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爆火,比電影更感人的是主角原型背後的故事…

2021-02-25 橘子娛樂

沒想到有生之年可以在電影院看到豆瓣9分的國產電影。

22萬以上的人打出來的9分的《我不是藥神》▼

隨手一截網友對這部影片的感受,千言萬語彙成了三個字:好電影

這個分數什麼概念呢——

在國產電影裡,僅次於《霸王別姬》《大話西遊》《鬼子來了》《無間道》《活著》《飲食男女》這6部神級電影。

上映第3天,截止今天下午4點,《我不是藥神》就要累積8億票房了。

甚至前段時間,徐崢作為山爭哥哥在飯圈C位出道,導火索也是因為這部電影。

應該是毫無疑問的現象級國產電影了,但是它值得咋舌的票房,值得豆瓣的高分,值得大家成為自來水。

故事從賣成人保健品的程勇各種落魄喪氣的事件開始:前妻要帶兒子移民、父親躺在醫院、沒有錢交房租。

因為白血病人呂受益找上門,他開始走私印度抗癌仿製藥,價格只有正版藥的六十分之一,效果卻和人家差不多。

別想太偉大,程勇只是想賺錢而已▼

在這個過程裡,他組成了一個小分隊:

 一個人撫養孩子的酒吧舞女、倔強沉默的黃毛、膽小怯懦的呂受益、年邁但是懂英語的傳教士。

他們要麼就是白血病患者,要麼是白血病患者的家屬。

販賣仿製藥的生意越做越大,但是程勇害怕坐牢,賺夠了錢,就把中國區的代理權賣給了別人。

但是事情一件接著一件,有人去世有人逃命,程勇動搖了。

具體來講,就是電影的前半段是好笑的,後半段是催淚的。

醫療、白血病人、天價藥、社會底層小市民、情與法、生與死,這些詞語就是《我不是藥神》的關鍵詞。

所以,橘子君的觀影過程內心OS:這玩意兒居然可以過審。

這種發人深省的現實題材商業電影,很多人講看到了韓國電影的樣子。

大家都知道《熔爐》有一句著名臺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但是《我不是藥神》有好幾句: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

「命就是錢」

每一句都振聾發聵。

你們可能已經知道了,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

電影原型也是一個曾經轟動一時的風雲人物——

就是被大家稱之為「藥俠」和「抗癌藥代購第一人」的陸勇▼

他本人和電影男主角還是有點區別的:

電影男主程勇是一個賣成人保健品的上海底層小市民,根本和慢粒白血病沒有關係。

真實人物陸勇是一家針織品出口企業的老闆,他本身就是一個白血病患者,做出口貿易也會講英文。

陸勇本人對《我不是藥神》的感情大概很複雜,它提高了大家對這個病的認知,但是男主角程勇被塑造成了一個見錢眼開的上海市儈小人。

電影預告片發布的時候,他發了一篇博文▼

電影裡的男主角藉機斂財,他強調自己沒有做過這樣的事。

不過陸勇本人還是徐崢一起來到清華大學,參加了電影首映。

坦誠看完預告很生氣▼

但是現在認可了這種改編▼

徐崢也是太會講話,他說觀眾不會因為這個角色而認為他不是英雄,小人物部分屬於徐崢,英雄的部分屬於陸勇。

大概還是怕被大家誤解▼

他還是強調了自己:沒有賣成人保健品,沒有賣藥賺錢,最不喜歡電影最後千人相送的場面,因為誇張到不真實。

從不解到相敬▼

我們來了解一下他當年的故事:

陸勇是江蘇無錫的企業家,2002年,他被診斷患有慢粒細胞白血病。

要麼骨髓移植——找到相符骨髓的概率太低時間太久

要麼中成藥——死亡率太高

要麼吃保命藥——需要一輩子堅持服用

這個藥就是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但是一盒的價格就是2萬3千5百塊。

這個定價極高,高於美國的2100美金(今天匯率13943人民幣)和香港的18000港幣(今天匯率15228人民幣)

同樣重量,格列衛的價格是黃金的20倍。

一顆200塊錢,一天800塊錢,他生病兩年就花了60萬。

我們算一筆帳,一盒一個月,23500×12×2=564000,的確是這個數字了。

他在QQ上創建了一個慢粒白血病人交流群:

一百來人的群裡,只有兩個人可以吃得起,其他人只有在病情進入急變期才會花錢買藥。

這時候,這個藥物已經沒有太大作用了,只能稍微延長一點生命而已。

有沒有錢直接決定了你可不可以活下來。

中國絕大部分的白血病患者,都是死於後期無藥,不是沒有藥,而是買不起。

就像電影裡向警察求情的老太太:「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領導,誰家裡沒有一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這輩子就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只是想活下去。」

你辛苦幾十年的積蓄,一場大病,就可以讓你一朝回到解放前。

但是這又是一個悖論——

人家醫藥公司花了50年時間,研發成本超過50億美元,成就5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催生2項可以獲得諾獎的重大發現。

如果價格便宜,就收不回成本,如果不賺錢,就沒有企業願意研製新藥,很多現在治不了的病以後也別想了。

所以盜版藥物便宜,只是因為乘了前人篳路藍縷的順風車。

可是不夠有錢的人,在高昂的價格面前束手無策,只能等著自己的生命逝去。

除了吃藥,白血病患者還要定期做骨穿刺檢查和骨髓移植配對,所有費用加起來得有70萬了。

所以兩年下來,家裡幾乎沒有多少錢供陸勇繼續吃藥了。

但是不吃藥,就只能等死,根本無路可走。

有一個細節:37歲那年,父親為了供他吃藥再次出去工作,在一次聯繫業務的途中,車禍身亡。

直到陸勇在網上看到一篇韓國病友的文章,得知印度Natco公司有一款格列衛仿製藥Veenat,一瓶只要三四千。

他先是委託韓國朋友打聽,再是從日本代購了這個印度仿製藥。

因為印度的法律沒有保護藥品化合物的智慧財產權,所以他們大量生產仿製藥,印度就成了世界廉價藥廠。

他吃了三個月,再去做身體檢查,血液指標一切正常,就把這個消息分享在了群裡。

接著從日本代購的藥包裝上找到藥廠地址,他聯繫到了印度製藥廠。

電影裡省去了這個片段,個人名義跨境買藥是很複雜的:

去銀行購買美元,用英文填寫各種單子,向印度這邊打款,打款憑證發給印度公司,錢到帳以後把藥寄過來。

陸勇一直沒有像電影裡的程勇一樣幫人代購藥物:

因為每個人對藥物的身體反應不一樣,他只是幫了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cue了一下流程。

感受一下陸勇的模板▼

接著買藥的中國人多了起來,陸勇和印度製藥廠談判,慢慢壓縮價格:

2004年每盒3000塊,2011年每盒1000塊,2014年每盒200塊。

我們算一筆生意,23500/200=117.5,購買正版藥一個月的錢,仿製藥可以吃117個月,也就是9年。

雖然這個數據是冷的,但是想像一下背後會有多少條生命可以因此獲救,100條或者1000條,真的很熱血。

陸勇沒有藉機謀財,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是陸勇救了他們的命。

如果沒有陸勇,這些白血病患者真的早就化成一把塵土了▼

他本人表示最大的私心就是希望印度製藥廠做大生意,有信心繼續生產二代三代藥。

因為有病人產生耐藥性,一代藥就失去了作用,他們還是要等死,印度藥升級對於他們來講是更大的活路。

為了方便買藥,陸勇網購了銀行卡:他人身份信息的信用卡。

於是被抓了▼

除了妨害信用卡管理罪,還有銷售假藥罪。

這時候,大家開始討論生命倫理和法律的碰撞:


從病人的角度看,這是真真切切的很便宜的可以救命的真藥。

從法律的角度看,這是沒有經過藥監局註冊和專利認可的假藥。

就像《我不是藥神》電影裡那句:為了救人命而違法有什麼錯

但是電影還是電影,程勇有波瀾壯闊的人性轉變。

現實生活裡的陸勇,沒有幡然醒悟,被司法和救命推著走,一切前提建立在自救和助人上。

他的行為確實很戳人,被大家賦予了俠義精神,被架在了藥神或者藥俠的位置上,是像普羅米修斯一樣盜火的英雄。

6000多名白血病患者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他免予刑事處罰▼

也有新聞講:其實是1002個人▼

《為爭取白血病患者基本生存權的集體自救行為的非罪化而吶喊》原文▼

實名請願▼

於是檢方宣布不予起訴,陸勇在看守所裡關了117天,終於重獲自由。

他對看守所記憶最深刻的是自己洗了43個冷水澡▼

在這些年裡,有幾百起代購進口藥的案件,只有陸勇一個人沒有獲罪。

他的特殊經歷,甚至直接加快了中國藥品審批制度的改革進程。

電影結尾▼

陸勇就像是一個孤膽英雄,他做著違反法律的事情,同時無償地在拯救了上千條生命。

這個俠義精神就值得respect一下。

截取法院最後公布的說理書一部分:

在國內市場合法的抗癌藥品昂貴的情況下,陸勇的行為客觀上惠及了白血病患者。儘管違反了國家對信用卡的管理秩序,但是他的行為的實際危害程度,相對於白血病群體的生命權和健康權而言,是難以相題並論的。

「如果認定陸勇的行為構成犯罪,將背離刑事司法應有的價值觀」,我們的法律也可以這麼的近人情呀。

但是GQ在今年6月的一篇報導《令人生疑的「中國藥神」》提出了對他的質疑:

2011年,陸勇換掉了吃了七年的Veenat,換成了Cyno公司生產的仿製藥Imacy。

他為Cyno做過宣傳,還介紹給了患者,但是這個公司生產的藥品連說明書都沒有。

當然,考慮到陸勇一直有換成二代藥三代藥的想法,而且印度也有幾千家藥企,所以現在也不要過早下定論。

陸勇在新京報的採訪裡回應了質疑:

陸勇確實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但是對他的質疑也是應該存在的聲音。

《我不是藥神》的最後,程勇講了一句:相信會越來越好的,希望這一天早一點到來。

今年,這個藥已經在19個省市裡被納入醫保,進口抗癌藥也是零關稅,真的越來越好了呀。

所以陸勇也說買印度藥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好事▼

這部電影裡有我們時代的陣痛和進步,還可以看到人性的光和熱,有眼淚有笑聲,還有什麼理由不搖旗吶喊。

人生苦短,能健康平安度過一生已經是有好運氣了,希望大家永遠不用體會電影裡沒藥可醫、沒錢買藥的場景。

最後一句

中國如果再有幾部這樣的現實主義改編電影,做夢都想笑。

有些還算是精緻的豬豬女孩,

護膚品是專挑貴的買,買得還特別多

但再看看臉,

好像該粗大的毛孔一個也沒變小

所以,護膚花錢不可怕

用錯才可怕!!!

【韓國Neogen珍妮慕斯】

原價:129元/支

粉絲福利價:99/支

拼團價:84.9元

直降40多元!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火了,這背後的故事才是真正的痛點!
    本周四,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的黑色喜劇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此前從上周六到本周三的點映,票房便達到1.15億!
  • 《我不是藥神》原型比電影更感人,不願人前哭的徐崢有130場哭戲
    《我不是藥神》這部2018封神的電影相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國產電影裡第一個把現實的題材刻畫得如此深刻,但又不缺乏商業價值的電影,這是罕見又可貴的。 今天就走近《我不是藥神》的背後,看看封神電影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陸勇:《我不是藥神》 的故事原型
    人物速寫   2018年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店店主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某種印度產「救命藥」的總代理商,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旋渦,也使得法律和倫理不斷碰撞。  實際上,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的原型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稱為「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 《我不是藥神》看哭朋友圈,背後的真實事件更感人!
    作者|女神的秋褲2018年7月2日,清華大學,《我不是藥神》首映禮。
  • 寧浩徐崢合作的熱映電影《我不是藥神》,主角原型原來是他
    最近寧浩徐崢監製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在各大影院熱映,這部電影除了徐崢、王傳君、周一圍被大家所熟知,大部分演員大多數人可能都不認識,才上映一天票房就達到了3億,不得不說這是一匹黑馬。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徐崢主演的保健品商販程勇,接受王傳君主演的白血病患者的委託,從泰國代購治療白血病的仿藥的故事
  •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原型沒有那麼慘,但也有小人物的掙扎
    徐崢通過《人在囧途》系列電影的熱映,在導演屆成功的站穩了腳跟,與王寶強兩人在電影中的優秀演繹,讓觀眾對他另眼相看,同時也被業內人士所看好。徐崢也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2018年橫空出世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賺足了觀眾的眼淚。而且票房最終以31億收場,佔領了中國電影票房榜榜首。
  • 電影《我不是藥神》刷屏!很多人看哭了,背後的故事更有司法的溫度…
    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幾乎一夜之間身邊的朋友都開始談論這部電影電影預告片片段 生老病死,是圍繞所有人一生的永恆話題。這部「上海出品」的《我不是藥神》將鏡頭對準了在死亡邊緣掙扎的白血病患者,他們的絕望無助更多的不是來自病痛,而是貧窮——影片中,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支撐每個月4萬元的天價藥費,以至於很多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貧窮」一點點吞噬自己的生命。
  • 《我不是藥神》的男主原型:多的是比電影更心酸的事...
    這個故事的背後到底是代購賣藥的人有罪?最近《我不是藥神》大火首映當天票房就破了3億豆瓣評分也達到了9.0分,一直居高不下周末腿毛眼睛正發著炎還是忍不住去看了這場電影和很多人一樣腿毛也在影院裡被這部影片感動的淚如雨下裡面的故事情節讓我感動演員的炸裂演技讓我感動但最觸動人心的是這是一個曾經發生過的真實故事
  • 《我不是藥神》將在日本上映,「藥神」原型發聲,太感動了
    近一段時間,《中國醫生》徐曄醫生、《派出所的故事》周世奇警官、《守護解放西》劉曦均特警等人爆紅網絡,這幾位真是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要靠才華,憑藉著在各自崗位上的堅韌不拔圈粉無數,他們都是人民的守護者。正是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不平凡的事,才讓我們有了戰勝一切的信心,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電影中負重前行的身影。
  • 夜思 | 《我不是藥神》:現實比電影更殘酷,也比電影更美好
    《我不是藥神》:現實比電影更殘酷,也比電影更美好文/楊鑫宇01這部電影不尋常最近,《我不是藥神》紅了。這部取材自真實故事的虛構電影,紅透了大江南北、紅遍了大街小巷。它讓全國人民知道了「慢粒白血病」,知道了能夠治療這種疾病的「神藥」格列衛(影片中被稱作「格列寧」),也知道了「神藥」背後冰冷而殘酷的矛盾與現實。這部電影在一片讚譽聲裡斬獲豆瓣電影9.0分的高分,但質疑之聲也不出意料地出現了。
  • 《我不是藥神》與它背後的阿里影業
    由阿里影業聯合出品、淘票票聯合發行的《我不是藥神》,徹底火了。點映期間,該片在票務平臺的評分高達9.7,問鼎國產片最高紀錄;豆瓣評分9.1,成為華語影史第九部豆瓣9分電影。每一款重大新藥問世,背後都凝聚數十億美金的資金以及可能長達幾十年的等待。以《我不是藥神》中「格列寧」的原型「格列衛」為例。
  • 《我不是藥神》原型陸勇又去印度了,這次運回的是口罩護目鏡
    2018年,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以高票房和空前的高口碑,在當年夏天的電影檔脫穎而出,引發了極大的社會討論和共鳴。而《我不是藥神》主人公,程勇的原型——陸勇,在影片爆火後,也漸為公眾所熟知。現實生活中,這個在阿里巴巴1688上經營一家手套店的個體老闆,幫助病友從印度購買仿製藥,並以此推動了中國醫改,被人稱作「藥俠」、「藥神」。
  • 《我不是藥神》遭電影原型人物陸勇控告侵權!中國好電影恐涉官司
    《我不是藥神》遭電影原型人物陸勇控告侵權!中國好電影恐涉官司最近最火的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這部電影號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群白血病人為了生存而鬥爭的故事,點映8小時票房便過億,豆瓣評分9.0.堪稱國產片中的精品。
  • 《我不是藥神》不是神作,它是美人魚!
    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捨不得幾十塊錢,而是不想看到國產電影沉浸在越爛越賺的怪圈裡。《我不是藥神》打破了我的觀影習慣,點映之前就被各種安利,點映之後的爆表口碑,讓我不得不提前走進影院。 說實話,看完之後有點小失望。失望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它與網絡口碑之間的距離。
  • 看完這篇文章,所有的《我不是藥神》的影評都不用看了
    有消息說,《我不是藥神》票房三天破10億,對北京文化股價影響超出《戰狼2》。那對於自媒體界,有什麼影響呢?根據數據顯示:跟「我不是藥神」相關的條目有兩萬多條,十萬+文章有200+。可見,這部電影有多火。sir電影為這部影片寫了5部影評,烏鴉電影為這部影片寫了2部影評,如果是我,我會為這部影片寫上10篇影評。哈哈。
  • 如果按照原型真實故事拍,《我不是藥神》3天票房還能達9.5億嗎?
    今天7日是《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第二天。今天一天的票房,到今晚7日10點22分的實時票房達到了3.7億!上映3天,累積票房驚人的9.51億。一早到網上訂票,上午的場次全搶光了,只搶到下午3:50的這場。
  • 豆瓣9.0,《我不是藥神》這麼火,你知道電影原型當年多麼慘嗎?
    電影《我不是藥神》是徐崢和寧浩第五次合作,且是兩人在十二年後再度進駐暑期檔的重磅作品。電影努力突破國產影片類型,在歡樂幽默基調中,加入深刻現實意義,生動再現因「藥」而展開小人物成長故事,可謂是有笑亦有淚,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高達9.0分,有望憑藉「口碑炸裂」實現更大的票房突破.
  • 《我不是藥神》電影人物原型又去印度了!這次是給醫生買口罩
    兩年前,華語電影還是一片形勢大好的景象。在2018年和2019年,中國電影也確實呈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這種局面不單單是票房上,在質量上也是有口碑的。有些電影甚至成為公認的佳作,比如2018年的《我不是藥神》。不但口碑上質量上非常出色,而且也引發了一定的社會問題。
  • 《我不是藥神》原型人物陸勇,你所不知道的背後故事
    5年後的今天,以他為原型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但在不少人看來《我不是藥神》中,呂受益的角色正是如此,他家財散盡,付不起昂貴的格列衛來維繫生命,病情從慢性期演化到急變期,因為沒有合適骨髓移植,只能通過化療來儘量延續自己的生命。
  • 《我不是藥神》火了,王傳君也火了
    最近新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非常的火,評分也很高。而王傳君也正是在裡面擔任主角。在這部電影裡,仿佛讓全國觀眾人民重新認識了他這個骨瘦如柴充滿理想與追求的青年。自從拍了這部電影那真的是好評如潮,呼聲一片。在《愛情公寓》電影版準備開拍時,他拒絕了「大家都覺得拍完《愛情公寓4》就應該結束了。因為已經合作不下去了,先不說抄不抄的事,你不覺得越看越像一部廣告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