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 輕歌劇更需「重」功夫

2021-02-08 音樂周報

王小京/攝


文 | 趙鵬



1月4日,國家大劇院復排歌劇《風流寡婦》再度上演。《風流寡婦》是國家大劇院製作的第40部西洋經典歌劇,這是國家大劇院繼義大利語歌劇、德語歌劇、法語歌劇、俄語歌劇製作過之後,繼而推出的第一部輕歌劇作品,旨在滿足國內古典愛好者審美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多元化。相比傳統較嚴肅的歌劇題材,《風流寡婦》輕快、活潑,最後也是以皆大歡喜的熱鬧場面落幕。劇中的《風流寡婦圓舞曲》《康康舞》等音樂段落經常作為新年音樂會的曲目單獨搬上舞臺,這部劇的上演也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被稱為「天才導演」的烏戈·德·安納,應該算是國家大劇院排演自製歌劇最鍾愛的導演了,國家大劇院製作的歌劇《假面舞會》《參孫與達麗拉》《遊吟詩人》以及將要上演的歌劇《泰伊斯》的舞臺呈現均出自烏戈·德·安納之手。他一手包攬了導演、舞美設計、服裝設計三大核心創作角色,不僅省去了很多中間的環節,在藝術呈現的效果上也是極其統一的。此劇由奧地利指揮家託馬斯·勒斯納執棒,由於是國家大劇院復排歌劇,就樂團來說比去年首演時更加成熟,風格把握也更加準確,為觀眾呈現了原汁原味的圓舞曲風格。劇中的合唱大都表現熱鬧的宴會場景,合唱團的演繹非常出色,他們的唱、跳和表演都很出彩,可謂刷新了人們對以往合唱團的認識。輕歌劇不但要唱得好,表演也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對國家大劇院合唱團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無論是外國歌劇還是中國原創歌劇,他們都有豐富的表演經驗。雖然不是主要角色,但是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地呈現在了舞臺上。


雷哈爾的音樂之所以著名,在於他知道如何用音樂打動觀眾的心,他的配器華麗,具有典型的後浪漫主義風格,並且擅於運用打擊樂,來表現劇中熱鬧的場面。他的弦樂極賦歌唱性,音樂線條細膩而豐滿,沒有巴洛克式的炫技手法,也不像古典音樂那麼規整,而是很通俗,很接地氣,尤其是劇中加入中文的「包袱」,大大拉近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舞臺上著名的地標性建築艾菲爾鐵塔、馬克西姆餐廳、水晶吊燈、優雅的巴黎女郎、性感的舞者以及為了漢娜五個億的財產而大獻殷勤的中年男子,再夾雜著插科打諢的中文對白,讓人不禁恍惚自己到底是在看一部音樂劇還是歌劇,這也是這部劇受眾面廣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輕歌劇其實並不「輕」,此劇在樂隊的編制上甚至比莫扎特和羅西尼的某些作品還要大一些,因此需要演員有足夠好的聲音技術才能穿透龐大的樂隊。劇中女一號漢娜的扮演者宋元明有出色表現,一出場的詠嘆調「你們竟這麼熱情歡迎我」,把漢娜的高貴、優雅和聰明表現得淋漓盡致。第二幕中「維利亞之歌」的表現也堪稱完美,在觀眾最期待的「默默傾聽」二重唱當中,和德國歌唱家託馬斯·萊斯克的配合也非常默契。除了劇中經典的唱段,劇中的舞蹈段落更是贏得了觀眾的喜愛。華爾茲、瑪祖卡、康康舞等風靡歐洲的傳統民間舞蹈更是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相關焦點

  • 關於「輕歌劇」
    現代輕歌劇的創始人是奧芬巴赫(Offenbach, 1819~1880),德裔猶太人,一生中大部分時間在法國,1855年開設「快活的巴黎人」輕歌劇院,自任經理,此後至1879年間,寫作了90餘部輕歌劇,有獨幕劇,亦有二幕、三幕、四幕劇,其代表作為《地獄中的奧爾菲斯》(1858)和《美麗的海倫》(1864),前者敘述了奧爾菲斯與其妻猶利迪西各有私情,最終如願以償的故事
  • 輕歌劇究竟「輕」在哪兒? | 藝堂課
    內容概覽輕歌劇究竟「輕」在哪兒?《風流寡婦》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茲·雷哈爾是何人?這部歌劇究竟有哪些創新之處?operetta(即輕歌劇)這個詞源自義大利語。原意指的是「小型歌劇」、或者說「小歌劇」的意思。打個比方,輕歌劇好像脫脂牛奶,就把原來歌劇的很多「脂肪」,比如厚重的題材、嚴謹的戲劇結構等等,統統都給它降低含量。
  • 雅克·奧芬巴赫--輕歌劇之王
    雅克·奧芬巴赫    雅克·奧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年6月20日-1880年10月5日),德籍法國作曲家,代表作品有歌劇《霍夫曼的故事》、輕歌劇《地獄中的奧菲歐》《美麗的海倫》。    奧芬巴赫是法國輕歌劇的奠基人和傑出的代表。他面向大眾,把舞臺劇的傳統、喜歌劇的形式、巴黎林蔭路的活報演出與城市民謠相結合。
  • 【音樂百科】輕歌劇(operetta)簡介
    輕歌劇這一名稱源自義大利文「operetta」,其原詞意為「小型歌劇」,它是歌劇的縮小形式,因此,「operetta」又可譯做「小歌劇」。在一般意義的「輕歌劇」,是指法國的輕歌劇和維也納的輕歌劇,也把滑稽歌劇為輕歌劇。
  • 輕歌劇《風流寡婦》再度登臺國家大劇院
    這部由著名導演烏戈·德·安納傾力打造的經典輕歌劇作品,將再度帶領觀眾回味維也納輕歌劇「黃金時代」,共同經歷一段發生在花都巴黎的愛情往事。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茲·雷哈爾創作的三幕輕歌劇輕歌劇《風流寡婦》中,劇情圍繞著年輕寡婦漢娜將得到的巨額遺產展開。
  • 輕歌劇,漂洋過海來看你 | 第五屆深圳灣草地音樂會
    輕歌劇這一名稱源自義大利文「operetta」, 其原詞意為「小型歌劇」,一般意義上是指法國的輕歌劇和維也納的輕歌劇。輕歌劇是一種生活氣息與娛樂性較強的歌劇,也指歌曲比較通俗、題材輕鬆、內容抒情的作品。
  • 國家大劇院 輕歌劇《風流寡婦》特價票
    輕歌劇誕生於19世紀中葉,是一種更易為群眾欣賞的輕鬆活潑的音樂戲劇形式,它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風格特點。
  • 華東師大學生版輕歌劇《蝙蝠》:原汁原味又具中國特色
    《蝙蝠》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最為著名的一部輕歌劇作品,在歐洲家喻戶曉,該劇是除了莫扎特歌劇《魔笛》之外,在歐洲上演率最高的一部,它的演繹版本在世界各國也是不盡相同。今年恰逢華東師範大學歌劇實驗中心成立10周年,為此,他們精心排演了《蝙蝠》作為年度大戲。
  • 歌劇展 | 《茶花女》歌劇作品賞析
    更重要的是,他發現瑪麗並不能脫離她的風塵生活,私下裡也與其他男人有所來往。一怒之下,小仲馬寫了一封絕交信,從此不再見過瑪麗一面。1846年底,小仲馬前往北非遊歷,途中得知瑪麗病情惡化,便趕回法國探望。當他趕到時,瑪麗已經病死,人們正在拍賣遺物清還生前的巨額債務。
  • 萊哈爾《因為我要去馬克西姆》選自輕歌劇「風流寡婦」 裡約 2084
    萊哈爾《因為我要去馬克西姆》弗朗茲·萊哈爾(1870-1948),奧地利輕歌劇作曲家三幕輕歌劇《風流寡婦》(喜劇),是根據法國梅雅克的戲劇《大使館隨員》,由雷翁和史坦恩改寫成劇本的,萊哈爾譜曲。1905年12月30日在維也納喜歌劇院首次公演,非常成功。首演時從第一日起的幾個晚上,都是由作曲家親自指揮的,後來又由史託茲指揮,而且成為連續上演五百次的大暢銷劇。這部歌劇同時在許多國家也博得空前歡迎盛演不衰,甚至被拍成電影。
  • 古典樂輕科普|巴洛克時期英國歌劇是怎麼發展的?
    最終到了英國在莎士比亞戲劇的強大傳統下英國歌劇是如何在挫折中成長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名叫亨利·珀塞爾(約1659—1695)的作曲家,他被後人稱為最偉大的英國作曲家,在他短暫的人生中,珀塞爾積極地為戲劇創作音樂,史上第一部重要的英語歌劇是他的《迪朵與埃涅阿斯》,寫於1689年。
  • 中文字幕茶花女歌劇賞析
    歌劇作者威爾第則因為相似的感情經歷與文學作品《茶花女》產生了強烈的感情共鳴,創作出了長演不衰的歌劇經典《茶花女》。歌劇《茶花女》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描寫,著重突出了茶花女人性善良的一面。 ——推薦:1、聽李斯特改編威爾第歌劇詠嘆調丨鋼琴改編曲《弄臣》的演奏分析;2、帶你了解威爾第與普契尼的不同音樂特點;3、威爾第:音樂世界的莎士比亞;4、威爾第對義大利美聲貢獻有多大?
  • 賞析 喜歌劇的喜與憂
    舞臺經驗老到的張建魯所塑造的唐·帕斯誇萊就比B組的餘楊在表演上要更有說服力,尤其在一些細小的微表情上,與人物的性格較貼合,也能適時地製造笑點。已經在國際舞臺上摸爬滾打了七八年的石倚潔,更是在各方面都比上海歌劇院的青年演員勝出一籌。埃內斯託的角色無論從形象上還是演唱上都與石倚潔抒情男高音的特質異常匹配。石倚潔音色乾淨,爆發力十足,兩晚的演唱都堪稱完美。
  • 莫扎特的歌劇《魔笛》賞析
    《魔笛》是一部創作於莫扎特生命最後歲月的歌劇。雖然在當時,莫扎特的經濟狀況非常拮据、生活十分貧困,但他的創作熱情依舊很高且已到達了成熟的階段。所以當維登劇院的經理席卡內德(Emanuel Schikaneder)提出請他為這部歌劇腳本譜曲時,哪怕他在當時身兼數任——為同時進行創作與即將演出的另一部歌劇《仁慈的狄託王(La Clemeza di Tito, K. 621)》前往布拉格,同時又接受了瓦爾塞根伯爵(Count Franz von Walsegg)的委託,寫一部悼念伯爵亡妻的《安魂彌撒(Requiem, K. 626)》——也很快答應並全力投入創作
  • 經典法國輕歌劇《地獄裡的奧菲歐》國內首次上演
    《地獄裡的奧菲歐》是奧芬巴赫最早的長篇輕歌劇, 也是作曲家借用希臘神話諷刺人世,以明朗愉快的音樂嚇破巴黎人膽子,而率先使奧芬巴赫被譽為「輕歌劇之王」的傑作。劇情的部分,亦因輕歌劇的製作方式常常被自由地更動,即興演出。
  • 貝多芬的開創與唯一:歌劇《費德裡奧》
    12月17日,系列活動第三場特別邀請星海音樂學院聲樂教授陳曉擔任主講,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藝術指導教師陳柏全擔任本場活動演出部分的藝術指導,攜手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在讀研究生和聲樂歌劇系在讀本科學生帶來「最漫長的歌劇:一幕歌劇一部人生」講演活動,結合現場表演全面解析貝多芬的唯一一部歌劇。
  • 歌劇《風流寡婦》
    (2004年 蘇黎世歌劇院 中文字幕 版)弗朗茲·雷哈爾Franz Lehar(1870.04.30-1948.10.24)《風流寡婦》(英:The Merry Widow;德:Die Lustige Witwe)三幕輕歌劇
  • 杜甫 《新安吏》 賞析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 歌劇賞析|威爾第歌劇《阿依達》
  • 美聲|著名女中音安潔莉卡‧柯許拉格演唱「你是我心中的皇帝」選自輕歌劇《至愛》
    指揮史特勞斯的《巧克力士兵》的首演。1938-1940年住在巴黎,1940-1946年住在美國。1946年-1950年返回奧地利。1952-1971年寫了多部輕音樂歌劇音樂,居住在美國時為好萊塢的電影作曲,兩次獲奧斯卡獎。他最成功的輕歌劇是1921年寫的《幸福的舞蹈》和1932年寫的的《野紫羅蘭》;為《白馬旅店》所做的配樂亦為佳構。年逾90歲仍從事指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