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關三十講(四)| 從瑞幸咖啡挑戰星巴克,看中國式公關的「對標PR」策略

2021-02-11 中國公關網

圖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撰文:趙明 

今年5月中上旬,瑞幸咖啡對星巴克的PR攻勢一浪接一浪:

5月15日,瑞幸咖啡發表公開信,稱遭到星巴克反擊,呼籲公平競爭;

5月10日,傳出星巴克全球高管暗訪北京和上海的瑞幸咖啡門店後,決定與美團點評合作在中國推出外賣服務;星巴克要求供應商二選一,不能給瑞幸咖啡供貨;

5月8日,傳出從2017年年底,瑞幸開始向星巴克挖角,已挖走星巴克北京市場約1/7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甚至挖走1/4員工,開出的工資是星巴克的3倍;

……

星巴克一概回復媒體稱,「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

對瑞幸咖啡的5月攻勢,業界褒貶不一,尖刻者甚至冠之以「碰瓷營銷」。

對標行業第一的品牌PR,瑞幸不是第一家。比如在手機行業,不提蘋果,甚至都不能說是做手機的:樂視。當年(2015年4月12日),樂視在發布手機新品之前,賈躍亭曾在微博發表《致蘋果的一封信》,炮轟蘋果系統封閉,站在創新、安卓、90后角度對蘋果大加撻伐;此後借勢蘋果的PR,一直持續。

小米。如今無人不知的小米,在成立之初的兩年,其創始人雷軍和很多國內手機廠商高管類似,開發布會喜歡穿黑色T恤搭配牛仔褲。這是蘋果公司前掌門人斯蒂夫·賈伯斯的經典穿著。也因此模仿之舉,雷在國內被冠之以「雷布斯」名頭。這期間,在品牌形象、創始人標籤及營銷策略上對標蘋果,無疑為小米帶來極高關注度和發展速度。時至今日,對標依然沒有停止。比如,在發布小米8系列手機時,雷曾稱產品 「吊打iPhone X」;在香港上市路演時,雷則稱"小米=騰訊×蘋果"……

錘子。錘子和小米一樣,在每次手機新品發布之前,基本都會提及蘋果。就在今年其5月15日其新品發布會之前,就粉絲稱蘋果3件套(Mac+iPad+iPhone)很好用,羅永浩微博上回復表示:「5月15號之後,蘋果三件套會成為歷史上最好的方案(深切緬懷老喬)。接下來,如果沒有意外,失去了靈魂的蘋果會瘋狂地抄襲我們(錘子)。」

……

這樣的例子可以一直舉下去。近年來的公關戰及口水戰,大半因「對標」而起。

並且不止在PR,在新公司發展初期及融資時,往往都會拿行業第一的企業作為參照系和對標對象。

比如,優酷當初向投資者講自己是Hulu+Netflix做到了YouTube的規模,小米稱自己是「騰訊×蘋果」,百度曾對標Google(谷歌),聯合辦公平臺SOHO、3Q則對標美國的Wework,美團曾對標美國的Groupon,大眾點評網曾對標美國的Yelp,餓了麼曾對標美國的GrubHub ,微博曾對標Twitter,豆瓣電影曾對標IMDB,知乎曾對標Quora,淘寶曾對標EBay……

這種對標如果超出融資範疇,在PR層面持續外溢,就會形成「對標PR」。

 

>>>低選擇門檻產品可以「對標PR」,高門檻選擇產品儘量不要用;「對標PR「初期可以,長期不行。<<<

國內許多網際網路公司,深受早年網際網路發展初期「眼球經濟」的PR思路影響,往往都習慣甚至喜歡用公關驅動的策略。當然,有些則純粹是因為經費有限,不得不採用低成本的公關手段,不惜製造公關事件,藉助事件營銷或話題營銷,直接近身纏鬥排名第一的品牌,以期引起關注。

但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用這樣的公關方法。

簡單來看,對用戶而言,選擇門檻低的產品,可以用這樣的方式。

比如,360的所有產品都是免費的,只要用戶關注到,就可以下載一個使用,不好用可以刪掉,這沒什麼使用門檻,關鍵是你要關注到。所以,360就可以用製造關注的方式,360也可以有帶網紅氣質的老闆。

比如,瑞幸咖啡的選擇門檻不高,那可以嘗試與星巴克「對標PR」的方式。

比如,小米手機尤其紅米手機,價格並不高,選擇並不困難(高於2000元的手機,在網上就是門檻),所以,也可以嘗試「對標PR」。

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選擇門檻線,這條線,並不難理解,也不難分辨出來。

但如果不是低門檻選擇的產品,比如,要做一臺3000塊以上的手機,一杯30塊錢以上的咖啡,這時候就要放棄「對標PR」,放棄對標對象,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獨特認知,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品牌調性了。

所以我們說,初期可以,長期不行。

>>>「對標PR「對行業第一的品牌並不都是壞事,要一分為二的看。<<<

在中國網際網路公關圈,新公司要上位,和行業老大「對標PR「快成了慣例,而這種又讓行業老大和有些業內人不屑甚至不齒。許多人稱這樣的「對標PR「是 「碰瓷」,甚至「戲精」、「自嗨「……

而行業老大一貫的態度是不屑、不回應、不配合。

對消費者而言,他們和行業老大(甚至同情行業老大的公關專家)對有些事情的看法未必一致,比如瑞幸咖啡,消費者知道了它是做咖啡的,知道了它可以和星巴克一較高下,對瑞幸咖啡沒什麼不好。

這樣的情境下,其實行業老大也應該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和心理承受力。(具體行業老大如何應對,我們後面的文章再講)

尤其,這樣的對標,對行業老大不全是壞事,他一定程度上強化了老大的市場地位。

有個段子說:蘋果PK三星,諾基亞消失了;王老吉PK加多寶,和其正消失了;可口可樂PK百事可樂,非常可樂消失了……

無人提及的老大,是寂寞的獨角戲。對標PR中被迴避被忽略的品牌,有可能被用戶遺忘。

所以,當年360搜索推出後,爆發的與百度的「3B大戰」中,搜狗當時是著急的,所以王小川儘管再糾結,也還是想參與到「3SB」之中。

當然,這樣的對標PR,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聚焦產品不要撕人。要創造價值,不要消滅價值。這條低限和尺度,是需要注意的。盜亦有道。

趙明,樂信(NASDAQ:LX)副總裁,先河環保(300137)獨立董事。中國公關協會理事、中國商業經濟學會理事,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理事。在品牌市場、公關傳播、企業管理方面,有豐富經驗與許多經典品牌傳播案例。曾在360公司、優酷公司等知名網際網路企業擔任高級管理職位。

(註:本文所使用圖片、素材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微信ID:CIPRA_2013

沒時間解釋了,快長按左邊二維碼關注我們~~

更多內容請登錄:www.chinapr.com.cn
聯繫、投稿、合作郵箱:info@cipra.org.cn

相關焦點

  • 從《歡樂頌》小議公關媒體策略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作為一隻曾經的公關狗,我今天要分享的不是雞湯,是一篇技術文章。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公關的實操經驗——公關的媒體策略。什麼是公關的媒體策略:首先,這不是媒介投放常提到的投給誰、投哪裡、投什麼的問題。那是媒介公司的媒介策略。
  • 如何做好危機公關?這三大刷屏級公關案例告訴你!
    當天下午,萬豪公關回應稱只是「系統錯誤」,然而網友並不買帳,隨後網友扒出,萬豪集團旗下「萬豪禮賞」推特帳號還給藏獨帳號「西藏之友」的一篇貼文點讚。至此,萬豪徹底陷入信任危機。在輿論的譴責下,萬豪最後還是結束了其不真不誠的「擠牙膏」式道歉。萬豪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蘇安勵12日凌晨發表致歉信。
  • 瑞幸教會咖啡行業的事
    但今天中國人餐飲消費的 20% 花在外賣上,咖啡也變得更加普及。只需要補充咖啡因的消費者,並不需要走進第三空間。瑞幸九成門店是小面積快取店。知情人士稱,瑞幸小店模式在理想情況下,坪效是星巴克大店模式的 20 倍——但這和補貼力度相關。且由於價格不同,利潤率等指標無法相比。加速擴張的對手裡,開小店的極致是成立於 2015 年的本土咖啡連鎖品牌 manner。
  • 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 瑞幸咖啡宣布進軍無人零售
    1月8日,瑞幸咖啡在北京召開戰略發布會公布,其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累計交易客戶數超過4000萬。按照2019年初瑞幸定下的目標,在門店、杯量方面都超越星巴克。同時,瑞幸咖啡發布智能無人零售戰略,推出無人咖啡機「瑞即購」(luckin coffee EXPRESS)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luckin pop),進一步密布網點、貼近客戶。
  • 盤點近年來優秀危機公關案例(上)
    一場聲勢浩大的公關危機得到圓滿的解決。客觀講,呷哺呷哺鴨血事件能圓滿解決,確有很大因素在於負面本身是一個「烏龍事件」,呷哺呷哺的鴨血沒有問題。有人將海底撈的危機公關策略概括為:鍋我背、錯我改、員工我養。 8月25日14點46分,海底撈在其官方微博和官網發布致歉信(對外)。其內容包含: 1、首先承認了曝光內容屬實。 2、提供過往處理類似事件的查詢通道。 3、感謝媒體和群眾的監督,表示願意承擔相關的經濟和法律責任。
  • 一夜從天堂到地獄 瑞幸做錯了什麼?
    而到2020年4月,第一財經大數據顯示,瑞幸咖啡的門店已進入了166個城市,其中一、二、三、四線城市平均門店分布為395家、199家、86家和9家。這個門店分布與美國咖啡巨頭星巴克接近,但區別在於星巴克賣的是第三空間帶來的溢價,瑞幸咖啡則是快取店佔到90%以上,收入靠一杯杯賣打折咖啡。
  • 憑「接頭暗號」取咖啡?星巴克開了首家「啡快」概念店,離瑞幸自提...
    據說最近去星巴克是這種姿勢:顧客:你好,我要取咖啡,一杯香草拿鐵。店員:你好,你是我想靜靜/拔刀相助/別人家的孩子...嗎?顧客(默默地拿出手機看一眼):對的,是我。據36氪記者的觀察,這家店離瑞幸自提店不過20米,不少業內人士甚至調侃,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的線上火拼正面開始了嗎?圖片來源:星巴克官方在杭州,打開星巴克APP,「啡快」和「專星送」列於首頁C位,覆蓋杭州絕大部分星巴克門店。
  • 「中國特色」的咖啡戰爭:星巴克「掉價」,瑞幸「破發」,農夫「入局」,雀巢「開花」
    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最初推廣「專星送」吸引流量的方法正是優惠和補貼——這也是瑞幸咖啡最「得意兒」的事兒。雖然,星巴克對瑞幸一直是一副:「我看不上你,更不願意和你搭腔」的態度。星巴克官方還對外宣稱「咖快」業務早已在北美地區推出。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在當下這個節點才拿出一個「並不時髦」的解決方案,至少說明在移動端服務這一塊兒,星巴克確實被「倒逼」了。
  • 咖啡戰場狼煙四起:瑞幸咖啡衝擊美股IPO 新零售咖啡行得通麼?
    根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在中國28個城市擁有超過1680萬交易客戶並經營2370家門店,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銷售總量約為1630萬。而瑞幸咖啡年初曾公布2019年的目標是新建門店超過2500家,總門店數超過4500家。相對而言,星巴克最新財報顯示,其在全球門店總數30184家,其中中國門店3789家,同比增長17%。
  • 不管瑞幸成不成,中國都沒有萬億的咖啡市場
    客觀的說,即便是按照中國財政部審計後的數據排除瑞幸在去年作假的那部分銷量,它也確實讓更多的中國人加入到了咖啡消費的行列。瑞幸點燃的除了自己,還有中國的咖啡市場。從2017年開始,中國咖啡相關的融資併購數是49次,遠高於之前的幾年。
  • 從瑞幸咖啡「崩盤」事件探究咖啡消費人群特徵差異
    前幾日,關於瑞幸咖啡開、閉店的數據才剛經過一輪討論,有消息稱瑞幸咖啡今年Q2 在中國的開店速度平均仍達每天10家,現門店總數已達到6912家;另有媒體報導「瑞幸 北京將在今年關閉80家門店,佔北京區域門店總數近1/5」。而「摘牌」事件後,事態發 展又將走向何方?1、主流咖啡品牌用戶畫像洞察 ——誰動了誰的奶酪?
  • 從瑞幸咖啡看資本圈錢收割的幾個套路
    現在就讓我們簡要的來回顧下瑞幸咖啡這些時候究竟發生了些什麼事情。崩盤前兆:渾水公開瑞幸調查報告2月1日,著名調查機構渾水研究(渾水於2010年,由名為卡森布洛克的美國人創立,因為做空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而聞名公司名字取自中國成語「渾水摸魚」,他們曾經做空了東方紙業,綠諾科技,多元環球水務和中國高速傳媒等四家公司。),發布了一份關於瑞幸咖啡的調查報告。
  • 賣咖啡也賣數碼產品,瑞幸要和電商搶生意?
    上架的商品被瑞幸分為六大類:咖啡周邊、數碼配件、網紅零食、瑞幸堅果、防疫用品、箱包服飾。咖啡周邊基本都是馬克杯、保溫杯、隨行杯等,網紅零食和瑞幸堅果是瑞幸此前推出的自有輕食,防疫用品和箱包服飾的商品種類目前並不多。重點在數碼配件。
  • 2018年十大刷屏級公關事件,看看誰上榜了!
    緊接著他表示:"自己喜歡中國、喜歡中國文化,對發生的事情感到抱歉。" 不過,D&G "被盜號"式危機公關並沒有贏得中國網友的信任。次日上午,D&G設計師ins再次發文回應,他認為自己沒有歧視,言語間似乎並沒有歉意,D&G又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如果DG有種族歧視,就不會話費精力關注中國和日本,不會讓中國模特出現在DG的秀裡!
  • 瑞幸咖啡開賣數碼產品,價格「秒殺」拼多多,葫蘆裡是啥藥?-虎嗅網
    首頁還顯示「瑞幸自營」、「7天無憂退換貨」。 上架的商品被瑞幸分為六大類:咖啡周邊、數碼配件、網紅零食、瑞幸堅果、防疫用品、箱包服飾。咖啡周邊基本都是馬克杯、保溫杯、隨行杯等,網紅零食和瑞幸堅果是瑞幸此前推出的自有輕食,防疫用品和箱包服飾的商品種類目前並不多。重點在數碼配件。
  • 瑞幸咖啡開賣數碼產品,價格「秒殺」拼多多,葫蘆裡是啥藥?
    這些數碼配件在3月23日被瑞幸以「數碼周」的活動推出,享有滿999減100的優惠。其中,AirPods2和AirPods Pro是瑞幸主推的兩款引流產品,採用了限量發售的策略,每天分別限量300臺和100臺,搶完即止。
  • PR公關人必看的十部電影
    你看,我並不想讓大家覺得公關人連看個電影都想著要從裡面得到點什麼。想分享的是,當我們得到一份工作時,必然要面對自己的種種不完美,而我們卻總能從這些電影裡獲得力量。它讓我們保持好奇心、擦亮自己的眼睛,堅持底線,最重要的,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 家和房子就像瑞幸和星巴克 講的都是故事 買單的是你
    NO.1丨壹混跡在娛樂圈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從一開始就自帶流量和關注。通過給遠在大洋彼岸華爾街的精英們講了個精彩的故事,就狠狠薅了一大把純羊毛。不止薅羊毛,瑞幸還在招股書裡大秀了一把姿態,表明自己不是賣咖啡的,確實人家也不是個單純賣咖啡的。就像和他上演了兩年多愛恨情仇對手戲的星巴克,其實也不賣咖啡。過去賣情調,現在賣杯子。
  • 拼不過星巴克和瑞幸COSTA們的生意有點苦
    9月8日,消失100多天的連咖啡在微信公眾號上以「硬重啟」的名義回歸,但門店是確定全部關閉了。從COSTA關店調整,到連咖啡換賽道,在中國土壤上,資本想要實現「再造星巴克」的美好願景被潑了冷水。「COSTA對標星巴克,但運營成本較高,星巴克因為品牌力很強,所以在很多商圈的租金很低,但COSTA卻要付出較高的租金成本。」
  • 美格國際公關榮獲2020年「中國公關公司25強」
    11月27日,由中國公共關係網(17PR)主辦的「向上品牌與永續增長高峰論壇暨2020金旗獎頒獎盛典」在京落下帷幕。在這場備受業界矚目的年度盛典上,美格國際公關與迪思、中青旅聯科、哲基、嘉利等公司榮獲「中國公關公司25強」稱號,成為中國本土公關行業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公關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