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是房企擴張與收穫的一年,有新房企的進駐,也有房企加速規模擴張以鞏固地位;而19年同樣也是市場趨冷、環境偏緊的一年,政策延續「房住不炒」的定位、融資環境從嚴,行業分化加劇,房企為應對環境的變化大展身手……
房 企 榜
榜單解讀
年底衝刺
12月推貨節奏加大
19年TOP30房企業績表現經歷兩次高峰。一次為6月年中衝刺,另外為12月的年底衝刺;年度目標與資金回籠雙重壓力下,12月加大推貨節奏,營銷、放量雙輪驅動,助推成為全年業績量最高峰。
下半年較上半年成交額更高。前期市場環境偏緊,各項目推貨意向減弱,客戶觀望情緒濃厚,市場成交低位運行;隨著幾番調控風向變動,政策層面緩和、樓市預期寬鬆,成交表現回溫,下半年為衝刺年度目標,緊抓金九銀十窗口,促銷打折營銷方式頻出,以價換量回籠資金。
TOP20門檻提升
龍頭企業強者恆強
2019年TOP30房企成交總金額以2112.5億元收官,同比漲幅達9%。TOP3、TOP10、TOP20門檻均有提升,其中TOP10門檻出現大幅提升,入榜金額由18年的50.9億提升至76.1億,門檻增幅達49.5%。
龍頭企業強者恆強,市場集中度提升。百億房企陣營達到5家,碧桂園、恆大、保利、美的、綠地金額破百億;TOP10入門門檻提升,競爭加劇,而TOP21-30房企集中度基本持平,隨著全省布局以及愈發成熟的內部管控機制,未來行業集中度有繼續提升的空間。
70%房企19年業績同比提升
全國50強實力突出
24家房企19年業績同比18年上漲,其中,全國50強房企實力突出,TOP5中全部為50強房企,TOP10中50強房企佔7家。
陽光城業績同比漲幅達432%,呈現質的飛躍。陽光城憑藉尚東灣項目發力進入TOP10,對比18年未入榜的情形大有不同,尚東灣為高鐵新城高流速大盤,19年多開多捷,18次開盤有13次去化率80%以上,價格及產品性價比實現項目高去化,同時以成交86.1萬方的銷售面積進入全國項目榜第三。
美的置業業績三年內實現快速增長,複合增長率達到21%。從業績構成來看,長株潭城市群因項目布局較多,貢獻了64%的業績量,規模增長得益于堅持深耕與合作開發,同時智慧健康社區的打造,為美的提升當地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優勢。
保利名次與去年持平,金額銷售表現穩定。憑藉規模化擴張、多盤齊發,打造標杆項目、提升核心競爭力帶來穩定前三實力,常德的保利中央公園及長沙的保利香檳國際對業績貢獻度頗高;同時今年保利海德公園、茉莉公館同時在8月首開入市助力業績。
綠地今年入榜前五,業績首進百億,達100.76億元,漲幅達35%。破百億門檻,一舉進駐TOP5;業績的提升離不開深耕長沙的同時加大地級市的擴張,城際空間站,落點株洲、湘潭、衡陽、長沙高鐵片區多項目齊發。
本土房企強勢崛起
多地布局優勢釋放
本土房企19年強勢崛起,4家企業同時進入TOP15,其中進入TOP10的有中建信和、長房和大漢城建;落子多城、數盤齊發成就本土房企湖南知名度與業績,從業績結構上來看,中建信和和長房主要業績均來源於長沙,貢獻一半以上的業績。
長房湖南在售項目17個,銷售額84.76億元,位於第8名,其中長沙市區分布有11個,業績佔據86.2%,15年時間,長房集團已在長沙開發建設近60個房地產項目,已然成為城市建設擔當;集團在豎立品牌同時,開始立足長沙布局全省,地級市進駐勁頭強勁,後期發展勢頭不可小覷。
中建信和是全國戰略布局的優良代表,分別在重慶、天津、濟南、南昌、南寧、煙臺、安徽等地相繼開發項目,而在湖南核心區域已開發30個以上項目,布局多位於規劃利好區域,環長株潭城市群為在湘主力布局城市,受益規劃;中建信和86.86億元位於第7名,其中主力項目有中建嘉和城、中建璟和城、中建·生態智慧城。
潤和城主要深耕望城,成立10年,62%項目位於望城,目前在售項目有8個,佔據業績主力,潤和國際廣場為首個商業綜合體項目,項目開盤最高去化率達90%,全年銷售10.09億元,備受市場認可。
大漢城建為地級市落子最多的本土房企,但主要業績來源仍為長沙,目前名次位於10名,大漢月亮河畔為主力項目,19年開盤3次去化率均達90%以上。
土 地 新 增 貨 值 榜
榜單解讀
長沙落子為首選
地級市看重嶽衡株
各大房企拿地意向城市中,長沙為首選,佔據湖南拿地數量38%,由於長沙為萬億經濟體城市,同時經濟增速不斷上漲,再加上人口吸附力強勁、基建配套完善、區域保值能力強,房企對於長沙選址更青睞。
地級市中,嶽陽、衡陽、株洲在地級市中脫穎而出,位居第二梯隊,拿地傾向與城市發展能級相對吻合,房企更有意向選擇風險性較小的城市;其次湘潭、常德、郴州為第三梯隊,三個城市經濟能級處於中上水平,同時人口吸附力處於中等,城區核心板塊風險可控。
TOP3房企中長房金科
同比18年漲幅大
TOP30房企湖南拿地總金額達到807億元,其中長房以118億元拿地金額位居首位,19年是長房大肆擴張的一年,同比18年漲幅明顯;另外前三房企中金科拿地金額達到39.03億元,較18年上漲近9倍;而綠地雖對比18年拿地金額略有下降,但土地面積卻上漲2.8%,說明19年樓面價有所下降,獲取更多低價地,以控制購地成本。
長房19年拿地幾乎貫穿全年,7月份達到拿地高峰,拿地總宗數達到21宗,主要分布在長沙、株洲、湘潭、郴州、常德;19年湖南擴張勢頭明顯,立足長沙延伸至地級市,地級市多選擇在經濟能級較高發展潛力充足的城市,環長株潭城市群及湖南南大門首度落子。
金科上半年拿地高於下半年,主要集中於4、5月份,拿地宗數達到14宗,主要分布在長沙、株洲、嶽陽、衡陽、郴州、常德、益陽、永州;金科在此之前已經進駐多個地級市,在深耕市區的同時深入樓市環境良好的縣級市,其中有常德漢壽縣、嶽陽華容縣、汨羅市。
10家企業拿地價達4000以上
最高為7200元/㎡
從房企19年拿地樓面價來看,房企樓面價最高達到7200元/㎡,樓面價4000-7200元/㎡範圍內企業有十家;高地價房企拿地所處區域多位於長沙熱點區域,中國鐵建摘得梅溪湖地塊、中海地產摘得2宗洋湖地塊、五礦地產摘得中心板塊地塊、中交地產摘得星沙高價地塊、招商越秀首進長沙落位於梅溪湖二期、中心、市府、月亮島等片區……
國企拿地勢頭積極
強勢霸榜
榜單TOP10房企中,國企佔有8家,國企土儲份額增大,強勢霸榜;城市傾向布局於長沙、嶽陽、株洲,其次布局衡陽、湘潭、郴州、常德,湘西地區無涉及。
國企資金相對充裕,抗風險能力更強,相較於去年民企土儲大肆擴張,佔據了TOP10中7座席位,民企搶灘之勢已經消散,今年的國企擴張態勢今非昔比。
在政策維穩的基調下,行業集中度將維持上升趨勢,如何在競爭壓力與日俱增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將是房企後期思考的重點;2020年穩定的宏觀環境或會帶來一舉突破的機會,且看2020房企如何平衡擴張與銷售。
來源:長沙克而瑞
圖文/李紫芊
審核/蔡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