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醫大科研團隊新發現!人類卵子冷凍保存技術獲突破

2020-12-22 瀟湘晨報

日前,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了解到,該校教授曹雲霞領導的生殖醫學低溫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褪黑素可以通過抑制氧化損傷和維持卵細胞膜通透性提高人卵母細胞的冷凍效果,標誌著人類卵子冷凍保存技術取得新突破。該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松果體研究》上。

在曹雲霞看來,近年來人類卵子冷凍技術廣受關注,這項成果探討了褪黑素對凍融後人卵母細胞發育潛能的影響及其分子機制,為建立安全、高效的人類卵子冷凍保存技術體系提供了新的技術及理論基礎,促進了人類卵子冷凍保存技術的實際應用,具有重大社會意義。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梅梅 通訊員 惠繼榮)

【來源:合肥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安醫大人類卵子冷凍技術取得新突破
    安徽商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胡霈霖) 日前,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該校曹雲霞教授領導的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低溫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發現,褪黑素可以通過抑制氧化損傷和維持卵細胞膜通透性,來提高人卵母細胞的冷凍效果,人類卵子冷凍技術取得新突破。
  • 合肥將耗資63億元打造安醫大新醫科中心
    11 月 27 日,記者從合肥市公管局獲悉,安徽醫科大學新醫科中心(新校區)、合肥市空港醫院一期等項目正式啟動招標。這些重點工程實施後,將極大地提升全市醫學教育及科研成果轉化能力,提高防範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水平。
  • 光通信行業技術屢獲突破,仕佳光子科研實力凸顯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等獎項;董事安俊明博士曾獲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一等獎、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 安醫大專家獲全國男科學最高獎項「郭應祿男科獎」
    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獲悉,安醫大副校長、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梁朝朝教授獲頒2020年全國男科學最高獎項「郭應祿男科獎」,一附院泌尿外科張力副教授獲「郭應祿傑出青年專家獎」。「郭應祿男科獎」由北京郭應祿泌尿外科發展基金會發起,中國醫師協會男科與性醫學醫師分會負責評選,每年僅評選2人,以表彰獲獎者在男科領域的卓越貢獻。
  • 安醫大直屬附院在省級護理技能競賽中斬獲多項佳績
    競賽主要由理論知識考核和穿脫防護服技術、氧療技術、經氣管切開吸痰技術、心肺復甦技術等四項技能操作組成。安醫大各直屬附屬醫院護理團隊沉著冷靜、操作嫻熟、流程規範,在比賽中展現出了較高的專業素養和綜合實力。
  • 6歲罕見病患兒在安醫大二附院順利接受手術
    近日,來自宣城市6歲小男孩沈星(化名)的父母可以鬆口氣了,孩子在安醫大二附院多學科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順利接受了面部手術,暫時渡過難關。 據安醫大二附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醫師方冬冬介紹,患兒四個月前出現左側顏面部腫脹,在外院被診斷為牙源性腫瘤,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 冷凍卵子,真的是一劑「後悔藥」嗎?嗯,是的!
    臨床研究發現,35歲以後的女性,卵巢功能就會開始緩慢下降,隨著年齡的增加 ,體內卵子質量和數量也會隨著年齡增長急劇衰退,除了懷孕機率降低外,即使成功懷上,其染色體異常率也會較高,胎兒畸形和流產的機率也會大大增加,所以對於一些暫時沒有打算生育而未來將要孕育生命的的廣大已婚女性,冷凍卵子就相當於有了一份「生殖保險」。
  • 國產特效藥獲重大突破,中國團隊與時間賽跑,耗時不到3個月
    【編輯/海峽軍情欄目 凌峰】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已經有了驚人的進展,針對新冠肺炎的高效藥物不但研發有了眉目,而且在動物身上也獲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最後一步的臨床實驗進展順利的話,那麼今年的冬天首個針對新冠肺炎的強效藥物將研發成功。相關科研團隊的帶頭人聲稱,該團隊已經在多個抗體中成功篩選出了具有最高活性的抗體,而且篩選效率達到90%,意味著即將面世的強效藥的成本較低,價格也更能為大眾所接受。畢竟新冠肺炎這次的波及人數較廣,所以藥物的成本問題也是不得不考慮的。
  • 重大突破!南京13項科研成果獲國際關注!
    黃超伯教授團隊和De Smedt教授團隊近年來圍繞藥品防偽的生物基材料和技術進行聯合科研攻關,已取得系列高水平成果。該文章圍繞傳統的分析檢測技術、外包裝防偽技術和藥物原位防偽技術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該項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774060, 21644004),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子課題(2017YFF0207800)和歐盟H2020研究基金(61)的支持。
  • 復旦大學4月-5月部分科研成果:抗新冠全人源納米抗體,小型基因編輯...
    復旦大學科研團隊近期又取得了數項成果和突破。小編為你整理了2020年4月-5月部分科研成果,快一起來看看吧!  公共衛生學院餘宏傑課題組研究揭示增加社會距離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影響 成果登《科學》主刊
  • 明明技術早已成熟 單身女性為何依然不能合法冷凍卵子
    去年,她去北京的一家婦產醫院生殖科諮詢「凍卵」事宜,並通過相關檢查確認身體正常、卵子健康,但醫院表示,未婚女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包括「凍卵」手術,不符合原國家衛計委2003年制定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規定。徐女士則堅持認為,作為成年女性,有權利決定冷凍自己的卵子,為未來保有一份生育的可能性。我國早已允許未婚男性出於保健的目的去冷凍自己的精子,為什麼未婚女性就不可以?
  • 昆醫大附一院為無精症患者成功實施顯微取精術
    通過單精子卵泡內注射技術,成功獲得11個受精卵,已獲得優質囊胚6枚。昆醫大附一院泌尿外二科主任付立傑告訴記者,男性患者木明(化名)為36歲,患有非梗阻性無精子症,多次精液檢查未發現精子,睪丸穿刺活檢提示生精功能障礙,未見成熟精子。其妻李秀花(化名)32歲,夫妻倆來自雲南省麗江市。
  • 冷凍卵子這副後悔藥,為什麼不是想買就能買?
    東方IC 資料誰需要冷凍卵子?「冷凍卵子」即取母體健康時的卵子進行冷凍,阻止卵子隨人體衰老,待想生育時再取出凍卵,它被看作是更長時間維持女性生育能力的一種方法。目前,國際上較新的玻璃化冷凍技術是把卵子放進高度濃縮的脫水冷凍保護溶液,然後立即投入-196℃液氮中冷凍保存。
  • 冷凍卵子 一起去未來生孩子
    她說女性可以徹底從壓力和束縛中解放出來,享受生活和工作,她覺得很好,還推薦給閨蜜。 冷凍卵子技術由來已久但它真正第一次應用於人工輔助生殖技術也就是1986年的事情。當時澳大利亞專家第一次復甦了冷凍卵子,並成功形成胚胎、受孕,最後誕生了第一個被稱為「冰寶寶」的通過冰凍卵子孕育的試管嬰兒。冷凍卵子技術起步較晚,技術成熟度落後於精子和胚胎冷凍。但以目前技術來說,已經足以在臨床開展工作中應用。
  • 試管嬰兒技術有哪些新進展?
    目前,世界範圍內IVF-ET的周期妊娠率為30%~40%,大多在25%~35%,如何提高IVF-ET的妊娠率,是許多學者近年來致力探討的問題,近10餘年來已發展並衍生出一系列新技術。②將胚胎冷凍保存,在下一周期可選擇良機以獲得成功妊娠。對此問題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 安醫大阜陽臨床醫學院施工招標已開啟,合同估算價3億元!
    今日小編在貼吧上看到一則帖子裡面有三張安徽醫科大學阜陽臨床醫學院效果圖圖片來源:阜陽崛起吧以上效果圖有待查證但項目確實有了新進展此工程包含科研樓、教學樓、報告廳、食堂、風雨操場、宿舍樓及室外工程、綠化、鋪裝等圖紙要求範圍內所有施工工程。
  • 剛剛,有一位人大代表提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大家都是怎麼看的?
    事實上,女性隨著年齡漸長,懷孕會變得愈困難,卵子質量下降,冷凍卵子及人工受孕技術可助突破年齡對生育的限制!名人凍卵聽得最多,但實際上你又知多少?近日,又一位人大代表帶著她關於「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的一則提案衝上了熱搜,引爆輿論。
  • 安醫大四附院病房裡的理髮室又「開張」了
    剪刀、剃鬚刀輪流上陣,安醫大四附院血液科護士長張真變身為「Tony老師」,為一位50多歲的白血病患者汪大伯理髮,病房裡的理髮室又「開張」了。「移植倉因為有無菌要求,我們都會提醒患者提前把頭髮剃光。「沒事,您放心大膽地剪,我相信你的技術。」汪大伯笑著說。張真拿出了提前消洗好的剪刀、剃鬚刀,用一隻乾淨厚實的塑膠袋給許大伯當圍布,就這樣,病床前,一個簡易的小理髮室「開張」了,她先用剪刀把大伯頭髮依次剪短,再拿剃鬚刀輕輕將貼近頭皮的毛髮理平整。「滿意嗎?」一旁的護士問道。「滿意滿意!謝謝護士長了!」看著鏡中的自己,汪大伯露出了笑容,一旁的家人也連聲道謝。
  • 安醫大一附院支援湖北重症護理團隊5名隊員解除隔離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14日,安徽省第一批、安醫大一附院第二批支援湖北的5名重症護理「白衣戰士」解除14天隔離休養,平安回家。隊員們與闊別許久的家人緊緊擁抱,自1月27日緊急集結奔赴武漢,他們在抗疫一線奮戰了64個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