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炮塔神教復興?義大利萬噸大驅裝備4門主炮,火力傲視全球

2020-11-19 騰訊網

《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

▲配備多門艦炮的義大利新一代DDX萬噸大驅想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海軍戰艦的艦炮可以說是海軍戰艦上現存最古老的一種武器,畢竟從人類擁有火炮後不久便將其裝備在了水面艦艇上以用於打擊敵方的各類目標。但是,隨著後來飛彈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多數現代化的海軍水面艦艇上的核心武器都變成了飛彈,而非曾經的艦炮,不過,對於艦炮這一有年代感的武器而言,其也還沒到了真正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目前,各種具備先進作戰能力的艦炮仍然是大部分海軍水面艦艇上的主要裝備。

▲義大利版"地平線"級驅逐艦的艦體前方的兩門76毫米"奧託·梅萊拉"速射艦炮(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畢竟有了飛彈了,因此,如今主流海軍水面艦艇上的艦炮的數量只有2-3門,包括1門大中口徑的主炮以及1-2門中小口徑的近防炮。當然也有些例外,比如,義大利就十分熱衷於在大型水面戰艦上布置數量較多的現代化艦炮。其海軍此前裝備的義大利版"地平線"級驅逐艦上就同時配備了三門76毫米"奧託·梅萊拉"速射艦炮,那這些76毫米艦炮即作為義大利版"地平線"級驅逐艦的主炮之用,也承擔一定的對空防禦等作戰任務。

▲義大利新一代DDX萬噸大驅的三視和性能介紹示意圖中可以看出其艦炮的布置方位(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如今在義大利的新一代的DDX萬噸大驅上,義大利則繼續將現代化多炮塔戰艦給發揚光大。從目前已有的信息而言,義大利新的DDX萬噸大驅除配備用以發射"紫菀"防空飛彈和"海斯卡爾普"對陸攻擊巡航飛彈的64個發射位的飛彈通用垂直發射系統以及採用傾斜發射裝置發射的反艦飛彈等武器裝備外,其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同時配備了4門艦炮,而這這樣的一個配置,無疑將讓義大利新一代DDX萬噸大驅的艦炮數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義大利的127毫米"奧託·梅萊拉"輕量化緊湊型艦炮(圖片來源於:網絡)

義大利新一代DDX萬噸大驅上面計劃裝備的這4門艦炮,其中一門為布置在艦體前方以作為全艦主炮使用的64倍徑127毫米"奧託·梅萊拉"輕量化緊湊型艦炮,布置在艦體中部和後部的共計3門全部採用非穿透式設計的76毫米"斯特萊絲"超速射艦炮則作為艦上的副炮使用,那這些火炮裡,127毫米"奧託·梅萊拉"輕量化緊湊型艦炮用於對付敵方的各類水面和岸上目標,並具備一定的對空防禦作戰能力,另外3門76毫米"斯特萊絲"超速射艦炮則用以戰艦的近防作戰任務,且也具備一定的反水面目標作戰功能。此外,配備在義大利新一代DDX萬噸大驅上面的這些艦炮也都採用了隱身外殼設計並擁有發射先進彈藥的能力,比如,127毫米的"奧託·梅萊拉"輕量化緊湊型艦炮可發射最大射程達到100公裡左右的"火山"遠程制導炮彈,而76毫米"斯特萊絲"超速射艦炮則可以發射"飛鏢"防空制導炮彈。

▲義大利的76毫米"斯特萊絲"超速射艦炮(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上面介紹而言,我們可以看出呢,義大利新一代DDX萬噸大驅雖然配備的艦炮多了點,但由於這兩類四門艦炮均擁有發射先進彈藥的能力,因此,其艦炮的作戰能力理論上應該說都是不錯的。同時,有了這樣一種能力後,也能提高義大利新一代DDX萬噸大驅未來的整體作戰能力。當然,義大利人的這樣一款多炮塔戰艦未來究竟能有怎樣的表現,那估計還得留給時間和實戰來檢驗。

相關焦點

  • 長門號戰列艦的「妹妹」:10門410毫米主炮,慘被自己人擊沉
    長門號戰列艦的姊妹艦,10門410毫米主炮,沒能進入「七大戰艦」其實在二戰開始之前,日本原本有機會擁有12艘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之後,原本日本還建造了兩艘戰列艦,也就是加賀級戰列艦,整體比長門級有所放大,火力防護也有加強。
  • 德國「幻想」中的超級戰列艦,排水量14萬噸,比核動力航母還要大
    戰列艦的建造標準被放寬到45000噸、16英寸主炮的上限。與此同時,隔壁的蘇聯海軍也表現出對大建的渴望。深感憂慮的元首表示:我們也要大建!最好能上800毫米炮,碾壓那群渣渣!800毫米:總能想到些奇怪的火炮這番話著實驚著了德國海軍。第一,德國海軍設計的406毫米艦炮已經進入收尾階段,此時變動主炮口徑無異於前功盡棄。
  • 坦克為什麼不裝備威風 又火力強大的雙管炮?
    (美國西木公司出品遊戲《紅色警戒》中的天啟坦克,採用雙152炮和四履帶設計,還配有防空飛彈,造型上具有典型的蘇聯坦克特徵)(聯邦軍61式坦克,造型上借鑑了美制M1和M60坦克和以色列梅卡瓦坦克)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幻想中的坦克具有大口徑雙聯裝主炮的特徵,其可以想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即一次可以發射兩發炮彈,火力投送加強一倍,命中的概率也就提高了。
  • 在抗戰劇《亮劍》裡那門一炮定乾坤的義大利炮到底有多厲害?
    李三萬摘要: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這句臺詞如今已經成了網上最火爆的網絡語言之一,那麼這門在平安格勒戰役中一炮定乾坤的義大利炮到底有多厲害?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
  • 美國已經取消密集陣,055萬噸大驅這麼先進,為何還裝1130近防炮
    近防炮是軍艦的最後一道屏障,以極高的射速成為了艦艇的最後一道屏障。世界著名的近防炮有美國的密集陣,俄羅斯的AK630和我國的730和1130近防炮。其中我國的1130近防炮以每分鐘11000發的射速成為了世界上射速最快的近防炮。
  • 裝甲怪獸:四聯裝炮塔戰列艦
    【話說軍世】「密集火力」戰列艦:二戰另類造船史在武器裝備歷史上,炮管的數量很重要,因為他直接決定可以投入的火力密度,比如說著名的八聯裝「砰砰」炮,前蘇聯大名鼎鼎的「石勒喀河」自行防空炮,還有變種「異形」:「冒藍火」的加特林,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裝備四聯裝主炮的戰列艦。
  • 義大利的「七豪傑」,失意的重巡,二戰前後義大利條約型重巡洋艦
    艦型與武備布置一覽在武備方面,新艦採用了8門「安薩爾多」1924年式50倍口徑艦炮,這8門艦炮以雙聯裝的方式分布在艦艏和艦尾的4座炮塔內,能夠對31000米距離上的目標進行射擊。副炮則為16門「奧託」1924年式100毫米高平兩用炮,最大射高為10000米。近程防空則依賴4門1915年式單管40毫米速射炮和4艇12.7毫米重機槍。為了保證動力系統在戰鬥中不會被一次性摧毀,新艦的動力布置採用了「鍋爐艙-輪機艙-鍋爐艙-輪機艙」的布置。
  • 千億炮塔!千億星辰!「多炮塔神教」與太空時代星際戰列艦幻想
    他們視擁有多個炮塔、大口徑主炮、體型龐大的戰爭機械(包含戰艦但不局限於戰艦)為「男人的浪漫」,認為其代表了機械時代的人類對於攻擊力、防禦力的極致追求。在中國的軍迷中,更是形成了一個以「多鉚蒸鋼(剛)」為口號的「多炮塔神教」!這些軍迷也喜歡自稱「多炮塔神教眾」。
  • 輕型戰車的典範---義大利「半人馬座」輪式坦克殲擊車
    義大利"半人馬座"輪式裝甲車早在1990年就已批量生產了, 這種裝甲車由於裝有大口徑加農炮而具有了強大的火力,再加上其輪式底盤出色的公路機動性和較好的越野機動性,使它能夠獨立遂行偵察和反坦克作戰任務,故被人們稱為"輪式坦克"。
  • 打虎英雄歸來,俄軍新型57神針炮亮相紅場閱兵式!
    俄羅斯裝甲戰車越來越多使用57毫米口徑火炮,不久前庫爾幹人-25步兵戰車也安裝了57毫米大炮。早期版本的庫爾幹人-25步兵戰車在2015年5月9日的紅場閱兵上首次亮相,分為BMP和BTR系列。庫爾幹人-25步兵戰車是庫爾幹機械製造廠所製造的25噸模塊化平臺的簡稱。BMP型配備一門30毫米口徑的自動火炮,搭載「時代」/「迴旋鏢-BM」遙控炮塔。
  • 第一艘旋轉炮塔遠洋鐵甲艦,炮彈重達320公斤
    第一艘遠洋旋轉炮塔鐵甲艦,炮彈重達320公斤在南北戰爭時期,美國率先設計建造了一艘鐵甲艦「莫尼特」號,該艦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了可以360度旋轉,裝備2門280艦炮的炮塔,不過這艘鐵甲艦雖然火力強大,但是3.2米的吃水很淺,9節的航速也慢得可憐,標準排水量只有987噸,只是一艘潛水重炮艦,是的,與一戰
  • 臺灣地區現役主戰坦克一覽|炮塔|輕型坦克|機槍|坦克炮_網易訂閱
    建造沿革  1959年3月M60坦克定型,1960年開始生產,並於1960年裝備美國陸軍 ,與M48A2坦克相比,主要是採用了新的105毫米線膛炮、改進型火控系統和柴油機等,火力加強,最大行程大為提高。到1985年5月停產時,M60系列坦克共生產了15000多輛。
  • 水上重坦克: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
    水上重坦克:炮艇裝坦克炮的那些事兒在內河炮艇上裝上坦克炮塔這件事兒,是很具有「蘇聯風格」的,比較有名的炮艇裝坦克炮,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史達林格勒會戰期間,前蘇聯的1124型和1125型炮艇,這些裝備著T-34坦克76毫米坦克炮的小艇,在戰爭期間不僅成功的遲滯了德軍的進攻
  • 四大超先進技術齊聚,含雷射炮,電磁炮,印度萬噸大驅畫餅充飢?
    中國055型萬噸飛彈驅逐艦問世之後,不少專家將其評定為亞太水域最強飛彈驅逐艦。一時之間這艘戰艦風光無兩,不僅大大提升了海軍軍力,且還順帶收穫了一大波粉絲。這讓一旁的印度看得有點著急了。
  • 義大利戰列艦比德國俾斯麥號更強,卻被2枚炸彈輕易擊沉
    但是由於義大利「豬腳」光環照耀,這艘強大的戰列艦在服役不到一年,主炮一炮未發,就被2枚炸彈給炸沉了。而「俾斯麥」號沉之前起碼還擊沉了英國著名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圖片:不可一世的羅馬號被德國一枚制導炸彈擊沉。「羅馬」號是義大利維託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的第三艘,也是當時最強大的水面艦艇。"
  • 小車扛大炮的代表玩意,一抗就抗六門炮
    它的車體上安裝了一個全鋼製炮塔,炮塔的左右兩側的掛架上各裝有三門M40型106毫米無後座力炮(其實是105mm,為了和彈藥不能通用的M27區別開才在彈藥上表明106mm),能夠以相當高的射速依序或是一齊射擊,六門炮中的兩門被設計成可以很容易地從車上卸下,並在需要時與地面支架一起使用。
  • 巨炮大艦的誕生:戰列艦410毫米主炮,炮彈重達1.02噸
    【話說軍世】在一戰後期,海軍強國們開始發展主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的戰列艦,其中美國率先於1915年開工了裝備406毫米艦炮的科羅拉多號戰列艦,日本也不敢落後,1917年開工了主炮口徑更大的長門號,成為了「海軍假日」期間巨炮大艦中的數據最強者。
  • 口徑即正義,射程即真理:戰列艦炮塔發展歷程(上)!
    很多軍事愛好者對二戰時期戰列艦大口徑艦炮的熱愛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些人甚至對艦炮的各種型號都了如指掌。但是你知道戰列艦的大口徑艦炮是如何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嗎?本文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大口徑艦炮的炮塔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