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主持人依舊是去年那位雖然口糊但很可愛的八光分小哥。活動的前半部分,四位不同身份、與《神秘博士》有著不同淵源的四位老師——晏晏、顧扯淡、TD、施然,圍繞《神秘博士》的國民性和教育屬性進行了對談;後半部分則是由四位《神秘博士學》譯者——晏晏、清巳、串串、邵達新,帶領大家共同參與的遊戲環節。
剛從LFCC歸來,晏晏老師首先給大家分享了「Whovian倫敦行」的收穫——一本被她視為「傳家寶」,集滿了除13姨以外的其他所有在世博士籤名、合影的相冊。分享的同時,晏晏也聊起了自己在倫敦的所見所聞及所感。《神秘博士》作為英國的國劇,擁有非常高的國民認知度,你身上穿戴的任何DW元素都能夠輕易被人認出來,大家也很樂意來與你交流《神秘博士》。而這一點體現在出演過《神秘博士》的演員們身上,則是他們對《神秘博士》發自內心的認可與熱愛:第六任博士科林·貝克,漫展當天嗓子啞了不能說話,但在看到晏晏專門帶過去的《神秘博士學》之後,他特別用心地在自己的那一頁上畫了畫表示感謝;人人都愛的傑克上校,更是全身心地愛著DW,幾乎在他出席的所有場合,他都會化身為男版T娘,不遺餘力地給大家進行表演和安利。《神秘博士》來到中國,是作為一種流行文化進來的,但很多人也許不知道的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BBC製作《神秘博士》之初,對其的定位卻是——一部面向青少年、注重科學教育與科普、兼含人文歷史與想像的合家歡劇集。於是我們看到了一位在時空中自由穿梭的時間領主,帶著孫女蘇珊和蘇珊的兩位老師,就此開啟了一段長達56年的傳奇之旅。
自稱「不吐槽會死星人」的顧扯淡老師,則從一個科幻愛好者的角度來聊了聊《神秘博士》這部劇與其他IP相比的魅力所在。既然「不吐槽就會死」,那麼當然從吐槽開始說起,5毛特效首當其衝。然而,特效渣和劇組窮,卻並不會掩蓋掉這部劇的真正魅力——包容萬物的故事讓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而博士跟漫威之類的超級英雄也很不一樣,編劇們並不會去強調博士個人的特殊技能,但他們總可以把事情解釋得很合理。「故事的主線與暗線交錯,使得這部劇就像推理小說一樣,精彩紛呈。」
《神秘博士》在國內能夠擁有一批穩定的粉絲,也離不開早期民間字幕組的努力,其中尤其受博士粉們偏愛的則是幻翔字幕組。《神秘博士》在國內傳播的過程中幻翔起到了哪些作用?幻翔的組長TD專門收集了小夥伴們的看法:TD也分享了自己擔任幻翔組長多年以來的一些體會。首先是關於《神秘博士》粉絲群體的變化,TD說起她感受最為深刻的一件事情:2015年國家領導人訪問英國,在白金漢宮有一幕與TARDIS、戴立克的經典同框,這張照片當年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神秘博士》的粉絲增長也在當時達到了峰值。自2005年《神秘博士》新版開播已有十餘年,幻翔字幕組的成員也同博士本人一樣經歷了幾代更迭。但正如視頻裡一位幻翔小夥伴所說,「難得的是,字幕組一直傳承了下來,有著和《神秘博士》這個長壽劇一樣旺盛的生命力。」同時,TD還透露了字幕組的最新動向:幻翔字幕組目前正在為八光分文化翻譯製作一本內容豐富、體系龐大的全新設定集——《神秘博士大宇宙》。大家敬請期待。
施然老師既是《神秘博士》官方小說的譯者,也是一位資深科幻迷,她所翻譯的《天使之觸》是BBC最受歡迎的《神秘博士》小說之一,同時也被收錄進了即將上市的「《神秘博士》時空探險套裝」中。她與我們聊起了《神秘博士》中那些迷人的科幻因子。《神秘博士》主打的核心概念是時間旅行,常見的題材是外星人入侵地球,這兩者都起源於H.G.威爾斯的科幻小說。前者可以拓寬人類對於世界的認知,探索不同於天空、海洋、土地的另一種向外發現世界的渠道;後者講述不同文明之間的衝撞,都是科幻的典型母題。《神秘博士》擁有一個非常龐大的科幻體系。當這些經典科幻母題,遇上英國最優秀編劇團隊的腦洞,碰撞出的故事便讓人深深著迷。活動的後半部分則是大家玩得不亦樂乎的「咖喱星天才擂臺賽」。由於在翻譯《神秘博士學》的過程中吸收了太多咖喱星知識,四位譯者嘉賓發出了咆哮——「人類的大腦是有限的……博士,我不做人啦!」他們兩兩化身戴立克和賽博人,帶領全場觀眾分為打雷隊和賽博隊,兩隊之間進行了一次世紀對決。第一輪是嘉賓問答。由兩隊嘉賓按響音速起子來進行搶答,由於題目整體偏難,為嘉賓設置了求助機會——可向臺下觀眾以及《神秘博士學》進行求助。經顧扯淡老師將本題po到微博上,我們獲得了兩份非常優秀的解答:@Sith·Rinpoche: A呀,就和IT狂人粉唱熱線電話號碼星際迷航粉說克林貢語不同國家指環王粉用Quenya交流星球大戰粉直譯Aurebesh一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