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洞河鎮:辣椒小米耕種忙,玉米變身紅高粱

2020-12-22 騰訊網

老百姓正在翻土育種

人勤春來早,春耕春種忙。眼下春暖花開,正是春忙時刻,野洞河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組織幹群搶抓春耕生產有利時機,有序推進低效農作物調減工作,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效。

網格員在田間地頭向老百姓宣傳政策

田間地頭總能看見網格員和村幹在村組奔走,他們忙著為老百姓宣傳政策、改變傳統種植觀念、為種植高效農作物出謀劃策。全鎮一片春耕備種忙碌景象,技術培訓、發放高效農作物種子、土地翻耕和備種育苗等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網格員給老百姓宣傳產業調整政策

「新品種線椒產量高,品質好,適應性強,一畝平均產量按3000斤來計算的話,可以賣出3600元以上,減去種子和化肥的成本,最起碼也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種好一畝辣椒等於三畝玉米的純收入,我們實行訂單合同生產,種植不考慮銷售問題。」鎮農業中心負責人楊再剛向農戶宣傳時說道。

網格員入戶宣傳政策

在低效農作物調減中,野洞河鎮緊緊圍繞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提供技術服務培訓,積極對接與多家公司籤訂合同,產銷對接,通過免費發放種子,引導群眾種植辣椒、高粱、小米、蔬菜等經濟作物。發展好主打產業烤菸的同時,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落實萬畝茶油樹的種植。

仁裡村高效農作物技術培訓會

野洞河鎮利用臨時黨支部和十戶一體為網格、聚集村致富能人、黨員代表、土專家和田秀才等人員成立黨員自願服務隊,並為群眾就業、創業、產業等方面提供技術和尋找銷路的服務,以「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為服務宗旨,著實解決實際困難,時刻為群眾經濟增收保駕護航。

宣傳就業創業政策

據悉,該鎮自籌資金20餘萬元採購經濟作物種子,作為老百姓的替代作物。預計種植中藥材6030畝,油茶種植10000畝。烤菸6400畝,辣椒2841畝,高粱800畝,小米300畝,蔬菜6500畝。

END

作者 |印幫豔

編輯 | 楊琳 伍雲航

編審 | 趙軍 楊正洪

核發 | 楊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坦小米和高粱面臨供應缺口
    坦尚尼亞主流媒體《衛報》3月3日報導,根據坦央行最新發布的報告,坦小米和高粱正面臨短缺。2019/20財年坦對小米和高粱的需求量為190萬噸,而2018/19財年的產量僅為111萬噸,存在供應缺口,這將促使農戶和農業投資者考慮在下一季節增加這兩作物的產量。小米和高粱在坦是大米和玉米的替代作物,主要用於本地啤酒生產和麵包房及食品加工廠的原料。
  • 高粱、小米不好吃,產量又低,為何農民還願意種植呢?
    提要:高粱、小米不好吃,產量又低,為何農民還是願意種植呢? 過去高粱和小米在老家這一帶還有大面積種植,如今除了高粱尚且還有小規模的種植之外,小米已經絕跡了。
  •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丨高粱熟來映紅了天
    「我7畝高粱地都是工作隊招呼著哩,收下來統一賣,連縣上400塊特色種植補貼款算上,每畝比種玉茭多收入1200塊錢……」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陽光佔鄉陽社村的高粱種植戶侯守榮與駐村工作隊員抬起裝滿沉甸甸高粱米的編織袋,一邊過磅裝車,一邊大聲說笑著清算增收帳。
  • 松子,辣椒,魚,水稻,玉米……
    本期雜誌,重點推薦閱讀這五篇文章:松子,辣椒,魚,水稻,玉米……吉林「黃金玉米帶」:是榮耀的王冠,還是沉重的翅膀?北緯45度附近區域是玉米的最佳生長區,並在全世界範圍形成了烏克蘭、美國、中國吉林「三大黃金玉米帶」。
  • 黑龍江:產業鏈「支點」撬動玉米「大變身」
    新華社哈爾濱12月5日電題:黑龍江:產業鏈「支點」撬動玉米「大變身」新華社記者楊喆、楊思琪正值東北售糧季,在產糧大省黑龍江,一棒小小的玉米通過多種形式深加工,「變身」不同形態,全產業鏈「吃幹榨淨」,帶動種植者加快轉型
  • 濰坊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紅高粱大街變身景觀大道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4日訊為深度提升紅高粱小鎮建設顏值,以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助推紅高粱小鎮高品質建設,今年以來,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高標準推進紅高粱大街等區內主要街路提升改造工程,進一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推出了一張亮麗新名片。
  • 「我的扶貧故事」身負全鎮事 挑燈戰鬥丨黃平縣野洞河鎮黨委書記任...
    我叫任高峰,現任黃平縣野洞河鎮黨委書記。作為外地人,說著普通話的我努力克服著語言問題,紮根在黃平的土地上,作為黨的基層幹部,我始終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老百姓的利益大於一切,天大地大不如老百姓大,做人做事一定要讓老百姓安心,放心。」
  • 紅高粱穗粒飽滿 田間地頭採收忙
    眼下正是收穫的季節,浮雲街道溪口村的百畝紅高粱也進入了收割期。  近日,記者來到溪口村,只見基地裡,一顆顆飽滿的紅高粱隨風搖擺,不停發出「刷刷刷」的聲音,煞是壯觀。不遠處,收割機的轟鳴聲由遠及近,來回穿梭,一派豐收景象。
  • 東北:黑土地上的釀酒高粱命脈|高粱記Ⅰ
    到清末時期,關內先進的休耕輪作法、施肥耕種在東北地區已經被普遍運用。數據顯示,從1887年到1927年的40年間,東北三省的耕地面積從3007萬餘畝增長到1.7億餘畝。到1930年,三省耕地已達2.06億畝。
  • 「處暑高粱白露谷,秋分路旁看豆撲」,說的是什麼意思?
    俗話說:立秋三天遍地紅。這句老話是說立秋以後,高粱開始轉人成熟期,高粱穗子開始變紅臉了,處暑節氣,農民就該開始動鐮收割了。真正的秋收大忙季節到了。"處暑高粱,白露谷,秋分路旁看豆撲",從處暑到秋分的這個月,是農村秋季收穫的關鍵季節,搶收搶種,忙碌不停。「處暑高粱」表示在處暑節氣後就該收高粱。
  • 匡紀峰|玉米玉米譁啦啦
    上世紀九十年代,看得一部電影,茫茫野野的高粱甸子裡,行走著一支迎親隊伍。
  • 高粱穀子玉米各種農作物報災了……
    高粱、穀子、玉米比著賽的長,一天一個變化,各種雜草也像喝了營養快線似的長地嗖嗖的。我起早貪黑間苗、拔草、耘地、趟地,雨也沒有閒著,三五天的下一場。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奮鬥,田間的雜草沒有了,地裡乾淨了,莊稼更加粗壯了。看著喜人的莊稼,再苦再累心裡也充滿了豐收的希望,內心美滋滋地。
  • 高粱紅了,村民腰包鼓起來
    富順高粱紅了,村民感受豐收的喜悅。  今年,龍萬鄉在五餘村試點高粱大棚育苗技術,讓五餘村的高粱畝產量提高10%,村民的腰包鼓起來,龍學海看著「眼熱」。□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秦勇 文銘權大棚育苗產量提高10%  「今年高粱豐收,畝產達500多斤!」
  • 七裡村這個村姑玉米地裡拍寫真……
    收割紅高粱、蕎麥、小米和蘋果之後,秋日的黃土高坡一片蕭野,陝北董家芽塬的彩雲姑娘終於空閒下來了。圖為彩雲姑娘在舊三輪拍寫真,還是很上鏡頭的。幾十年的棗樹落秋之後,與村裡的藍天、石凳特別般配。這片玉米地是最後沒有被收走的一塊了。這些可以做家裡的大灶柴火,也是很好的生火材料;不過被收割之前,彩雲想拍一組照片,留作來年的念想。
  • 從受盡白眼到成就萬億神話,高粱是如何逆襲的?
    就是一部屌絲變男神的逆襲史▼在古代高粱受盡了人們的白眼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寫「若要搭些蜀秫(即高粱)黑豆在內,這樣餵畜生的東西,怎麼把與人吃?」說高粱是餵畜生的高貴的人類當然不能吃路遙《平凡的世界》中學校食堂的饅頭分為三等一等為白饅頭二等為黃饅頭最低等的就是用高粱做的黑饅頭高粱之所以被輕視被吐槽都是因為它口感不好高粱的籽粒裡面含有單寧和花青素單寧是重要的次級代謝產物
  • 「我的脫貧故事」脫貧摘帽不是終點|黃平縣野洞河鎮泥巴寨村幹塘衝...
    在黃平縣野洞河鎮泥巴寨村幹塘衝組風光秀麗的樹林背後坡腳,正房、偏房、簡易棚、圍牆四面圍起中間形成小院壩,簡易棚那邊不僅餵有豬、狗,還有幾十隻雞在院壩裡悠閒地覓食。房子雖然已經是80年代修的,但看起來還不算老舊。   上面所描述的地方就是我家,我叫袁治貴,是黃平縣野洞河鎮泥巴寨村幹塘衝組人,今年56歲。
  • 雲南辣椒甲中國
    雖然沒有具體相關到辣椒,歷史學者何炳棣在《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一書中言之鑿鑿:「玉米與甘薯一樣,是從16世紀中葉之前由海路和橫越印度——緬甸的陸路,雙軌傳入中國的。陸路的傳入可能比海陸略早。」由印度——緬甸一線進入中國,首當其衝就是德宏就是雲南,如此看來,古「蜀身毒道」,還是植物遷徙擴散的通道。
  • 《紅高粱家族》鑑賞
    ·生命力在紅高粱世界的意境中瀰漫      渾樸自然的高密東北鄉是一片內涵豐富、生機勃勃的傳奇黑土地,莫言用優美的筆調營造了一個紅高粱世界。這部作品和第一章分別以紅高粱家族和紅高粱命名,開篇營造了一個瀰漫生機氣息的世界:「無邊無際的紅高粱紅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輝煌,高粱悽蜿可人,高粱愛情激蕩。」
  • 沂蒙山下的紅高粱
    沂蒙山區是出產紅高粱的地方,每年融融春風吹來的時候,沂蒙山區人民就伴著汗水和希望,把粒粒高粱種子播在山地裡。用不了幾天那嫩綠的芽兒便倔強地拱出地面將盎然的生機帶給溝壑山梁。當大雁南飛,颯颯金風吹過 ,在逶迤連綿的山坡上,一片片紅高粱便以頂天立地之姿,舒展的迎著藍天,排成威武雄壯的陣列,那通紅的高粱穗子,像舉起千萬支燃燒的火炬,映照著天空遊移的輕雲,沂蒙山區便沉浸在的馥鬱馨香和豐收的喜悅裡。人們一直驚詫高粱那超絕的生命力,沂蒙山的土地是貧瘠的,可這裡的高粱卻頑強不屈,生命不息。
  • 莫言 | 紅高粱
    父親就這樣奔向了聳立在故鄉通紅的高粱地裡屬於他的那塊無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墳頭上已經枯草瑟瑟,曾經有一個光屁股的男孩牽著一隻雪白的山羊來到這裡,山羊不緊不忙地啃著墳頭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氣衝衝地撒上一泡尿,然後放聲高唱:高粱紅了——日本來了——同胞們準備好——開始開炮——  有人說這個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