕,怕的是一敗塗地。
  • 沒錢,缺錢,是我們90後最大的悲哀
    正因如此,郭麒麟十分節省的,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年的他接綜藝接戲,是十分用心的,就是小的時候吃過沒錢的苦。現實面前,你沒錢就沒有選擇。在近兩年大火的《我不是藥神》中,那些病友們將程勇視為藥神,他從印度帶回一批仿製的特效藥格列寧,好讓買不起天價正版藥的患者保住一線生機,整部電影是十分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