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小就特別喜歡吃麵包,尤其是以前路過小區門口的麵包店裡面傳來陣陣的奶香味的麵包,就算不餓,也會忍不住走進去看看,挑上1-2個自己喜歡口味的麵包。為了讓孩子吃上自己做的衛生又健康放心的麵包,許多媽媽們就跳進了烘焙坑。
自己做麵包有什麼好處?首先食材自己看得見,也會用比較優質的原材料,其次,自己做麵包不會放什麼麵包膨鬆劑之類的額外的添加劑,一般做完之後第二天就能吃完。
自己做麵包的缺點是啥?我想,就是比較花時間稍微累一點,麵包保質期也短,但就是因為保質期短,所以自己做麵包新鮮又放心。
孩子身邊的同學都愛吃麵包,所以這段時間宅家,有時間我就會做上一些。有媽媽說別人做麵包和外面買的麵包都特別鬆軟拉絲,到了自己這,雖然食材有現成的,比例也有,但做出來的麵包總是容易變硬,口感不好。
其實做麵包,麵粉和雞蛋、牛奶這些比例配比很重要。今天就把我用了8年的麵包配方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掌握好這個配方,整形好的麵包可以做甜口的也可以做鹹口的,特別方便實用,成功率高,麵包拉絲特鬆軟!
今天做的是鹹口的肉鬆芝士麵包,許多孩子都愛吃肉鬆,好媽媽們更別錯過它!
【肉鬆芝士麵包】
食材:高筋麵粉440克,雞蛋100克,牛奶180克,糖40克,鹽2克,酵母粉4克,黃油40克。
配料:肉鬆、蔥花、沙拉醬、芝士各適量。
做法:
1.首先把食材稱量好,按照液體在底下,麵粉在上面的順序,除黃油以外,把它們都放入麵包機/廚師機裡攪拌成團。
2.攪拌成團後,再把軟化的黃油放入攪拌桶裡,繼續揉成能撐出薄薄的手套膜的狀態。其實做麵包要想足夠鬆軟,麵團加入黃油後要繼續揉10-15分鐘左右才能拉出薄膜的狀態,揉麵團需要一些耐心哦!
3.揉好的麵團放入盆裡,蓋上保鮮膜靜置發酵至原麵團的1.5倍左右,手指在麵團中間戳個洞不回縮,就說明已經發酵好了。夏天做麵包尤其要注意,室溫比較高,一般半小時就能發酵起來呢。
4.發酵好的麵團均勻地分割成8等分小麵團,這個步驟最好用電子秤稱量好後平均分哈,這樣麵團就均等,做出來的麵包大小差不多一致。
5.取一份小麵團用擀麵杖擀成牛舌長條形,中間放上適量的肉鬆,再擠上適量的沙拉醬或者蛋黃醬。
把麵團從上而下捲起,收口捏緊。
6.依次把8分麵團都整形包好之後,放在烤盤裡,放在室溫較溫暖的地方蓋上保鮮膜進行第二次發酵。
7.二次發酵完成,麵團明顯變得白白胖胖互相都粘連了,然後均勻地在麵包表面塗抹上一層沙拉醬。
8.依次鋪上適量的肉鬆,擠上番茄醬和芝士碎粒。烤箱要提前預熱,我的烤箱設置的是160度上下管,時間是20分鐘。
烤好的麵包取出後,平鋪在烤架上放涼,現做現吃口感最好,但是也可以當作第二天早上的早餐,稍微加熱一下再配上一杯牛奶,孩子最喜歡吃的肉鬆麵包就做好啦!
【碎碎念】:
每臺烤箱的溫度有偏差,小餐包之類的麵包一般不需要烤制太長時間。
烤好的麵包用保鮮袋包好,第二天就不會發硬。
每個牌子的高筋麵粉、麵包粉的筋度和吸水性都不一樣,配方中的方子第一次使用的時候,建議稍微減少10克左右的牛奶/清水,摸清楚了麵團的吸水性,麵團較硬可以適當加一點液體,掌握好比例,麵團就很容易能揉出薄膜。
配方的方子可以用來做成吐司或者其他形狀的麵包,舉一反三,自己多試驗一下,找到孩子喜歡的麵包的口味,多做幾次掌握好了就不難了。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