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牛:登上一卡通 範曾暢談畫中情

2021-02-28 環球實事演說家

左上角關注環球實事演說家,公眾號優質精品號,每日推送專業、好玩、實用的知識!後續還有更多知識。

追 新聞裡的那些「牛」之六

辛丑牛年同歡慶,新聞裡面「牛」事兒多。今年春節長假,北京青年報記者每天為您梳理追蹤一個曾經被新聞「熱炒」的牛事兒,以新聞的視角為您的節日增添一分「牛氣」。

2021年初,我國著名的書畫大師和國學家範曾先生授權其兩幅含有牧童和牛形象的牛年生肖作品登上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紀念卡。在日常通勤中,市民即可通過這方寸卡片欣賞「有事於西疇」的耕種意趣,暢想「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田園生活。

範曾先生畫牛,神韻氣質俱佳,一向是業界新聞追逐的熱點。2017年7月,「高懷雲嶺——範曾八秩之慶」藝文展在國家博物館舉行。展覽共展出範曾先生自24歲至今的100餘幅畫作,成為媒體競相報導的文化盛事。其中被國家博物館收藏的《老子出關》,表現的就是牧童牽牛,老子坐於牛背之上的形象。

此番先生筆下的牛從館藏的「高閣」走到頗具「煙火氣」的一卡通卡片上,先生自有一番論道。他通過電話告訴北青報記者:自己非常願意作品以生肖票為載體進行傳播,無論是郵票,還是交通卡,他希望以這種大眾能接受的方式傳播藝術和文化。「我現在已經80多歲了,精力好的時候會畫一點畫,但很難與大家有過多的互動,所以也算通過這種方式與大家交流,儘可能地傳播一些藝術信息。」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2021年的一卡通生肖年票選擇了範曾先生「耕種」和「歸牧」兩幅畫作。這兩幅畫作,均是牧童牽著憨態可掬的黑牛,分別描繪著耕種中的牛和耕種後牧童牽牛回家的場景。

其實為千萬人持有的「一卡通」設計生肖造型,範曾先生這已經不是第一次。2019年,範曾先生為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設計了生肖豬年紀念票,正面以先生墨寶「亥年吉祥」四字為主形象,背面選用先生畫作,孩童加小豚栩栩如生,寓意金豬年萬事順利;2020年,繼續設計鼠年生肖紀念票,其中「老鼠偷油」的形象尤其為市民津津樂道。

就今年的生肖牛造型,範曾先生在接受北青報記者專訪時談道,這幅畫映襯了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並序》中的「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之意,所謂「有事」指的就是農耕之事。這句話也被用於先生書畫的題款,體現文人畫創作的詩意和趣味。由於兒童時期的生活經歷,範曾經常和村裡的牧童玩耍,「尤其是對牛羊等動物非常熟悉,因為這些兒時記憶,我很喜歡畫牧童和牛。」

範曾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喜歡畫牛,主要是受到老師李可染的影響。因為老師從小生活在農村,對牛的形象非常有感知,經常向他談起,牛作為農耕時期最主要的動物,與人類的生活關係非常緊密。農耕時期人類的生活離不開牛勤勤懇懇的勞動,即使到了農業機械化十分發達的今天,人們仍離不開牛奶等必需品,可以說牛正是代表著「勞動」「奮鬥」的價值。

在2021年牛年新春到來之際,範曾先生還手書了一副對聯「浩莽寰球值厄運,諸邦應識塞翁馬;文明古國逢新年,大匠甘為孺子牛」。激勵大家用「孺子牛」的奮鬥精神戰勝新冠疫情。而這副春聯也出現在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牛事如意——辛丑牛年迎春文化展」展陳中。

內存

範曾,1938年生於江蘇南通,中國書畫大師,著名國學家、詩人。現為北京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南開大學終身教授,南開大學文學院、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終身研究員,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名譽院長。範曾先生出身於文化世家,他於文、史、哲諸領域博古通今、通郵中西,提倡「回歸古典、回歸自然」,身體力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對中國畫的發展厥功至鉅,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


相關焦點

  • 範曾說:我「坐」大師「望」巨匠!
    對範曾慢慢失掉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已經長大了,我在重新認識這位被放在歷史坐標上的人。看到範先生在電視上暢談詩詞書畫,帶領大家體味中華傳統藝術魅力,其風採迷人,談笑間似有清風徐來,但我還是嗅出一點糟氣。
  • 範曾回應書法被圍攻:寫字是我自己的事
    對範曾慢慢失掉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已經長大了,我在重新認識這位被放在歷史坐標上的人。看到範先生在電視上暢談詩詞書畫,帶領大家體味中華傳統藝術魅力,其風採迷人,談笑間似有清風徐來,但我還是嗅出一點糟氣。我的失望,是他對自己作品的解讀,而他的自我評價,更讓人莫名其妙。中國書畫同源,有「坐四望五」境界的國畫大師,其書法水平不可低估。範曾怎樣評價自己的書法?
  • 有人這樣評價範曾的書法!你怎麼看!
    後來江湖上人物越來越多,各種傳奇不斷,分散了我的注意力。偶爾聽到的一些微詞,大多被讚嘆聲淹沒,範先生的形象越發高大,他終於成為一個光芒四射的公眾人物。       對範曾慢慢失掉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自己長大了,我在重新認識這位被放在歷史坐標上的人。看到範先生在電視上暢談詩詞書畫,帶領大家體味中華傳統藝術魅力,其風採迷人,談笑間似有清風徐來,但我還是嗅出一點糟氣。
  • 範曾大戰齊白石
    上圖中,範曾用線很飄很緊很脆,他畫石頭和衣服褶皺用一個畫法,繁瑣、乏味、俗氣、顯擺,凸顯了他內心的蒼白、無力和膚淺;齊白石的線條則很厚重、很老辣、很雄強,力道很足,無論粗壯的樹幹還是纖細的松針,均能做到力能扛鼎、收放有度,深而不僵、淺而不浮、厚而不滯、細而不飄。
  • 範曾研習書法幾十年,寫到這種水平,令人吃驚!
    對範曾慢慢失掉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已經長大了,我在重新認識這位被放在歷史坐標上的人。看到範先生在電視上暢談詩詞書畫,帶領大家體味中華傳統藝術魅力,其風採迷人,談笑間似有清風徐來,但我還是嗅出一點糟氣。我的失望,是他對自己作品的解讀,而他的自我評價,更讓人莫名其妙。中國書畫同源,有「坐四望五」境界的國畫大師,其書法水平不可低估。範曾怎樣評價自己的書法?
  • 範曾、黃永玉,水平半斤八兩
    範曾和黃永玉,勢同水火,卻又常常被人相提並論。這兩個畫家,市場都很成功,水平都不咋樣。拍賣記錄顯示,範曾的畫,最貴的已經拍到了一千八百多萬,過千萬的作品也有十多件。不過,這些動輒上千萬的天價,誕生的時間大都在2010年到2014年之間。最近幾年,範曾一幅畫只要拍出幾百萬的價格,就讓人覺得有演戲的嫌疑。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呀!
  • 賞析,範曾繪製《五吉圖》
    雞被譽為五德之禽,常見於書畫,範曾所繪的《五吉圖》便是其中之一。雄雞昂揚,大家風範雄雞作為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一個獨立畫科,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歷代畫家不但直接描繪雄雞的勤勞之美,更進一步賦予含意,託物寄情,體現了中國人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藝術形式。
  • 「風流才子」範曾:藝術成就頗高,卻奪朋友妻,一生被人詬病
    在古代風流文人中,明代的唐伯虎最為出名,他的詩、書、畫被稱為三絕,藝術造詣高超,才華橫溢是真的,然而他為人灑脫,落拓不羈,一生娶了三個妻子,風流也是真的。民國時期,徐志摩是最出名的風流才子,拋棄原配,追求所謂的愛情,最後也因為愛情去世。而到了當代,和「風流才子」沾上關係的或許是範曾了。範曾是一位國內外聞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作家。
  • 北京一卡通 App 上線 「卡面換主題」,華為、蘋果手機率先支持
    手機一卡通換膚操作指南卡面主題更換1. 下載 APP:下載最新版 北京一卡通 APP2.卡面主題暫停使用打開北京一卡通 APP,點擊首頁 「卡面主題」,在主題商城頁點擊進入 「我的主題」,在頁面中找到需要停用的卡面,點擊 「當前使用卡片」,選擇 「暫停使用」 即可恢復原卡面
  • 當代大師們的底褲——從蔡志忠到範曾、黃永玉、崔如琢
    朱新建評價範曾的畫更是一針見血:不是說他的趣味過時,而是虛偽,所以不好,並不是說畫古人就不好。《範曾自述》(文化藝術出版社)第45頁中的一段文字,範曾寫到第三任太太楠莉出身時,煞有介事地說她是侵華日軍軍官的遺孤,其父母都在日本靖國神社供奉,這種說法一直被視為給楠莉的身份鍍金,而且對日本戰犯頗有些恭維讚美之意,為國人所不恥。巧舌如簧且能死能活的範曾在風口浪尖上長袖善舞,他的人生之路總是踩著輿論的焦點與爭議,雖然驚險波折,卻總能化險為夷東山再起,真可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 範曾三婚老婆張桂雲:隱瞞婚史,婚內地下情,霸佔前夫家產
    就如這位國畫大師範曾,他的三婚老婆張桂雲做了一系列無下限之舉,隱瞞婚史,婚內地下情,霸佔前夫。而在這一系列的「騷」操作中,張桂雲的所作所為或多或少又都和她的現任丈夫範曾有關。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 範曾:忽有一矮矮動物撞我——為黃永玉畫像
    再論黃永玉的人品:一、黃永玉和《苦戀》黃永玉年齡長我14歲,我當美院國畫系一年級學生時,他任美院版畫系講師,應是從香港歸來四五年,據彼時香港報人中知名人士回憶,他在香港並無藉藉之名,不似後來《苦戀》中所描述已赫然大家,只是在大公報畫些題頭、尾花之類。
  • 範曾三婚的妻子有多「渣」?隱瞞婚史,婚內出軌,霸佔前夫家產
    或許有些人應該去看看範曾的名作《山鬼圖》,這部作品確實精緻逼真,很有看點。畫作中令人驚嘆的景象,使人想起西方美女和野獸的故事,畫中有一位美麗的女神從容地坐在蒼松下,挺拔挺拔,手持花草指向身後圓目怒睜,對她不是很好低吼的豹子,似乎暗示著她要安靜,畫面中有剛有柔,情節浪漫,通過對比展現了中國女性溫柔賢淑、痴情堅忍的美好品質。
  • 範曾還沒來得及解釋,好隊友趙忠祥先說話了
    在採訪中,春妮試探著問起範曾關於很多質疑他畫畫是流水線作業這件事情,範曾剛剛準備組織語言好好回應一番,沒想到一旁的趙忠祥立馬插嘴為他打抱不平,說了一句話,結果.範曾春妮有一檔專訪名家的訪談節目,她曾經到訪過朱軍、趙忠祥等大牌名人的家中。由於朱軍和趙忠祥都是與範曾來往密切的人,在訪談中多次聊到了範曾。
  • 大師間的江湖恩怨:82歲範曾VS96歲黃永玉,誰贏了?
    特別是在當時這樣一個環境裡,範曾對於黃永玉的畫雖然是完全看不上,但是他在討論畫作的時候,居然把話題直接引向了黃永玉的人品一說。範曾在他反擊的文章裡這樣表示,他認為黃永玉的畫完全就是一個門外漢的水平。作為一個國畫大師,單單看他的畫作來說既沒有線條也沒有色彩。
  • 範曾為人如何?李敖評價其:人品差又做作,楊振寧卻誇他百年一遇
    不僅是在國內出名,在國際上也是出了名的,曾獲得過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在中日文化藝術交流中也作出過突出貢獻,獲得了日中藝術交流特別貢獻金獎。1938年,範曾出生於南通的文學世家。在55年的時候,考入了南開大學的歷史系,並轉而學習書畫。
  • 國畫大師範曾,愛上恩人妻子,卻也曾捐款1000萬賑災
    到了上學的年紀,範曾因為天資聰穎,成績一直在班中名列前茅,多次獲得學校的嘉獎。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範曾在國畫方面的天賦也漸漸顯露了出來。他在13歲時就加入了南通市的美術協會,是當地「南通三小畫家」之一。
  • 範曾:對沈從文恩將仇報,奪友人之妻,偷情10年,稱情不自禁
    對於那些在我們生命中蕩漾起波紋的人,在最後的時光裡會緬懷,會感謝;對於那些曾深深傷害我們的人,可能到最後一秒鐘都還憎惡著他吧。著名畫家李苦禪在曾辭世之前對眾人說:「我沒有範曾這個學生!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這範曾又是何許人也?他到底做了什麼事才會讓自己的老師如此震怒,以至於在離世之前還要在眾人面前將他從自己的學生中除名。
  • 範曾「海納百川」四字書法作品,估價3000元,是物有所值你認可?
    ,這可是書畫界裡的「一哥」,他的書畫在當今書壇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一番畫作,動輒就要幾十萬,而他的書法也是別具一格,別開生面,自成一體,有不少網友也認為,若干年後,他的書法會和啟功先生的「啟功體」一樣,刷新書壇,成為獨步書壇的一種新書體,當然,也有不少人認為範曾書法只是一種「螳螂體」,是一種畫字,沒有什麼藝術價值,也沒有收藏價值,可是筆者最近看到了這樣一幅作品,四字「海納百川」,估價才3000元,不知道是否物有所值呢
  • 範曾出任首席大法官?
    我們看看範曾先生這篇文章,其論證過程,就犯了一堆邏輯錯誤。1、「煙幕彈」論證方式。所謂煙幕彈論證,就是在論證中,用很多細枝末節、不相關話題,來為自己觀點服務。範曾文章隱含的前提,是相信朱軍沒有性騷擾。那麼,合理的論證方式是:就事論事,或者證明是別人誣告、或者證明朱軍沒有性騷擾。範曾選擇證明朱軍是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