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好奇李可染是誰?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出生於江蘇徐州,是中國近代最傑出的畫家之一,也是齊白石很得意的弟子。自幼喜歡畫畫,13歲開始拜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進入上海私立美專師範科學習。43歲時便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72歲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49歲的時候,勵志自己要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轟動整個畫界。
李可染除特別擅長畫山水、人物畫名震中外畫壇之外,還特別喜歡畫牛,其畫的牧牛形神兼備,意境美妙,充滿了生活情趣和田園生活,讓很多人都特別的嚮往與崇拜。
李可染有多愛畫牛?其中,更是將自己的畫室取名為「師牛堂」,可見李可染對於畫牛有多麼的喜愛了。
他曾在畫作《五牛圖》上題字道:「牛也,力大無窮,俯首孺子而不逞強。終生勞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純良溫馴,時亦強犟,穩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無華,氣宇軒昂,吾崇其性,愛其形,故屢屢不厭寫之。」
這也恰恰體現了李可染對於畫牛的一種執著,一種喜愛。他認為牛有一種精神,一種勤奮上進的精神,不亢不卑,任勞任怨的精神。因此,我們看到李可染畫家筆下的牛形狀、比例、動態掌握得都恰到好處,更是把牛樸實無華的性格和充滿鄉村泥土味,放牛娃的特色,表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那一幅牧牛圖,更是有人認為為這是一種對牛的精神的理解,這精神也是畫家本人做人、作藝的準繩。
李可染為什麼喜歡畫牛?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早年間,他蟄居重慶金剛坡下的一戶農家,這一家農戶也不算富裕,而給李可染安排的睡房正好挨著牛棚。李可染就這樣每天跟一隻水牛見面,天天看它吃草,日復一日的勞作。
到了晚上才是最要命的時候,牛的喘息聲、瘙癢聲常常讓李可染夜不能寐,李可染一氣之下,只好挑燈起床,對牛開始作畫。
這一種說法覺得是非常可靠的,要不是這一段深入生活、靜觀默察的經歷,李可染對於牛的動作習性可以這麼熟稔於心,也就見不到後來李可染筆下栩栩如生的牛了。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李可染老師的牛作品,真是兒時不知畫中意,如今滿滿的回憶。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 林茂鳥兒歸》作品。
畫中一位放羊娃騎著牛,走在一片茂密的樹林中,看見一片小鳥歸來,特別的有意境。看著讓人不自覺地想起來了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時候,自己放牛的情景,讓人感嘆,仿佛曆歷在目。
這一幅畫的是兩位放牛娃靠在樹底下乘涼的景象,兩隻水牛在水裡趴著,頗有現實中的景象。這幅畫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兩隻水牛趴著,雖然沒畫水,但是卻畫出了水中趴著的感覺,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
這一幅畫的是一位放牛娃趴在牛身上睡覺的情景。看完這幅畫,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自己放牛趴在牛身上睡覺的景象,深有感慨。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初見疏柳掛新綠》作品。
寥寥幾筆便把柳枝表現得栩栩如生,牛頭表現得更是無形勝有形,太有生活趣味了。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一位放牛娃坐在牛身上吹笛的情景。
這一幅作品,70.80年代的人看完應該會感觸很深,描繪出了幾代人的縮影,仿佛見到了小時候放牛的自己,眼淚不禁的流了下來。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行到煙霞裡息足且看山》作品。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東牧圖》作品。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牧童弄短笛》作品。
這一幅描繪了一位放牛娃坐在樹底下吹笛的情景,在小時候,很多人都很喜歡除了一邊放牛之外,還特別喜歡吹笛,頗有情趣。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俯首甘為孺子牛》作品。這一幅作品創作於北京,大家請記好了,也是為數不多在北京創作的作品之一。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觀瀑圖》作品。
這幅畫畫的是一位放牛娃坐在牛身上觀看瀑布的景象。小時候,很奇怪,特別喜歡一個人看著瀑布發呆,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現象?
李可染老師畫牛的作品,遠遠不止這些。但是我們看完這些,我想你們也會跟我一樣,看到了田園生活的景象,看到了小時候自己放牛的情景,這一切都已經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每次看到這些景象,都會特別的懷念,特別的感慨,時光慢點走吧,我還想回到小時候,還想回到小時候放牛的田園生活。
看完之後,你們有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