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個人無論如何偽裝,聲音卻難改變,通過聲音識人最真實

2021-01-11 客多邦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責怪人的話:「你一天到晚就像青蛙一樣呱呱地亂叫,太吵了,能不能安靜一會!」

這雖然是一種比喻,可有這種聲音的人,並不在少數。晚清名臣曾國藩、湘軍統帥、理學大師曾國藩在編撰《冰鑑》一書時,曾將此聲音列為人體常見36種聲音中的第9種(前8種聲音在專欄中已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可以從專欄第一章看起)。當然,《冰鑑》只是一本概論性的著作,並沒有將所有「聽音識人」的方法一一列舉。

但曾國藩在晚年閒暇之餘,曾經常和幕僚們談論如何通過一個人的神態、氣色、容貌、聲音等評估他人性格時,尤其推崇「聽音識人」的方法。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無論如何偽裝,他的聲音如果沒有受到諸如患病等外界因素的刺激,很難改變,因此,通過聲音識別人才最為真實。

在曾國藩和幕僚們的描述中,這第9種聲音有鮮明的特點,即:在毫無粉飾的情況下,小聲說話時,如同蟲子一樣呻吟,而大聲說話時,又如同青蛙一樣鼓譟,或者像狂犬一樣亂吠,甚至如同羔羊一樣呼朋喚友。

這些比喻雖然有一些晦澀,但還是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說,一個人說話的聲音要麼小的讓人無法聽清,要麼大聲到像青蛙一樣起起伏伏,或者像狗和羊一樣不停地亂叫。

其實,這種聲音,早在北宋高僧麻衣道者所著的《麻衣神相》一書中,就有相關描述,只不過,幾百年來,被很多江湖術士完全以玄學的方式推廣,從而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而到了清朝晚期後,以曾國藩為首的大儒們在吸取了儒家、理學、易學、心理學、人才學等各種學科的基礎上,並通過千萬人的實踐後,重先提煉,從而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

由於這第9種聲音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曾國藩將此列為「命薄福淺」之列。那麼,擁有這種聲音的人,又有怎樣的性格特徵和心理暗示呢?

下面,我們通過曾國藩的實踐,詳細講解: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全書 冰鑑(聲音 氣色)
    第六聲音聲音如同人的心性氣質,不同的聲音能表現出一個人的不同性情,古人有「聞其聲如見其人」的說法,由此可知通過聲音是能夠鑑別人的。【原文】人之聲音,猶天地之氣,輕清上浮,重濁下墜。始於丹田,發於喉,轉於舌,辨於齒,出於唇,實與五音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調,聞聲相思,其人斯在,寧必一見決英雄哉!
  • 曾國藩:做人無論如何圓滑,也不要丟了自己的傲氣
    #曾國藩#做人要圓滑,才能左右逢源,這樣的人,無論在商場上還是官場上,我們隨時都能看到。但是,大部分人已經失去了自己本應該有的傲氣,而是甘願被利益驅使,變得卑躬屈膝了。晚清名臣曾國藩在京城為官的時候就認為:做人無論如何圓滑,也不要丟了自己的傲氣。因為,失去傲氣的人,就會變得膽怯而懦弱。
  • 曾國藩告誡普通人:若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牢記這兩句話足矣
    曾國藩告誡普通人:若想知道一個人是否說謊,牢記這兩句話足矣導語: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想要通過一個人的面貌去分別一個人是真善美還是假惡醜,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即使再有生活經歷的人,也會有看走眼的時候。
  • 曾國藩: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可改變氣質,有常是第一美德
    一個人性格和品質的形成,有先天性的因素,但更多的在於後天的培養。通過不懈地努力,便可以養成真金美玉般的人品。曾國藩對此深信不疑。01 多讀書能夠明大義曾國藩雖然日理萬機,但仍然十分關心子女的學習和生活。
  • 兩種特徵決定,曾國藩170多年前就解釋了
    晚清名臣曾國藩深諳「升遷有道」,170多年前,當他還是翰林院裡一名從四品侍講學士時,就對老好人身上的這種特徵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解釋:老好人如果不能認識自己的不足,不願意改變,要想獲得升遷,比登天還難。那麼,曾國藩所說的兩種特徵到底是什麼呢?下面,我們通過曾國藩在升遷途中遇到的一件真實案例來詳細講解。
  • 說話語速快慢不一的人,曾國藩為何認為難當大任?3種性格決定
    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往往能反映出其性格特點,其中,聲音先慢後快,或者先快後慢,即語速快慢不一的人,身上往往都暗藏一些性格缺陷,只是我們沒有留意,或者礙於面子,不好直接說破罷了!那麼,「聽音識人」到底準不準確呢?
  • 曾國藩:最頂級的智慧,是做個又穩又笨的人
    他認為,不只是習字,凡事皆有極困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聽其在天,盡其在我,盡我最大的誠意去擔當,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堅持,這就是挺。一個人的人生觀,決定了人生的走向。生活中,成功的人往往不一定是最聰明、最佔優勢的人,很多時候是敢於擔當、勇敢堅持的人,愛拼才會贏。
  • 曾國藩:一個人說話處世,要牢記這3條「鐵律」,否則成不了大事
    曾國藩絕對算不上天分高的人,考了七次才中舉,年輕時還非常激進暴躁,什麼人都敢罵。最終卻一躍成為了「晚晴中興第一名臣」,實現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一個人能大事,除了生來的天分,那就是後來的能力,很明顯曾國藩是後者。
  • 姜群:識人、相人經典文獻,曾國藩《冰鑑》全譯第六鑑:聲音篇
    人類的聲音,由於人與人不同,健康狀況不同,生存環境不同,先天稟賦不同,後天修養不同等而有很大差異,所以聲音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表現著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表現著一個人的文化品格——他的雅與俗,智與愚,貴與賤(這裡指人格修養),富與貧。
  • 曾國藩識人術:牢記這三句口訣,一個人值不值得深交,一眼就知道
    說到面相識人術,大家的評論總是衰貶不一,有人覺得通過面相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或者前途毫無根據,純屬是糊弄人的。也有人認為面相識人是一門大學問,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識人經驗,並掌握一些面相識人的技巧,則完全可以大致預測一個人的未來發展。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更加願意相信存在即合理。
  • 曾國藩識人術:越是虛偽的人,越喜歡講3句「真心話」,趁早遠離
    一個人行為舉止,就可以透露出他的人品。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虛偽的人,總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一不小心別人就會掉入他的陷阱。泰戈爾也說過: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曾國藩也曾說過,越是虛偽的人,就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和這樣的人待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只會讓自己變得墮落,趁早遠離,不要深交。1、你真是太好了越是虛偽的人,就越喜歡說讚美的話。老實的人最笨,虛偽的人嘴甜。
  • 曾國藩一生閱人無數,自創相人術,八句口訣教你看懂天下人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曾國藩,曾國藩是晚清大臣,也是李鴻章的好朋友,在曾國藩的一生中,他看過無數人,每次看人都非常的準,而這憑藉的,全是他的相人八字口訣,那麼這八句口訣,到底說了些什麼呢?第一句是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話是絕對不假的,一個人的眼睛能夠反映出許多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就算能夠改變自己的面部表情,也很難遮掩自己眼神想要表達的意思。第二句則是真假看嘴唇,在曾國藩看來,上唇薄而下唇厚的人講義氣,上唇厚而下唇薄的人則大多是涼薄之人;功名看氣概,其實這裡的氣概就是氣質的意思,一個人的出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與生俱來的這種氣質。
  • 三十而立的曾國藩是如何修身養性的
    30歲開始,曾國藩一直堅持每天寫日記,一直寫了一輩子。 一個人,只有在經過深入的形而上思考之後,才會顯出宏大的氣象。這樣的現象,真是一個怪事,就如同接通了冥冥之中的氣場一樣,然後從中汲取源源不斷的力量。此後,曾國藩開始走上了「知行合一」的道路。
  • 曾國藩小時候就笨,30歲之前沒有成就,因為一個人,從此平步青雲
    在歷史課本上,學到近代史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曾國藩這個名字,也會在其他的地方看到他的事跡,例如曾國藩的人生哲學,曾國藩的修身十法等等曾國藩受到今天人們的追捧,不僅僅是他在位期間做出的種種事跡,還有他的人格魅力,人生事跡,通過他的人生,給許多平庸的人帶了曙光與鼓勵,資質平庸的人經過努力也可以出人頭地
  • 曾國藩: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
    曾國藩早年在京做官時,心直口快,驕傲不遜,失去了不少朋友,甚至得罪了皇帝,為自己的為官之路埋下了不少隱患。在一次次被針對中,曾國藩下定決心,好好說話。經過反思與覺悟,在與人交流時,照顧他人情緒,和氣謙虛周到,逐漸在官場上遊刃有餘。「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曾有記者問汪涵:「你和何炅,到底誰才是湖南臺的一哥?」
  • 曾國藩識人術:身邊有些人看似低調,實則是陰險小人,不可小瞧
    我們通過曾國藩的觀人術來探知一二!記住這四句口訣,遠離身邊的小人!1、靜若螢光,動若流水,尖巧而喜淫釋義:兩眼處於靜態的時候,目光有如螢火蟲之光,微弱而閃爍不定;處於動態的時候,目光有如流動之水,雖然澄清卻遊移不定。以上兩種目光,一是善於偽飾的神情,一是奸心內萌的神情。
  • 《曾國藩家書》最經典的四句話,句句經典,值得我們收藏
    最近幾年,有關曾國藩的話題可以說是文化界的一大熱點。大的方面到全集、全書、傳記,小的方面到逸聞、語錄,林林總總,可以說是不一而足。而生活中也掀起了一陣「曾國藩熱」,上到政壇領袖、商界精英,下到普通讀者跟平民百姓,好像如果我們沒有讀過「曾國藩」,就算是看再多的書籍也枉然。
  • 對這三種人的態度,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人品
    俗話說,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之所以難測,在於懂得隱藏,且習慣性隱藏,往往會將真實的一面隱藏在面具之下。正因如此,我們在世間行走時才需要具備「識人」的能力,根據一些跡象來對一個人做出大致的判斷。那麼,如何才能知曉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可以從他們對三種人的態度裡窺知一二。
  • 漢奸劊子手曾國藩
    曾國藩就在這個時候,由於肅順和那拉氏的提拔,出任滿清統治者壓迫屠殺人民的急先鋒。那拉氏、肅順二人是當時滿洲皇族裡最有政治頭腦的,他們知道了挽救滿清的統治不能依靠滿人,而要依靠漢奸。肅順公開宣稱「滿足沒有一個人中用,國家有大事,非重用漢人不可。」
  • 曾國藩:此類人一事無成,不要和其合夥做生意,會讓你血本無歸
    #從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就能判斷其性格特點。「聽音識人」,這是晚清名臣曾國藩在其所著的《冰鑑》一書中,甚為經典的一個方法。曾國藩認為,從一個人說話的聲音,就能知道此人的本性是好是壞,是奸是善,是智是愚。不過,長期以來,很多江湖術士常常給「聽音識人」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故弄玄虛,讓人覺得高深莫測,甚至有人利用這樣的方法,謀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