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原型比電影更感人,不願人前哭的徐崢有130場哭戲

2020-11-18 騰訊網

《我不是藥神》這部2018封神的電影相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國產電影裡第一個把現實的題材刻畫得如此深刻,但又不缺乏商業價值的電影,這是罕見又可貴的。

今天就走近《我不是藥神》的背後,看看封神電影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電影改編自藥俠陸勇的真實經歷,但真實生活中的陸勇和電影裡徐崢扮演的程勇有很大的出入,其中最大一個區別就是生活中的陸勇就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

關於這點,導演文牧野說:「這是從文藝電影改成了商業電影」。現實生活中的陸勇2002年被查出患有白血病。

當時陸勇的家庭還是十分富裕,可是在聽到白血病藥物格列衛一盒23500且只能吃一個月時,陸勇的家庭也漸漸支撐不住了,加之陸勇周圍的親屬的骨髓配型也都十分的不成功,所以陸勇只能等待國家骨髓庫能否傳來好消息。

在漫長等待過程中,不吃藥等於慢性自殺,可是吃藥又會將整個家庭拖垮,陸勇的心整日都被憂慮裝滿。他開始通過網絡創建qq群認識了全國各地的病友,也是從群裡得知這種高昂的藥品在印度有仿製品,價格僅有3000塊一瓶,這可是一個好消息,但是一分價錢一分貨,這仿製格列衛的效果能和真的一樣嗎?

陸勇託朋友從國外帶回仿製格列衛,經過三個月的服用,到醫院經過檢查後陸勇一切良好,這一檢查結果堅定了陸勇把仿製藥帶給其他病友的決心。

由此有了電影後面給全國各地病友送藥的情節,陸勇成為病友們中神一樣的角色,其實現實中的陸勇更為高尚,他不像電影裡的程勇以倒賣假藥為生。

陸勇自從與印度製藥商取得聯繫後,第一時間便把所有消息公布在群裡,堅決不做中間商,若要說有私心,他只是希望吃這種藥的人多一點,能夠促使印度製藥商有資金和有動力繼續仿製第二、第三代藥。

說完真實生活中的陸勇,我們來說說陸勇的扮演者徐崢。陸勇大無畏的精神讓人感動,哭戲肯定是電影裡必不可少的片段,電影《我不是藥神》裡徐崢整整有130多場戲哭戲。

哭戲一直都是徐崢的障礙,他很早之前就表示過"我從來不在很多人面前掉眼淚,就連在我自己導的電影裡,我都是能躲就躲,能遮就遮…"。

可見其究竟有多麼討厭拍哭戲,所以在《我不是藥神》裡每次拍哭戲時,徐崢都會提前一兩個小時躲在角落裡醞釀情緒,並且一哭就哭得稀裡譁啦。

一部電影的成功絕不是一個人努力的結果,除了主角徐崢外,電影裡還有很多閃光人物。如王傳君扮演呂受益,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

在最開始選角時,導演文野武認為王傳君太過帥氣高大,完全跟病態的白血病人扯不上任何關係,而王傳君為了拿下這一角色,每天跳繩八千次,減肥二十斤,活活把自己瘦出病態之感。

在現場拍戲時,他也一分未曾鬆懈,最後病危的戲份之中,王傳君是兩天兩夜未曾合眼,只為有一雙無神空洞的雙眼。還有吃包子的那場戲,更是連著吃了四十四個包子,前後吐了三次。

不過一切都值得,當在電影中看到王傳君的那刻,沒有人再記得起那個普通話不好的關穀神奇,他就是一個羸弱的白血病患者,他叫呂受益。

其他的演員們也都如王傳君一樣,一個比一個敬業。演神父的楊老師其實根本不會英語,他是一邊學習一邊演戲。

飾演黃毛的章宇,從不用替身,其中一場騎自行車摔跟頭的戲,他當場被摔的大叫。

能夠成就一部好電影,光有好的演員還是遠遠不夠的,背後拍板的人才是最為關鍵的因素。

說起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文牧野,他履歷和名氣都不足以讓人引起注意,但他從開始拍攝電影那刻起,似乎就不曾有過任何大的波折。這一切與他的努力分不開,也與他生命中的三位貴人息息相關。

第一位貴人,文牧野北京電影學院碩士導師田壯壯。在學習期間他就有不少可以和中國著名導演交流的機會,也正是在這一次次的交流之中,他反覆成長,鍛造出了極強的現實主義刻畫能力。

第二位貴人就是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監製寧浩,寧浩曾評價文牧野,"年輕但有清晰的審美方式,電影語言非常突出和完整。"可見其對於文牧野的賞識,所以寧浩在文牧野跨入電影行業後,給予了很大的幫助,成功讓文牧野站住了腳跟。

最後一位,就是本片的主角徐崢。徐崢在《我不是藥神》前期劇本的敲定上,給了文牧野很多有效的建議,整個劇本光改就改了一整年。

也就是這一切加在一起的總和,才有了如今豆瓣評分9.0的《我不是藥神》,而關於電影名字還一個小故事,導演組一開始定為《生命之路》,後來又改為《印度藥神》、《中國藥神》,經過幾次大大小小的刪改後,才最終定下了《我不是藥神》這個名字。

從更名也能看出導演組對電影概念的解讀,最開始只是簡單的對於故事的詮釋,並未深化主題,最後的"我不是藥神"才是真正提煉出核心。陸勇他本就不是造藥製藥的神人,他就是一個普通人,但正因為他是普通人,做出這樣大的義舉時,才讓這個人物更加光彩奪目!

而除了這些鮮活的人物以外,電影還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深思的問題,"法與情究竟怎麼衡量?""人的生命是有價格的嗎?"《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回答不了這些問題,當然更不能直接解決這些問題,但有些事只要做了,那就是意識到了,那就能稱之為進步,我們期待和相信即可。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看哭朋友圈,背後的真實事件更感人!
    看陣容有徐崢、王傳君,再加上這海報,一眼看去是部喜劇。確實……但它卻是部把人看出淚花的喜劇。網友的評論很準確:「海報裡的人笑得多開心,我就哭得有多慘烈」。《我不是藥神》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現實主義電影,它取材自真實的故事,但加入了許多戲劇性的改編。
  • 《我不是藥神》幕後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陸勇」的真實故事.電影的初始命名為《生命之路》,後來又改名為《印度藥商》、《印度藥神》、《中國藥神》等。最終在電影即將上映時才定下電影名《我不是藥神》。
  • 《我不是藥神》:不劇透只推薦,笑著笑著就哭了的一部好片
    《我不是藥神》還沒有上映,然而因為部分人看了點映,該片火速在朋友圈火了起來,未播先火口碑炸裂,看來確實是一部極好的片子。好在小編也有幸去看了此片,今天小編就向大家推薦這部片子,但是絕不劇透。小編看過這部劇後的整體感覺是,棒,難得的好片;感受是,笑著笑著就哭了,典型的先樂後哭的好片。
  • 《我不是藥神》:一部讓人哭死的喜劇
    沒有看過簡介的影迷們千萬不要被該電影的類型「喜劇」所迷惑,因為到最後你會像我一樣哭到崩潰,還會一邊哭一邊說著「這部不是喜劇嘛!」今天《我不是藥神》點映,口碑直線飆升,除了對劇情的無奈,還有就是演員的演技真的能徵服影迷,並且現在微博大V推薦度已經達到100%。
  • 寧浩徐崢合作的熱映電影《我不是藥神》,主角原型原來是他
    最近寧浩徐崢監製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在各大影院熱映,這部電影除了徐崢、王傳君、周一圍被大家所熟知,大部分演員大多數人可能都不認識,才上映一天票房就達到了3億,不得不說這是一匹黑馬。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徐崢主演的保健品商販程勇,接受王傳君主演的白血病患者的委託,從泰國代購治療白血病的仿藥的故事
  • 電影《我不是藥神》刷屏!很多人看哭了,背後的故事更有司法的溫度…
    這部「上海出品」的《我不是藥神》將鏡頭對準了在死亡邊緣掙扎的白血病患者,他們的絕望無助更多的不是來自病痛,而是貧窮——影片中,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支撐每個月4萬元的天價藥費,以至於很多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貧窮」一點點吞噬自己的生命。
  • 《我不是藥神》爆火,比電影更感人的是主角原型背後的故事…
    隨手一截網友對這部影片的感受,千言萬語彙成了三個字:好電影上映第3天,截止今天下午4點,《我不是藥神》就要累積8億票房了。具體來講,就是電影的前半段是好笑的,後半段是催淚的。醫療、白血病人、天價藥、社會底層小市民、情與法、生與死,這些詞語就是《我不是藥神》的關鍵詞。
  • 我不是藥神,我是病人!
    這部電影被譽為是中國版《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由由文牧野執導,徐崢、周一圍、王傳君等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其實,《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原型陸勇,「中國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34歲那年,陸勇確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吃了兩年抗癌藥格列衛,花費56.4萬。
  • 徐崢《我不是藥神》原型捐物,微博上這兩句話讓人落淚
    【01】剛剛,藥俠陸勇給大家帶來驚喜特殊時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總是讓你我感動。各路愛心人士各顯神通,購買所需物資捐物捐款。剛剛,讓觀眾記憶猶新的徐崢老師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首。
  •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男演員的哭戲有的讓人心疼有的讓你崩潰
    提到哭戲,在近幾年的國產電影裡,印象讓我最深的之一,是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首先,看完電影的我哭了,稀裡譁啦。而在戲裡,所有的哭戲中的淚都是含在演員的眼眶裡的,不得不說,這部電影裡的每一個演員都是好演員,都很會哭。
  • 《我不是藥神》幕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王傳君狂吃44個包子
    《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故事的原型是江蘇省無錫市一家針織廠老闆陸勇的故事,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2004年陸勇了解到印度生產的仿製致癌藥物具有相同的功效,就開始幫人代購此藥,2014年陸勇被抓,罪名是銷售假藥,陸勇被抓後有300多名病友聯合寫信向相關部門求情,2015年2
  • 《我不是藥神》主題曲《只要平凡》唱哭了多少人
    最近都在單曲循環一首歌,這首歌就是《只要平凡》,為《我不是藥神》的主題曲,由張碧晨和張杰合唱。每次聽到這首歌,都會想到電影。仿佛這部電影還歷歷在目,讓人感動不已,從來沒有覺得一首歌的歌詞會這麼符合一部電影。
  • 我不是藥神:意識形態黑色幽默電影,對社會的影響,是成功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由徐崢主演的黑色喜劇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藥店老闆開始替他賣毒品和向印度收錢,然後發現自己的良心的故事。影片上映後,引起熱議,徐崢成為金馬獎電影之王。這場演出太感人了,她懇求警察不要逮捕程勇,雖然她知道程勇在賣假藥,但她仍然堅持「我不想死,我只想活著」,真讓人哭笑不得。這句話充滿無奈,看不起病買不起藥,是很多人的現狀,程勇真的不對嗎?還有一個同樣令人感動的字符是黃毛。黃毛是一個不喜歡說話的人,而且比較自閉。病後,他去上海工作,他非常渴望活下去。為了治好這種病,他幫助程勇賣藥。
  • 2018催淚電影排行,《我不是藥神》穩居第一,另一個看哭無數人
    一年到頭來,我們總是要總結這一年都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哪些,順便對未來有一個規劃和奮鬥的理想,但是2018年,我最想說的,是兩部電影。同樣看哭了無數人的兩部電影,一部影響了中國的醫療事業,而另一部則是讓無數人哭著走出電影院。
  • 我不是藥神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主創團隊在此處將電影一分為二。前半段荒誕中帶有黑色幽默,後半段隨著團隊散夥、兩個成員先後病逝,直到最終徐崢做出最後的選擇,故事就像被灌了鉛,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悲涼,直到那個讓人淚奔的大結局,生命權與法律之間張力,構成了影片中最有力量的部分。就好像片中的一句臺詞一樣:他才20歲,他只是想活著,這有罪嗎?
  • 《我不是藥神》| 電影與「真實」, 徐崢背後是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我不是藥神》故事原型陸勇「第一次看《我不是藥神》是5月28日,在北京。黃毛出車禍那場戲,讓我想起了我父親。」片中「程勇」的原型陸勇說。 在《我不是藥神》的幾場宣傳活動中,這位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都有出席,站在徐崢、寧浩這些明星主創身邊,一遍遍講著自己沒有通過代購格列衛仿製藥掙過病友一分錢。
  • 最紅童星韓昊霖,哭戲感人演技獲徐崢肯定,年僅10歲提名百花獎
    如今電影市場中的國慶檔進行的如火如荼,在眾多爭先恐後上映的電影中有一位演員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他就在《我和我的家鄉》中與徐崢導演合作最後一課單元的最紅童星韓昊霖。還沒正式開拍之前,他就已經進入到了委屈的情緒,還與搭戲的小演員說:你可以罵我,這樣敬業的程度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到拍攝了幾條之後,情緒或許有些不到位,在得到徐崢和陶虹的指導之後,緊接著就立刻有了很大提升,將電影中需要表達的委屈,憤怒都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
  • 我不是藥神破三億 改編自真實事件
    電影《我不是藥神》在今天提前上映,而這部電影在之前的點映階段就引發了熱議。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店主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某種印度產「救命藥」的總代理商,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也使得法律和倫理不斷碰撞。實際上,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的原型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稱為「藥俠」、「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他所代購的是治療白血病靶向藥「格列衛」。
  • 他是「我不是藥神」原型,為救人代購仿製藥被逮捕,最後結局如何
    人生路上所經歷的一切就像一件件突如其來的禮物,我們無法預料將會得到怎樣的禮物,只盼望著送禮的人能夠和自己心意相通。可事實上,送來的禮物有驚喜,有失望,還有驚嚇。但不管是怎樣的禮物,我們都必須接受並好好對待,畢竟這也算是人生賜予我們的一種寄語。如果問大家,庚子年什麼事情讓你最刻骨銘心,我想可能都會說是這場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吧,畢竟它讓很多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在一夜之間破碎。
  • 《我不是藥神》——屬於我們製藥人的電影
    點擊上方的 行舟Drug ▲ 添加關注近日,電影《我不是藥神》在全國各地舉行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