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刷屏!很多人看哭了,背後的故事更有司法的溫度…

2021-02-08 上觀新聞

這兩天,一部名為《我不是藥神》的國產片

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幾乎一夜之間

身邊的朋友都開始談論這部電影

電影預告片片段

 

生老病死,是圍繞所有人一生的永恆話題。

這部「上海出品」的《我不是藥神》將鏡頭對準了在死亡邊緣掙扎的白血病患者,他們的絕望無助更多的不是來自病痛,而是貧窮——影片中,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支撐每個月4萬元的天價藥費,以至於很多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貧窮」一點點吞噬自己的生命。

徐崢飾演的男主角程勇窮困潦倒、急需用錢,有白血病人找到原先賣「印度進口」王子神油的他,希望他從印度帶一些仿製的藥品格列寧,因為仿製藥價格比正版藥便宜許多,而程勇也決定鋌而走險。

在經歷了種種坎坷之後,他從一個只想賺錢的藥販變成了就算貼錢也要賣藥的「好心人」。因沒有正規手續,程勇的賣藥行為最終被警方調查……

 

看過點映的網友一致點讚

有人甚至說,這是今年至今

最好看、最深刻、最催淚的國產電影

豆瓣截圖

據了解

影片改編自當年熱議的「陸勇案」

而電影主人公的原型——陸勇

最終沒有被檢方起訴

在法與情的抉擇中

司法最終體現了其溫度


據《GQ中國》報導,陸勇在34歲那年被確診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吃了2年正版「格列衛」(此藥可讓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十年生存率,從以前的不到50%,增加到現在的90%左右,並且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他花費了56.4萬。後來他改用價格低廉的印度仿製藥,並且還為病友們代購,被稱為抗癌藥「代購第一人」、「藥俠」。

 

但好景不長,陸勇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被捕。2014年7月,湖南省沅江市檢察院對陸勇提起公訴。但戲劇性的是,眾多癌症患者紛紛在聯名信上簽字為他聲援,請求司法機關對他免予刑事處罰。2015年初,檢方最終決定對陸勇不予起訴。

檢察官在決定不起訴的釋法說理書中解釋說道:「如果認定陸某某的行為構成犯罪,將背離刑事司法應有的價值觀」。

相關截圖,點擊查看檢方原文

陸勇現身影片點映

「我沒有賺過一分錢」


2日晚,陸勇出現在清華大學,與大學生們一起看完了《我不是藥神》。主持人介紹他上臺時,全場掌聲不斷。

原型陸勇

 

在沒看電影前,陸勇聽聞劇情後曾很生氣,他認為影片裡程勇早期斂財的做法,會損害自己的形象。

 

「我不是這樣的人,我是一個白血病患者,我是自救,順帶也幫助大家。

 

「我和原型有差距,我沒有販賣過藥品,沒有賺一分錢,我幫了很多人。

 

陸勇反覆澄清,但對於劇情,他又表示理解,「畢竟電影劇情需要」。

電影海報

窮人有續命的機會嗎?

 

陸勇的病友李群,一直服用正版的格列衛。在他看來,吃仿製藥的陸勇,身體情況和自己沒啥區別。

 

所以,當區別只存在於金錢上時,電影又拋出來新的話題——窮人有續命的機會嗎?

 

影片中,假藥販子逼程勇交出仿製藥的進貨渠道,自己開始加價售賣。他跟程勇說:「這世上就一種病,窮病。」

 

難道窮人就沒有與死神搏鬥的資格,就要乖乖等死嗎?

 

不是。

 

生命之前人人平等,沒有人會因為窮,就被剝奪生存的權利。

 電影海報

電影裡,程勇被判了5年有期徒刑,他在法庭上說:「看著這些病人,我心裡難過,他們吃不起天價藥,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殺……我相信今後會好的,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所幸,因為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隨著格列衛的降價和被列入醫保、國產仿製藥的上市以及進口抗癌藥物零關稅等一系列政策,單純靠天價藥續命的時代終於終結。

 

陸勇也感受到了這種變化。

 

「2004年我成立了一個QQ群,裡面100位患者,只有兩個人吃得起正版藥。吃正版藥是什麼概念?等於每天睜眼就需要800元,如果我不小心掉了一粒藥,我都會去把它找回來。但現在,找我的患者越來越少,因為大家負擔的起,也吃得起藥了。」

電影預告片片段

據了解,除《我不是藥神》《動物世界》外,黃渤執導的《一齣好戲》、經典IP改編影片《愛情公寓》、系列影片新作《反貪風暴3》、科幻題材 《解碼遊戲》,以及動畫影片《肆式青春》等多部「上海出品」影片陸續上映。在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過程中,這些「上海出品」的影片正助力國產影片打造最強暑期檔。

本文綜合自: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新民晚報、澎湃新聞、上觀新聞等

微信編輯:皮小姐

你或許還想看↓↓↓

注意!又一款藥兒童孕婦禁用!中藥注射劑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沒約到病人,「莆田系」醫院員工竟遭老闆毆打!警方已介入調查


覺得文章不錯,那就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原型比電影更感人,不願人前哭的徐崢有130場哭戲
    《我不是藥神》這部2018封神的電影相信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國產電影裡第一個把現實的題材刻畫得如此深刻,但又不缺乏商業價值的電影,這是罕見又可貴的。 今天就走近《我不是藥神》的背後,看看封神電影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 《我不是藥神》爆火,比電影更感人的是主角原型背後的故事…
    隨手一截網友對這部影片的感受,千言萬語彙成了三個字:好電影這種發人深省的現實題材商業電影,很多人講看到了韓國電影的樣子。大家都知道《熔爐》有一句著名臺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 陸勇:《我不是藥神》 的故事原型
    人物速寫   2018年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店店主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某種印度產「救命藥」的總代理商,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旋渦,也使得法律和倫理不斷碰撞。  實際上,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的原型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稱為「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 我不是藥神,我是凡人
    最近最熱的電影,毫無疑問是《我不是藥神》。這是一個完全無法避開的現象級作品。
  • 《我不是藥神》看哭朋友圈,背後的真實事件更感人!
    看陣容有徐崢、王傳君,再加上這海報,一眼看去是部喜劇。確實……但它卻是部把人看出淚花的喜劇。網友的評論很準確:「海報裡的人笑得多開心,我就哭得有多慘烈」。《我不是藥神》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現實主義電影,它取材自真實的故事,但加入了許多戲劇性的改編。
  • 關於《我不是藥神》朋友圈說說精選 聊聊藥神觀後感
    近段時間,朋友圈基本被《我不是藥神》看後說說刷屏了。很多人都表示,我不是藥神是我近年來,看過最好的一部國產電影了。以下是小編精選的關於《我不是藥神》說說大全,如果覺得不錯的話,也可以轉發作為自己的朋友圈說說話題哦。
  • 徐崢的《我不是藥神》到底講了什麼?背後故事有哪些?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的刷屏電影——《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平凡的神油店老闆程勇,在機緣巧合下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代理商的故事,通過描述程勇與「格列寧」之間的「糾葛」,反映了當時慢粒白血病患者「治病貴、天價藥」社會現狀。電影故事原型人物是誰?
  • 《我不是藥神》:比癌症更絕望的,是窮病!
    最近 ,《我不是藥神》大火在網絡上受到一片好評昨天,上尉也去看了到目前為止 這部片子的豆瓣評分達到了9.0分這部片子非常感人上尉在電影院裡也禁不住為之潸然淚下也許很多人知道這部電影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做陸勇被中國媒體稱為「藥俠」
  • 看完這篇文章,所有的《我不是藥神》的影評都不用看了
    有消息說,《我不是藥神》票房三天破10億,對北京文化股價影響超出《戰狼2》。那對於自媒體界,有什麼影響呢?根據數據顯示:跟「我不是藥神」相關的條目有兩萬多條,十萬+文章有200+。可見,這部電影有多火。sir電影為這部影片寫了5部影評,烏鴉電影為這部影片寫了2部影評,如果是我,我會為這部影片寫上10篇影評。哈哈。
  • 《我不是藥神》的男主原型:多的是比電影更心酸的事...
    ...前兩天喵去看了《我不是藥神》作為一隻感性的喵,當場就老淚縱橫了但有個問題卻引發人深思
  • 我不是藥神,除了電影,還有仿製藥背後的故事
    「邊看邊哭,哽咽聲一片……」沒錯,你知道我說的就是神劇——《我不是藥神》由徐崢主演、寧浩監製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正式上映。這部現實主義電影取材於2015年的真實事件——陸勇事件。在公映前的點映式中,影片口碑爆棚。新時代的現實題材升溫出於情節需要,《我不是藥神》點綴了不少印度元素,這讓人聯想到近年來在中國頻受好評的印度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
  • 《我不是藥神》:藝術來源於生活,這部電影看哭了多少人
    近年來,中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更是呈井噴式發展,如《親愛的》《失孤》《落葉歸根》《嘉年華》等影片的出現,但仍深藏閨中無人識。終在2018年夏季迎來一次逆風翻盤的作品——文牧野導演的《我不是藥神》上映,大受好評。其打破傳統現實題材電影的固有慣性,為我國現實題材影片的類型拓展進行了有益嘗試。
  • 2018催淚電影排行,《我不是藥神》穩居第一,另一個看哭無數人
    一年到頭來,我們總是要總結這一年都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哪些,順便對未來有一個規劃和奮鬥的理想,但是2018年,我最想說的,是兩部電影。同樣看哭了無數人的兩部電影,一部影響了中國的醫療事業,而另一部則是讓無數人哭著走出電影院。
  • 《我不是藥神》,到底是不是神作?
    不能說票房對好電影來說沒有意義,好電影能被更多的人看到,就是最大的意義。所以《藥神》的不同在於,它既能有如此的口碑,還能有如此的票房,說明它除了有勇氣,還非常聰明,而聰明的背後,其實是全方位的專業。 很明顯,這麼改戲劇性更強,故事更清晰也更簡單易懂。還讓電影主角有了一個從爛人到聖人的成長過程,從而讓觀眾更能產生共情,也更具有話題性。 可能也有觀眾會說,這種處理方式不尊重現實,避重就輕,批判的還不夠深,阻隔了對社會問題真正深入的思考。
  • 《我不是藥神》:一部讓人哭死的喜劇
    最好有人陪著,因為看完後會有點緩不過來。沒有看過簡介的影迷們千萬不要被該電影的類型「喜劇」所迷惑,因為到最後你會像我一樣哭到崩潰,還會一邊哭一邊說著「這部不是喜劇嘛!」今天《我不是藥神》點映,口碑直線飆升,除了對劇情的無奈,還有就是演員的演技真的能徵服影迷,並且現在微博大V推薦度已經達到100%。
  • 《我不是藥神》與它背後的阿里影業
    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藥神」的故事仍有可能發生——治療肝癌的多吉美,治療痛風的非布索坦等藥物的價格高企或缺失,仍在病痛之外,折磨著病患家庭的神經。如何在保障研發的同時,讓更多人享受新藥的福利,是一個比電影複雜幾何倍數的難題。相較理不清、道不明的醫藥平衡,《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誕生,或許更值得關注與討論。
  • 《我不是藥神》原型:醫保新政策後 找我尋藥的人少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白血病患者,是一個真實的人 最近一部國產好劇《我不是藥神》正在朋友圈刷屏,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元,而口碑卻創造了國產電影的新高,數萬網友觀影后在豆瓣給出了9.1的高分。故事講的是:白血病人呂受益(王傳君飾),身子一天比一天弱,只能靠一種叫「格列寧」的藥續命。但他買不起,準確地說,在國內買不起。市價四萬一瓶。而印度生產的藥效相同的藥,只要兩千。賣印度神油的老闆程勇(徐崢飾)在其中發現商機,從印度代購,賣給國內的白血病人,被病人封為「藥神」。
  • 我不是藥神,看一百遍也不會膩的電影
    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一部分是演員的表現力好,另外一方面來自於這個故事是真人改編該片是寧浩與徐崢繼《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與《心花路放》後的第五次合作,全片以程勇為著眼點,從不同心理層面上來刻畫救贖與被救贖的心理過程
  • 「我不是藥神」背後的「陸勇案」
    大智論道 Great minds disscuss ideas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周浩最近,徐崢的《我不是藥神
  • 2018年最好的華語電影,我還是要選《我不是藥神》
    而讓本片更足以載入史冊的,是來自國內外專業電影人的肯定。短短半年,《我不是藥神》已經「刷獎無數」。除了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之外,本片為華語電影也帶來了新的希望。正如不少人評論道:本片對中國電影發展類型片,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影片已經遠遠超越了票房或者評分帶來的表象,深入地看,《我不是藥神》也指明了本土電影發展的新方向,或許會成為中國電影崛起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