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朗讀三毛家書被判侵權:著作權合理使用如何界定?

2020-11-19 西南智慧財產權集團

在節目《見字如面》第二季中,嘉賓李立群朗讀了三毛的父親寫給三毛的一封書信,《見字如面》節目方因此被三毛遺屬陳氏三姐弟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告上法院。日前,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宣判。法院認為,《見字如面》節目使用「三毛家書」的行為侵害了涉案書信的著作權,一審判決節目製作方在指定報刊刊登聲明,就其侵犯書信修改權的行為消除影響,並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6.2萬餘元。

案件回顧

原告:節目未經許可使用書信,侵權

《見字如面》第二季是由實力文化、黑龍江衛視、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的一檔季播型書信朗讀節目,節目以明星嘉賓朗讀書信、學者嘉賓點評書信的形式,為觀眾還原了每一封書信背後的人生故事、社會風物。該節目單期播放3.6億次,整季播放12億多次,豆瓣評分9.3分,獲得了觀眾的廣泛認可。

《見字如面》節目截圖

"也許,你的母親會以為你的出走又是一場演習,過數日你會再回家來。可是我推測你已經開始品嘗初做神仙時那孤涼的滋味,或說,你已一步一步走上這條無情之路,而我們沒能與你同步。你人未老,卻比我們在境界上快跑了一步。"

在騰訊視頻平臺播出的《見字如面》第二季第十期節目中,表演嘉賓朗讀了三毛父親陳嗣慶寫給三毛的書信《過去·現在·未來》。三毛遺屬陳氏三姐弟作為該書信著作財產權的繼承人,認為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目前仍在著作權保護期內,但《見字如面》節目方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對書信內容進行了文字修改、刪除、語句調換,組織演員對書信進行朗讀、錄製,侵犯了作品的修改權、複製權、表演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要求節目方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經濟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及合理支出共計11萬元。

被告:節目朗讀書信屬合理使用

此案被告為涉案節目的三著作權人北京實力電傳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黑龍江廣播電視臺,三被告認為,《見字如面第二季》是以朗讀書信為媒介結合嘉賓點評,反映時代場景、人物情感和社會風物,屬於對作品的合理使用。雖然在使用作品時確實作了部分文字性的修改和刪節,但沒有對實際含義進行調整,且節目播出後得到了媒體、觀眾的廣泛稱讚,沒有導致公眾對三毛及其親人的負面評價。故三被告認為該節目並未侵害三原告的修改權、複製權、表演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也並未給三原告造成精神損害或物質損害。

法院:節目行為不屬於合理使用

庭審現場

經審理,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認為,涉案節目以字幕的形式固定並再現了涉案書信的部分內容,構成對書信的複製,節目還對書信進行了部分修改,破壞了書信與作者人格的一致性,侵犯了作者的修改權。公眾可以通過節目中演員飽含感情的表演行為,通過聆聽朗讀、觀看字幕的方式知曉書信內容,即使節目方在網際網路上傳播的是節目而非書信本身,仍侵犯了涉案書信的信息網絡傳播權。且即使書信經修改後取得了正向的傳播效果,同樣構成對作者修改權的侵害。

綜上,涉案節目使用涉案書信並進行信息網絡傳播的行為侵害了涉案書信的修改權、複製權、表演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

著作權合理使用

從法理的角度講,任何權利的行使都存在界限,而本案就涉及到了對著作權的一個重要限制規定——著作權合理使用。

著作權合理使用是什麼?

著作權合理使用是重要的著作權限制機制,它是指在特定的條件下,法律允許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權的作品,而不必徵得權利人的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的合法行為。在一般情況下,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而使用其作品的,就構成侵權,但為了保護公共利益,對一些對著作權危害不大的行為,著作權法不視為侵權行為。這些行為在理論上被稱為「合理使用」。

「著作權法中的合理使用,從著作權人方面來看,是對其著作權範圍的限定;從著作權人以外的人(即使用者)來看,則是使用他人作品而享有利益的一項權利。」合理使用應包括五層含義:一是使用要有法律依據。二是使用是基於正當理由。三是不需經作者與著作權人同意。四是不支付報酬。五是不構成侵權,是合法行為。

著作權合理使用認定標準是什麼?

第一,根據使用作品的目的來判斷各國立法中大致都將是否是處於營利目的作為判斷是否構成合理使用的標準。對合理使用非營利性的要求是出於對公平原則的考慮,如果允許使用者無償利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而從中獲利,對著作權人來講當然是不公平的。

第二,根據使用作品的性質來判斷被使用作品的性質這一要素是從作品本身的角度對合理使用進行判斷,使用何種性質的作品更容易被認定為是合理使用。在分析這一要素時,「立法者和法官無法創製一個合理使用的適當標準,而必須通過考察所有因素來評定其範圍。」

第三,根據使用作品的程度來判斷使用作品的程度是指與享有著作權的作品的整體相比,使用的數量和質量。

第四,根據對被使用作品的市場影響來判斷對被使用作品的市場影響被認為是判斷合理使用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因為合理使用和侵權使用只有一步之遙,判斷是合理使用還是侵權使用最終總要落腳在行為的結果上,合理使用並不是排除一切對著作權人造成損害的行為的發生,而是要將這種損害限制在一定範圍內,未超出這個範圍的使用就應當是許可使用或者是法定許可,否則就是侵權行為。

我國著作權法所規定合理使用的方式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導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已經發表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複製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複製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已經發表的漢族文字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以上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的限制。

設立適當的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有利於整個社會的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發展,對避免知識壟斷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合理使用前提是不影響該作品的正常使用,更不得不合理地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利益。

相關焦點

  • 三毛家書「被朗讀」,《見字如面》遭索賠
    名人家書再引糾紛。因在綜藝節目《見字如面》第二季中朗讀知名作家三毛父親寫給她的書信《過去·現在·未來》,節目製作方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等被三毛的三位姐弟以侵犯版權為由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 《見字如面》未經許可朗讀三毛家書,法院判決侵權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供圖   三毛(本名陳平)是許多大陸讀者喜愛的臺灣女作家。近日,因一封家書引起的著作權糾紛,讓三毛再次成為話題中心。  6月5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見字如面》節目方被訴未經許可使用三毛家書一案作出一審宣判。
  • 未經許可朗讀三毛家書 《見字如面》節目被判侵權
    【解說】因在節目中朗讀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見字如面》節目被三毛遺屬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起訴。2020年6月5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認定《見字如面》節目侵害了涉案書信的修改權、複製權、表演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解說】《見字如面》是一個以邀請明星嘉賓朗讀書信的形式,帶領觀眾走進書信時代場景、感受寫作者人生故事的節目。
  • 《見字如面》朗讀三毛書信侵權 被判賠償6萬餘元
    《見字如面》朗讀三毛書信侵權 被判賠償6萬餘元 時間:2020.06.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見字如面》嘉賓朗讀三毛家書 遺屬稱未經許可告上法庭
    此次直播關注的是一起智慧財產權保護案件,在《見字如面》第二季節目中,嘉賓朗讀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三毛遺屬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將《見字如面》節目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這起案件的直播得到了媒體與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光明網、中國青年網、中國新聞網等40餘家媒體、平臺同步直播,吸引了1700萬網友在線觀看。
  • 未經許可使用三毛書信《見字如面》被判賠
    未經許可使用三毛書信 《見字如面》被判賠   法院認為:涉案節目行為超出適當引用的必要限度 不屬於合理使用本報訊(記者  趙加琪)因在《見字如面》第二季節目中,朗讀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見字如面》節目被三毛姐弟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 三毛遺屬訴綜藝節目《見字如面》「書信仍在著作權保護期內」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因《見字如面》節目嘉賓朗讀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三毛遺屬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將節目方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4月24日,封面新聞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獲悉,當天該院在線開庭審理了此案。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供圖作家三毛的父親陳嗣慶給三毛的書信——《過去·現在·未來》,以被朗誦的形式出現在了《見字如面》第二季節目中。據了解,該節目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
  • e案e審 | 侵權!三毛遺屬起訴《見字如面》案一審宣判
    因在《見字如面》第二季節目中,朗讀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見字如面》節目被三毛姐弟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2020年6月5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認定《見字如面》節目使用涉案書信的行為不屬於合理使用,侵害了涉案書信的修改權、複製權、表演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
  • 三毛遺屬起訴《見字如面》,今日庭審全程直播
    4月24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在線審理三毛遺屬起訴《見字如面》製作方侵權案,並全程直播庭審過程。本次糾紛聚焦於文化綜藝節目《見字如面》的第二季第十期由演員李立群朗讀的一份三毛父親陳嗣慶寫給三毛的信。原告方是三毛父親陳嗣慶的三位子女、三毛(原名陳懋平)的兄弟姐妹(長女陳田心、長子陳聖、次子陳杰),陳嗣慶去世後,其在世的三位子女繼承了其書信著作財產權。
  • 三毛遺屬起訴《見字如面》案一審判決全文
    三被告未經許可,對涉案書信進行刪改,組織演員進行朗讀錄製,出品《見字如面》第二季第十期節目(簡稱涉案節目),並通過騰訊視頻APP 及官方網站(https://v.qq.com/)、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http://www.hljtv.com/)大範圍傳播,侵害了陳嗣慶對涉案書信享有的修改權及三原告的複製權、表演權、信息網絡傳播權。
  • 三毛遺屬起訴文化綜藝節目《見字如面》,今日庭審全程直播
    4月24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在線審理三毛遺屬起訴《見字如面》製作方侵權案,並全程直播庭審過程。本次糾紛聚焦於文化綜藝節目《見字如面》的第二季第十期由演員李立群朗讀的一份三毛父親陳嗣慶寫給三毛的信。原告方是三毛父親陳嗣慶的三位子女、三毛(原名陳懋平)的兄弟姐妹(長女陳田心、長子陳聖、次子陳杰),陳嗣慶去世後,其在世的三位子女繼承了其書信著作財產權。被告方是在《見字如面》的製作播出方:黑龍江電視臺、企鵝影視與實力公司。
  • 《見字如面》!書信可以這樣隨意朗讀嗎?
    於是,《見字如面》被推上了被告席。-1-始《見字如面》第二季第10期節目中,嘉賓朗讀了一封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過去·現在·未來》。看過節目的觀眾,相信是有所感動的。但這對於遺屬來說,可能更像是「往傷口上撒鹽」。
  • 黑龍江節目擅用臺灣女作家三毛家書,遭遺屬提告索賠
    黑龍江衛視頗獲好評的文化節目《見字如面》,主要會安排明星藝人在臺上朗讀中國古今特色書信。惟近日該節目被指侵犯著作權,未經許可使用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原名陳懋平)父親寫給三毛的家書。三毛遺屬將《見字如面》節目方起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要求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且賠償損失11萬元。案件未有當庭宣判。
  • 三毛親屬起訴《見字如面》侵犯著作權
    01三毛親屬起訴《見字如面》侵犯著作權4月24日,作家三毛親屬起訴《見字如面》製作方侵權案開庭。三毛家屬代理人王韻律師表示,在《見字如面》第二季中,節目組擅自播出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信,為追求煽情的效果,還對原信的內容進行了刪改。三毛家人曾在2018年發律師函要求停止侵權行為,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 《見字如面》總導演回應三毛家屬訴侵權案:沒有贏家
    4月24日,「三毛遺屬起訴《見字如面》製作方侵權案」庭審直播,原告方為三毛父親陳嗣慶的三位子女(陳田心、陳聖、陳杰),他們認為文化綜藝節目《見字如面
  • 劉曉慶要拍《流浪的三毛》?三毛弟弟:侵權
    聲明稱,「近日,有傳電影《流浪的三毛》即將開機,此信息對我司正在籌備的三毛傳記影片造成了極大幹擾。鳳凰傳奇影業在此嚴正聲明:我司系三毛家人及三毛作品著作權所有者皇冠出版社唯一授權的影視化版權方,《流浪的三毛》與我司等均無任何關係!如任何第三方的行為涉及侵權,鳳凰傳奇影業將保留通過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權利。」
  • 三毛親屬起訴「見字如面」,網友:「尊重作者,尊重作品」
    作家三毛親屬狀告《見字如面》節目組,稱節目組擅自播出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信,為了追求煽情的效果,還對原信的內容進行了刪改。不得不說,節目組不應該為了追求節目效益侵犯作家。擅自播出就算了,還為了煽情更改原信件,網友表示:「不過是欺負已逝之人。」不少人都曾讀過作家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沙漠中的飯店》等代表作。
  • 《見字如面》:帶我們回歸精神的家園
    綜藝節目《見字如面》  一檔以「見字如面」命名的視頻節目「火」了。
  • 《見字如面》第二季被下架!
    國外網友看中微信號:ichina21(←長按複製)換一個角度,看到一個新的中國刷屏了一整個禮拜的《見字如面《見字如面》第二季主要解讀12個主題:歷史洪流中千古留名大人物的生死抉擇和裹挾在滾滾紅塵中小人物的愛恨情仇;共同見證上個世紀30年代一大批有為青年為保衛國家慷慨赴死;新中國建設初期無數仁人志士為國家發展披肝瀝膽;一起探索我們在這個時代裡遇到的機遇和種種困惑
  • 見字如面!快過年了,寄一封家書傳遞溫暖……
    見字如面!快過年了,寄一封家書傳遞溫暖…… 2020-01-1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