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畫牛,兒時不知畫中意,如今滿滿的回憶

2020-12-25 周少說

很多人會好奇李可染是誰?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出生於江蘇徐州,是中國近代最傑出的畫家之一,也是齊白石很得意的弟子。自幼喜歡畫畫,13歲開始拜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進入上海私立美專師範科學習。43歲時便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72歲時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49歲的時候,勵志自己要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轟動整個畫界。

李可染除特別擅長畫山水、人物畫名震中外畫壇之外,還特別喜歡畫牛,其畫的牧牛形神兼備,意境美妙,充滿了生活情趣和田園生活,讓很多人都特別的嚮往與崇拜。

李可染有多愛畫牛?其中,更是將自己的畫室取名為「師牛堂」,可見李可染對於畫牛有多麼的喜愛了。

他曾在畫作《五牛圖》上題字道:「牛也,力大無窮,俯首孺子而不逞強。終生勞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純良溫馴,時亦強犟,穩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無華,氣宇軒昂,吾崇其性,愛其形,故屢屢不厭寫之。」

這也恰恰體現了李可染對於畫牛的一種執著,一種喜愛。他認為牛有一種精神,一種勤奮上進的精神,不亢不卑,任勞任怨的精神。因此,我們看到李可染畫家筆下的牛形狀、比例、動態掌握得都恰到好處,更是把牛樸實無華的性格和充滿鄉村泥土味,放牛娃的特色,表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那一幅牧牛圖,更是有人認為為這是一種對牛的精神的理解,這精神也是畫家本人做人、作藝的準繩。

李可染為什麼喜歡畫牛?

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早年間,他蟄居重慶金剛坡下的一戶農家,這一家農戶也不算富裕,而給李可染安排的睡房正好挨著牛棚。李可染就這樣每天跟一隻水牛見面,天天看它吃草,日復一日的勞作。

到了晚上才是最要命的時候,牛的喘息聲、瘙癢聲常常讓李可染夜不能寐,李可染一氣之下,只好挑燈起床,對牛開始作畫。

這一種說法覺得是非常可靠的,要不是這一段深入生活、靜觀默察的經歷,李可染對於牛的動作習性可以這麼熟稔於心,也就見不到後來李可染筆下栩栩如生的牛了。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李可染老師的牛作品,真是兒時不知畫中意,如今滿滿的回憶。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 林茂鳥兒歸》作品。

畫中一位放羊娃騎著牛,走在一片茂密的樹林中,看見一片小鳥歸來,特別的有意境。看著讓人不自覺地想起來了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時候,自己放牛的情景,讓人感嘆,仿佛曆歷在目。

這一幅畫的是兩位放牛娃靠在樹底下乘涼的景象,兩隻水牛在水裡趴著,頗有現實中的景象。這幅畫有一個厲害之處,就是兩隻水牛趴著,雖然沒畫水,但是卻畫出了水中趴著的感覺,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

這一幅畫的是一位放牛娃趴在牛身上睡覺的情景。看完這幅畫,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自己放牛趴在牛身上睡覺的景象,深有感慨。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初見疏柳掛新綠》作品。

寥寥幾筆便把柳枝表現得栩栩如生,牛頭表現得更是無形勝有形,太有生活趣味了。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一位放牛娃坐在牛身上吹笛的情景。

這一幅作品,70.80年代的人看完應該會感觸很深,描繪出了幾代人的縮影,仿佛見到了小時候放牛的自己,眼淚不禁的流了下來。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行到煙霞裡息足且看山》作品。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東牧圖》作品。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牧童弄短笛》作品。

這一幅描繪了一位放牛娃坐在樹底下吹笛的情景,在小時候,很多人都很喜歡除了一邊放牛之外,還特別喜歡吹笛,頗有情趣。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俯首甘為孺子牛》作品。這一幅作品創作於北京,大家請記好了,也是為數不多在北京創作的作品之一。

這一幅是李可染畫的《觀瀑圖》作品。

這幅畫畫的是一位放牛娃坐在牛身上觀看瀑布的景象。小時候,很奇怪,特別喜歡一個人看著瀑布發呆,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樣的現象?

李可染老師畫牛的作品,遠遠不止這些。但是我們看完這些,我想你們也會跟我一樣,看到了田園生活的景象,看到了小時候自己放牛的情景,這一切都已經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每次看到這些景象,都會特別的懷念,特別的感慨,時光慢點走吧,我還想回到小時候,還想回到小時候放牛的田園生活。

看完之後,你們有何感想呢?

相關焦點

  • 國畫大師李可染牛畫中的梅花,美美美!
    李可染的人物畫畫面動態微妙,形象誇張但不醜化,樸質卻不古拙,富於詼諧、機智和幽默。 李可染的牛畫是一絕,極富生活情趣,或行、或臥、或鳧於水中;牛背上,稚氣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觀山,或引吭,或競渡,寥寥數筆,便勾出一幅質樸而生機盎然的田園小景。
  • 李可染為什麼喜歡畫牛?(附視頻及高清牛圖90幅)
    牛是李可染先生一生喜愛描繪的對象,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一直到他生命結束,不斷畫牛,以至於人們把他的牛,同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黃胄的驢,並稱為20
  • 可染畫牛圖
    《春風圖》《看山圖》《秋郊放牧圖》李可染畫的牛,極富生活情趣,這與他長期深入生活、靜觀默察,對牛的動作習性熟稔於心,不無關係。《放牧圖》李可染把自己的畫室也命名為「師牛堂」,表達了他以牛為師,刻苦進取的藝術追求。如今,人們把他的牛,同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黃胄的驢,並稱為20世紀中國水墨四絕。
  • 李可染與牧牛圖
    除較擅長畫牛外,還擅長畫山水、人物。他自幼習畫,深受潘天壽、林風眠影響,並師從齊白石、黃賓虹學畫,曾在多所藝術院校任教。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  李可染1981年創作的《放牛圖》,畫了兩頭水牛昂首在水中行走,兩名兒童騎在牛背上,憨態可掬,情趣盎然。畫面上大量留白,顯示水域浩渺寬廣。
  • 牛年畫牛-欣賞十位歷代名家畫牛
    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自成風格,並以畫牛著稱。史傳李唐極擅畫牛,得戴嵩遺法。《東圖玄覽》記:「李唐《春牧圖》,牛欲前行,童子力挽之,勢甚奇。」吳其貞《書畫記》載:「李唐《風歸牛圖》……有一牛乘風而奔,氣韻如真,為神品。」
  • 牛年看牛畫,歷代名家筆下的中國牛
    李可染 《戲寫蜀中郊野常見景象》李可染畫的牛,極富生活情趣,這與他長期深入生活、靜觀默察,對牛的動作習性熟稔於心,不無關係。李可染 《牛性溫馴 時亦強犟》「情情溫順,時亦強犟」,李可染筆下的牛也有強犟之時,犟得可愛。他筆下的「犟牛圖」,最見牛的性情。何謂「犟」?
  • 斜槓畫家李可染:第一志願是拉二胡,畫作卻拍出2.9個億
    李可染,中國近現代畫壇裡程碑式的代表人物,尤其擅長畫牛,人們把他的牛,同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黃胄的驢,並稱為20世紀中國水墨四絕。不僅如此,以畫牛聞名於世的李可染,畫山水也是一絕。京劇創作中一點一滴重視基本功和嚴肅認真的從藝態度也影響著李可染的創作,李可染畫牛,則長期深入農家生活,認真的觀察牛的各類習性,不管是牛的吃喝還是勞作,李可染都立在一旁,靜默觀察良久。
  • 李可染:一幅畫和一曲音樂一樣
    李可染《灕江邊上》一幅山水畫的筆調要統一,一幅畫和一曲音樂一樣,要有統一的旋律。一種表現方法是一種旋律,或是粗放,或是秀美。李可染《山村飛瀑圖》一幅畫要籠罩著一種氣氛,有了氣氛畫才能活起來。齊白石說:「筆筆相生,筆筆相因,」也是為了一張畫的氣貫連,氣貫連才有力,才能生動。
  • 墨色動人,李可染先生的「黑畫」,看得人心潮澎湃
    墨色動人,李可染先生的「黑畫」,看得人心潮澎湃文/文涓色彩往往是彰顯出事物在光線映照之下真實形態的關鍵點,也因此畫家在凸顯事物的真實狀態時,會通過色澤的搭配,來讓景致能夠更加趨近於現實而多數畫家在使用色彩時有著較為平淡的過渡,能夠讓畫作本身不會有太突兀的感受。但若是採用了較為鮮明的對比,墨色作基進行描繪的話,帶來的效果往往是非常震撼的。然而李可染的「黑畫」墨色動人,看得人心潮澎湃。
  • 直擊書畫:《書劉炳新畫牛》蘇軾
    戲說蘇軾之《書劉炳新畫牛》:豫中有劉炳新,好畫牛,所繪牛以千數。有水牛圖百幅,尤為佳品,多被人收藏,金鑲玉軸,紅木鑲框。掛正堂賞之!有一收藏家見之,拊張大喜曰:「此水牛畫妙也!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別戴嵩的《鬥牛圖》、李可染《牧牛圖》,妙哉妙哉!」
  • 鄭柏林:畫牛話牛
    出版有(牛的畫法)、(鄭柏林畫牛)、(鄭柏林作品選)、鄭柏林畫集)等畫冊,2012年8月,作品(孺子牛)參加了文化部在倫敦舉辦的「中國藝術展」。 2015年作品由中國新聞社海外華文媒體平臺,向海外華人華商區全面的展示。現居北京。畫牛話牛文丨鄭柏林在幾千年的人類社會文明中,牛為人們的生活貢獻了一切。
  • 51年前他畫了一幅畫,僅賣80元,如今畫值北京10套房|百家故事
    51年前他畫了一幅畫,僅賣80元,如今畫值北京10套房|百家故事齊白石的徒弟,80元賣了一幅畫,如今畫值北京10套房,虧了嗎一幅畫,買來只用了八十塊錢,過了五十年後竟以1.84億賣出,這個生意是不是做得很值?
  • 河山千古鑑師魂——憶我的老師李可染先生
    他把人品和事業看得最重,終生象牛一樣勤奮耕耘在藝術大地上,在他身上,我領悟到了人格力量的魅力,深深體味到了「苦學」治藝的精神李可染先生一生對牛情有獨衷,他的畫室取名為「師牛堂」,1942年,他與郭沫若先生同住在重慶郊區金剛坡下,開始畫牛,郭老寫了一首三十六行詩,盛讚牛的美德,李可染先生更增添了畫牛情趣,一發而不可收,精心畫了大量與牛有關的精品
  • 李可染實為驚嚇致死!
    他創作了許多流傳百世的作品,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他的《萬山紅遍》系列,據數據顯示,在近兩年的春秋兩季拍賣中,李可染的紅色系列幾乎都是當季拍賣的最高價。2015年秋拍,李可染1964年創作的只有3.1平尺的《萬山紅遍》以1.84億元的價格成交,而這幅作品當年李可染賣給榮寶齋時,只不過80塊錢。李可染為什麼要畫這些紅色系列?
  • 李可染實為驚嚇致死
    他創作了許多流傳百世的作品,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他的《萬山紅遍》系列,據數據顯示,在近兩年的春秋兩季拍賣中,李可染的紅色系列幾乎都是當季拍賣的最高價。2015年秋拍,李可染1964年創作的只有3.1平尺的《萬山紅遍》以1.84億元的價格成交,而這幅作品當年李可染賣給榮寶齋時,只不過80塊錢。李可染為什麼要畫這些紅色系列?
  • 懷文畫牛 | 我的牛緣——張懷文
    兒時放牛識其形,成年效牛悟其性;而今畫牛彰其魂,旨在弘揚牛精神。我家在太行山農村,記的我七八歲的時候,家中有一頭大黃牛。牠體如山,力無窮,形容樸實,氣宇軒宏。我叫它「黃哥」。牛是農家寶,所以我兒時就承擔起了放牛的營生,邊放牛、邊念書,與牛為伴、與牛為友,與牛結下了不解的情誼,以牧童的生活度過了快樂的童年。      參加工作後,還常想起牛。
  • 楊洋胡軍拍洋畫,兒時遊戲可以出道了
    楊洋胡軍拍洋畫,兒時遊戲可以出道了楊洋VS胡軍拍洋畫,胡軍成規則制定者,楊洋:你的童年你說了算拍洋畫可以說是大多數90後之前的童年記憶也是童年時代流行遊戲的佼佼者,大街小巷到處都有它的身影。由於「洋畫 」是與典型電視劇緊密聯繫的,所以隨著電視劇的變換,「洋畫」也在變換,可謂是一浪推一浪。「洋畫」, 最早是依據鶴佬話的稱呼直譯而來的詞,也常常音譯作「尪仔標」,但按其本義,應寫作「洋畫」。在鶴佬話中,「翁仔」是圖像的意思,「標」則指標籤。
  • 著名畫家李學明畫牛系列作品:牧笛聲聲斜陽裡,故園春深又一年
    戴嵩用沒骨畫二牛相鬥,場面寫實,風趣新穎。石濤畫《對牛彈琴圖》,那是處江湖之遠的文人曲高和寡的清高情懷的流露。現當代畫家「師牛堂」主人李可染以牛為師,砥礪精進,畫筆下的牛是一種灌注高度人格化的筆墨符號,繼承了魯迅先生「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氣格,賦予其一種大壯的犧牲精神。
  • 時評 向李可染致敬
    嘉德秋拍李可染的《萬山紅遍》  嘉德秋拍李可染的《萬山紅遍》達1.84億(含佣金),一夜之間紅遍中國,這幅榮寶齋40年前花80元收進的3.1平方尺的「小畫」,整整翻了200萬倍出手,不轟動是說不過去的。
  • 生肖牛:登上一卡通 範曾暢談畫中情
    追 新聞裡的那些「牛」之六辛丑牛年同歡慶,新聞裡面「牛」事兒多。今年春節長假,北京青年報記者每天為您梳理追蹤一個曾經被新聞「熱炒」的牛事兒,以新聞的視角為您的節日增添一分「牛氣」。2021年初,我國著名的書畫大師和國學家範曾先生授權其兩幅含有牧童和牛形象的牛年生肖作品登上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紀念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