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陳皮是指在新會陳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栽培的茶枝柑(又稱大紅柑)的果皮經曬乾或烘乾,開成三瓣狀,並在保護區域範圍內貯存陳化三年以上的幹品。按採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可分為:柑青皮(青皮)、微紅皮(黃皮)和大紅皮(紅皮)。
新會傳統的說法是能望見「泥子塔」的地方都是新會陳皮的核心產區,如會城的茶坑、梅江、東甲、西甲、天馬等。其中,以新會銀洲湖為核心的潭江兩岸衝積平原帶和南部濱海沉積新墾區出產新會柑品質最好,是新會陳皮質量最優的核心產區。
鮮柑橘皮與陳皮雖然是同一種東西,但性質卻大不相同。鮮皮含揮發性芳香油較多,不具備陳皮那樣的藥用功效,而陳皮隔年後揮髮油含量大為減少,裡面的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會相對增加,這時陳皮的藥用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此外,因為鮮皮表面有農藥和保鮮劑汙染,這些化學製劑有損人體健康,用它泡水還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另外,陳皮性溫、辛、苦,有發熱、口乾、便秘、尿黃等症狀者,不宜飲用陳皮水。
我國用柑橘外皮作中藥之用已有約 2000 多年之久,一直以來都有柑橘並用的習慣。唐代陸羽《茶詩》也有提到以橘皮煮茶,不過真正提到「陳皮」一詞的是宋代嚴用和在其撰寫的《濟生方》一書中,其歷史可追溯到 700 多年前。
採果——選果——洗果——開皮(正三刀法、對稱二刀法)——晾曬——翻皮——曬制——陳化——翻曬——存儲。
一是,隨著年份的增長,陳皮的內囊開始有浮鬆脫落情況,呈立體感。
二是,隨著時光的流淌,氧化作用之下,陳皮也開始變輕。
三是,隨著陳化的過程,陳皮的水分隨時間而蒸發。
新會陳皮按採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可分為:柑青皮(青皮)、微紅皮(黃皮)和大紅皮(紅皮)三種。
柑青皮(青皮):未成熟時(通常指農曆立秋至寒露)採收果實所加工的皮。外表色澤青褐色至青黑色,質硬、皮薄,味辛苦、氣芳香。
功效:具有疏肝利膽,解結化湧,清熱解毒功效,適宜入藥褒涼茶,入口苦澀。
微紅皮(黃皮):指果皮開始轉黃,(通常指農曆寒露至小雪)採收果實所加工的皮,皮身比較薄外表色澤褐黃色至棕黃褐質較硬,皮微厚,味辛帶苦略甜。
功效:皮身薄,易收藏,糖份少入口甘香清甜。可作一般煲藥或普通藥材與普通肉類調味料使用。
大紅皮(紅皮):指果皮已基本著色(通常指農曆小雪至小寒)採收,外表色澤棕紅色至紅黑紅,有無數大而凹入的油室,皺縮十分明顯質軟、皮厚,味辛帶甜香。
功效:化痰止咳,健脾和胃,特別對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好,入口甘香醇厚。適用範圍廣,配用於名貴藥材,而且是膳食烹飪的極好配料。
並不一定。陳皮按當年的採收加工時間和質量可分為:柑青皮(青皮)、微紅皮(黃皮)和大紅皮(紅皮)三種。一般來說,顏色越深,質量越好。但是相近年份的陳皮對比時,相對低年份的大紅皮可能看上去比相對高年份的柑青皮顏色深。因此,顏色越深,不一定代表年份越高。
正宗的新會陳皮以自然生曬天然陳化而成,純幹倉存儲,無任何工藝,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為上品。
但陳皮市場火熱後,部分廠家和商人為了使年份短的陳皮能及早達到陳化多年的表現特徵,從而立即銷售獲利而採用一種縮短陳皮陳化期的存儲方法。這種方法是靠改變陳皮的存儲環境來實現的,對陳皮的品質有很大影響,這點需要謹慎。
新會陳皮列入國家衛生部藥食同源目錄,傳統中醫認為具有行氣健脾、理中和胃、化痰止咳、降氣止嘔、舒肝利膽、解結化癰等功效,其含有的黃酮類成分和揮髮油成分遠高於其他產地的陳皮。
研究表明:「新會陳皮的陳化時間越長,其黃酮類物質有增加趨勢,黃酮類成分具有抗脂質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炎、抗病毒、抗癌、抗菌、延緩衰老等作用;其對心血管也有一定的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透性和毛細血管壁的脆性;新會陳皮還含有豐富的多甲氧基黃酮,大量研究表明,多甲氧基黃酮成分具有抗癌、抗誘變、抗炎、抗氧化及心血管保護等作用。」(引子鄭國棟等2013捻編著的《新會陳皮的研究進展》),其中,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黃酮類成分是新會陳皮特有的,其他產地的陳皮都沒有,所以新會陳皮養生保健價值比其他陳皮高。
陳皮黃酮的含量為2.02%--2.06%;
揮髮油的含量為2%—4%,共有53個組成成分,主要為檸檬烯、檸檬醛、松油烯,還含有川皮酮、橙皮甙、肌醇、維生素Bx等,主要作用有抗氧化、抗菌、祛痰,促進消化;
生物鹼的主要成分為辛弗林,含量為0.240%--0.636%;
陳皮中多糖的含量約為6.01%;
橙皮苷、其他礦物質、維生素物質。
陳皮是古今著名的「臣藥」。《本草綱目》記載:陳皮有「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的神奇功效。許多名貴中成藥中加入新會陳皮,目的就是要其藥性發揮得更好。
利用陳皮養生,一字記之曰「和」——陳皮性溫,能和百病。
陳皮泡茶,適宜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之人食用,並有助於消化,如想起到減肥作用,可針對個人體質,搭配其他配方使用。
生普茶是鮮葉採摘後經殺青、揉捻、曬乾而成,茶氣比較濃鬱,茶湯清香,苦而帶澀,苦能回甘,澀能生津,茶多酚的含量很高,是防癌的好飲品,對血管的梳理也比較明顯;
熟普茶是經鮮葉的殺青、揉捻、曬乾後,經人工快速後熟發酵,曬誰渥堆工序而成,口感濃稠水甜,幾乎不苦澀,熟普經過輕度發酵,具有大量有益人體的菌種,並且茶性溫和,暖胃,養胃,並且有顯著的減肥效果。
看外觀:新會陳皮有油光,外表面為褐黃色、澤棕紅色,皺縮,有許多凹入的油點;
試手感:新會陳皮質輕且易於折斷。用手觸感新會陳皮,年份越短皮身越軟,年份越長,手感越硬、質輕;
聞香氣:新會陳皮香氣異常,醇厚濃鬱,味輕微辛而不甚苦,時間越長而愈發奇香;
嘗滋味:新會陳皮食用口感非常好,過齒留香,有回甘口感,無苦澀味。
好的新會陳皮外皮呈深褐色,皮瓤薄,對光照視,油室透明清晰,放在手上覺得很輕身而又容易折斷,氣香濃鬱,味微辛,甘而略甜。
而劣質的陳皮和非新會陳皮則皮身厚薄不均勻、片張不太完整、大小、片形不太一致,斷片、碎片較多,還伴有少量雜質、病斑和蟲蛀、燒皮現象存在。
陳皮因其各自陳藏的條件不一,所以陳化出來的狀態也各不相同,大致的年份可以從陳皮的顏色、手感、香氣以及茶湯口感作出大概的判斷。年份較短 3 年至 10 年的新會陳皮,茶湯呈青黃色,聞起來還有淡淡的柑香味。陳化了 10 年至 15 年的新會陳皮,茶湯呈深黃色,氣味清澈,醇厚,略有回甘。
新會陳皮年份越高,其口感越甘醇,年份低的新會陳皮其含有的糖份和揮髮油成分較多,口感帶苦、酸;年份高的陳皮經過長時間的陳化,內囊逐步脫落,其口感甘、香、醇、陳。
五年的陳皮揮髮油中的檸檬烯含量高於十五年的陳皮,因為聞起來果香味較為濃烈,超過十年的陳皮香味會轉變成一股陳香味。五年陳皮是外放的果香,十五年陳皮是沉穩的陳香。
·直接泡水法:選用蓋碗或者杯子衝泡,將陳皮撕碎放入容器中,大概一次放入1/3塊陳皮就好,然後倒入開水洗一遍,再重新倒入開水,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才能出味,陳皮和水的比例大約為1:50。喝完後可隨時添水。
·調飲法:可加普洱茶、紅茶等茶葉進行調飲,可以與蜂蜜、紅糖等搭配,還能加入幹山楂、薏米等組合,調飲的陳皮滋味更豐富。
洗皮:取整片陳皮,先以開水衝洗1—2 次後,置入水壺中,注入冷水(若用冷泉水則更佳)至半壺左右容量;
煮皮:開至大火煮沸,水開之後,再持續煮10到15分鐘,煮過後口感醇甜,尤其是煮陳年陳皮,藥香濃鬱,還帶有微微木香;
品湯:將煮泡好的陳皮水倒入另一盛茶器皿中,斟入杯中品嘗,若未能及時飲用完,可取出壺中的陳皮,避免長時間浸泡;
器具:可用陶壺或者玻璃壺,陶壺煮出來的口感比較綿柔,而玻璃壺則是觀賞性更好。
陳皮泡茶推薦使用十年以上的陳皮,由於年份較高,口感甘醇;十年以下的陳皮由於年份較低,口感稍苦,更適用於煲湯、煲糖水或作烹飪調料之用。
衝泡方法也是有講究的,取一個完整三瓣狀的新會陳皮(重約5克),衝洗乾淨後隨冷水下壺,注入250毫升清水,煮開後3~5分鐘,即可品飲,此時口感最佳,須在20分鐘內飲完。不宜將陳皮浸泡在水裡太長時間,因為陳皮味屬辛、苦,泡久了、陳皮分解的數量多了,都容易產生苦澀味影響口感。
中醫學認為新會陳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合理配合使用,可以治療脾胃氣滯、脘腹漲滿、噁心嘔吐、洩瀉及止咳化痰。在理氣藥中陳皮藥性較為緩和,孕婦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可以服用,但要對症。
存放技巧
·低年份的陳皮建議選擇透氣性好、無異味、無汙染的包裝容器,如:布袋、麻袋等;高年份的可使用密封性能較好的器皿貯存,如青花瓷、紫砂罐、玻璃瓶、瓦缸等;
·在存放過程中需要定期檢查,尤其是在梅雨、多雨的潮溼天氣,觀察陳皮是否有受潮跡象,趁有陽光及時翻曬。
1、沒有存放好,受潮;對策:需要用密封罐包裝好,並且不能放在潮溼的地方。
2、陳皮沒有完全曬乾就封存起來;
對策:陳皮的前5年,每一年都要在大太陽的時候拿出來曬幾次,每次翻曬時間約為4-6小時(具體視天氣情況而定),而且潮溼的時候一定要對倉庫進行抽溼,要不然會容易發黴。
3、陳皮曬乾之後馬上封存,這樣也會容易生蟲;
對策:當陳皮曬乾封存之前,必須要放在室內晾置一下,讓陳皮在太陽下曬所產生的熱氣散發之後,才能封存起來。
在家存放的陳皮最好用密封容器保存,如玻璃瓶或瓷器罐等。應存放在陰涼乾燥的地方,避免陳皮發黴變質;
選購技巧
1.未滿三年的新皮需要曬的時間長一點,每年曬3次,連續曬三年,只有三年以上的皮才能稱為「陳皮」;
2.三到五年以上的陳皮,性狀逐漸穩定,無需多次翻曬,定期翻曬就可以了;
3.第五到九年,視皮的軟硬(即陳皮所遺含的水分)而定,此階段晾曬為宜,避免暴曬;
4.第十年以後,陳皮經過前期數年翻曬,水分已基本瀝至一個穩定狀態,基本保持密閉存放即可。如有受潮及時晾曬。
新會陳皮年份越高,其口感越好,價值也越高,建議選用十五年以上的陳皮收藏。由於十五年以上的陳皮性質大致已經穩定,除非是非常潮溼的天氣,基本上封存好就不需要多加打理,便於收藏。
一般4人份量的紅豆沙糖水,可以放2片左右陳皮,先用清水清洗一下,放進冷水與紅豆一起熬製即可。
陳皮止咳去痰的功效較廣為人所知,不過,要注意的是,得先分清楚是「寒咳」還是「熱咳」,才能辨證治療。
陳皮性溫,適用於寒咳的患者,能燥溼化痰,又能溫化寒痰,且辛行苦洩而能宣肺止咳,中醫若開藥方,多與乾姜、細辛、五味子等同用。
另外,也可加姜泡煮成陳皮薑茶。《本草綱目》記載:「姜御百邪」。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胃、脾經,且「生用發散,熟用和中」,用於感冒風寒表實症,可增強發汗作用,還有解熱、去痰、止咳功效,並且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流通,降低血壓及血液中的膽固醇,強化白血球效能,增加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