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我不是藥神》
當代生活的「速度」到底快到什麼程度?
從票房看,《我不是藥神》7月5號正式公映,加上前兩天的點映,截止發文已經突破了5億。
從評論看,僅僅用了幾天時間,無論是為了宣洩情緒、引發共鳴的大眾觀後感,還是立足於電影劇本、醫療改革等實際操作層面的精英視角,幾乎每種觀點都有被涉及到。
洶湧的人潮湧進了影院,洶湧的聲音又緊接著從影院湧出。
人們對現實主義題材的渴望,和對切身相關社會議題的表達訴求,似乎在這部以喜劇形式為依託的電影中得到了滿足。
當然,《我不是藥神》非常值得肯定。夠商業、夠關注社會痛點,演員演技個個在線,所有文章誇它的點,它都能接得住。
想來上一部試圖撕開社會敏感問題的,還是全篇帶有壓抑感和黑色幽默的《暴裂無聲》。《我不是藥神》比較聰明,一開始就先套上了相對輕鬆的喜劇外表,做到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
國產電影能拍成這樣顯得尤為不易,首先,「觸碰弊病」這個動作就需要莫大的勇氣,同時更需要相當的智慧。
這是個最不缺少觀點的網絡時代,人人都能對他者和事件貢獻一點自己的口水。
因此,在無數喧囂過後,我們常常感到有些茫然,不知道那些甚至摻雜著自己唾沫的聲音,到底有什麼意義,或者改變過什麼?
《我不是藥神》原本就不是部觀感「困難」的電影,沒有絲毫學院派的晦澀難懂,或者也可以說成藝術家們的故弄玄虛,所以解讀它成為了一件全憑角色、立場的事。
平民從中見到自身生活,精英從中看出制度結構。
因病致貧,產權保護,法律的弔詭和執法者的兩難,哪一條都是關乎大格局。對於我來說,可能更容易感受的,是人物身上那些特別「微小而親近」的部分。
比如貧窮,以及對貧窮的諒解。
其實我一直覺得,網絡上能夠被大量傳播和討論的「貧窮」,都不是真的貧窮。
一度用來自嘲的「隱形貧困人口」,抱怨買不起名牌包和化妝品的精緻人士,和私下嘀咕不就是幾千塊手機、幾百塊飯錢的都市男女們。
每次見網絡上這些人,因為這些原因而高喊抑鬱,我就感覺很複雜。就像是前幾天看過知乎一篇高贊回答《家裡在一二線城市有多套房是什麼體驗》。
我知道文章內涵極其正確,「不應該囿於物質困境,而應該追求精神價值、自我實現」嘛,立意特別高、方向特別好,但就是隱約覺得哪裡不對。
何不食肉糜。
不想用「窮」這個詞,在今天跟它沾上邊的人,似乎都有原罪。但我體驗,也朝夕相處過真正的生活拮据。
有次我在寢室,親眼目睹了室友因為199塊錢的小黃車押金,被她媽罵到哭了整整一下午。她媽媽因為對共享單車不太懂,覺得走路就可以啊,為什麼非要花那二百塊錢。
還有,因為50塊錢的洗澡卡,她被她媽說成浪費太多;平時任何一次集體聚餐,我都能感覺到她拿到人均帳單80塊的心驚肉跳。想去嗎?她想。
她是個非常喜歡跟人群在一起的姑娘,人品沒問題,足夠上進,跟別人相處也是誠意有加。但缺乏物質支撐在她身上留下的烙印太重了,重到可能阻礙了她正常的人際交往。
就在今天,就在你周圍,你見過大學或者研究生階段一個月只有400塊生活費的人嗎?她就是。
這跟她努不努力無關,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自主創業成為月入十萬的網紅,能讓一個人貧困的,不止疾病,包括家庭、天資、運氣等等非能力因素。
儘管沒到《我不是藥神》裡,為救孩子去跳鋼管舞的境地,但你就是要承認,不要說一千多塊的神仙水,有的人就是會連學校會議上發的礦泉水,都要帶回去不捨得喝。
難得的是,她從來沒有抱怨過,甚至沒有質問人生的不公,並且異常堅韌、毫不虛榮。是毫不虛榮。
「有錢那是她們的生活,我的實際狀況就是這樣。等我憑能力改變父母給我的原始條件了,我再買別人現在擁有的東西,也不遲。」寢室臥談會時,她平靜地說。
消費主義藉助網絡平臺,讓名牌、奢侈品好像成為了普通人的日常,穿著買的假DG高定曬朋友圈的女孩也不在少數,所以這份能夠挺直腰板,接受自己「貧窮」的坦蕩,看上去是那麼壯烈。
怎麼說呢,就,可以大言不慚講出「但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的人,一定沒有經歷過真正的生活。
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都是問題。
我能理解,具備足夠物質保障但對人生困境產生哲學層面叩問的人,他們產生的虛無乃至抑鬱,都是真誠的,也都是絕望而深刻的。
但,統統不及你在菜市場為了幾塊幾毛錢斤斤計較,夏天2點太陽烤焦馬路卻捨不得十幾塊的打車費,和背負房貸後驚醒的早晨,這些痛苦來得真實與厚重。
也就是說,真正有錢和真正沒錢的人,彼此壓根無法感同身受。
理解和感同身受,是兩回事兒。
所以,當《我不是藥神》開了個現實主義題材的好頭,你我在影院用掉了幾張紙巾後,希望我們可以是片中徐崢這樣的人。
在見到一個因為不可抗力而窮苦的、堅毅的、自尊的人受到羞辱時,把錢狠狠扔在桌子上,命令那個羞辱別人的人,脫掉褲子,去跳屬於他的道德鋼管舞。
不是「你窮你有理」,也不是「你富你有理」,而是,尊重、體諒每一個無處講理、不向命運論公道的大寫的人。
楊矗矗,東七門撰稿人,《疑犯追蹤》粉,熱愛蔬菜與焦安溥。
『不是「你窮你有理」,也不是「你富你有理」,而是,尊重、體諒每一個無處講理、不向命運論公道的大寫的人。』
你每月生活費最低是多少?
覺得最「貧窮」的時候,怎麼熬過來的?
留言悄悄告訴我,大家一起送「窮神」呀。
戳我,一起和「窮神」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