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
晚上9點多,經過一天的忙碌,1萬多斤柑果從新會運到長安,這是上沙人孫偉超在新會自家農場採摘的新鮮柑果。
5年前,孫偉超與搭檔孫建輝一起,在新會承包了52畝柑果林。立冬過後,柑林裡結滿了黃中透紅的果實,柑果變身「大紅皮」,正是製作陳皮的好時機。
如今,孫偉超已經儲藏了上萬斤陳皮,都是自家種植、自家製作的。因為陳皮品質好,吸引本地人的關注,逐漸贏得口碑。
投資:
嗅出商機 承包柑果林
廣東三件寶,陳皮、老薑、禾稈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盛讚陳皮「溫和」「通滯」之功,寫道:「苦能洩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溼之功。而新會的陳皮最為出名,《本草綱目》記載:「今天下以廣中(即新會)來者為勝」。
孫偉超的母親是新會人,家裡人一直有吃陳皮、用陳皮的習慣。每次回新會,母親都會採購一批柑果回來生曬,製作成陳皮。過去,陳皮沒有專業市場,通常智能採購柑果。但是很難分別這些柑果,是正宗的陳皮柑果,還是外地的。
市場上的陳皮魚龍混雜,有些外地的柑果、陳皮,混雜在新會柑果、陳皮中,讓人真假難分。即便是新會的柑果苗,在外地種植,因為土壤養分不同,結的果成分也有差異,沒有新會陳皮的藥用價值和香味。2015年,隨著新會陳皮村的建立,陳皮開始邁向市場化,這讓孫偉超嗅到了商機。
陳皮具有藥、食、飲、藏四重價值的。研究發現,食用陳皮對呼吸道、肺部、氣管有較好功效。近年來,陳皮的影響力跨出廣東,在北方城市越來越受歡迎。
「首先走出去的是柑普茶,但是由於部分商家追求利潤,縮減柑普茶工藝,導致品質參差不齊。」北方霧霾天氣多,由於對呼吸道、肺部、氣管特殊的功效,陳皮市場越來越多。孫偉超說,陳皮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寶貝,經受了上千年的時間檢驗。
耕耘:
遍訪專家 種出最優柑果
坊間有這樣的說法: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在珠三角,特別是廣州、東莞、佛山等城市,陳皮廣受歡迎,從煲湯到泡茶,都少不了陳皮。
2015年-2020年的5年間,孫偉超遍訪陳皮領域的種植、工藝、倉儲以及藥食功效機理等專家,尋找種植專家、優質柑樹品種。他承包的52畝柑果林,平均畝產4000-5000斤,豐收年超過25萬斤。他介紹,100斤青桔曬乾後,平均產生5斤陳皮。「選擇自己種植,才能在源頭上保證品質。」孫偉超說。
新會柑的果期很長,從5月-11月都會有。5月-9月出產的是青柑,主要用來製作柑普茶,9月-10月是「青皮」期,是用來做藥用陳皮的,只有「二紅」和「大紅皮」合適做陳皮,其中「大紅皮」為最佳。
每年北風剛起,長安人就迫不及待地曬起了柑皮做陳皮,密密麻麻的柑皮鋪滿了整個院子、陽臺、籃球場。
進入12月份,52畝的新會柑林碩果纍纍,孫偉超和搭檔孫建輝再次迎來大豐收。從2015年育苗,到2018年收穫第一批柑果,孫偉超每年投入幾十萬元製作陳皮,目前存儲的陳皮上萬斤。
陳皮製作主要有生曬、半生曬和烘乾三種方式。生曬需要15天左右,柑皮經生曬蒸發掉所有的水分,這類陳皮經濟價值和藥效價值最大。但要看天吃飯,連續15天的日照可遇不可求,期間遇到陰雨天氣,陳皮就容易發黴。半生曬是先烘乾柑皮表層的水分,經天然生曬4-5天,就可以儲存,讓它自然陳化了。烘乾製作周期短,可用於批量生產,但是違反陳皮自然生產的程序,功效價值大打折扣。
「陳皮質量最重要是頭三年,如果保管不妥當,陳皮就容易壞掉。」孫建輝介紹,柑皮陳化3年才可以稱為陳皮,不足3年只能稱之為果皮。陳化期間,最怕蛀蟲和受潮,一旦受潮發黴,就不能用了。由於果皮含有大量糖分,稍有不當就容易發黴。不過,陳皮存放的時間越長,功效就越強,價格也就越高。
文字:吳金華
圖片:孫曉彬
編輯:寧新春
作者/來源: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