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電影《寄生蟲》:接納真實的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體面

2020-12-26 動動的幸福

文/動動

在剛剛落幕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電影《寄生蟲》成了最大的贏家,電影成功地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重磅獎項全部收入囊中,也創造了歷史——奧斯卡第一次將最佳影片頒給了一部亞洲電影。

這部韓國電影《寄生蟲》被認為是韓國導演奉俊昊所有作品中現實性最為強烈的一部。《寄生蟲》是一部張揚、強反轉,且表現欲旺盛的現實題材作品。

影片講述了住在半地下室的無業游民金基澤一家四口靠蹭網、折披薩盒維持生計。直到長子基宇在朋友的引薦下進入樸社長家做了家教,隨後妹妹基婷、爸爸金基澤、媽媽張慧珍也分別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鳩佔鵲巢,「入侵」富人樸家。

看似共處同一屋簷的金家與樸家卻在貧富的兩極,並且緊張的階級矛盾也在這種境況下愈演愈烈,最終引發一系列意外事件。

很多人對於這屆奧斯卡得主表示懷疑,但我認為,除了電影背後映射的韓國貧富差距和階級固化的矛盾。導演奉俊昊以他敏銳的洞察力與傑出的藝術創造力,構造出富含隱喻的畫面空間,激發了觀眾無限的想像,這亦是電影相當成功的地方。

同時,在拍攝手法帶來的隱喻的背後,揭示出了反應人性的主題和道理,除了表層的階級固化、貧富差距。個人認為,透過寄生蟲家庭的背後,我看到了貧窮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甘現狀、渴望跨越階層的他們,既認不清自己,又不願腳踏實地的去努力。依靠偽裝和欺騙,以寄生的方式覬覦富人樸家的財富和生活環境,最終幻想破滅,他們又回歸到了地下室的生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家庭悲劇。

妹妹被殺害,父親成殺人犯,在地下室暗無天日、毫無尊嚴的生活著,造成基宇的家庭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他們不敢直視貧窮的現狀,不願面對真實的自己,揭開偽裝的面具,其實一無所有。原本,他們根本就不屬於富人的階層。

他們以為有錢就是善良、單純和體面,但他們不明白,其實,接納真實的自己,腳踏實地地去努力,才是人生最大的體面。

01 石頭隱喻內涵及其現實意義

電影《寄生蟲》通過視覺上的空間設置,使空間成為電影中所表達的主題的載體,激發觀眾想像力的無限延伸,從而超越其空間的隱喻性,呈現出一種寓言式的表達空間。通過其高度隱喻性與符號化的畫面空間呈現,構建出影片假定性的封閉的情境,從而使影片形成一種寓言式的表達樣貌。

而其中導演通過多重隱喻,比如石頭、自畫像、氣味、地下室等等,都推動了電影情節的發展,短短兩個小時,導演巧妙地詮釋出了巨大的信息量,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基宇的大學生朋友敏赫送來的「極具象徵意義」的山水石。

山水石的內涵和隱喻當然有很多種解讀,從表面上看,「山水石」只是一種具有文化特質的幸運符,但它與電影情節和主體結構之間的聯繫卻異常深刻。在雯光丈夫用來把基宇打暈之前,這塊「山水石」主要起到了支撐作用。

然而,正如電影細節所揭示的那樣,金家的房子被水淹沒,基宇發現「山水石」漂浮在水裡,被放回到河裡的石頭與竟與河水毫無違和感。

顯然,這塊石頭是假的,有人只看到了石頭是假的表象。而我卻認為,石頭不僅是假的,它原本就屬於「河裡」,並非基宇認為的那般具有象徵意義,價值非凡。也就是,石頭它就是石頭,再怎麼偽裝,它也無法改變它作為石頭的本質內涵。

石頭的偽裝,映射了基宇一家人的偽裝。基宇一家在樸家人面前表現的體面形象,都是假的。

基宇偽裝成大學生,妹妹偽裝成留過學的高級美術老師,父親偽裝成高級司機,母親偽裝成會員制的高級管家。

可惜好景不長,一家人寄生在富人家,被前管家雯光發現,一場廝殺之後,妹妹不幸離世,一場看似意外實則必然會發生的悲劇,終於將基宇一家一夜之間打回到了解放前。

所有的不屬於自己不勞而獲的美好,最終都像夢一樣被無情打破。男主終於幡然醒悟,只有踏實賺錢,才有可能擁有他理想的一切。

說到底,所謂社會身份,所謂階層高低,其實不正是這樣的一個個包裹石頭的底座,一個個木盒,貼著或有或無的標籤。而最終在一場汙水倒灌的事故中,這塊石頭的木底座與箱子都漂流不見了。同一個晚上,男主角一家的偽裝也消失了。

整部影片裡最讓我難忘的場景,不是那些笑料,不是最後的殺戮。而是在那個大雨的夜裡,當主人一家外出後,一前一後兩個「寄生蟲」家族先後在這從來不屬於他們的豪華別墅裡「平靜」地享受他們理想生活的那一幕。

作為一個石頭不丟人,作為一個想要成為璞玉的石頭才丟人。貧窮不丟人,依靠偽裝的方式獲取的富人體面才丟人。

02 可以偽裝外在,卻偽裝不了靈魂

關於男主一家人的偽裝,以基宇和妹妹基婷為典型。

原本住在地下室的基宇一家迎來了新的機會,即將出國留學的朋友敏赫給他介紹了一份給富家女當英文家庭教師的工作。

但基宇沒有大學文憑,於是在敏赫的建議下,基宇開啟了他的偽裝大學生之路:沒有大學證書,妹妹PS了一個,拿著偽造的證書「體面」地去富人樸社長家報到。

索性富人家的女主人蓮喬單純簡單,基宇輕而易舉就矇混過關了,嘗到了甜頭之後,又藉機把妹妹包裝成芝加哥伊利諾州立大學應用美術學院上過學的精英美術老師,成功將基婷安排到樸家擔任小兒子的美術老師。接二連三地將父母也以偽裝的身份混進了樸家,開始了美好的寄生生活。

計劃總是美好的,更具諷刺性的是,偽裝的過程都被基宇輕鬆地以「劇本」的方式安排著,投機取巧地過了關,可他們怎麼也料想不到,大房子的地下室,暗藏著巨大的危機。

外在可以偽裝,靈魂卻無法替代。其實是基宇的內心其實是沒有底氣的,因為他本就不是大學生,他眼前看似擁有的一切,也本不屬於他。和他熱戀的富家女原本是朋友敏赫喜歡的女孩,這個看似可能成為他嶽父嶽母的富裕家庭,仿佛即將擁有富裕生活的他,再怎麼偽裝,他的靈魂深處,也不過是那個住地下室的高中畢業生而已。

所以東窗事發的時候,他才會心不在焉的問富家女樸多惠:我和這裡搭嗎?他的內心深處就覺得自己和這個富裕家庭格格不入。

他能偽裝大學生的表面外在,卻終究沒有大學生的靈魂內核。

03 接納真實的現狀,才是人生最大的體面

體面,不是財富堆砌而成的,虛榮,也從來不是體面的真正內核。窮人不代表不體面,窮而不腳踏實地努力,不思進取,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透過電影寄生蟲家庭基宇的一家可以發現,他們費盡心思想要的體面、富裕的生活,對於他們的實際情況而言,其實是虛無渺茫的存在。他們追求的體面的背後,是欲望與不切實際的幻想在作祟。

他們習慣了通過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讓自己變得體面,當前管家的出現,撕掉了他們一家人的遮羞布,他們也只能乖乖就地投降,最終被慘澹的打回到了原點。樸家的大房子,本就不屬於他們,階層跨越,本就不是寄生就可以草草獲得。

張愛玲曾說過:「人生是一件華美的袍,裡面長滿了蝨子。人生華麗的外表下,有多少骯髒和醜陋,有多少貧窮和卑賤,有多少心酸和無奈,有多少煩惱和痛苦;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人要活下去,總要把自己真實的內心藏起來,把那些不如意的掩蓋,裝作活得很幸福,這就是人生。」

寄生的生活,表面上看起來很幸福美好,實則內心潛藏著巨大的不安。為了不被發現,他們需要時刻小心翼翼地提防著。就像影片中的細節氣味,無論他們怎麼偽裝,也改變不了家人同住在地下室的現狀,也掩蓋不了他們每個人身上都具有的「地下室」的味道。

《體面的普通人》中有一句話:「體面這兩個字,從來都與物質無關,而是接受平凡的坦誠,以及面對波折的堅韌。」

真正的體面,是敢於接納自己的真實現狀,並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卸下偽裝後的坦誠,才是體面的靈魂所在。

寄生蟲一家窮其一生追求的物質財富,卻無法掩蓋貧窮的內心,即使住在了富人的大房子之下,內心依舊是虛無的存在。如果他們能夠早一點悟到努力賺錢而非通過偽裝和寄生的方式擁有富人的生活,也不至於落得家破人亡的慘劇。

基宇一家雖然貧窮、普通,但拿到依靠全家的雙手摺披薩紙盒賺到的工資的那一刻,他們開心地喝著啤酒聚著餐,幻想著美好未來,才是他們本就擁有的平凡卻又體面的生活。接納平凡,直視自己的真實內心,才是人生最好的體面。

相關焦點

  • 寫在《寄生蟲》成奧斯卡最大贏家之後……
    相較之下,本屆最大贏家、韓國導演奉俊昊的作品《寄生蟲》,其嚴謹的四幕結構、嚴絲合縫的懸念設置,以及對底層生活絲絲入扣的描繪,使得觀者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劇情之上,反倒不會因為觀看平臺的不同而有太多出入。早在去年5月,《寄生蟲》在坎城電影節以全票通過的成績摘得金棕櫚獎時,奉俊昊就在獲獎感言中強調:「這部作品是我之前創作的延續,都是類型電影,我一直是要拍類型電影的導演。」此番奧斯卡能夠將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與最佳原創劇本這四大獎項全部頒予《寄生蟲》,很多人將其看作韓國電影多年積累後的井噴式爆發,其實也不妨從另一角度,視之為面對電影創作乃至評審的標準,奧斯卡自身的一次突圍。
  • 韓國電影《寄生蟲》成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當地時間9日,第92屆奧斯卡(92nd Academy Awards)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各大獎項塵埃落定。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4項重要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 《寄生蟲》成奧斯卡大贏家,小人物背後的故事才是世界的真相
    預料到《寄生蟲》可能會得最佳外語片,但沒想到最佳奧斯卡電影也被它拿下!跟很多人一樣,我也有些質疑和不服,畢竟看過太多的韓國犯罪電影,憑什麼這一部就能獲得如此殊榮?於是二刷了很多片段,反覆回味後,似乎終於領悟到更深沉的東西。
  • 為什麼韓國電影《寄生蟲》可以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首先說明下今年韓國電影所創造的歷史,才好說原因。《寄生蟲》這部電影不僅是韓國首部獲得奧斯卡獎的韓國影片,更是創造了奧斯卡影史上首部獲得年度最佳影片的外語片,而在去年5月這部影片已經獲得金棕櫚大獎,在人類影片歷史上連續承包金棕櫚獎和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只有65年前的美國電影《君子好逑》有過這樣的輝煌!其實大部人都認為寄生蟲會拿獎,但是沒想到是「最佳影片」這樣的終極大獎。
  • 2020年奧斯卡的「大贏家」憑什麼是韓國電影《寄生蟲》?
    奧斯卡的「最大贏家」憑什麼是韓國電影《寄生蟲》?《寄生蟲》贏了四個奧斯卡大獎,作為一部韓國電影,他可以贏得榮譽獎,而且是美國中含金量最高的一部,有一陣子風景無限。實際上,《寄生蟲》與韓國通俗電影《燃燒》中表現的中心思想是一樣的,他反映了貧富之間的差異和對立,揭示了底層社會的絕望和無奈。電影《寄生蟲》中有幾個情節讓人深思,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為逃避債務而願意在黑暗的地下室住上幾年,他們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收入不應該低,兩個人埋頭苦幹還債總比一輩子沒人,沒人,沒鬼好。
  • 2020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憑什麼是韓國電影《寄生蟲》?
    2020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憑什麼是韓國電影《寄生蟲》?2020年《寄生蟲》獨攬四項奧斯卡大獎,作為一部韓國電影,竟能在美國含金量最高的獎項上,斬獲如此多的榮譽,一時之間風光無限。其實《寄生蟲》,與韓國熱門電影《燃燒》所表現的中心思想相同,都反應了貧富階級的差異和對立,揭露了底層社會的絕望和無奈。
  • 《寄生蟲》成92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刷新韓國電影歷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0日電(袁秀月) 當地時間9日,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在洛杉磯舉行,多項大獎塵埃落定。韓國電影《寄生蟲》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4項大獎。芮妮·齊薇格憑藉《朱迪》獲得最佳女主角,華金·菲尼克斯憑《小丑》拿下最佳男主角。
  • 寄生蟲得獎了,奧斯卡還是那個奧斯卡麼
    熬到現在才敢碎碎念幾句奧斯卡,怕說蹭熱度,怕說標新立異,其實想到底,不過是因為對電影的執念。奧斯卡頒獎過去一個半月了,《寄生蟲》獲得了非美國本土影片在歷史奧斯卡上前所未有的待遇,鋪天蓋地的讚譽之詞,讓沒看過的人都覺得自己是不是錯過了啥,看過的人迫不及待再看一次以矯正自己的審美是不是有所偏頗。
  • 《寄生蟲》讓奧斯卡更「國際化」了嗎?
    與其說它獎勵的是電影的藝術性,不如說它是美式價值觀的集中展示。上一年的政治博弈和熱點議題一定會在頒獎禮上彰顯。至於獎項,也許已經不再是奧斯卡最大的看點,正如今年的頒獎季到來的時候,已經沒人記得去年的獲獎作品其實是平庸的《綠皮書》。「奧斯卡」獎從來不是頒給那些標新立異的藝術電影,而是重視所謂藝術和商業的平衡,從這點上看,《寄生蟲》可謂是實至名歸。
  • 斬獲四座奧斯卡的《寄生蟲》,到底妙在何處?
    韓國電影在眾多優秀影片中脫穎而出,成了今年奧斯卡的最大贏家。我第一次注意到《寄生蟲》這部電影還是在2019年暑期,那時這部電影已經在國際影壇中嶄露頭角,作為韓國電影首次拿下了第72界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 《寄生蟲》講最真實的故事,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
    2020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昨天已經完滿結束了!還記得之前的烏龍事件嗎?不管是《愛樂之城》或是《月光男孩》都是大大滴驚喜!連主持人吉米都開玩笑:聽到喊你名字之後,等一分鐘再上來。而今年奧斯卡,當聽到最佳影片是《寄生蟲》的時候,真的呆了幾秒之後莫名有種「中獎了」的激動感!
  • 《慶餘年》:實力才是人生最大的體面
    :只有自己的實力,才是人生最大的後盾。只有,實力才能撐起體面的人生。1、實力,是每一個人前行地最大勇氣武漢地鐵7號站小東門車站內,一個女子獨自一個人坐在地上低頭不語。工作人員陳晨發現後上千詢問,一開始女子沒有說話。當陳晨伸出手摸了摸女子的頭時,女子瞬間崩潰,抱緊陳晨大哭了起來。
  • 韓國電影是如何一步步登上奧斯卡領獎臺?從電影《寄生蟲》說起
    2020年的奧斯卡頒獎前夕,最大獎項最佳影片之爭圍繞於英國電影《1917》與韓國電影《寄生蟲》之間展開;根據各類工會獎、電影學院獎與各大影評人協會獎的預測,幾乎主流媒體與影評人都預測《1917》將拿下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因為儘管《寄生蟲》再優秀,可能依然改變不了外語片的宿命
  • 《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爆冷門,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魔力?
    今年的奧斯卡,非常的令人意外。首先,我給大家一個電影列表:《拆彈部隊》/《國王的演講》/《藝術家》/《逃離德黑蘭》/《為奴十二年》/《鳥人》/《聚焦》/《月光男孩》/《水形物語》/《綠皮書》/《寄生蟲》這,是奧斯卡近十年來的最佳電影獎項獲獎的電影。
  • 《寄生蟲》為何能在奧斯卡脫穎而出?
    韓國名導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國際影片總計四項大獎,成為當晚最大的贏家, 《寄生蟲》也成為影史第一部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韓國電影工業的成熟,對於熟知樸贊鬱、金基德、李滄東這些名字的影迷們,應該早就瞭然於胸。
  • 《寄生蟲》在奧斯卡大勝,國人為何騷動?
    前幾天,第9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落下帷幕,獲獎名單也隨之揭曉。這屆奧斯卡上佳片雲集《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小丑》《小婦人》《1917》等都有口皆碑。出乎意料的,韓國導演奉俊昊的《寄生蟲》成了最大贏家,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個含金量超高的大獎。
  • 奧斯卡最佳電影《寄生蟲》好在什麼地方
    韓國電影《寄生蟲》成為了奧斯卡的最佳電影,著實讓人意外。看了一些評論,發現還是有許多人並沒有看懂這部電影,或者大大低估了它的精華所在。正好我當初《寄生蟲》的影評就因故沒有寫過完整版,這一次趕緊蹭一波熱度。以下將是對電影《寄生蟲》主題的高度綜述性、直白的解讀, 嚴重劇透。
  • 川普與奧斯卡不和?《寄生蟲》獲奧斯卡最佳電影,美國總統暴怒了
    當《寄生蟲》奪下本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獎時,這是眾望所歸,同時似乎也代表奉俊昊導演的小金人之路,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令人震驚的時刻直到最後才到來:《寄生蟲》獲得了最佳導演、還有最佳電影獎。韓國電影第一次在奧斯卡大放異彩,這結果確實嚇壞了許多人,也包括了美國總統川普。
  • 《寄生蟲》成奧斯卡最大贏家,導演奉俊昊到底有多牛?
    #韓國電影在今年奧斯卡上創造了歷史。時隔三年後,奉俊昊用一部驚悚懸疑片《殺人回憶》驚豔四座,這部電影由真實故事改編,也開啟了奉俊昊和男主演宋康昊的緣分。《殺人回憶》包攬了2003年韓國電影青龍獎和韓國電影大鐘獎的大部分獎項,讓奉俊昊聲名鵲起。
  • 韓國電影《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但是,今年就是偏偏爆冷,韓國電影《寄生蟲》登頂,這也的確是《1917》的最大敵手,當奧斯卡沒有語言的窠臼,那麼《寄生蟲》的登頂也無懸念了,《寄生蟲》曾獲得去年的法國坎城金棕櫚,接連拿下金棕櫚和奧斯卡,這也的影片在影史上也是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