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古稱岡州。「大紅柑」、「茶枝柑」、「新會柑」,是同一栽培品種的別稱。歷史以來,「新會柑」最主要、最著名、最具價值的製品就是「新會陳皮」,亦稱「岡州紅皮」,也以此為核心價值和品牌文化。
新會陳皮「四大產區」
第一產區:天馬、梅江、茶坑、東甲
第二產區:三江、南坦、小岡、大澤
第三產區:雙水、羅坑、古井
第四產區:司前、崖西、沙堆、崖南
新會陳皮核心產區,以熊子塔為地標,見者即是,可保其價值
新會陳皮「五大名村」
茶坑村:是近代名人梁啓超的故居所在地,亦是新會柑核心產區之一。七百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種植新會柑,並經營新會陳皮,傳說中區分新會柑核心產區的地標—熊子塔,就在茶坑。
天馬村:被評為廣東省最美的生態鄉村,有著名風景「小鳥天堂」,作家巴金之《鳥的天堂》原型。天馬的柑園種植地主要圍繞小鳥天堂周邊,佔盡地利優勢,氣溫,土壤適宜,產出的柑肉爽脆多汁酸脆無澀味,酸甜適度,柑韻悠長、口感順滑,柑皮香濃,沁人心脾。
梅江村:是新會茶枝柑的著名產區,素稱「柑之鄉」。梅江村柑果光澤亮、口感清爽,當中又以塞口圍種植的茶枝柑尤為著名。柑果特點:果皮油亮且厚實,有特殊的濃鬱的果木芳香。
————————後2村已名不符實!
東甲村:史上著名新會柑種植基地,也是傳統的圈枝柑產區。清朝時曾被朝廷指定為貢品。素有「東甲陳皮譽新會,百年陳皮勝黃金」之稱。近10年東甲村因城建徵收萎縮,產區所剩無幾,能產最佳陳皮的柑樹日少,稀而貴矣!
西甲村:毗鄰東甲村和新會主城區,亦為史上著名柑橘種植基地,氣候水土與東甲柑品質一樣,質量上乘。但隨著城鎮化推進,新會柑核心區水土資源被不斷擠壓,西甲村已淪為城區,村土地所剩無幾,種植新會柑近於絕跡。
新會陳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辦、大澤鎮、司前鎮、羅坑鎮、雙水鎮、崖門鎮、沙堆鎮、古井鎮、三江鎮、睦洲鎮、大螯鎮等11個街道辦事處、鎮和圍墾指揮部現轄行政區域。
新會陳皮分類、採收與感官特色
新會陳皮,是新會柑其果皮經曬乾或焙乾後的陳年貯存品,原產新會,尤以境內潭江流域衝積帶平原,特別是銀洲湖沿岸所產為好。
按規格質量,分為頭紅、極紅、蘇紅、二紅、揀紅、青皮六種貨式。
按採收時期,可分為柑青皮、微紅皮和大紅皮等三種貨式。
從果頂正三瓣開皮,留果蒂部相連,反皮,自然曬乾和自然貯存即可,這與其他水果退皮和應用情況全然不同。
新會陳皮採收加工時間
柑青皮:農曆立秋至寒露採收;
微紅皮:農曆寒露至小雪採收;
大紅皮:農曆小雪至小寒採收。
三類採收皮的感官特色
(1)柑青皮:色澤青褐色至青黑色,質硬、皮薄,味辛苦、氣芳香;
(2)微紅皮:色澤黃褐色至黃棕色,質較硬、皮較厚、味辛甜,氣芳香;
(3)大紅皮:色澤棕紅色至棕黑色,質軟、皮厚、味微辛、甜香。
真假新會陳皮的辨別(簡潔版)
(一看二聞三摸四嘗)
1、新會陳皮外表油包粒突顯,有光澤度,還很有質感,存放5年左右的新會陳皮,會有陳皮特有的芬芳味,並且很濃厚。
2、 用指甲刮它的外皮,刮的地方會呈現油亮,聞起來有顯著香氣。
3、新會陳皮吃起來苦、甘、香俱全。若是苦、澀、痺,則非正宗。
4、 正宗新會陳皮一般都有疤點,因新會地處珠三角地區,常有強颱風過境,疤點乃是強颱風留下的痕跡。
新會陳皮的產品特點
外觀(顏色、皮形、油室、茶色)
顏色——年份短的陳皮,內表面呈雪白色或黃白色,外表面呈豬須紋,顏色呈鮮紅色或暗紅色;高年份的陳皮,內囊風化自然剝落,內外表面豬須紋明顯,呈棕褐色甚至黑色。總體:無論多陳,都乾淨、紋理清、有光澤。外地陳皮,產地不同,顏色深淺不一,呈青黃紅不等,內囊光滑無脫落感,皺紋不勻。
皮形——正宗新會陳皮的基部相連,規則三瓣狀,片張反卷。數十年後,其形若仍三瓣完整無缺,為之極品。外地陳皮,片狀多不規則且零碎者居多。
油室——陳皮行業專業術語。新會陳皮表面有無數大小均勻且凹入的油點,皺縮十分明顯,即「油室」。油室完整度越高,陳皮所含橙皮甙等活性物質就越高,藥用養生功效就越好。外地陳皮,油點則分布不勻,數量較少,大小不一。
茶色——新會陳皮中年份短的陳皮茶色呈青黃色(甚至青色)。高年份的陳皮茶色呈黃紅色(甚至紅色),茶色金黃通透。外地陳皮,用不同成熟程度的陳皮泡茶,茶湯的顏色也不相同。
氣味(果香、清香、陳香、藥香)
聞氣味是辨別真偽陳皮的重要方法。新會陳皮的揮髮油種類多,香氣獨特、不單一,其香氣是複合型的香氣。3年到8年陳皮有刺鼻的果香味;9年到20年的陳皮清香撲鼻,沒有糖酸味;20年到40年的陳皮陳香醇厚;50年以上的陳皮有藥香、老藥材的味道,陳香醇舊。
外地陳皮,由於揮髮油種類少,香氣微弱、單一,或甜、或酸、或苦、或澀,其香氣隨陳化年份長短發生的變化不大。
質地(輕、硬、刮有油光)
從質地看,新會陳皮陳久者輕、硬。黴雨天時用手去感觸陳皮,年份越短皮身就越軟;而年份越長的陳皮,皮身的手感就越硬,容易碎裂。從表皮看,新會陳皮用指甲刮表皮,刮過的地方有油光,年份短的陳皮油光稍多,年份長的陳皮油光略少。外地陳皮則皮硬,容易折斷、碎裂,指甲刮油光不明顯。
味道(甘、香、醇、陳)
從品嘗味道區分,新會陳皮,年份短的陳皮口味苦、酸、澀;年份高的陳皮口味甘、香、醇、陳。外地陳皮的味道則不隨年份增長而改變,大部分的味道都是單一的,或苦、或酸、或澀不等。
從分類看,市面陳皮分為新會陳皮、廣陳皮、陳皮三類。其中,新會陳皮,含有揮髮油成分多達24種以上,黃酮類成分遠高於其他產地的陳皮。化學成分高達41個,包括4個黃酮碳苷、7個黃酮氧苷、19個甲氧基黃酮、3個環肽、4個甾醇,3個有機酸及1個生物鹼類成分。廣陳皮,揮髮油種類只有10種左右,味苦、澀。與新會陳皮相比,其藥用和食用價值較低。陳皮,成分更少,價值更低。
【陳皮使用注意事項】
①陳皮泡水雖有益,但不宜頻喝,一周三次為宜。
②胃酸過多者不能夠服用陳皮水。
③陳皮雖可燥溼,但不適於胃火、氣虛或燥咳患者。
④九制陳皮類不要多吃,屬醃製食品,營養不夠豐富。
新會陳皮的食用方法
1、泡茶。每次取陳皮5g開水泡茶(一瓣),陳皮可以重複衝泡5次,可以調理脾胃,理氣燥溼,長期飲用可增強腸胃功能。
2、煲湯。可以將10到20g陳皮用熱水稍微泡開之後切絲放入湯中,健胃消食!比如,陳皮鯽魚湯!陳皮冰糖燉檸檬!
3、熬粥。熬粥時候,將10g陳皮切碎加如鍋中,小火熬10分鐘!比如陳皮海帶粥。
4、降脂茶。將陳皮25g、山楂15g、甘草5g、丹參10g,加入1500ml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製20分鐘,降低固醇、高血脂!
5、炒菜。降一塊陳皮切絲加入菜中,好吃而且健胃,如陳皮滷雞腿,九制陳皮蝦!
新會陳皮的藥用功效
1.寬中理氣。橘皮辛散通溫,氣味芳香,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氣壅遏 ,又能行氣寬中,用於肺氣擁滯、胸膈痞滿及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症。常與木香、枳殼等配伍應用。
2.燥溼化痰。橘皮苦溫燥溼而能健脾行氣,故常用於溼阻中焦、脘腹痞脹、便溏洩瀉,以及痰多咳嗽等症。可配伍蒼朮、厚樸同用。又善於燥溼化痰,為治溼痰壅肺、痰多咳嗽的常用要藥,每與半夏、茯苓同用。
3.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大便洩瀉等症,常與人參、白朮、茯苓等配合應用。
4.治胃嘔吐。橘皮能和中,可治胃失和、噁心嘔吐。若胃寒嘔吐,可與生薑同用;胃熱嘔吐,又可配伍竹茹、黃連等藥同用。
5.利水通便。陳皮辛苦宣降,能利水通便,常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證。
新會陳皮的藥用價值
1、健脾胃助消化:陳皮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增加食慾,抗胃酸分泌等。
2、保健心腦血管:陳皮可預防動脈硬化,其所含甲基橙皮苷可降血壓。
3、袪痰平喘:含檸檬烯能刺激支氣管,引起腺體分泌增多,使痰液易咯出。
4、抗氧化抗衰老:陳皮有清除氧自由基、羥自由基和抗脂質過氧化作用。
5、抗菌消炎、抗突變抗腫瘤、調節雌激素等作用。
新會陳皮的基本知識點
❶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特產,史稱「廣陳皮」,宋代「廣貨」代表之一。
❷存期不足三年的稱果皮或柑皮,足三年以上的才稱為陳皮。
❸新會陳皮芳香撲鼻,品質獨特。可藥用、可食用,可調味。
❹醫用陳皮藥效以「新會皮」著稱,餘皆遠遜,且乏香味而痺口。
❺2006年10月,國家質檢總批准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❻2009年,新會陳皮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❼2019年11月,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
❽2020年7月,新會陳皮入選中歐地理標誌第二批保護名單。
新會陳皮的品種水土氣候
品種——茶枝柑•大紅柑•新會柑
新會陳皮品種——茶枝柑(大紅柑),歷史上有大種油身、細種油身、大蒂柑、高督柑和短枝密葉柑等5個品系,其中以軟枝形「大種油身」和「細種油身」為上品。茶枝柑是從分布於新會古兜山脈、牛枯嶺山脈和圭峰山脈的河谷地帶野生品種群馴化而來。據調查,在古兜山脈發現百年以上野生桔樹群落。由於品種質量特色明顯,用其果皮曬制的新會陳皮也因此品質獨特。
水土——「二山三水福地」
新會,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北有圭峰山,南有古兜山,依山面海,西江和潭江貫穿全境,其水系滲透全域,擁有虎跳門和崖門出海口,堪稱珠三角的福地。每年汛期,西江就會將遠至雲貴高原的土壤元素隨洪水帶到新會銀洲湖與潭江水交匯,形成獨特的灌溉用水。每年12月至來年三四月汛期前,西江、潭江徑流減少,海潮倒灌,形成鹹潮,滲透水土。這裡兩江匯聚、三水融通、鹹淡交融,形成以銀洲湖為核心的潭江兩岸衝積平原帶和南部濱海沉積平原新墾區,亦即新會民間流傳能看見熊子塔的地方的圍田區。這裡地勢開闊平坦、土地肥沃、土層深厚、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這裡生長的蒲葵葉形最好,葉柄最正,出產諸如新會柑、新會橙、新會年桔和新會檸檬等多個柑桔原產品種,是柑桔的起源中心之一和適宜栽培區。
氣候——光足雨沛無霜期長
新會地處北半球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熱量充分(年均溫度數21.8℃,最高7月份達28.3℃,最低1月份13.4℃,年均日夜溫差達6.9℃,10℃以上有效積溫達7729.7℃);
光照時數足(年均日照時數1731.6小時);
雨量充沛(年均降量達1784.6mm);
無霜期長(年均無霜期達349天);
堪稱珠三角的福地;
這裡以典型珠三角精耕細作制度見稱,富有柑桔的栽培經驗。
(註:根據網絡素材編輯而成,供大家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