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熱議:消費券發揮撬動作用,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2020-12-25 新京報網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新京報訊(記者 王春蕊)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的明顯好轉,以及各地復工復產的穩步有序推進,消費券成為許多地方政府擴大內需、穩定服務業的重要政策工具。

 

對此,兩會期間,在新京報舉辦的全國「兩會經濟策」系列中,眾多代表委員熱議「消費券——助力消費復甦 拉動中小企業發展」。關於本輪發放消費券呈現哪些新特點,取得了哪些成效,以及如何保障消費券發放公平性,成為專家們的熱點話題。

 

平臺線上發券成主流,不斷向非剛需領域傾斜

 

自今年3月下旬起,各地陸續採用發放消費券的方式刺激消費。本輪各地政府發放消費券普遍選擇與各大平臺,包括生活服務類電商平臺(美團)、支付平臺(支付寶、微信)及銀聯雲閃付等合作,線上發放電子券。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政府與有能力、有經驗、多場景的綜合服務類平臺合作是很有效的方式。通過平臺的大數據模型將消費券的設計更加細化,引導促進受疫情影響的非剛需行業消費,從而增強消費券的乘數效應。

 

由於非剛需行業,如餐飲行業、文旅、本地生活服務等,具有較長產業鏈,橫向關聯行業較多,可以帶動鏈條性消費復甦,因此,這些領域應當成為消費券發放的重點。

 

據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美團發放消費券對於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的餐飲、旅遊等生活服務行業的「回血」起到了重要作用,活動期間參與活動商戶的店均交易額超出未參與活動商戶178%。

 

全國人大代表、鄭州銀行董事長王天宇表示,消費券要向非剛需領域傾斜,首先要做到對發放群體的傾斜,即針對低收入群體發放消費券。

 

消費券帶動中小企業復甦,提振消費信心恢復

 

「消費券可以在短期內刺激消費增長,放大消費券乘數效應。」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競爭法中心副主任黃晉說。本輪消費券在刺激消費、提振市場信心等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據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消費券對消費信心有明顯的提振效應,多地參與活動的消費者首次使用消費券一周後的消費額提升超10倍。

 

而且美團在行業內率先建立了全系「安心」標準,涵蓋「安心吃」 、「安心住、」「安心玩」、「安心服務」等生活服務各個領域,讓用戶在安全的環境中放心到店消費,提振消費信心,加快消費復甦的腳步。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新經濟導刊執行社長、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克力表示,本輪消費券發放從傳統消費券向數字消費券升級,運用大數據對人群進行精準畫像,將消費券提供給更需要的人,提振消費信心的恢復。

 

消費券不僅讓消費者受益,也讓企業經營不斷得到改善。黃晉認為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消費券是穩住中小企業的重要內容之一。據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受益於美團消費券活動的商家中,中小商戶佔比達88.5%,活動前後的日均交易額增長52.9%。

 

消費券從消費端發力,帶動從原材料投入、中間品生產和加工以及製成品銷售等多環節的投入,從而解決目前外需不足問題,緩解中小企業經營壓力,促進中小企業復甦,並擴大城鄉就業。


王天宇也表示,當前除了要對諸如低收入群體有所傾斜和針對性發放消費券外,中小企業也是另一需要注意到的群體。


王天宇表示,目前一些地區發放的消費券未能做到指定的小門面消費,只能在指定的商場或大的餐飲品牌。但實際上小企業也急需要復工復產,它們能帶動的就業崗位很多,因此消費券使用的對象除了大型商場外,還應該覆蓋到小企業、小商戶。


除此之外,黃晉也建議消費券可以通過指定用途,對特定行業給予拉動,如鄉村旅遊、餐飲、本地生活服務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充分釋放消費潛力。

 

保證消費券發放的公平性,鼓勵多元化、多渠道創新發券方式

 

雖然消費券發放已在各地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目前惠及的人次還比較有限,一些地區在停發消費券後又出現了消費回落的現象。因此,發放消費券在注重效率的同時也應兼顧公平。

 

對此,黃晉認為,政府發放消費券其實質是一種補貼問題。在實施補貼發放消費券的過程中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實施政策要公開透明,要依法依規,既要通過政策提振經濟,又要注意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特別是政府和政府相關部門在評估發放消費券的受委託主體和渠道時,就要考慮公平競爭的問題,不能只和大的平臺合作,還要加大與中小平臺合作,保障參與覆蓋的多元化和廣泛性」黃晉建議。

 

鄭秉文建議消費券發放應該不斷創新,多元化、多渠道促進消費復甦。比如上海推出的「五五購物節」,鄭秉文就認可其模式,認為這是不錯的創新模式。地方財政無須支出,但通過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同樣能取得「1+1>2」的效果。

 

對於多元化創新的發券方式,全國政協委員、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桐宇建議將消費券由短期的應急手段轉為長期的政策槓桿,模式由政府單一出資轉為政府拉動、企業等多方參與,讓消費券成為下一步復工復產、拉動消費的核心措施。

 

編輯:李碧瑩   校對:危卓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相關焦點

  • ...委員和工商界代表人士熱議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民政部、財政部等     全國政協委員和工商界代表人士熱議做好如何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進一步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貫通起來,積勢蓄勢謀勢,識變求變應變,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國政協委員和工商界代表人士結合自身的調研、觀察與實踐,積極建言資政。
  • 海外網評:助力「買買買」,消費券「小馬拉大車」
    4月25日,遊客在貴州丹寨萬達小鎮掃碼領取旅遊消費券。(圖源:新華社)3月以來,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消費券」熱潮。在「五一」小長假即將到來之際,全國多地更是加大了對消費券的投入力度。「五一」小長期能否成為補償性消費的一個節點,消費券的刺激作用成為觀察的重要窗口。當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正有序推進,但2020年第一季度經濟數據表明,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其中,第一季度市場消費下降較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
  • 打贏脫貧攻堅戰,教育如何更好發揮作用?聽聽代表委員怎麼說|兩會@...
    一起聽聽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杜玉波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委員,河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趙國祥代表怎麼說↓↓↓1凝聚合力 因地制宜問:近年來,我們在教育脫貧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 亞太中小企業代表匯聚深圳共商發展機遇
    新華網深圳12月16日電(記者李曉玲)以「共克時艱,復工復甦,同創未來」為主題的2020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14日-15日在深圳舉行,亞太中小企業代表匯聚深圳,共商發展機遇。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和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湧動的特殊大背景下舉辦的此次論壇,吸引了部分APEC成員經濟體代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代表、各商協會、服務機構負責人以及13個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企業代表以線上和線下方式參加,與會者圍繞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高成長性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等話題,共同探討中小企業發展機遇。
  • 消費券「風潮」來襲,杭州4天帶動消費超6億
    為刺激消費,中央和地方已陸續出臺措施提振內需,發放消費券成為地方政府的選項之一。3月26日晚,杭州宣布向全體在杭人員發放16.8億元消費券,27日發放了首期1億元。據杭州商務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22:00,已兌付政府補貼4112萬元,帶動杭州消費6.37億元,這意味著槓桿乘數效應高達15倍。
  • 龍華區召開「委員·區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共商發展良計,助力龍華...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楊奕 通訊員 謝枕虹/文 記者 蔡維澤 通訊員 連志遠/圖)12月11日上午,龍華區召開「委員·區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雷衛華,區政協主席鍾蔭騰,區領導張納沙、陳賢彪、楊東輝、王志毅參加會議。  會議書面聽取了龍華區今年以來經濟發展情況匯報,隨後市、區政協委員就「如何圍繞『雙循環』戰略調整優化龍華產業結構」這一主題展開了熱議。
  • 發揮牽頭作用 推動融合發展
    為了支持漢中茶產業發展,工行漢中分行深入各縣走訪調研,積極探索金融扶貧模式,以林權作為增信措施,為茶產業企業量身打造了「茶葉通」貸款融資方案,集中支持了一批像陝南綠茶有限責任公司這樣的茶葉企業,有力助推漢中市形成茶園種植、茶場加工、公司銷售種、產、銷一體化集群發展的格局,也支持企業帶動近3萬戶茶農在這條產業鏈上脫貧致富。
  • 2020年僅用5個月時間,消費券發放就超過300億,你使用消費券了嗎
    據悉,從2020年3月份開始,各省市陸續向社會發放了消費券。最開始為線下商超一類的優惠使用,到如今,已經發展成為眾多網際網路平臺、商家、銀行等市場主體共同參與的一場「優惠狂歡活動」了。 消費券的本意在於撬動經濟,以消費券的形式帶動消費數值的增長。
  • 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紅利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立醫院副院長趙家軍:讓異地就醫報銷更便捷,是百姓的共同心願。(文/記者 陳發明)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務委員榮建勳: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大幅降低中小企業網際網路專線接入資費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謀福利,將科技的便利釋放到每個人的手上。我國4G標準已成為國際標準之一,5G研發也走在世界前沿,網際網路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與龐大的信息網絡已經密不可分。
  • 關於消費券,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了
    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為加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繁榮市場,近期,東麗、和平、河西、寶坻、津南、武清等區政府紛紛拿出真金白銀,通過和第三方平臺合作方式,發放消費券,鼓勵市民消費,提振消費信心,以政府財政資金為槓桿,撬動居民消費市場。消費券的拉動作用效果顯現,餐飲消費復甦率逐步提高。政府發「錢」了?是真的嗎?是真的!
  • 北海實施「十項行動」,促進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發展!
    「建立1000家規上重點企業培育庫」「加大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支持重點培育中小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12月23日,記者從北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舉行的「北海市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發展政策」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該市將實施「十項行動」,營造良好環境,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 已撬動1.25億消費!三水消費券今天24時到期,約飯嗎?下一步三水將...
    截至5月10日23時,3000萬元消費券已核銷金額達2260.5萬元,核銷率約75%,消整體帶動交易總金額約1.25億元,有效讓消費市場重新「暖」起來。5月12日晚,三水第三批消費券10天使用期已過半,市民王靜拉上朋友來到三水萬達廣場吃火鍋,趕著將最後一張「140元減70元」的消費券用完。
  • 抖音帶動就業機會3617萬個 專家熱議「靈工時代」就業新形態
    來源標題:抖音帶動就業機會3617萬個 專家熱議「靈工時代」就業新形態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靈工時代:抖音平臺促進就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發揮消費券乘數效應激發產業活力
    各地的一些做法也不盡相同,如深圳有人「中獎」後是喜滋滋到超市買菜;佛山則規定消費券不可用於線上點外賣,僅適用於實體店線下消費;而河北100元面值只能用於冰雪運動的消費,以進一步推廣當地冰雪運動發展,等等。消費券其實並非新鮮事物。早在2009年,由於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對外貿易活躍的浙江省首當其衝,對此杭州分兩階段、三批次發放了總額9.1億元的消費券。
  • 多地政府聯手美團發消費券:精準回補與數位化升級
    所以咱們這如果直接發現金,很可能一部分人就存下來了,起不到拉動消費的作用。第二就是發放消費券要考慮重點拉動受損嚴重又能發揮「乘數效應」的行業。這次疫情,有人總結「前半場是有需求無供給,後半場是有供給無需求。」
  • 「數數看」消費券能否「券」動消費
    如何籌措發放消費券需要的「真金白銀」,如何有效觸達消費者,並產生較好的撬動效果,不僅是對地方財力的一項考驗,也是對地方拉動和提振消費水平能力的一項綜合考量。王之碩表示,以後,文旅消費佔家庭開支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希望政府能多扶持相關行業發展,多推出刺激和激勵的舉措,讓濰坊的文旅市場真正火起來。
  • 多地政府發消費券背後:金融科技助推公共服務數位化
    看到效果好,精打細算的杭州政府又相繼增發了第二批、第三批消費券,4月10日又發了第四批。杭州市商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16時,消費券共兌付政府補貼2.96億元,帶動杭州消費31.61億元。4月3日,鄭州4億消費券啟動發放,官方公布數據顯示,兩天內鄭州核銷1100多萬元消費券,撬動消費近1.3億元,槓桿為11倍。雖然消費券覆蓋了各個行業,但總體而言,餐飲業更為受惠。支付寶後臺數據顯示,南京已使用消費券中,餐飲佔了8成。
  • 一張券撬動10倍消費市場,春節消費券促消、留人兩不誤
    浙江寧波奉化區同樣明確,將發放500元春節消費券以及210元溪口景區免費門票,同時會向寧波市消費者發放1000萬元奉化區消費券,首期發放500萬元。春節消費券可以順勢而為,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優惠形式,激發固有的消費潛力,促進區域性消費市場的繁榮,這將是今年春節經濟的一波重要紅利。撬動10倍市場為了刺激消費復甦、提振消費信心,發放消費券以及相應的文旅消費鼓勵政策自2020年上半年開始,就已成為全國多地普遍使用的促消費組合拳中的重要一招,且撬動效應明顯。
  • 代表委員聚焦新基建 頂層規劃配套政策呼之欲出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代表委員聚焦新基建頂層規劃配套政策呼之欲出⊙記者 於祥明 ○編輯 林堅新基建發展的重點領域: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 守文化之重 創時代之新——代表委員熱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如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永續發展,代表委員們不斷提出問題,又不斷尋求答案。  不忘本來:傳統文化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  從雲岡石窟出發,一路向西,穿過山脈、沙漠,就會到達另一個佛教聖地——敦煌莫高窟。  時間回到2019年8月19日。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敦煌莫高窟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