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霍珀 《夜遊人(Nighthawks)》
船頭狀的街角伸入沒有路燈的街道,被賣半分熟的菲利芝士牛排三明治的小館那圓滑的玻璃窗透出的光照亮。小館中有個專心致志的服務生,為三位屈身坐在吧椅上的主顧置備咖啡。屋外的事物應和著屋內無聲的敘述,周圍空蕩蕩的店鋪櫥窗有如黑色的眼眶朝向街道,茫然凝視著小館內的主顧們。這一寂寞「餐儀」中的任何聲響都被那塊不折不扣的大玻璃阻住,它保護著裡面的主顧不受我們外部的侵擾。
愛德華·霍珀(Edward Hopper)1942年的畫作《夜遊人(Nighthawks)》是20世紀最標誌性的美國圖景之一。那些平靜、迷人的主顧們構成的謎樣場景觸動著觀者,侵入秘境般的感受也刺激著業餘「藝術偵探」們的探究欲——其中確實有人探究出了名堂。比如有位「藝探」就令人信服地指出那位燈光下引人注目的紅髮女子是霍珀的妻子喬(Jo.)。但還有個問題尚未解決:
這家小館在哪兒?
約在70年後,「耶利米消失的紐約(Jeremiah's Vanishing New York)」的博客主人、擁有豐富資源的耶利米·摩斯(Jeremiah Moss)為霍珀做了一項徹底的調研。這家激發霍珀創作靈感的小館曾據霍珀的傳記作者和「老紐約」們說是在格林尼治村,這位已故畫家的舊居處——他們特別提到在Mulry廣場的北頭,第7大道和西11大道之間,如今已是一塊空地。然而,經過更深入的研究,包括在市檔案館接連數個小時查閱68年前的微縮膠片,摩斯得出一個令人遺憾的結論:如果這樣一家小館曾經存在的話,也絕不是在格林尼治村。
有些人認為《夜遊人》只是藝術家臆想出來的。霍珀喜歡憑記憶繪畫是出了名的,而他其他的作品沒有一件描繪格林尼治村空空的街角,在深夜面對一杯咖啡沉思冥想。
但也沒理由失望。在畫中的小館或許不僅僅是街面、人行道、窗子和人物的物質組成,還混合著情感——喚起一種廣泛迴蕩的氛圍,無法被複製下來,即使是坐在小館中,捧著一杯咖啡,注視著黑暗而空蕩的街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