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自制正宗廣東腸粉,米漿是關鍵!學會這3步,腸粉嫩滑又爽口

2021-03-05 看一看學做飯

其實不管是對於廣東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來說,腸粉這種美食,大家都應該是不會陌生的,而且在我們經常看的一些港劇當中,腸粉的名字也經常會被提及到。腸粉實際上就是一種米製品,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當時腸粉的名字還不叫做腸粉,而因為當時的乾隆皇帝在嘗過之後特別的喜歡,而它的模樣又像極豬腸子,所以乾隆給給它取名叫做腸粉了。

腸粉這種美食現如今已經是成為了廣東和香港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了,它的口感十分的嫩滑,並且熱量和脂肪含量也比較低,這種美食可以說是老少皆宜的,吃過的人都表示非常的美味。不過對於我們這些住在內地的朋友來說,想要經常吃到正宗的腸粉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雖然說腸粉在很多地方都有賣,但也有些難碰到。所以我們就可以自己在家自製腸粉啦,想要自制正宗廣東腸粉的話,也是很簡單的,這個米漿是關鍵中的關鍵,學會下面這3步,腸粉嫩滑又爽口哦!

1.用水泡米

我們剛剛也說過了,想要製作腸粉的話,米漿是很關鍵的。首先我們在製作米漿之前,要用水來泡米,米要用老米,這樣味道才會更好。將老米浸泡之前,我們要先清洗兩三遍的樣子,然後泡的時候用水蓋過米就可以了,泡米的時間大概是三個小時左右,如果說氣溫比較低的話,可以適當的延長時間,只要米泡的時候保證不會發酸就可以了。泡好米之後加水來磨,大概是一斤米配800g 的水就可以了。

2.調配米漿

等到我們將米漿磨好之後,還要加入50g 的玉米生粉,將玉米生粉用100g的溫水來溶解之後倒入我們剛剛磨好的米漿當中攪拌均勻,之後將100g的小麥生粉和150g的溫水來溶解,之後同樣要倒入米漿當中攪拌,攪拌的時間大概是在兩分鐘左右,將其徹底攪拌均勻之後,再加入食鹽和食用油繼續攪拌。

3.大火蒸粉漿

之後我們就可以在底盤當中刷油,然後倒入我們剛剛調製好的米漿,加入自己喜歡的各種食材,比如說雞蛋火腿或者是蝦仁,總之你喜歡吃什麼樣味道的腸粉,就加入什麼,如果說要放肉末的話,一定要將肉末給切碎,不然很難熟。接下來就可以將底盤放入鍋中開始蒸了。等到兩分鐘左右拿出來,淋上湯汁就可以吃了哦。這樣做出來的腸粉,嫩滑又爽口,特別的好吃!

聲明:平臺重在分享,為朋友們提供信息參考,內容及圖片均整理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正宗廣東腸粉米漿製作配方,附醬汁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 自製廣東腸粉
    ,非常喜歡粵式美食,尤喜廣東的一些特色小吃,腸粉就是其中之一,它外觀晶瑩白潤,口感爽滑軟韌,醬汁鮮香可口,價廉物美,老少鹹宜,是典型的廣東的街坊美食。腸粉粉漿的原料配比決定了它的口感,主要原料是大米米漿,家庭中無法用傳統方法將陳年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遂用超市中可以買到的粘米粉代替;原料中還需要加入澄粉,澄粉是麵粉去除麵筋後的粉,可以使做好的腸粉呈半透明狀,口感脆爽;另外還需要加入一點澱粉,最好是紅薯澱粉或木薯澱粉,也可以用玉米澱粉,澱粉可以使腸粉有韌性,不易斷,口感更爽滑;粉與水的比例也很關鍵,水多了,腸粉軟爛;粉多了,口感偏硬或開裂
  • 燒鵝瀨粉、潮汕腸粉、竹篙粉.......盤點一下廣東人愛吃的那些「粉」!
    而牛肉更是講究嫩滑爽口,調味到位,出鍋前加把豆芽、韭黃去個膩味,撒上芝麻即可。一盤炒牛河,考驗廚藝卻又要求利落乾脆!清晨的腸粉店煙火繚繞~鐵板抽屜塗上一層油,再倒上薄薄一層的米漿,倒上一碗由肉沫、雞蛋、蝦、蔥等食材調好的豐富配料,入最後撒上生菜和豆芽,入箱蒸好,煙火氣喚醒了潮汕人...薄薄一層的米漿極易蒸熟,用刮刀鏟起淋上店家獨家的調製的醬油和具有潮汕特色的菜脯粒,這才算大功告成!
  • 潮汕腸粉看不起廣式腸粉?腸粉也有鄙視鏈……
    汕頭腸粉的皮應該是潮汕腸粉裡面最薄的了,這和汕頭人比較喜歡薄而滑嫩的腸粉皮有關,汕頭的蘸汁是滷汁。要做一碟講究的腸粉,並沒有那麼容易,所以廣東人自家很少做腸粉,大多是去專門的小店吃。米漿是做腸粉的關鍵,一般水與大米的比例是1:3,太稠了腸粉會太過厚實,太稀了則不容易成型。
  • 廣東人的命,都是腸粉給的!
    這小小一碟腸粉背後竟有幾大流派廣州腸粉名聲在外潮汕腸粉表示不服雲浮腸粉前來抗議茂名腸粉蠢蠢欲動.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吃到龍龕餈時,讚不絕口,說:這餈並不算是餈吧,反而有點像豬腸子,不如就叫腸粉吧。乾隆吃貨皇帝的傳說很多姑且不論真假腸粉就這樣在廣東傳開了
  • 廣式腸粉,天下第一!這就是簡單又樸實的老廣味道~
    小羊這就帶你走近廣州傳統美食——腸粉探尋美味背後的內涵和特色歷史典故腸粉是廣東地區的特色小吃大街小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早在清代末期想要拉好廣式腸粉一點也不簡單粉皮製法多變沒有二三十年紮實功底都不行布拉腸、抽屜式腸粉、窩籃腸粉...
  • 曹張新村的民記開新店了,竟有即將失傳的石磨布拉腸粉!
    還有經典廣式毋米粥連吃一個月不重樣的老廣美味,簡直幫我省了一張去廣東的機票!丨①久違的純手工老手藝丨我們平時吃過的腸粉,無論口感,質感還是米香味,都比不上用傳統純米漿製作的腸粉。因為酷愛廣東美食,民記的老闆定期從廣東採買秈米,經過石磨現磨配比,作為腸粉的最原生態的原料,將這種最傳統的腸粉帶來了無錫。
  • 今天我們聊聊廣東的腸粉
    油味餈由瀧州(今廣東羅定市)的惠能、惠積和尚無意創造了油味餈發揚而來粵東,贛南等客家地區的特色風味小吃捆粄,是用大米做成米漿,然後用鐵炊具通過蒸汽蒸成米膜乾隆雖然但是這並不可信,畢竟中國小吃界,按照來源劃分,分為三大派,分別是乾隆南下派,慈禧西逃派和朱元璋討飯派。
  • 在廣州生活了3年才發現,原來腸粉有這麼多種!
    老廣們對腸粉同早茶一樣,味道情懷缺一不可。無論是早餐午餐,還是晚餐宵夜,餐桌上隨處可見它的身影,男女老少都中意。當然,在廣東這個美食遍地開花的地方,單是腸粉這麼簡單的一道食物,也硬是玩出了不同的花樣。窩籃的手藝出來的腸粉沒有抽屜拉腸的「倒汗水」,咬下去還有點「煙韌」,還有淡淡的竹子香氣,別有一番風味。滑溜的粉皮跟堆在一起的肉十分誘人,每天早上來一盤,飽滿的口感能把我丟了的魂給找回來。
  • 絕密廣東腸粉配方,李師傅憑藉這一手腸粉在廣東一做就是三十年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 從米漿到醬汁,太多細節在裡面 | 蝦腸粉
    蝦腸粉是所有腸粉餡料中最受歡迎的,鮮嫩的蝦仁配上軟糯的腸粉,口感又滑又爽,真是沒得說。別看這道小小的點心,我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去研究它的做法。研究成果令我非常滿意,還有點小小自豪。很多人只是去餐廳吃過,沒聽說誰要自己在家做腸粉。
  • 廣東腸粉四大門派之外,竟然還有第五種!
    >甜蜜爽口的芒果腸粉做好啦,是不是特別簡單!,屏幕前的小夥伴學會了嗎?>離不開糖漬的蔬果,還有炒制的芝麻腸粉的四大流派主要是廣式腸粉,潮汕腸粉,石磨腸粉,抽屜腸粉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四大流派的腸粉>廣式腸粉主要採用粘米粉麵團包裹餡料,捲成小小的捲兒狀,上鍋蒸製兩三分鐘而成出鍋後還要撒上醬和香菜廣式腸粉想要好吃,米漿的調配很重要,合適的比例,
  • 吃正宗廣東腸粉,就來龍港這一家!內附福利!
    說起腸粉大家都知道,但你是否吃過正宗廣東腸粉呢?
  • 央視《回家吃飯》廣式粵菜腸粉,原來早點這樣做,也可以這麼驚豔
    在廣東漂泊的日子,幾乎每天早點都要來一份,因為實惠,腸粉使我快樂,因為百吃不厭,薄如蟬翼,卻還有一絲韌性; #腸粉#廣東人更喜愛薄如蟬翼的腸粉,加點肉沫蝦仁,配上一碗米粥,暖胃好消化。所以腸粉在廣東,早點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 廣東的腸粉,讓潮汕人和廣州人絕交的神器
    名為「油味餈」時始於江南,成為「腸粉」時卻盛於廣東……民國年間,腸粉在廣東紅極一時,自此就開始了本地的紮根之路……如今,想吃正宗又地道的腸粉,>那必須來廣東走一趟!因為不來到廣東,你都不會知道腸粉能有這麼多種~在廣東腸粉的"垂直領域"裡,有兩個派系一直不相上下……那就是"廣式腸粉"和"潮汕腸粉"。
  • 廣東著名腸粉店的醬汁配方被我發現了,生抽加水是不行的!
    有人說,在腸粉面前,廣東人的友誼不堪一擊。他們會因為「廣式腸粉和潮汕腸粉哪個更好吃」這樣的問題反目成仇,足見腸粉在廣東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而外地人到了廣東,大部分也都會愛上這爽滑Q彈的獨特味道。還記得之前出差到廣州,就愛上了雞蛋腸粉,每天都要吃。
  • 為什麼廣東腸粉始終走不出廣東?因為實力真的不允許
    為什麼廣東腸粉始終走不出廣東?因為實力真的不允許!一張桌子,凳子,一份腸粉,對面坐著不認識的人。腸粉,是廣東最常見的早餐。如果說有一種味道能讓來過廣東的人久久不能忘懷,那一定是腸粉!在廣東,腸粉是再普通不過的粵式美食,不管是高檔酒樓,還是街邊小鋪,腸粉的身影無處不在。
  • 廣式點心|2種廣東腸粉豉油(醬油)配方 1份米漿配方
    35000點心師交流平臺:廣東點心搜羅網飛哥微信:FL99999QQ交流群:958741326
  • 是的,這道美食叫腸粉,但真的,跟腸沒半點關係…
    銀 川 晚 報 官 方 文 化 微 信 平 臺 |第 7 3 4 期記者 閆茜 文/圖在廣東一帶,腸粉是一種被「捧上天」的美食,每天早上的時候,基本在早餐店裡面,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平均兩分鐘就可以做好一個。
  • 廣式腸粉VS潮汕腸粉,哪種更好吃?也太太太太難選了吧!
    廣東人喜歡簡單的食材,真的不是因為摳門,是因為認為,食材應保持最原始味道,所以鮮蝦腸粉只配有鮮蝦,瘦肉腸粉裡只配有瘦肉...每天清晨吃上一口,少女感米漿味的廣式腸粉,肉香與米漿完美融合,不多不少~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