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濤話晉商18:皇商何以命多舛

2021-02-13 太原道

晉商中八位皇商當初發家的故事,我們已經很難找到什麼史料來進行佐證了。明末清初是朝代更疊的歷史階段,清王朝能在北京剛剛坐了天下,就如此抬舉八位晉商,足見這八位晉商對清王朝在關外的發展是有過貢獻的。國家大事原本不該由商人考慮,更不能靠商人決定,在明王朝和清王朝對立時,張家口的八位晉商要搞邊境貿易和關外的商人互通有無,這種貿易為關外的清廷繁榮經濟壯大實力,肯定提供了幫助,他們繼續被清王朝重視並利用,這大約就是歷史的真實。有學者研究,名列八大皇商之首的範永鬥是山西平陽人氏,傳到他的第三代範毓囗三兄弟時,範家的商號遍布全國,範氏一族也遷入太原定居,成了名冠三晉的旺族。康熙和雍正時期朝廷曾多次在西北用兵,範氏三兄弟協助朝廷調運糧草馬匹,範家幾乎就是朝廷十分依賴的一個後勤部。範氏家族當時在太原城內的府宅,一定十分豪華和氣派,但由於乾隆朝時範氏家族遭到朝廷致命的打擊,其太原城內的府宅,恐怕很快也就易主了。範家當年太原的府宅在城內的什麼位置?在不斷的舊城改造中有沒有發現在遺址或遺存?我曾請教過對太原地方志有研究的專家學者,因年代久遠史料無載,他們也就不能妄加猜測了。

翻遍二十五史,只有帝王官宦可以入史,商人是不會在史官筆下留名的。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一直是農耕文明的遞進,仕為首,商為末,種地可稱之為本務,而經商則是末務了。但在《清史稿》中,卻有一篇《範毓囗傳》。此人官居康熙和雍正時期的太僕寺卿,是從三品的文職官員,但他真正的身份,卻是一位皇商。太僕寺負責馬政,那時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能主管馬政的衙門不可小瞧,其地位不亞於當今的交通部,是當時構通內廷皇上和外廷兵部、禮部等關係的一個常設官署。皇帝一旦有大的活動,無論是祭天和謁陵、還是行圍或打仗,都要動用馬匹,範毓囗能主管朝廷馬政,足可看出皇上對他的器重了。範毓囗兄弟三人,全有官職在身,但他們的本行,主要還是替朝廷經營糧食、食鹽和制錢幣所用銅料。範氏三兄弟的爺爺範永鬥,就是與明末清初在張家口的其他七名山西商人一道,被入關後的多爾袞攝政王以順治皇上的名義冊封的八大皇商之一,範氏家族在康熙和雍正兩朝,其商業也進入了鼎盛時期。

他們依賴皇權使自己具備了壟斷的背景,當他們成為晉商中的一個特殊階層之後,他們的命運也就被皇權所系,再難以有原先自己自主自立的那份自由了。皇權是中國歷史上一種最可怕的魔力,它沒有對錯之分,沒有民主可言,更沒有法制可循。皇權是最極端的個人崇拜,是最腐朽的政治體現,也是中國歷史上延續了幾千年的落後文化。更可怕的是,這種文化還在無形中延續著。你看看當今的電視瑩屏上,與小燕子一道那般可愛的格格們,在皇帝的身邊生活的何等快活;你再看不斷地深入民間的封建帝王們,為了民間疾苦又是何等的痛心疾首;還有那個大興文字獄的雍正皇帝,其勵精圖治的精神,真應該讓我們的焦裕祿和當代的公僕們引為榜樣好好學習才是。其實,皇權是最沒有人民性的東西。它沒有真理對錯之分,皇帝的話就是最高指示,就是用來判斷真理和對錯的唯一標準。當商人的命運一旦與皇權緊密地維繫在一起,商人也就再無法按照客觀的商業規律來經商行事了。

我們還以晉商中頂著皇商紅頂子的範氏家族為例,便很能說明問題。

範家何以掙錢?靠著朝廷經營鹽業是其一。鹽是專賣品,能得到承辦鹽業的特權,自然獲利非同一般。山西運城鹽池是產鹽之地,自古為鹽商所青睞,以範家皇商的地位,其他鹽商自然無法與之競爭。經營銅料,則是範家更大的專營買賣。朝廷要鑄銅錢,鑄銅錢就需要大批銅料。做為經營銅料的中間商,當朝廷戶部的進價高於範家的進價時,範家的這種專營特權,便給範家帶來了滾滾財源。在乾隆初年以前,國內的銅價不貴,日本的黃銅出口價也很便宜,範家以皇商身份,有自己的船隊往來於中國與日本之間,那種插著龍旗的運銅船隊,其主人竟是山西的範家。晉商的風頭,算是讓範家奪盡了。但天有不測風雲,乾隆中期,國內的銅價一路上漲,日本的銅價也一路上漲,而清廷戶部向範家收購銅料的價碼,卻堅持與以前一樣一成不變。雖然違背了商業規律,但皇商辦的自然是皇差,辦皇差自然不能講條件,替皇上專營銅料的皇商範家,也就只好貼上自個的錢給戶部營運銅料了。官員和商人間的經濟交往,古今相同,商人的賄賂永遠填不滿官員的欲壑,官員和商人在互相利用之後,矛盾也就必然產生了。在乾隆四十八年,即公元1783年,這種矛盾終於最後爆發,起因便是範家拖欠了朝廷的官銀。做生意有賺有賠原本是正常之事,範家做的原本就是皇商壟斷的買賣,這筆賠了還可以等另一筆賺下再往裡補。商業往來,一時欠債,只要不賴債,只要算上利息,日後伺機歸還也是很正常的事兒。但做了皇商,就不能講這個理了。於是,未及時歸還欠銀就成了對朝廷的大逆不道,就得問罪於刑部,就得查封家產,就得鋃鐺入獄。當年為自家的後代兒孫們掙下了一頂世襲皇商桂冠的範永鬥,一定想不到他的第四代香火繼承者範清濟,在皇權之下慘死人間,為範家的破敗畫上了句號。

那麼,其他皇商們的命運呢?我想大約也和範家差不了多少。

我們不敢說其他晉商就比範清濟聰明,也不能說其他晉商在範氏家族頂著皇商的頂戴花翎,依賴皇權財源滾滾來之時,沒有過心儀和羨慕。正象我們今天的一些商人們,說起官商勾結以權謀私發財快的話題時,由不得要怨恨自己沒有這種機遇一樣感嘆幾聲一樣。當年那些以平民身份走上經商之路的晉商們,也一定有人帶著憧憬的神態,發一聲感嘆說:我要早生幾年去走邊關,闖關外,保不定也能混個皇商,還用得著現在靠小本經營慢慢發財嗎?

這只是一種假設。可以肯定的是,創業於明末,興盛於清初的範氏家族,在乾隆年間遭遇滅頂之災的現實,一定成為一種教訓,讓晉商的後來者們看出了什麼或悟出了什麼。沒有一顆聰明的腦袋,是不可能在商海裡有所作為的。以後崛起的晉商們,可能根本沒有我們今天的覺悟和認識,但以他們的聰明,卻明白了做為一個商人只可依靠利用官場,絕不可進入官場去趟泥水的。他們可以買官,藉以抬高身己的身份,可以與官員們交朋友,甚至不惜出錢為官員們辦事,但自個卻絕不以商人身份再謀個什麼實缺去官場上掌權混事。晉商們的票號盛起於道光年間,與之相對應的,卻是大清國的日益腐敗和衰落。隨著各種民間史料的逐漸挖掘和發現,關於晉商票號的研究也多有成果問世,比如票號股份的合成,有投資者,即大財東,有各種人力股,股東即掌柜們和多年的夥計們,但還沒有一份史料證明,在晉商票號的股東中,還存在一種來自官場的權力股。清代的大小官員們,難道比我們今天握有權力的的公僕們還要廉潔?難道他們不懂得以權力入股可以提高自己俸銀的含金量嗎?提出這種疑問肯定是一種笑話。那只有一種說明,就是當票號為朝廷和大小官員們進行各種款項的匯兌時,他們可能會給經辦的官員們好處,卻絕不讓這些官員們成為權力股的股東。官則官,商則商。晉商也是商人,並不是不懂的與官員接交,就可以利用他們的權力。他們可以資助官員,甚至資助那些暫時還沒有步入官場的知識分子,這樣做,只是為了日後能獲得這些人的幫助。如此行事,比起遇到事情再現兌現地進行賄賂,便更有了一點人情味兒。再說的具體點,比方官銀的匯兌,原本是交付哪一家票號都能辦的公事,但如果考慮到交情,官員自然要堂而皇之地以辦理公事之名,來償還自個私下的人情債了。

正因如此,在晉商這個群體中,除了清初八大皇商那個特殊階層外,有經營不善倒閉者,有因時局變亂受損者,但直至大清國最後滅亡,還沒有那一家晉商變成官商或者半官商,讓自家的商業股份中摻和進朝廷與官員們的權力股,使商場與官場弄成了一灘攪不清的混水。晉商們明白,一旦如此,他們就和官員們成了一種經濟上的實體,官員們的宦海沉浮,也就要連累他們溺水和翻船了。

與晉商曾比肩發展的徽商中,有一位傑出人物胡雪巖,在清末繼續步晉商中一代皇商範家的老路,也演出了一出曾經大紅大紫的人生悲劇。此人追隨左宗棠官授二品,當時人稱紅頂商人,成為一時紅得發紫的皇商。他不甘於外國商人壟斷中國的生絲出口,放著能大把掙錢的票號和藥號不顧,要集中自家的財產和外國商人一爭高下,奪回生絲出口的生意。這番舉動,不能不說體現出了這位紅頂商人的愛國之心。豈料正當他大量購進生絲時,國際上的生絲行情發生突然變化,在華的外國商行趁機殺價,與胡雪巖展開一場商戰。敗北的胡雪巖幾乎輸光了全部家產,更可恨的,是他曾經多次以巨資支持過的清政府,此時反而落井下石,非旦不幫其重振旗鼓,還要對這位紅頂商人進行革職查辦,幫著外國商人對他抄家治罪。一位商海中敢於博擊的智者,就這樣在驚恐和悲憤中吐血而死,時為光緒十一年,即公元1885年。

徽商中這位皇商慘死的輓歌,與一百多年前晉商中那位皇商範清濟慘死的輓歌呼應著,一道向後人控訴著皇權的無恥。當代人如果還有誰要歌頌皇權,甚至希望康熙皇帝「再活五百年」將皇權延續至今,那可真是一出當代人的悲劇了。

 

文中囗需造字填入,左為香字,右為賓字

直接點擊以下文字連結,閱讀推薦內容:

孫濤話晉商15:光宗耀祖買官銜

孫濤話晉商14:將軍理財在山西

孫濤話晉商13:老鄉偏愛武財神

孫濤話晉商12:駝鈴遠去留遺恨

孫濤話晉商11:漫漫茶道鑄品牌

孫濤話晉商10:可憐秦家何處覓

孫濤話晉商09:予測未來買樹梢

孫濤話晉商08:識真辯假學手藝

孫濤話晉商07:他律自律義當先

孫濤話晉商06:商人幾點思鄉淚

孫濤話晉商05:英雄保鏢走天下

孫濤話晉商04:票號匯兌通四海

孫濤話晉商03:雙贏同利誠為本

孫濤話晉商02:草原傳奇大盛魁

孫濤話晉商01:生子有才可經商

孫濤話晉商序:盛衰傳奇五百年

晉商八大家,不得不知的風雨500年!

周宗奇:山西,那個全中國走得最遠的商家

韓振遠:那座留下洋媳婦咯咯笑聲的晉商大院

王保忠:渠家大院深幾許,埋藏著多少晉商的財富秘密

風雨中的華貴,太和巖琉璃牌樓與晉商冀氏的昨日輝煌

晉商名門01:以喬家大院聞名的祁縣喬家

晉商名門02:一家佔據半座城的祁縣渠家

晉商名門03:創建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的平遙李家

晉商名門04:榆次常家,晉商中的書香門第

晉商名門05:太谷曹家——三多堂的主人

晉商名門06:叱吒風雲的紅頂皇商——介休範氏

晉商名門07:晉中首富介休侯氏,空宅斷壁無處話悽涼

晉商名門08:介休冀氏,富二代裡出了個飆車族

晉商名門09:耕讀商宦的靈石王家

晉商名門10:蒲州張氏,鮮為人知的明代官商旺族

晉商名門11:遊刃於官商之間的蒲州王氏

晉商名門12:鮮為人知的清代山西首富——平陽亢百萬

相關焦點

  • 【晉商之聲】明朝晉商八大皇商與清朝晉商八大家
    看看視頻中明朝的晉商八大皇商地位有多高,實力有多厚:    精彩片段選於《雲飛天路間》清朝八大皇商是指山西商人範永鬥
  • 盤點晉商中的「七大世家」
    這個數量甚至比當時國庫的存銀還要多,切實稱得上「富可敵國」。在中國近代史上,晉商穩居全國商幫之首,稱雄商界500餘年。(一)喬家:誠信為本 地理:祁縣祁縣喬家,是晉商中靠勤勞誠信,白手起家的典型。喬家始祖喬貴發白手起家創立廣盛公,後改為復盛公。復盛公是當時包頭城開辦最早、實力最雄厚的商號,故有「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之說。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介休站:太和巖琉璃牌樓流光溢彩印證晉商興盛...
    介休不僅名人望士輩出,還是「萬裡茶路」開拓者之一的冀家、八大皇商之一的範家、以及「侯百萬」侯家為代表的眾多晉商大家的故裡。他們憑藉自己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所取得的輝煌及財富,在整個山西歷史,乃至整個中國商業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歷史上富可敵國的八大晉商為何瞬間集體覆滅?典型國人思想所致?
    所謂晉商,實際上就是指山西的商人。因為山西簡稱晉,所以這一區域性的商人也被稱作晉商。歷史上的晉商曾十分成功,其資本之雄厚,經營項目之多,活動區域之廣,活躍時間之長,在中外商業史上都十分罕見。從明初到清末,晉商們縱橫捭闔近5個世紀,經營的項目包羅萬象。「上自綢緞,下至蔥蒜」,只要是能賺錢的行當,他們幾乎都有涉足。
  • 《吃醋的人生》:以晉商為首的商幫,何以雄霸天下五百年?
    就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那個杜康的兒子。不少人都知道杜康造酒的傳說,卻不知是杜康的兒子造出了醋。傳說杜康的兒子釀酒,到第廿一日酉時開缸時,發現酒液已經變酸,發酵過了頭,但是發現香氣撲鼻,味道酸甜,鮮美可口於是將"廿一日"加一"酉"字,給這種美味的液體取名為"醋"。
  • 晉商興起:大盛魁的樣本
    為保持蒙古地區的穩定,清朝在遠離中原腹地的軍事基地供養著大量軍隊,需要商業組織的幫助,以提供所需的商品,大盛魁充當了該角色,並且獲得了朝廷與蒙古貴族的信任,直到18世紀中期,大盛魁的總號一直設在烏裡雅蘇臺。  嘉慶年間,清朝廷頒發了在蒙古地區發行「銀票」的執照,同時緊縮其邊界政策,一開始只有兩家商號得到了在蒙古行商的經營執照。大盛魁是其中一家,並且很快在蒙古全境確立了壟斷經營權。
  • 黃一農:從皇商薛家看《紅樓夢》中的物質文化
    [2]由於《清實錄》、《宮中檔奏摺》以及《軍機處檔摺件》等文獻,均未見「皇商」二字,知此詞似非官方的正式用語,而有自褒自誇或抬舉他人之意。如萬曆間有富人張嶷(音「逆」)妄言呂宋產金,上書請求往採獲允,出海時福建海澄令宋之蘭將張嶷上銬並命人隨行,嶷曰:「我皇商也,何辱我。」之蘭笑曰:「若得金歸乃皇商耳,姑縶(音「執」)之。」
  • 程怡鋼:平遙古城90後「少東家」,晉商六代傳人,坐擁七套四合院
    一百多年後,程秀章一族留在平遙古城的人數,仍多達百人。程怡鋼是程秀章第六世嫡孫,他說自己從小被人叫「少東家」,倒也不是亂說。事實上,他的確就是程家的「少東家」。    我們都知道,清代的時候晉商興盛,當時有「八大皇商」特別出名。他們除了做藥材和絲綢生意,其實最著名的生意是開票號。以前電視上老放《喬家大院》,裡面的男主角喬致庸就是晉商。
  • 三晉史海:晚清晉商沒落由戰敗賠款引發,富可敵國的晉商四大家族
    英國要求三年之內交清,單第一年就要幾百萬兩,然而戶部根本沒有這麼多錢,然而,富可敵國匯通天下的晉商可以一次性替清政府償還了1000多萬兩白銀的債務。可悲的是,《南京條約》只是中國近代黑暗歷史的開端,隨著西方列強的強取豪奪,清政府不停的籤訂賠款和半殖民地條約,富可敵國的晉商也被清政府無止境的索取所榨乾,隨後晉商票號逐步消失在歷史舞臺。今天小編主要介紹的是晚清末年替清政府償還債務的晚清晉商四大家族。
  • 晉商精神:以義制利、以利弘義
    他們都有很高的學術名望和很大的社會影響,他們也同時都是晉商的謀劃者和支持者。傳山說:「何以聚人?日財。自然貧士難乎有聚矣家、國亦然。故諱言財者,自是一教化頭骨相耳,常貧賤傲語仁義之人大容易做也。」"傳山作為一名明朝的遺民,其對明朝之滅亡自然是痛徹肺腑的。他的這段話,其實正是從明朝由於國庫空虛乃至民生周敵和無力抗清而導致亡國的事實中總結出來的。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南船北馬襄陽地,東連西接晉鄉情;米公祠感受晉商...
    主辦方特別邀請到多位襄陽當地文化名人,以及在襄陽的山西老鄉、介休北辛武冀以中(立信堂)冀氏後人等諸多萬裡茶道相關專家、新晉商代表參加了討論會。3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各方人員就萬裡茶路襄陽段的相關情況,現存老碼頭、遺址遺蹟,申遺現狀等進行了分享。同時,襄陽新晉商代表也紛紛表示,在外做生意,絕不能丟老家人的臉,一定把晉商精神發揚光大。
  • 【文旅在線-文旅雲課堂】崔滿紅-《晉商魂-晉商大院說晉商》(四)
    【文旅在線-文旅雲課堂】崔滿紅-《晉商魂-晉商大院說晉商》(四) 2020-07-23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山西祁縣是晉商「萬裡茶道」的中樞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為改善全球經濟治理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表達了中國與世界攜手同行的真誠意願,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引起越來越多國家熱烈響應。
  • 周末電影 從《白銀帝國》看晉商
    這是一部向晉商致敬的電影。關注晉商,我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的。* * *☞ 晉商票號——中國的華爾街 晉商積累幾百年,整個山西都有重商傳統,雍正二年(1724),做山西巡撫的劉於義在給朝廷的一個奏片中這樣寫道:積習重利之年,甚於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貿易一途,其次寧為胥吏,至中才以下,方使之讀書應試,以故士風卑靡。
  • 晉商的發家史盡在於此
    2、郭臺銘有一個精神情結,他一直希望能夠有一部能夠反映中國人商德的電影,而作為晉商的後代,「白銀帝國」恰恰滿足了他這種內心的需要。《白銀帝國》第一幕「天地真大,人真小,人何以自處?」深刻雋永,故事講述了屹立於中國商界500年的強大商業集團「天成元」在清朝滅亡、八國聯軍侵華等內憂外患條件下家族傳承的故事。
  • 中國商幫沉浮錄——晉商
    親密、鬆散、沉浮,七百多年的故事凝聚為一段跌宕的歷史。星火仍可燎原,困頓亦能騰達,春節團圓,幽古思今,《中國商幫》,為您揭開商幫背後的力量。今日講述,晉商。晉商通常意義上的晉商,指的是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比如喬致庸就是清朝人。
  • 歷史上八大晉商為何集體覆滅?
    晉商,通常意義的晉商指明清500年間的山西商人,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明清晉商人利潤的封建化,主要表現在捐輸助餉、購置土地、高利貸資本等方面。山西晉商八大家指的是喬常曹侯渠亢範孔八大家。在清代,全國排名前16位的大財團都在山西。晉商穩居全國商幫之首,稱雄商界500餘年。在晉商這個顯赫群體中,晉商八大家赫赫有名。
  • 寧夏富豪旗下公司申請破產 華融晉商資管放貸難收回
    2020年12月31日,華融晉商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晉商資管」)因資管資產質量下行,被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調整評級至「信用觀察名單」。根據聯合資信發布的信用等級報告,華融晉商資管近期公布的訴訟所暴露出其資產質量下行,這對其風險管理、資金流動、盈利能力等方面或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在此之前,華融晉商資管的評級為AAA級別。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張家口站:上下兩堡兩相望,目送晉商南來北往...
    這是現存有案可查的有關晉商從張家口通關前往蒙俄貿易的文字記錄。恰克圖的華商大多數是晉商。晉商從張家口出關後,多是將運載的茶葉經烏蘭巴託運至恰克圖。在恰克圖買賣城交易後,晉商所屬的貨棧狹小,導致換取的貨物無法銷售和儲存,於是張家口就成為中俄貨物的集散地和中轉中心。
  • 第二屆世界晉商(上海)論壇舉行 以商招商搭建晉商晉企對接平臺
    論壇圍繞商德文化、國企改革、晉商信任,疫情之下晉商企業如何化危為機等進行了探討分享交流,多位晉商企業家以「誠信凝聚力量,信任鑄就輝煌」為主題坐而論道,字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論壇活動全程現場直播,全球晉商線下線上共同參與成為本屆論壇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