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版《大俠霍元甲》的播出,陳真這一經典形象又通過大銀幕,呈現在我們面前。不少影迷都十分好奇,霍元甲確有其人,那麼陳真有真實存在過嗎?1972年由羅維導演,李小龍、羅維和倪匡聯合編劇的《精武門》電影中,李小龍第一次塑造了陳真這一形象,而這一角色就是倪匡為李小龍量身塑造的。
據倪匡自己說,他當年翻查了霍元甲的訃告,發現其中有一名弟子叫陳真,雖然陳真並不出名,不過倪匡覺得這個名字非常好聽,便把這個名字用在電影之中了。所以說,雖然陳真確有其人,但電影中陳真的故事情節則顯然是虛構的了。不過在霍元甲的諸多弟子中,有一人的人生經歷與陳真頗為類似,那就是霍元甲的大弟子——劉振聲。
劉振聲本名劉慶順,字振聲,早年喪父,後來隨母親到了天津靜海縣。由於劉振聲自幼就是練武的好材料,武藝超群的他更是被江湖人稱「閃電手飛燕子劉」。
後來劉振聲結識樂亭縣一位姓劉的老闆,並認其為義父,在義父的引薦下,霍元甲收他為大弟子,打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禁忌。劉振聲作為霍元甲的大弟子,跟隨師父走南闖北,不久便名揚四海。作為大師兄,劉振聲既繼承了霍元甲的高超武藝,也學到了師父的愛國情懷,在師兄弟中威望也很高。在霍元甲英年早逝後,劉振聲代替師父接管了精武門,隨著陳公哲、盧煒昌、姚蟾伯、陳鐵生等「精武四傑」的成長,無心功名的劉振聲落髮為僧,將師父的事業交給了眾師弟,出家後他不再以劉振聲為稱,只對外說自己叫劉慶順。
劉振聲後來流落到東北,由於生活所迫,劉振聲給當地富豪杜惠林做起了保鏢,劉振聲有真功夫,又人品極好,杜惠林曾以酒樓、商鋪相贈,要籠絡於他,但劉振聲不滿杜惠林的奢侈生活,仍堅持離開,而當時統治東北的張作霖,從杜惠林手中得知了劉振聲,便邀請劉振聲出山做了張學良兄弟的武術老師。
在教授張學良的幾年中,劉振聲的武藝人品讓張學良十分佩服,兩人關係甚好。後來的皇姑屯事件中,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而後日本人步步緊逼,張學良卻從關東退守,向日本妥協。因為師父是被日本人所害,劉振聲本就對日本人恨之入骨,如今自己的徒弟卻一再對日本人妥協,劉振聲便不辭而別回到天津。
據說,回到天津後,精武門的弟子曾經來找劉振聲,希望讓他出面主持大局,但性格淡然的劉振聲卻推辭不就,晚年的劉振聲甘守清貧,一直活到了20世紀60年代,他去世後只留下寶刀一口、佛珠一串、張學良的請帖一封,別無長物。
劉振聲雖然淡泊名利,但他師父霍元甲創造的精武體育會,以及由此而誕生的一系列影視作品和影視形象,卻成為了永恆的經典,也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的愛國情懷和奮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