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幅治癒系漫畫為隔離病房「增光添彩」

2020-12-27 央廣網

「六翼天使」小組合影(央廣網發 通訊員曾理 攝)

央廣網重慶3月16日消息(記者趙聰聰 通訊員曾理)3月16日,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二科隔離病房,剛剛交班進入隔離病區的「六翼天使」護理小組不僅為患者送進去了熱騰騰的飯菜,還給每間病房送去了一幅幅色彩鮮明、輕鬆活潑的治癒系漫畫。組長李智說:「這一組漫畫為病區增加了一道光亮,也為患者陰霾的心情增加了一抹亮色!」

感染二科主任徐智介紹,為了給患者做好心理疏導,他們聯繫心理醫生通過電話為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安排護士為引導患者做正念訓練外,又聯繫到小林漫畫工作室為科室提供了這組治癒系漫畫作品,在隔離病區和醫護辦公區張貼,通過詼諧卻蘊藏著哲理的「圖話」活躍科室氛圍,在為患者減壓的同時,也為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紓解緊張的情緒,讓大家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抗疫戰鬥中。

組長李智介紹,這組治癒系漫畫中不少都是病區患者和工作的真實寫照,護理組6位護士都能對接到自身工作,講出漫畫背後的故事。

護士曾欽婭分享自己心儀的治癒系漫畫(央廣網發 通訊員曾理 攝)

李智說:「我挑了一幅『向抗擊疫情全體醫護人員致敬』的漫畫贈送給了同是護士的患者鍾女士。」自她入院以來,通過多次的交談得知她和李智同樣是急診科的護士,她發病前一天還在搶救室為患者進行心肺復甦、配合醫生氣管插管等操作。同為急診人,李智更懂得平日工作的不容易。

「我平時在科裡為患者心肺復甦、按壓止血等搶救操作也是家常便飯,在與死神搶奪生命的過程中,肯定都是把患者的生命擺在第一位,所以我很理解急診人在疫情前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所以我專門挑了這張漫畫送給她,也是急診同行表達致敬,也希望她能早日康復!」李智一邊回想自己的日常工作一邊說到。

談到讓自己想用漫畫為患者減壓的初衷,彭茹說,第一次感到無所適從的瞬間,是病區一位忘帶充電器的患者馮先生突然說:「我肯定治不好了!」詳細問及原因才知道,因為隔壁床的患者當日出院,加上他手機又沒有電了,充電器落在家裡,家裡又只有他一個人,所有的負面情緒不斷的充斥著他,讓他沒有信心和勇氣再勇敢來面對這次疾病。

一位患者低落的情緒也感染到了彭茹,回到駐地後,平時喜歡關注「小林漫畫」的她看到《等風雨經過》那期主題漫畫覺得很窩心,她想這也許就是患者們所需要的信心和勇氣的源泉。所以,她主動聯繫到小林漫畫工作室,專程寄來了這一批漫畫。

唐棠副護士長分享《來日可期,何懼車遙馬慢》漫畫(央廣網發 通訊員曾理 攝)

在其中專門挑了一張寫有「願你走過一路難堪,依舊可以落落大方」的漫畫送給了那位情緒低落的馮先生,告訴他:「希望你能夠加油,所有的都會過去的!」拿著漫畫,馮先生眼裡透著淚光,一個勁兒的點頭……

作為科室裡負責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的護士,王楨精挑細選了一幅寫有「願她所走的所有彎路都能變成美麗的彩虹」漫畫,她說這幅畫是要送給病區的一位即將出院的糖尿病患者。

13床黃阿姨是一位新冠肺炎合併糖尿病的患者,有5年的糖尿病病史。王楨第一次給她測血糖的時候還十分焦慮的說:「我比她們問題還多,我血糖還忽高忽低,一直都不穩定。」

但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的糖尿病慢病管理護士,王楨在科室組建了「糖尿病患者交流群」,為新冠肺炎合併糖尿病患者提供慢病管理服務。所以,她在給黃阿姨送飯時總提醒她注意吃飯的順序,飯後也會督促黃阿姨去鍛鍊。黃阿姨也經常把自己血糖檢查結果分享到微信群裡,王楨看到大家的消息也都一一耐心回復。

接過王楨送來的漫畫,黃阿姨高興地說到:「醫生說我要出院啦!以後有糖尿病的問題還可以諮詢你嗎?」「當然可以,咱們的糖友群不會解散的,以後有問題都可以在咱們群裡常溝通。」

小組裡的大姐姐曾欽婭說到:「16床張爺爺是感染二科剛開始批量接收的患者中的一位,83歲的他血管本就不好,再加上厚厚的防護服、護目鏡和三層手套,所以每次給他打留置針都是一次挑戰,但他每次都還要寬慰我們,讓我們注意休息,張爺爺的這份理解和關心深深感動著我。」

醫護人員與患者在隔離病區精心布置漫畫(央廣網發 通訊員曾理 攝)

一位康復出院患者在感謝信中寫到:我們雖然看不清你們的臉,但你們的付出我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對於病人的要求,無論是身體上的還是生活上的,你們盡一切能力去滿足……感激你們的大愛,舍已奉獻精神!

所以,曾欽婭專門挑了一幅寫有: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在陌生的地方發現了久違的感動。她說:「武漢人民的平安及笑臉,也是支持我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病房裡幾位85歲以上生活自理能力受限的老人家一直牽動著護士彭婷的心,他們常規護理都要翻身、餵飯、餵藥,床上大小便的清理工作。

醫護人員在工作區精心布置治癒系漫畫(央廣網發 通訊員曾理 攝)

作為一名來自骨科的臨床護士,彭婷看到老人家們關節都不太好,所以她特別為老人家們很輕柔地做雙下肢功能鍛鍊。「有一位89歲的羅婆婆,心理特別焦慮,總是說自己年紀大了怕熬不了幾天,我就會安慰她說『前幾天剛出院一個104歲的,婆婆您還年輕,好好吃飯配合治療,過不多久您兒子就會接您回去的』。婆婆聽完笑著打趣說,我能活到100就滿意了。」

看到老人家釋懷後的樂觀,想到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警察及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們共同守護著這座城市,大家團結一致,戰鬥在一起的模樣讓人感動。彭婷專門挑了一幅「庚子開年,先苦後甜」的漫畫,希望在疫情結束之後能迎來嶄新甜蜜的春天。

在這一批100幅治癒系漫畫中,眼科護士屈良紅眼疾手快地挑中了一張「吾乃世間遠行客,幸得風雨同舟人」的作品。

上面左側畫著一葉風雨飄搖中的小舟,左邊的人穿著雨衣在划槳,右邊的人撐著傘在划槳。屈良紅說到:「我們醫護人員、病區裡的患者、為我們提供生活保障的後勤工作人員、每天準時準點接送我們上下班的公交車司機,城市志願者等等不就是這條小船上的兩人嗎?」

她一邊與患者們分享這幅漫畫,一邊向大家說到:「現在我們坐在同一條『船上』,我們同舟共濟,共同度過這次難關!」患者餘先生回答到:「因為有明天,我們才能熬過長夜,因為有你們,我們一定能戰勝病魔,謝謝你們的鼓勵!」

感染二科羅春梅護士長看到病區裡點綴其間的漫畫說到:「這些漫畫果然是治癒系的,有的患者看到漫畫就想到自己的抗疫故事,不少都會心地笑了出來;還有的老人家圍著看了一圈不斷點頭品味漫畫中寫下的勵志語言比以往見的標語通俗易懂,更能打動人心。」

唐棠副護士長捧著一張寫有「來日可期,何懼車遙馬慢」的漫畫說到:「勝利就在眼前,我們一定要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慎終如始,全力救治患者!」

相關焦點

  • 思路花雨/為人生增光添彩的,是內在的「高顏值」
    一個人的價值的高低,不是看你的相貌有多美,顏值有多高,而是看你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是像飛蛾一樣追尋光明,還是單單奢望一雙蝴蝶的翅膀。當你用實力和人生的價值填補上了在「顏值」上的空白時,你亦可以為自己豎起一個大拇指,驕傲地說:我也是一個高顏值的人。因為你的確配得到這樣的一頂光環。為人生增光添彩的,正是人的內在的「高顏值」。
  • 1.4萬元歸還失主,鳳縣中學學生為創文增光添彩
    我們將會號召鳳縣中學全體同學,向這兩位同學學習,爭做新時代的好少年,繼續為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
  • 《主持人大賽》金句錦囊,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
    收下這份《主持人大賽》金句錦囊,為你的作文增光添彩! ·只有不忘自己的中國根,才能寫出更多鏗鏘有力的中國文,為祖國在國際話語體系上加分。——鄒韻
  • 北京護士漫畫版《援漢日曆》,記下武漢隔離病房中的溫暖
    「13床病人狀況突然急轉直下,及時搶救後終於轉危為安」「2月14日當天,護士們親手摺了千紙鶴送給病人」「又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了」……最近,像這樣充滿暖心畫面的漫畫正不斷從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傳回北京。
  • 連山隔離病房的日與夜
    2月6日上午8時,26歲的護士陳連清穿上密實的三級防護服,戴上N95口罩和護目鏡,進入隔離病房開始一天的工作。4小時後出來,她已渾身溼透,美麗的臉龐上烙下了深深的勒痕,一如傷疤般觸目驚心。這是一層封閉式的病房,最多時曾有15名密切接觸者在此接受醫學觀察。
  • 2016年上半年增光添彩的電視劇中,展現了最精湛演技的演員會是誰呢?
    給2016年上半年增光添彩的電視劇中,展現了最精湛演技的演員會是誰呢?為了消除大家的好奇心,提問了KBS,SBS,MBC,還有綜合編制臺JTBC的十名PD:「今年最突出的演員是誰?」結果,宋仲基獲得了兩票,排名第二。
  • 上影節展現全球影響力 為打造"四大品牌"增光添彩
    原標題:為上海打造「四大品牌」增光添彩 為讓上海影視拍攝取景地的呈現更加生動,該《指南》幾乎年年有創新。今年更是為上海全市16個區近200個影視拍攝取景地建立了影像素材庫;通過AR增強現實技術,使2018版《指南》上的圖文資訊「動起來」,劇組製片不用親臨現場就可以完成費事、費時的勘景任務;通過中英文對照的形式發行,吸引更多國際影視項目「海漂」。
  • 李子柒,那個站在世界舞臺為中國增光添彩的姑娘
    from:weibo「請收聽 邦推好物 為你點播的音樂哦」
  • 這場研究生考試的考場,在隔離病房……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12月26日 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連中心 市第六人民醫院 一間隔離病房內從來沒有聽說或者經歷過這樣的監考因為一位正在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今天要參加考試考前30分鐘左右監考老師將考卷拆封從醫院隔離病區的清潔區
  • 守護生命線 伽瑪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牢築防護屏障
    ,該醫院剛在其醫學評估部門中安裝了25個隔離病房,在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前先把疑似患者先隔離起來。這個「隔離病房」,正是伽瑪的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  隔離病房為醫務人員和病人提供安全保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憑藉自身強大的產品實力,為英國各大醫院迅速騰出更多的隔離單間
  • 永遠記得在病房裡的各種感動,「二次元」姑娘畫戰疫漫畫感謝醫護...
    (圖為5月29日,林馨接受記者採訪,分享自己疫情期間的經歷和抗疫漫畫作品。記者胡冬冬 攝)回想起這次患病經歷,32歲的林馨覺得自己改變了很多。醫護人員帶來的溫暖,周圍病友、親朋給予的關心,讓這個曾經只喜歡待在自己世界裡的「二次元」姑娘感覺自己更成熟了。
  • 【直擊隔離區】隔離病房裡的「心理治療師」
    新華網南昌2月17日電(王中慶)「那天我不應該出去聚餐,這樣我就不會被傳染,我的家人也不會被隔離,我現在很擔心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還小,以後他要怎麼辦……」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房內,42歲的女性患者趙蘭(化名)淚眼婆娑地向黃麗平傾訴著。
  • 這幅刷屏漫畫,出續集了!
    1月30日,一幅「全國美食」為生病的武漢「熱乾麵」加油的漫畫在網上走紅。3月25日,這幅漫畫的作者、25歲的天津女孩陳雨婷推出了作品的續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武漢廣受關注。兩個多月以來,每一個「宅」在家裡的武漢人,承受著各種不便,甚至連走上街頭吃一碗熱乾麵都成了奢望。
  • 不慎摔傷住院 漫畫家在病床上創作近30幅漫畫獻禮醫師節
    上個月21日,李斐不慎踩空摔傷,被診斷為右跟骨開放性粉碎性骨折,住進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骨外科病房。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住院,傷痛和醫院裡的點點滴滴,刺激著他的創作靈感,於是用隨身攜帶的顏料畫筆記錄下來。 第一幅,是醫護們給他處理感染的傷口後,他用畫筆將自己的腳板擬人化,而創作出的一幅漫畫。
  • 全球首個 大連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病房考研
    今天一則消息登上熱搜,標題是【大連無症狀感染者在隔離病房考研】,原來是一位2021考研生因為新冠被隔離,為什麼不影響其參考,大連救治中心為他開設了特殊考場,這大概只有我們國家才有如此了解吧。
  • 光明時評:在隔離病房設考場,讓人動容的人情味
    當天,一名正在接受隔離治療的無症狀感染者,在專門的負壓病房裡完成了當天的考試。這場特殊的考研對所有參與其中的人也是一次「考驗」。考前30分鐘前後,監考老師將考卷拆封並從醫院隔離病區的清潔區傳遞到隔離病房內,由病區護士將考捲髮放給正在等候的考生。現場兩位教務人員,通過病房的監控實時進行監考。
  • 武漢隔離病房裡,看不見的戰役
    ▲3月8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隔離病區,醫護人員為患者整理被褥。輸液、吃藥,被他定義為醫療資源的浪費。在床旁的護士看來,這個看似通情達理的老人,已深陷抑鬱,需要治療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心靈。李欣一直是病房中病情最輕的患者。入院時,前期的發燒、喘憋已經好轉,無需氧氣支持,然而幾十天的住院生涯,她始終處於恐懼的折磨之中——沒有食慾,必須強迫自己才能吃飯,睡不著覺,常常躲起來偷哭。
  • 珍藏|豐子愷經典漫畫100幅
    > 提示:點標題下太湖之南,關注有思想的微信雜誌豐子愷經典漫畫
  • 隔離病房裡的堅守!這群人註定無法與家人團聚,與愛人相守
    溫州網訊 近日,各大醫院首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陸續換崗輪休。在隔離病房裡,14天的堅守,病房就是他們的戰場;出隔離區,繼續醫學觀察14天,網絡成了他們繼續為患者提供諮詢問診的平臺。
  • 探秘醫大一院、瀋陽六院隔離病房……令人淚目!
    作為一名經歷過甲流、禽流感的傳染科護士長,我深深懂得任務的緊迫性,沒有猶豫,放下背包轉身便投入到籌建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工作。隨著患者的增多,隔離病房從一層擴至兩層,院裡不斷增派人手共同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隊伍裡來,我也越來越深感自己肩上的擔子更加重了,但不管怎樣,都要盡到自己的本職,對新來醫護人員加強培訓,監督好各級人員防護用品的穿脫,嚴格執行隔離流程,為患者做好各種必要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