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天府之國,踏訪灌縣都江堰,這些地方須細看

2021-01-12 騰訊網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詩仙李白便以令人瞠目結舌的誇張描述向世人呈現出天府之國的秀美和繁華。誠然,作為當時全國「五京」之一,其後更有「揚一益二」之說。成都是大唐帝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經濟地位遠超過長安、洛陽,這其中的功勞自然離不開建於先秦時期的水利樞紐——都江堰。而要溯源天府之國的由來,我們必須走近都江古堰所在的灌縣(如今的都江堰市),因為都江堰的誕生,因而使得成都平原取代關中平原成就「金池湯城,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

舊名灌縣的都江堰市位於成都平原和龍門山的交匯處,在新舊城池之間已經聳立起一座名曰「宣化門」的古城門,這是當年灌縣縣城最繁忙的東城門。因為灌縣地處成都與阿壩的咽喉要塞,故爾古代統治者取名宣化門也有宣揚德政,教化民眾之意。

作為經常來都江堰的成都人,建議外地的朋友最好從宣化門進入古城老街,然後沿著老街一直向西,登上玉壘山蜿蜒起伏的松茂古道,這是古代成都平原通往阿壩藏羌地區的唯一通道,起於灌縣西街口的西關,經茂縣,止於松潘,故稱松茂古道。

進入玉壘山門,迎面是一尊千年烏木形成的天然魁星點鬥,可以看到不少高考的學子和家長們在此許願祈福,祈盼——魁星點鬥,獨佔鰲頭!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蜀江波影碧悠悠,四望煙花匝郡樓。都江堰市是全國少有的「三遺」城市,文化、自然遺產、灌溉工程遺產聞名遐邇,登玉壘而小川西,玉壘山頂總高度為46.6米的玉壘閣是都江堰市區內製高點,登高可俯覽都江堰市區及古堰全貌。

玉壘山有城隍廟大殿、十殿、靈官樓、馬王殿、玉壘關和西關城樓等景點,雖然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這些建築遭到不同程度的損毀,不過後來的精心修繕讓這些古建築重新煥發出活力,遠眺新城,有如在歷史記憶裡穿行。

早在兩千多年前,灌縣就打通了成都平原通往川西北高原的商貿通道,當時叫「冉嚨山道」。歷史上,松茂古道既是一條經濟走廊,同時又是內地和藏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故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玉壘山上城隍廟前的背夫似乎讓我們一下穿越千年。

灌縣虹口人董湘琴在一百多年前,留下「三腦九坪十八關,一鑼一鼓上松潘」的詩句,為後人勾勒出700裡松茂古道的歷史畫卷。人們在遠行之前總要到城隍廟祭拜禹王,以佑平安!董湘琴的《松遊小唱》——第一程江山雄構,大江滾滾向東流。惡灘聲,從此吼。靈巖在前,聖塔在後,伏龍在左,棲鳳在右。百年來亦在松茂古道口口傳誦。

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遊。玉壘古道,曲折通幽,林木蓊鬱,蟬鳴鳥啾。濃蔭下沿著蜿蜒起伏的石徑前行,枝葉疏縫間,山下西街那鱗次櫛比的青瓦房連綿跌宕。

如今國學風潮再起,在如此古意盎然的靈山秀水之地,能夠見到許多身著漢服探幽訪古的女孩們,不管其意何為,至少傳統文化得到了年輕一代的欣賞和認同,至於其它目的似乎也就不甚重要了!

古今碰撞,古今融合,在人類不知疲倦地求新變革和創新發展的年代,這座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高53米,共17層的密簷式六面體磚塔——奎光塔,高高屹立在塔吊和鋼筋水泥叢林之中,它擁有我國層數最多的古塔桂冠。

蜀人衣食常苦艱,蜀人遊樂不知還。灌縣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興的城市,從新石器時代起就是古蜀先民聚居的地區,同時還是古蜀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說到這,有著川西茶馬古道第一街之稱的西街肯定得好好走上一走嘍!

西街不長,所謂的景點並不多,如果單單是看看西街和明城牆,用時不到一個小時就可逛完,但是這其中蘊含的情懷和情結,卻是許多老成都人來感受舊成都那原汁原味本土文化的最佳地點。

西街依玉壘傍岷江,木牆黛瓦,清涼幽靜,青石板鋪就的街道旁,淺淺溪水順階而流,古色古香帶有禪意佛韻的特色小店琳琅滿目,頗有幾百年前川西茶馬古道的依稀影子。

灌縣古城的西街特別適合停下坐坐,來杯岷江雪水衝泡的青城苦丁茶,看書、冥想、或者發呆,所有的煩憂和壓力頃刻就釋放一空。

西街口的這座清真古寺,可是大有來頭。清末,四川爆發保路運動,阿壩小金縣的回民積極參加這次鬥爭後,有很多人便在灌縣定居下來。1925年,這些回民集資建起懋功清真寺。因此,它的建寺歷史和推翻清廷的保路運動聯繫在一起,成為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座建築。

走出西街,便可望見巍峨壯麗的都江堰南橋,它位於城南寶瓶口下跌內江之咽喉,屬於廊式古橋。宋以前無考,始建無考。原名「凌雲橋」,後改名「凌虛橋」。清代易名「普濟橋」,經歷了由繩橋、土橋到水泥木結構廊橋的演變。南橋長54米,寬12米,共5孔,是連接都江堰景區和玉壘山之間的標誌性建築,也是遊客來灌縣的必遊打卡地。

南橋雖說是現代仿古建築,但是整個橋體舒展大氣,雕梁畫棟由各種彩繪、彩塑妝點,書畫楹聯與自然風光交融自然,被譽為水上畫廊、雄居江源第一橋和覽勝臺。橋頭還有好幾位頭戴紫金冠、身披黃金鎖子甲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他們不去纏鬥灌江二郎神,反而殷勤地與遊客合影,細看這些大神還是掛牌作業哈!

峨峨雪色涉蒼龍,直上汶江錦萬重。 蜀紵於今誇麗密,浪花堆裡纈芙蓉。灌城水色半城山的布局特色,為灌縣贏得了「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的美譽。而千古名堰都江堰的建成則真正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滔滔岷江,巍巍玉壘,在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的分流控制下,桀驁不馴的岷江終於變害為利,造福於民,都江堰功在當代、惠澤未來,此後兩千多年來,成都平原始終風調雨順,物產豐盛,「濯錦清江萬裡流,雲帆龍舸下揚州」,天府之國的美譽自此永固。

相關焦點

  • 新天府新成都:都江堰撤市設區 叫什麼名呢?
    2020年1月,都江堰在市委會議決議上強調,2020年要紮實推進撤市設區,「要主動有為,強化組織領導,善於學習借鑑,進一步夯實基礎,加快撤市設區進程」。今年9月,有網友通過問政平臺詢問都江堰市撤市設區有關進展,政府回覆說,都江堰市政府已經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進行了匯報,應該說都江堰市撤市設區的工作在有序進行中。
  • 中國到底有多少個「天府之國」?
    ▲ 成都平原上,都江堰油菜花開。 攝影/張銓生「天府之國」,濃縮著中國人對於一片土地的最高讚譽。攝影/張小平而來自秦國的李冰父子,則修築了那個時代的「超級工程」——都江堰,先後築起了金剛堤(魚嘴)、飛沙堰等水利設施。這些精妙的堤、堰,如同一道道金箍,鎮鎖住了喜怒無常「岷江惡龍」。
  • 《挑戰者聯盟》11人超強陣容都江堰站本周六正式開播
    6月23日,浙江衛視《挑戰者聯盟》第三季節目組來到天府之國——成都,開啟了一場獨具特色的「古蜀文化之旅」。那麼本期嘉賓在都江堰的天府源頭之旅,又有哪些精彩刺激的體驗呢?小編帶你提前劇透走起!在都江堰專場,嘉賓們在被譽為「當今世界唯一活著的文廟」——專祀孔子的灌縣文廟裡體驗傳統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看看歐弟彎弓瞄準的架勢,這姿勢至少是標準滴哈!
  • 都江堰,不止一座千年大堰!
    「三遺」之城都江堰超好玩 光是都江堰「三遺」之城的名頭都江堰好耍的地方太多了 灌縣古城 在山水入懷的灌縣古城 豔麗的晚霞投射在金黃的銀杏葉片上
  • 太原為什麼曾是中國的「天府之國」之一?
    攝影/張小平而來自秦國的李冰父子,則修築了那個時代的「超級工程」——都江堰,先後築起了金剛堤(魚嘴)、飛沙堰等水利設施。這些精妙的堤、堰,如同一道道金箍,鎮鎖住了喜怒無常「岷江惡龍」。攝影/王嵬在「安史之亂」後,關中地區衰落,成都平原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天府之國」桂冠。此後,儘管「天府之國」的條件放寬,有其他地區獲此殊榮,卻無一能撼動成都的地位。百戰之地,也能被稱為「天府之國」?
  • 老馬讀城|古城遺韻5——天府之國的由來
    近年來馬老主要從事道教文化、水利文化研究,潛心發掘都江堰蘊藏的豐富的文化積澱,有《青城山道都志》、《青春楊柳河》、《月是故鄉明》等作品問世。在中國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9個「天府之國」。它們是關中盆地、北京小平原、成都平原、江南地區、太原附近、閩中地區、瀋陽一帶、武威地區和臺東地區。四川被稱為「天府之國」由來已久。
  • 天府之都「成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成都向來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一個古老而時尚的文化名城,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它以自己強大的包容力迎接著來自各地的旅途者。成都好玩的地方有很多,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好玩的地方:武侯祠歷史悠久,是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對三國感興趣的朋友,這裡是非常推薦的。武侯祠環境清幽,建築結構都體現著一種古典的美。
  • 在灌縣古城入秋必打卡的免費好去處……趁著秋高氣爽出發吧
    見識過青城山的秀美清幽、 感嘆過水利工程的巧奪天工, 那這些免費景點你都遊覽過了嗎, 不僅景色優美,更有諸多美食品嘗哦!
  • 拜水都江堰,避開人群,感受自然與人力的結合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前幾天給各位小夥伴分享了青城山前山和後山的三條遊覽路線,那麼今天就繼續來跟大家講講都江堰要怎麼玩才能輕鬆又開心吧!來到成都,除了市區裡的幾個景點,成都周邊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而都江堰又是其中不可錯過的一處。
  • 被嚴重低估的都江堰,又出「王炸」!
    青城山、都江堰水利工程、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加上剛剛到來的冰雪世界,都江堰好耍的地方簡直太多了!壹街區、百倫廣場、天河盛世、五桂橋……這些市區內的商圈夜市,都是他們逛吃逛耍常去的。都江堰,承包了成都老字號美食!
  • 三山夾大土貝和都江堰(下)
    哥想知道,在國內其他地方,甚至包括全世界,這都江堰工程為什麼獨一無二、不能複製?就像上文所說,相較於三山夾大土貝,西川之都江堰都是兩千年前修的了,至今仍默默的堅守崗位,在祖蟈西南一隅的水利戰線上發揮著它的巨大的作用,該誰臉紅咧?!
  • 四川作為天府之國,有五大最美旅遊勝地,堪稱人間仙境
    四川作為天府之國,有著不可思議的仙境九寨溝,另外,還有充滿佛氣的峨眉山,有著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從高原、山地、峽谷到盆地、丘陵、平原,從河川湖沼到溫泉瀑布,從巖溶地貌到丹霞地貌,天下美景盡收眼底,今天總結一下,四川四大最美的旅遊勝地,有秘境,到現在為止沒有人踏入,有機會的話,趕緊去吧
  • 去成都,為什麼要去都江堰?
    每逢冬春之時岷江水位下降人們須淘除沙石直到適當深度為此河底至今還放置有4根標記深度的「臥鐵」同時飛沙堰、金剛堤等其他結構也須完成加固和修復(2014年冬季維修魚嘴的場景,攝影師@張銓生)▼所以說都江堰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工程它不光化解了洪水猛獸甚至還變水害為灌溉之利成為惠澤萬民的利民工程
  • 見證李冰治水之功——都江堰
    這種方法首先須在堅硬的巖石上挖出溝槽,之後用火猛燒山石直到石體通紅,緊接著再用冰冷的江水澆在巖石上,利用冷熱極致的對衝,讓石體自行炸裂。這個辦法很是奏效,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在岷江築造分水堰是李冰都江堰規劃中的一個重要步驟。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對岷江水流量進行有效的控制,既保證了岷江流域的農田水利灌溉,又可以通過分洪、降低季節性洪水災害的影響程度,從而兼顧了灌溉與防洪的需求。但是要在水流湍急的岷江江心位置築造分水堰,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 這個城市,土地肥沃,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之美譽
    一直覺得人應該去旅行,在年輕的時候,趁著有脾氣裝瀟灑,有本錢耍個性,離開睜眼閉眼看見的城市,逃離身邊的紛紛擾擾,找一個讓心裡安靜和乾淨的地方,自己變得跟水晶一般透明,然後拍一些美得想哭的照片,留給老年的自己。
  • 你不知道的都江堰冷知識!國產版「比薩斜塔」、古今最長對聯、天府...
    「乘勢利導,因時制宜」「遇灣截角,逢正抽心」「深淘灘,低作堰」……這些流傳下來的治水秘訣,無一不告訴著我們,都江堰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並沒有對生態環境產生負面效應。而是巧妙又自然地利用了地形地勢,實為順應自然,乘勢利導的典範。真正做到了科學、自然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完美統一。
  • 到都江堰天府源田園綜合體過鄉村野趣慢生活!
    地處世界「三遺」城市,天府旅遊名縣的都江堰市,擁有國家首批、四川省首個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天府源田園綜合體。在這裡,你可以聽風賞花、野餐露營,還可以漫步竹林,垂釣湖邊,過鄉村野趣慢生活!玫瑰花溪谷:千畝玫瑰盛放,和你的TA來聽花開的聲音在繁花似錦的玫瑰園裡,每一束花裡都藏著一個精靈,愛花之人一定不會錯過擁抱美麗的約定。玫瑰花溪谷自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賞花聖地,在那滿山的玫瑰花叢中,一定有你想要邂逅的那位「花仙子」。
  • 12種性格,365副面孔,都江堰每天不一樣!
    關鍵詞:熱辣、有活力、創新、行動派 歷史感、文化氣息十足……一直以來,這些都是都江堰的slogan。
  • 亙古不衰的曠世奇作——都江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天津金昇國旅,ID: TJ27020203】它是偉大的世界遺產之一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它使得原本旱澇無常的成都平原一躍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都有採用竹籠的方法,夏秋洪水季節,江水到了都江堰便自動調節,內江進水四成,外江進水六成,「分四六,平潦旱」。這便是都江堰的工作原理。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大家看一個視頻。
  • 全國最宜居城市:「天府之國」四川成都,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全國最宜居城市:「天府之國」四川成都,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成都,別稱「蓉城、錦城」,四川省的省會,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四川盆地土地平坦,物產豐富,農業發達,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古代蜀國文明的發祥地,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蹟等名勝古蹟,是中國有名的旅遊城市,據說是「來了就不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