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2021了,該不會還有人沒讀過《三體》吧?地外文明探索會是怎樣

2020-12-23 我是燕子呀燕子

幾十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天空中搜尋來自另一個星球的信號。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一個科學邏輯上的訓練—有「人」一定存在於外太空之中。而對另一些人來說,尋找外星智慧是一種近乎宗教信仰的追求。當然,也有人認為,地球的國際爭端都夠多了,再找個地外文明根本是浪費資源。

而在《三體》故事中,尋找地外文明是一種作死行為,葉文潔一通太空電話,差點讓地球完蛋。

《三體》之地球往事

人們幻想的「外星人」入侵事件

自從法國作家伏爾泰在1752年創作的小說《微型巨人》中描述來自土星和天狼星的巨人造訪地球之後,來自外太空的入侵就已經成為了公眾集體的認知。

微型巨人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於1897年發表的小說《星際戰爭》激發了人們對外星入侵根深蒂固的恐懼,但和善的外星人同時也出現在威爾斯的作品中。同一時期,帕西瓦爾羅成爾則描述了一種先進、和平的火星文明,他們有著統治整個世界的能力,並積極反對破壞大自然,以保護他們正在衰亡的世界。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認為外星人確實存在,因為縱觀人類科技的發展,顯然是不正常的。人類科技在最初的時候,發展極為緩慢,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我們經歷了多長時間刀耕火種的野蠻文明時代,而人類進入到近代一直在使用冷兵器,人類的發展極為緩慢。

但是當人類進入最近的200年,就開始進入到了技術的爆發,不僅僅擁有了飛機和大炮,而且還擁有電子計算機,人類用短短200年就創造了以往幾千年都沒有創造的價值,說明科技是在以指數爆炸的模型進行發展的。但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指在近來幾年的科技發展,源於地外文明的介入。我們人類也只經歷了一次技術

「WOW」信號之謎

美國俄亥俄大學在上個世紀70年代開展了自己的外星智慧生命的「科技搜尋項目」,但1977年突然被媒體熱炒,因為他們的射電望遠鏡發現了一個古怪的信號。一位外星智慧生命研究者將該大學的射電望遠鏡對準一個名為M55的深空目標,這是一個小型星團,由多個靠得很近的球形星球組成,位於我們的星系之中。1977年8月15日接收到了一個非同尋常的強烈信號,這被認為是遠距離無線電發射。這個信號持續了1分鐘,直到由於地球旋轉,M55離開了探測的範圍。

俄亥俄大學的射電望遠鏡以10秒的間隔探測無線電信號,並為其分配一個數字代碼。當望遠鏡掃過某個角度時,一個強烈的信號突然從正常的背景噪聲中出現,呈波峰狀,平穩地上升,然後又下降,似乎這個方向上有信號發出。研究人員感到非常驚訝,他們興奮地在列印出來的紙上用紅筆圈了出來,並在旁邊寫了一個大大的「WOW」。這個信號由此就被稱為「WOW信號」

遺憾的是,當再次將望遠鏡對準這片天空時,嘗試了50次之多,但科學家們再也沒有發現類似的信號。顯然,這只是一次能量爆發。理論上,這個信號的來源可能是某個秘密的軍事衛星,可能是被太空碎片反射的來自地球的無線電波,也可能是來自外星球的某種古怪的能量發射。當然,或許來自外星,這也說不定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類似的現象發生。2016年一位來自佛羅裡達學院的教授給出了另一種解釋。他注意到在「WoW信號」被截獲的那天有兩顆彗星恰好出現在相同的位置,彗星穿過一片非常大的富含氫元素的星雲,由此可能造成信號的異常反應。

當代探索地外文明的科研項目

當代對地外文明的探尋源於卡爾薩根於1980年建立的行星學會,它是由來自NASA和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所組成的。採用更加先進的數位訊號處理器,他們設計了一個新的外星生命探測系統。這個系統能夠更加廣泛地進行搜索,既能夠搜索近的信號,也能夠發現更加遙遠的信號。這個項目自那時起就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一直持續著,但至今也沒有獲得令人信服的結果。

這個項目最開始得到了NASA的資金支持,但時過境遷,後來由於經濟不景氣,美國國會取消了對這一項目的撥款,不過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搜尋外星生命的研究項目。

薩根另一個努力的成果是於1984年成立了外星生命研究所。在多位研究人員的精心運作下、該研究所得到了一些私人和非營利組織的資金支持、並一直維持至今。NASA和美國科學基金會也給予了啟動資金,出點兒錢對於政府機構來說小菜一碟。現在我們看到關於外星生命的新聞報導通常都與該研究所相關。採用不同的射電望遠鏡和光學望遠鏡,外星生命研究所開展了探尋星空新信號的有組織和有規律的研究工作。

一些歐美發達國家一直都在堅持用先進科技探索地外文明,以美國為例,每年美國都會向外星釋放大量電磁信號,並長期使用各類射電望遠鏡持續觀察,看看信號有沒有回應等等。

宇宙是浩瀚無際的,我們很有可能會找到與我們相似的智慧生物。當然,還有一部分人則是悲觀態度,他們認為所謂的地外文明根本就不存在,我們看到的UFO以及著名的美國51區故事,都是「科幻電影題材」,都是目擊者捏造的。大部分UFO可能是人類緊張的時候一種錯覺,很有可能是飛艇或者是其他動物,不太可能是「天外來客」。

PS:如果你也想閱讀《三體》,可以點擊下方入手一套,活動價,心動價,緣分價,僅需68。

相關焦點

  • 科幻小說《三體》劇版海報曝光:探索地外文明的信號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探測到來自地外文明的信號,發射源位於距地球約4光年的恆星系——半人馬座三星,請問是否作答?」近日,在騰訊視頻舉行的年度發布會上,由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官宣陣容,並發布概念海報。
  • 該來的還是來了,電視劇《三體》殺青,科幻最後的遮羞布也沒了
    #三體電視劇#該來的還是來了!電視劇版《三體》已經殺青,這是要扯下中國科幻劇最後的遮羞布嗎?雨果獎獲獎小說《三體》是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是被稱為「把中國科幻帶到世界高度」的一部作品,故事背景宏大、科幻題材新穎,也是被譽為中國科幻小說的高標之作。在《三體》這本書中,作家劉慈欣用神奇的腦洞,為我們展現了奇幻的宇宙,和未來星際戰爭的慘烈。
  • 劉慈欣,因探索外星文明創作《三體》,榮獲亞洲第一個「雨果獎」
    提到科幻作家——劉慈欣,大家更多的會想到《流浪地球》和《三體》,《流浪地球》改編成的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無限潛力。而《三體》更是讓劉慈欣獲得雨果獎的作品。以我自己的角度,我看《三體》,是在驚嘆故事情節、科幻中物理的巧妙等等,完全沒側重這方面。我看完三部《三體》,只有震撼!覺得《三體》成了某些人亂狙的大頭。打下《三體》或許會讓他們覺得自豪。總之,希望大家看到文學真正有意義的地方,不要硬在無縫的雞蛋上鑿出裂縫,再引來一堆無頭蒼蠅。
  • 用一句話證明你讀過《三體》,你會用哪句?我猜測這句最經典!
    《三體》是近十年非常優秀的一本長篇科幻小說,作者是劉慈欣,吳京導演的著名電影《流浪地球》就是改編自他的同名小說。劉慈欣通過講述三體文明與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對人性自身局限進行了深刻反思。如果只能用一句話來證明自己讀過這本書,小編覺得:」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這句話,絕對是最經典的一句,這句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小說以一個被命運捉弄的女科學家葉文潔展開,她親眼目睹自己的父親被活活打死,心中充滿仇恨。
  • 搜尋地外文明,尋找外星科技
    他回憶道:「在會議召開前幾天,我意識到我們需要一個議事日程,因此我寫下了你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從這些信息中,你會知道要探測地外生命有多難。如果你將這些量相乘,毫無疑問,你會得到一個數,即N,也就是銀河系中可探測的文明的數量。」
  • 「中國天眼」9月份開始搜尋地外文明,這次會成功嗎
    目前,「中國天眼」是世界上最靈敏的,也是世界上單口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自從投入使用以來,一經發現了近百顆脈衝星,同時接收到了很多來自宇宙中的神秘電波,為人類的宇宙探索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何要尋找地外文明?
  • 《三體》中降維攻擊有多可怕?劉慈欣:高級文明不會刻意入侵地球
    01該攻擊概念出現在《三體·死神永生》一書中,大概在2010年11月份正式出版發行,也是《三體》最後一部。那麼「上帝級」文明會在射出「降維襲擊」之前去拯救地球嗎?這根本不會,先不說地球的人類對上帝文明來說,渺茫如沙,就算知道我們可能也不會出手,因為在《三體》中存在一種「黑暗森林法則」,當其他文明在看到別的文明毀滅之際都只會袖手旁觀,和劉慈欣寫的一樣,高級文明並不會刻意入侵地球,在它們眼裡,地球就好比一隻螞蟻。
  • 《三體》中歌者文明擁有毀滅太陽系的能力,為什麼卻害怕人類?
    故事的開端是講述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之間的不斷較量,但是結局卻出人意料,歌者文明通過降維的方法消滅了三體文明和地球文明,歌者文明在宇宙中擔任著什麼角色?為什麼歌者文明要消滅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呢?中國著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他撰寫的《三體》經常被人們反覆翻閱。人們之所以不停地翻閱,是因為《三體》是中國科幻小說的代表作,還因為《三體》中提到的三種文明。
  • 假若劉慈欣《三體》中的外星文明真的出現,會發生什麼?
    隨著《三體》的愈發火爆,對於外星人是否存在的問題,引發了無數人的思考。又或者說,這批思緒隨著大劉的暢想飄向宇宙的人所關心的是:假若類似《三體》中的外星文明真的出現,會發生什麼?由於高級文明和低級文明的技術差異,導致人類不能發現在宇宙中悄悄窺探的外星文明。而按照大劉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一旦被發現的文明超過閾值,那麼迎來的就是文明的覆滅。被覆滅的文明根本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比如至今仍未有準確定論的恐龍大滅絕(猜測)。而為了不出差錯,很可能會跨越數千(萬、百萬)光年擲出一塊二向箔!
  • 不會還有人不知道怎麼減肥吧!
    不會還有人不知道怎麼減肥吧!往往都是餓了幾頓之後瘋狂進食,吃得更多體重不僅沒減,反而增加然後還有酵素減肥法、哥本哈根減肥法等這些不科學的減肥方法不僅會損害健康還極易造成體重反彈得不償失的同時極有可能讓身體出現各類問題
  • 《三體》: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的對撞,最終真相有誰能看到?
    在宇宙黑暗的森林體系下,人類文明為世代延續,而努力奮鬥的故事。葉文潔利用太陽作為天線,向宇宙發出了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吶喊,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信息接受的另一邊,乃是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此時的「三體文明」正在垂死掙扎。三個不規則運行的太陽,導致三體文明遭遇了100多次毀滅和重生。
  • 《三體》文明的科技領先地球多少年?如果我們被發現了會怎麼樣
    在《三體》中,三體文明為了自身的延續,他們在發現地球文明之後,派遣星際艦隊入侵地球。顯然,三體文明的科技水平在地球文明之上。那麼,三體文明領先多少年呢?宇航科技的差異根據卡爾達肖夫指數,當一個文明發展到II型文明之時,他們有能力離開自己的恆星系統,所以三體文明至少是II型文明。相比之下,地球文明就連I型文明都沒有達到,人類還未曾出過地月系統,更不用說星際旅行。
  • 《三體》要拍電視劇了!
    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餘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在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之後,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
  • 三體文明在惡劣環境下,生存都困難,怎樣創造比人類先進的科技?
    三體文明在如此惡劣環境下,怎樣延續自己的文明創造高科技的呢?通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知道了劉慈欣作者的腦洞,三體文明和人類文明完全是不相同文明,它擁有很多人類文明沒有的高科技,它比人類文明出現的時間更久一點。
  • 《三體》要拍英文版電視劇了
    「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處飛馳。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餘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
  • 歐巴馬看完《三體2》,發郵件「催更」:快出版《三體3》英文版!
    那麼歐巴馬為什麼會客串這部電影呢?他又和劉慈欣有什麼故事呢?其實歐巴馬和劉慈欣也是老朋友了,很多人又會產生疑問了,一個美國總統,一個中國科幻作家,為什麼他倆會認識呢?聽我為您一一道來。歐巴馬當總統的時候一直就有一個習慣,就是看小說。
  • 卡梅隆想拍,劉慈欣沒同意,國人拍不了《三體》,為何不給好萊塢
    原因就是劉慈欣手裡還有個大IP,就是《三體》。《流浪地球》只是劉慈欣的一個小本子,就如此驚豔,那《三體》是不是得封神了?沒錯,《三體》要是能拍出了,劉慈欣妥妥地要被「封神」,前無古人是一定了,後無來者說不準,但至少在看得見的當下,還沒人有挑戰劉慈欣地位的科幻作家。
  • 國外讀者如何評價《三體》英文版
    在美國亞馬遜上,精裝版《三體》的定價為18.22美元。劉慈欣所著的《三體》系列,講述的是地球文明與來自半人馬座的三體文明博弈、對抗的故事。開篇故事從上世紀60年代的時代背景切入,進而描寫兩種文明內部的背叛以及外部面臨的生存危機。書中對人類歷史、生物學、天文學、社會學、哲學、宗教都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
  • 7萬人打出9.9分,終於有人拍出孩子愛看的《三體》
    我一直都在期待,《三體》要是也能出一部像《流浪地球》一樣震撼的電影該多好,作者筆下的那些恢弘壯闊的宇宙景象,就能很直觀地出現在孩子的眼前了。但是,它的影視化之路並不順利。原定2016年上映的電影版《三體》,至今仍杳無音訊。《三體》改編起來確實很難,無論是跳躍的敘述手法,還是宏大的宇宙場景,都太不容易解決,有忠粉甚至說「拍不好就永遠也別拍」。
  • 《三體》中的宇宙神級文明,最終是被誰給毀滅的?答案讓人無奈
    看過《三體》的人可能會對書中漫長而規模宏大的星際戰爭感到震撼,也會為人類在短時間內取得的進步感到吃驚。實際上,如果沒有三體文明的入侵,人類或許還會保持原來緩慢的進化節奏,在太陽系安然的度過漫長的時光,但是最後卻在長達三個世紀的星際戰爭中與它們同歸於盡,這個結局實在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