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們都Ladyfirst嗎?你所不知的中世紀真相

2020-12-24 歐埋雷的社會人文說

通常談到中世紀的騎士時,腦海中第一時間浮出的形象:身著盔甲手拿劍盾,裝備滿分,還要再加上一匹很帥的白馬,再搭配上忠誠勇武、誠實可靠的人設,仿佛每次登場都會自帶BGM:「榮譽在我心裡,我就不怕風浪,不怕風浪,不怕風浪。」

如果是女生的幻想,大多還會再加上粉紅色濾鏡,來點戀愛泡泡,男主角身邊會再多個女主角。騎士本人多半是一副深情守候的忠犬樣,想愛不敢愛,默默守護的劇情讓人揪心。或者喜歡霸道總裁的設定就會長這樣:高冷的騎士平日沉默寡言,但對於心愛的女子愛護非常,一個不小心就讓強勢捍衛的霸氣外露。

這樣的幻想還真得其來有自。

例如十二世紀晚期法國的騎士文學作品《Perceval ou le roman du graal》就有這樣很讓人少女心噴發的臺詞。

騎士柏斯溫準備出發作戰,出發前帥氣地對著心上人說:「如果我打敗他,如果我殺了他,您必須以愛情回報我。其他的報答,我都不要!」幾百年後瓊瑤劇裡的馬景濤看來應該多少有在跟柏斯溫致敬。

《Perceval ou le roman du graal》作品中,騎士收到劍

當時貴族社會裡甚至有論調:每個女性都該被視為是王后。身為騎士應該把愛情當作成一種藝術,一種信仰,才能升華自己的靈魂。然而,這是男人的嘴炮而已,還是歷史的真實呢?中世紀的騎士真的風度翩翩,女性是一心被呵護、被景仰的對象嗎?

中世紀就有仇女情結!

不是故意要打破大家粉紅泡泡的濾鏡幻想,其實呢,大家一定要有個概念,就是在基督教信仰壟罩下的歐洲世界,婦女的地位長久以來都是處於極度卑屈的狀態。

以大家都熟悉的故事來說,夏娃作為舊約聖經世界裡的第一個女人,只不過是為了作為亞當的另一半才被上帝創造出來。亞當身為男人,是一個完整的人。夏娃身為女人,則只是亞當一根肋骨的化身。

在聖經的敘述裡,夏娃畢竟是肋骨的化身嘛,生來不附贈大腦的蠢萌女人,聽信了蛇的讒言,不只自己吃下了禁果,還進一步教唆亞當也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於是人類的厄運就此開始了。這一切的不幸,都是因為女人誘惑男人!所以神邏輯來了,女人必須接受男人的統治和忍受生育痛苦的雙重懲罰。

《創造夏娃》,截取自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天花板

到了新約,使徒保羅跳針般地不斷強調「妻子必須服從丈夫」。但,先不用急,還有更讓現代人不解的荒唐論述呢。

由於聖經的內容,就是中世紀歐洲人們所信奉的唯一準則,女性的地位在神學成為社會主宰的氛圍下,很自然而然地成為男性的附屬。

當時很多有地位的人都認為,絕對不可以給婦女太多的受教育機會。理由一是,她們天生在各種能力上都輸給男人啊,那幹嘛浪費教育資源給比較沒有能力的人類呢?理由二,如果女人受了教育啊,那她們就會變得很叛逆,會讓整個社會變得不和諧!

畫家埃德蒙·貝理雅·雷頓的《榮譽The Accolade》中,描繪了騎士的受封

身為中世紀的弱勢女子,有時候反而在法律上是一種保護傘。

主宰中世紀社會秩序維護的教會法,即認為由於聖經要求女人從屬於男人。因此女人沒有獨立行為的能力,當然無法左右影響丈夫的行為,所以妻子毋須因為丈夫犯罪而受累。

整個中世紀社會的氛圍,不斷強調由於女性天生脆弱,所以女人需要獲得更多的保護與體諒。在有關婚姻的法條上,就有明確提到通姦的男人比通姦的女人必須受到更嚴厲的懲罰……這樣看有沒有覺得比較解氣了呢?

相關焦點

  • 高富帥的人馬刀槍——中世紀的騎士們都使用什麼武器?
    在描繪中世紀歐洲戰爭時,我們一般都認為騎士使用騎槍和劍進行戰鬥,但雖然這些武器很重要,最為有效也最為致命的卻是另外一些野蠻但實用的武器。 中世紀騎士的烏龜殼真的很難打穿 劍和騎槍 中世紀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劍。
  • 回到中世紀,追尋「騎士」光輝!
    而普雷斯蒂奇(Edgar Prestage)對"騎士制度"的定義則更為精確和凝練,他指出:"騎士制度"就是"定義為帶有宗教、道德和社會準則的中世紀騎士體系。"還有相當多的學者對"騎士制度"的定義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儘管眾說紛紜,但有一點是為研究者們所公認的——"騎士制度"並非只是純粹的騎士們的制度和精神,更是包含了中世紀基督教思想在內的制度。
  • 中世紀的騎士究竟是什麼?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有些類似我們古代的士
    壹墨帶你走進歷史長河,發掘沉睡在時間中的秘密(原創文章,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關注)想到騎士,我們第一印象就是歐洲的中世紀像我們代中文的騎士一詞,指的就是西歐的騎士。騎士,在中世紀的歐洲,是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許多年輕人,都想成為一個騎士。成為騎士,在當時無疑是一種光宗耀祖的事情。同時,騎士是一個爵位,是當時爵位裡最低的一種。騎士這個爵位,有些類似我們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士。由大貴族或者是國王冊封,效忠當地的某一個領主。
  • 中世紀歐洲之騎士
    中世紀的歐洲存在著一種叫「騎士」的職業軍人,他們是否如浪漫色彩的文學與藝術所描述(如《仙后》),有高大上的行為準則,擁有一顆正直與善良之心,為上帝和真愛拋頭顱灑熱血,行走於江湖,打妖怪救美女守護聖杯的俠義勇士呢?
  • 中世紀騎士的雷霆—騎槍
    可以說數次十字軍東徵的勝利,以及十字軍國家的形成,都仰仗著騎士的騎槍衝鋒。拜佔庭公主安娜·科穆寧就稱,第一次十字軍中的諾曼騎士能夠在巴比倫城的城牆上刺出一個洞來。在一片混亂之中,法蘭克騎士和聖殿騎士們突然出現在了北方,他們人數很少但是極為精銳。結果薩拉丁的部隊完全沒有準備,很多將領甚至都來不及到位,戰鬥便開始了。其中聖殿騎士的表現堪稱中世紀騎士的典範,一個目擊者是如此描述當時的戰場的。
  • 勒高夫:中世紀騎士的真實與想像
    中世紀時期裝備發生的主要變革是環甲被鎖子甲所取代,後者可以覆蓋整個身體,從肩膀一直垂到膝蓋,在底部開叉以方便騎馬,就像我們可以從11世紀末的「巴約掛毯」上所看到的那樣。環鎖鎧或鎖子甲對於防禦劍的攻擊非常有效,但是不足以抵禦長槍的刺擊,這種新的攻擊方式可稱得上是中世紀主要的軍事技術進步。
  •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精神
    11世紀至13世紀,這是騎士文化真正興起的時期,這期間由教宗發起的十字軍東徵,可說是正式為騎士賦予了宗教性質與地位,並且也正式制定了完整的騎士制度,這些制度就是日後人們所樂道的「騎士精神」。騎士是神聖的職業,它代表著光明,代表著一諾千金,代表著修身恪己,代表著永恆不變的讚美。accolade(榮譽):中世紀騎士的冊封儀式在中世紀,在冊封騎士時要舉行隆重的儀式,儀式的具體形式據說有好多種。歷史學家「圖爾的喬治」寫道早期法國國王在冊封騎士時,會親吻騎士的左面頰。
  • 荊棘之下,薔薇密布:中世紀貴婦孤芳自賞,為何卻成為騎士擁躉?
    但事實上,11世紀以前的騎士形象並非如此。中世紀早期的騎士仗著武力強大,把欺騙、搶劫、殺人都當作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有的騎士甚至還將殺人作為自己的功勳。但11世紀以後,騎士們的行為逐漸發生改變,在所有改變騎士行為的因素中,愛情,是一個奇妙的原因。
  • 騎士故事:中世紀9位最偉大的騎士
    穿著閃亮盔甲的騎士和陷入困境的少女是中世紀最經久不衰的陳詞濫調。通過他的力量,他的奉獻和他不朽的愛,騎士找到了一種方法來拯救他的女士,贏得她的心,並鞏固了他作為偉大騎士的聲譽。這就是幻想的東西。但是,既然幻想和歷史很少是並行不悖的,我們應該問問歷史上什麼構成了偉大的騎士?
  • 中世紀騎士風,很帶感
    而是做成中世紀盔甲的風格,其實無論如何做做工怎麼樣都可以拼一拼【佳作】的。畢竟以中世紀的冶金和鑄造盔甲的技術而言,即便是模型在製作或者噴漆的時候有那麼一點點瑕疵也可以合理的被認為「盔甲就應該是這樣」。以前在博物館看過亨利八世的盔甲,當時還懷著比較敬畏的心情去的博物館,但是看到了真正的盔甲後心裡也就琢磨著「也就是這麼回事……」。
  • 重置版假面騎士1號——假面騎士the first
    假面騎士the first,發布於2005年11月5日,是假面騎士1號的再版之作,假面騎士誕生35周年的紀念作品;由長石多可男執導,你們熟悉的井上敏樹為編劇
  • 中世紀騎士的一套裝備,有多麼複雜和昂貴?
    所以,我們經常能在影視劇中,看到騎士們用沒有裝矛尖的長矛衝殺訓練。下面說一說騎士的劍    劍對於騎士來說,不僅僅是武器,更是身份和榮譽的象徵。騎士手中的劍,一般都要有一個受劍儀式。領主或者神職人員,會進行祈禱或祝福,讓劍賦予特殊的意義:為上帝服務,打擊敵人;保護人民,維護正義。
  • 騎士崛起——歐洲中世紀(9)
    五一假期,拉拉把電影《指環王》三部曲拿出來複習,裡面有大量騎士衝鋒作戰場面,拉拉突然講了一句:「我現在對這些戰爭場面能理解得更深了」。我恍然大悟,原來以為「沒用的東西」不經意間就用上了,而且幫助還很大,這就是Liberal art吧!!!同時,本篇也是應缺課的露西家小朋友的要求整理的。上次講到了中世紀騎士的裝備有了升級,從鎖子甲變成板甲,因此對付板甲的武器也相應升級了。
  • 好萊塢電影裡出現過的7個關於中世紀騎士的錯誤情節
    很多人都喜歡觀看好萊塢電影,甚至為一些關於中世紀騎士的電影著迷。
  • 【佳作】中世紀騎士風,很帶感
    而是做成中世紀盔甲的風格,其實無論如何做做工怎麼樣都可以拼一拼【佳作】的。畢竟以中世紀的冶金和鑄造盔甲的技術而言,即便是模型在製作或者噴漆的時候有那麼一點點瑕疵也可以合理的被認為「盔甲就應該是這樣」。以前在博物館看過亨利八世的盔甲,當時還懷著比較敬畏的心情去的博物館,但是看到了真正的盔甲後心裡也就琢磨著「也就是這麼回事……」。
  • 中世紀狂歡的視覺盛宴——卡爾騰堡騎士比賽
    慕尼黑西部35公裡處的卡爾騰堡宮(Schloss Kaltenberg)周圍,有超過1000名藝術家參與,其中不乏許多騎士演員、魔術師、音樂家以及雜技演員等等,歡聲笑語融化在這一片具有中世紀風格的歡樂海洋中。
  • 走進希臘羅德島古城,領略別樣的騎士風格,追尋中世紀十字軍東徵
    關於中世紀,相信大多數人想到的必然就是穿著鎧甲拿著長劍的騎士了。遙遠的中世紀,大多數人對於這一段歷史都並不怎麼了解,現代人也只能通過電視電影去了解那一段神秘又令人嚮往的歷史。但是除了看電視電影去了解以外,其實我們還可以通過去旅遊的方式了解這一段歷史哦。
  • 《中世紀的英雄與奇觀》:走近英雄亞瑟王,勇敢的騎士和防禦城堡
    其實英雄亞瑟的本質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西方中世紀創造、流傳給世人的是,一位與不列顛民族意識緊密相聯的凱爾特英雄。而真正意義上的亞瑟,是誕生於《不列顛諸王史》一書。最初的不列顛是羅馬人和蠻族人的混血後代,因為也一直被一連串的國王所統治。
  • 中世紀愛情中,騎士與貴婦之間,柏拉圖式的無性之愛
    中世紀騎士,是受過正式軍事訓練的騎兵,在各個城池之間,跟隨領主出徵服役。騎士是封建制度的組成部分,是當時社會一個獨立的、特殊的階層,屬於貴族中最底層的身份,後來,隨著社會制度的演變,戰爭逐漸減少,騎士的職能發生轉變,逐漸演變成領主家的榮耀,由於騎士的晉封,以及騎士對於領主的忠誠,逐漸形成高尚的騎士精神。
  • 中世紀騎士和浪漫主義詩人的皇帝——「紅鬍子」腓特烈
    這位被公認為執政期間使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力達到頂峰的君主,和同期的騎士一樣,對十字軍東徵抱有崇高的熱情,他受獅心王查理邀約,和法王腓力二世參與十字軍東徵。然而歷史的發展總是令人瞠目結舌,這位國王出師未捷身先死,前往戰場途中竟然意外淹死在了土耳其一條名不見經傳的格克蘇河(Fluss Saleph)裡。這樣一位叱吒風雲的君主,後來被不少史學家推上了德國中世紀最有作為的君主寶座,便鬧劇般草草了結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