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你贏了,快出來吧」,母女玩躲貓貓,寶寶卻永遠消失了

2020-12-23 JoJo媽育兒

JoJo媽在粉絲群與寶媽們分享幼兒安全教育的時候,麗麗媽跳出來說她跟女兒玩躲貓貓的遊戲,女兒躲起來之後,卻永遠消失了。麗麗媽原本只是想跟女兒互動玩親子遊戲,結果女兒為了躲得隱秘一些,躲到床底下的柜子裡,躲著躲著睡著了。麗麗媽媽發動所有親戚和鄰居在家裡找麗麗,但由於麗麗躲的地方實在讓人想不到,最終由於空氣稀薄,麗麗再也沒有醒來。

原本普通常見的躲貓貓遊戲,卻奪走了一個鮮活的小生命。慘痛的現實告誡我們,即使再常見的遊戲,都可能存在危險,關注幼兒安全,父母除了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還應該要有預見性。父母在跟寶寶玩躲貓貓時,一定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1)切勿在室外玩躲貓貓,尤其是人流量密集和有較多遮擋物的區域。室外充滿不可控因素,人員流動,過往車輛,都可能對寶寶產生致命的危害。此外,在室外區域,如果寶寶脫離自己的視線,很可能發生拐賣或丟失風險,這些危險係數都很高。

2)室內玩躲貓貓時,父母也有很多注意事項,比如,告訴寶寶哪些地方屬於危險區域,不可以躲藏。廚房因為有煤氣天然氣或電器、刀具等危險物品,切忌寶寶躲進廚房;密閉的空間,比如衣櫃、儲物櫃等柜子,由於長期封閉,空氣稀薄,寶寶躲進去之後,一旦不及時找到,很可能發生窒息。

3)玩躲貓貓遊戲之前,父母要給予寶寶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引導,告訴寶寶在躲藏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比如,寶寶躲在桌子底下,突然起身可能導致頭部撞到桌子;比如,寶寶躲在窗簾背後,可能被窗簾絆倒摔傷;比如,寶寶躲在衛生間,可能被地面的積水滑倒摔傷等等。

父母和寶寶互動是一件好事,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增進親子感情,但父母千萬要注意,別讓這些可能的危險因素毀掉寶寶的健康乃至生命。除了躲貓貓這種親子互動之外,還有很多比較安全的親子遊戲,父母不妨嘗試一下。

1)拼圖。拼圖在益智遊戲裡屬於高推薦,既安全又益智,還能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和耐心,JoJo媽特別推薦這款親子遊戲。

2)積木。樂高課程之所以這麼火爆,就是因為父母認為在堆積木的過程中,寶寶的空間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得以提升,同時堆積木也屬於靜態遊戲,在遊戲過程中,寶寶受到傷害的可能性很小。

3)你說我猜。這個遊戲也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益智遊戲,既可以鍛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激發寶寶的聯想能力。在遊戲互動過程中,親子默契得以提升。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現在父母太大驚小怪,其實不然,現在家庭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或兩個小孩,一旦發生意外,毀掉的可就是整個家庭的幸福,所以,對待孩子安全這件事,父母再小心都不為過。切忌讓寶寶脫離自己的視線,做好幼兒安全教育,預知可能發生的危險,提前防備。

相關焦點

  • 天線寶寶躲貓貓模擬器
    天線寶寶躲貓貓模擬器這是一款趣味十足的冒險解謎類遊戲,玩法非常的有趣,在龐大的場景裡你可以控制天線寶寶變身成為任何的物體,等你藏好之後,將會有尋找者來找尋你的身影,通過手中的武器對場景裡的物品進行毀壞,千萬不要被他發現,體驗捉迷藏的樂趣吧。
  • 天線寶寶躲貓貓
    天線寶寶躲貓貓這是一款驚險刺激的冒險解謎類遊戲,玩家將化身為可愛的天線寶寶進行一系列的解謎探索,自由切換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仔細在場景裡進行探索,解開隱藏的謎題,全新打造的玩法給你帶來無限的趣味,喜歡的玩家快來下載吧。
  • gmod天線寶寶躲貓貓
    gmod天線寶寶躲貓貓這是一款帶給你刺激燒腦體驗的冒險解謎類遊戲,豐富的任務和關卡等你來挑戰,在戰鬥的過程中你可以自由選擇天線寶寶的形象,每一個天線寶寶的內心都有一個邪惡的靈魂,儘快尋找逃生出口,千萬不要被崩壞的天線寶寶發現你的存在。
  • 8張照片告訴我們,寶寶玩「躲貓貓」時多可愛,哪一個像你家娃?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有沒有發現,捉迷藏這個遊戲孩子永遠玩不夠,無論家裡誰來看他,都會被他拉去玩。玩遊戲時,孩子天真的樣子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下面就用一組圖片帶大家看看,玩「躲貓貓」時的孩子有多可愛。
  • 為什麼寶寶都愛躲貓貓?背後竟然暗含這麼多道理!
    拿手或者任何其他東西擋住臉,然後再拿開遮擋物,突然笑著出現和寶寶打招呼,寶寶就會咯咯咯樂個不停,而且可以樂此不疲的一直玩下去~ 這個遊戲就是:躲貓貓。它多好玩?朋友樂樂媽媽說,前天,她和寶寶玩了一上午,只要她藏起來再出現,寶寶都會被逗樂。
  • 跟孩子玩「躲貓貓」的真相, 是孩子在教你與人交往最重要的事!(深度好文)
    看著這個小小的身影,我不禁疑問,這個不管世界如何變化科技如何發展不論膚色不論國界屢試不爽的躲貓貓(或者升級版捉迷藏)究竟魅力在哪呢?為什麼玩了無數遍還是可以逗得他哈哈大笑?為什麼小盆友們一直玩到了5-6歲還樂此不疲?
  • 孩子為什麼喜歡玩「躲貓貓」?心理學詳細解析背後的原理
    (object permanence)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認知還停留在:東西藏起來了,看不見是不是就代表消失了?因此我們經常會看到寶寶在母親離開的時候哇哇大哭,他們會認為:媽媽看不見了,是消失了嗎?她還會回來嗎?
  • 躲貓貓這個簡單的遊戲,原來藏著這麼多學問!
    ,幫忙帶孩子時還是不知道怎麼玩最好,你說怎麼辦呀?」我說:「那讓他們多玩躲貓貓吧,老少鹹宜,誰都會!」她說:「躲貓貓啊,那也太簡單了吧。。。」躲貓貓很簡單,我們可能都曾那樣逗笑過孩子:擋住自己的臉,然後慢慢打開,時不時還配上誇張的聲音或者動作,然後寶寶就會咯咯的笑,特別的歡快。可當寶寶樂此不疲的時候,很多家長會覺得,這個遊戲太簡單,好無聊啊,玩幾下就不願陪孩子多玩了。實際上,躲貓貓這個遊戲是有魔力的哦,可別小看了!
  • | 神奇的背包裡裝滿了對寶寶的愛
    爸爸媽媽們都知道想要帶小寶寶出門玩,不管去的地方是遠還是近都得給小寶寶準備不少東西,有吃的、喝的、尿不溼、寶寶喜歡的小玩具、衣服等
  • 「躲貓貓」英文怎麼說?
    這種遊戲就叫「躲貓貓」。你知道「躲貓貓」的英文怎麼說嗎?這種遊戲就叫「躲貓貓」。 An early theory of why babies enjoy peekaboo is that they are surprised when things come back after being out of sight.
  • 寶寶玩具挑花眼?發糕超中意的這款,真的萌!翻!了!
    換著花樣給娃玩~接下來出場的這隻喵來頭也不小,穿著可可愛愛的小老虎外套,會說話,還會哄寶寶。🐱 陪寶寶躲貓貓,鍛鍊洞察力 小齡階段的寶寶對人臉非常感興趣,ta 通過看、聽和觸摸進行學習,你可以對 ta 微笑、做鬼臉,還可以把臉遮起來和 ta「躲貓貓」。
  • 兒科醫生:玩好「躲貓貓」,對孩子竟然有這麼多好處 | 家庭遊戲
    有朋友問我,孩子小時候玩最久的遊戲是什麼?細想起來,我陪她玩過的時間跨度最長的遊戲一定是躲貓貓。
  • 為何寶寶「捉迷藏」時,只喜歡藏住腦袋?看似簡單的遊戲並不簡單
    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最快的階段,遊戲正是促進寶寶認知力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都熟悉的躲貓貓,更是讓寶寶百玩不厭。 大人認為的簡單遊戲其實並不簡單 你家寶寶是不是也經常與你這麼玩?這項看似簡單的遊戲其實並不簡單。不僅提升寶寶對空間的感知能力,也鍛鍊著對自身的認知能力,還可在遊戲中提升寶寶的觀察力。
  • 王者榮耀躲貓貓在哪裡玩?躲貓貓模式入口
    王者榮耀最近突然有個模式很火,也就是躲貓貓模式,躲貓貓遊戲一般來說是鬼找人的活動,規定時間內鬼找到全部人就算鬼贏,如果沒找齊人就是對方贏,那麼躲貓貓模式在哪裡玩呢?入口在哪裡?  王者榮耀躲貓貓在哪裡玩?
  • 《海綿寶寶》動畫作者去世,但帶給我們的歡樂,永遠不會消失
    希望你們能夠永遠喜歡著《海綿寶寶》。全文約167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包含海綿寶寶0到80歲的樣子、5個穿幫細節、3張真人版的同人圖)記得前段時間看過一組關於《海綿寶寶》裡的角色一生變化的同人圖,裡面記錄了各個角色在0到80歲之間不同年齡段時的樣子。雖然是粉絲創作的想像圖,但是卻勾起了很多觀眾的共鳴。
  • 寶寶從小這樣玩,身體和智力發育都贏在了起跑線
    這一點很重要,不管是外出還是日常收納,可以摺疊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另外,搖椅時尚簡約的色彩搭配和光滑安全的材質也很吸引我,寶寶的審美可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呢~最後補充一點,處女座的媽媽不用擔心,這款座椅的坐墊也是可拆卸的,清洗方便,不用怕髒~好啦,給大家小結一下,海馬的聲光配合搖椅的震動安撫寶寶的效果非常好,可以更好地解放媽媽的雙手。
  • 寶寶著急出來看世界 醫生把汽車變成產房
    「醫生,快來啊,有寶寶已經生出來了。」除夕夜,寶寶著急要出來,合肥市瑤海區的二胎媽媽黃女士在趕往醫院的路上,將孩子生在車裡,幸得眾人相助,母女平安。該院婦產科主任張紅提醒臨近預產期的孕婦,如果出現腹脹、見紅、破水等分娩徵兆應儘早就醫。除夕一家團圓,正準備吃年夜飯,黃女士突然感到腹部疼痛,恐怕是要生了,家人急忙把黃女士扶到車上,去醫院就診。
  • 孩子喜歡亂塗亂畫、愛玩鬧,父母別急著制止,這是寶寶聰明的表現
    但是寶寶聰不聰明,我們不能直接看出來,但是如果寶寶有著這些舉動,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寶寶具有高智商,你知道麼?喜歡躲貓貓愛玩的寶寶,並不一定都是玩物喪志,寶寶在很多時候,智力增長都是從娛樂中鍛鍊的,因此,喜歡玩的寶寶,並且玩得花樣非常豐富,那麼寶寶智商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 3 歲前必備的翻翻書,訓練寶寶認知能力,一本只要 7.9 元
    有心的爸爸媽媽會發現,低幼寶寶都特別喜歡玩「躲貓貓」遊戲。某個東西突然消失又出現,不僅給孩子驚喜的感覺,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幫助孩子發展「客體永久性」——不在眼前的東西,並不是永久消失了。讓孩子知道,如果媽媽不在身邊,也只是暫時離開一會兒,不需要擔心惶恐,大哭大鬧哦!而翻翻書正是抓住了寶寶喜歡玩躲貓貓的心理。
  • 視界 你小時候愛玩的躲貓貓 被老外變成了世界錦標賽
    還記得小時候常玩的遊戲躲貓貓嗎?三五個小夥伴,不論是在室內還是戶外,都能玩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