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德基十幾元一杯的咖啡和星巴克幾十元的咖啡,差別在哪裡?

2020-12-20 騰訊網

提起咖啡館,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想到了星巴克,在不少人眼中,星巴克是逼格的代名詞,喝星巴克的時候還得先拍個照發到空間才行,星巴克一杯咖啡都要好幾十元,那麼它和肯德基裡邊那種十幾塊錢一杯的咖啡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主要體現在做法上,肯德基的咖啡都是機器統一生產出來的,所以口感都是一樣的,這樣做的好吃就是很快,但是卻存在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口味沒有特點,無論如何,人類的某些機能是沒有辦法被機器完全替代的,星巴克的咖啡不太一樣,基本上都是人工碾磨出來的,在製作的過程中,融入了製作者的用心,所以喝起來會給人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其次,肯德基賣咖啡只是順帶而已,肯德基主要還是賣吃的,像是漢堡炸雞等等,咖啡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類目而已,對於肯德基而言,這樣可以減少製作咖啡的成本,所以在價格上,可以更多的讓利給客戶。但是星巴克就不一樣了,咖啡是它的主業,所以更注重咖啡本身,肯德基的咖啡種類遠遠沒有星巴克那麼多,要是賣的很便宜的話,那就無從體現其逼格檔次,品牌價格也就下去了。

最後,不少人都表示,其實自己去喝星巴克,並不是為了那一杯咖啡而已,而是為了那個環境,因為大部分的星巴克都裝修的特別好,裡邊很安靜,網速也很快,所以有的人就習慣性的點一杯咖啡,但是肯德基就不一樣了,要麼直接在網上叫外賣,要麼直接進店,點了以後就帶走,沒有多少人坐在那裡吃,肯德基裝修的也沒有那麼高檔。不過很多真正喜歡咖啡的人,會覺得其實星巴克的咖啡並不好喝,拿鐵味比較重,摩卡喝起來又像是阿華田一樣。

綜上所述,你知道肯德基十幾塊錢一杯的咖啡和星巴克幾十塊錢一杯的咖啡差別在哪兒了麼?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肯德基咖啡才十幾元一杯,星巴克就要貴兩倍?原因很現實
    對於愛喝咖啡的朋友來說,如果沒時間自己在家研磨咖啡豆,沒時間做一杯手衝咖啡,那麼星巴克絕對是一個好去處。有別於那些私人的咖啡店,星巴克的咖啡擁有自己的一本菜單,什麼飲料加入多少比例的水和糖,什麼咖啡用產地不同的咖啡豆,使得星巴克的咖啡在全世界各地流行起來。
  • 最好喝的速溶咖啡,比星巴克好喝,比瑞幸便宜,比肯德基順滑!
    最受歡迎的4款速溶咖啡,比星巴克好喝,比瑞幸便宜比肯德基順滑!無論是骨灰級的咖啡愛好者還是小白都不會踩雷的一款咖啡,它已經累計銷售破億了,好評高達46萬多條,萬千咖啡愛好者見證了它的崛起。它甜度適中,奶味四溢,咖啡濃度剛剛好不會讓人覺得過於濃烈也不會過於平淡,一切都是剛剛好。
  • 星巴克咖啡貴嗎 一杯咖啡需要多少錢?
    對於星巴克,其實這是大家最熟知的品牌之一了,畢竟中國有很多城市都有星巴克門店的,許多人在空閒的時候去星巴克喝一杯咖啡的。可是現在,大家對於星巴克咖啡價格是很關注的,那麼你知道星巴克咖啡貴嗎?你有喝過星巴克嗎?
  • 不到十元的便利店咖啡,專業咖啡師竟然也推薦?
    —— 因為「便宜」咖啡 不等於品質差 其實如果你只是在意咖啡本身的品質,在商業品牌中,十幾元的咖啡和幾十元的差別其實沒那麼大。
  • 動輒十幾元的即飲咖啡 走「貴婦人設」消費者願意買單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動輒十幾元,即飲咖啡的「貴婦人設」立得住嗎?@中國新聞網十幾元的價格,你願意選擇即飲咖啡還是現磨咖啡?「這個瓶裝咖啡居然要15.8元?」便利店瓶裝咖啡的價格讓王小姐難以置信,她最終還是將咖啡放回了貨架,轉而走進了旁邊的快餐店,並以10元的價格買了一大杯現磨咖啡。
  • 奶茶30元一杯難求咖啡1元無人問津,國人甘當「冤大頭」?
    以星巴克、Costa為代表的線下咖啡連鎖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佔據著咖啡市場的最頂端。比較有意思的是,對比來看,奶茶市場從當初的街邊攤販以果味粉衝調,經過不斷升級和迭代,誕生出喜茶和奈雪這樣的龍頭。時至今日,奶茶市場開始上探30元的價格區間,打起了高端化拉鋸戰;咖啡卻開始走下神壇,最低只要1元,價格戰一觸即發。
  • 一杯星巴克咖啡引出的思考:是誰賺了我的錢?
    早上到公司,第一件事就是點了一單星巴克外賣,大杯焦糖拿鐵。捧著咖啡喝下第一口,正咂摸著嘴,感慨幸福不過如此,這時,同事也拎著麥當勞咖啡走了進來。是咖啡店的咖啡品質高於快餐店、便利店,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價差?咖啡的原料,咖啡豆,的確品質有差異,但是攤到每一杯咖啡上,很難貢獻出十塊與三十塊的差距。是因為星巴克這樣的咖啡店裝修講究,顧客在為裝修的店面買單?
  • 小姐姐用星巴克咖啡「炒菜」,一份接近40元,網友:貴的是咖啡
    小姐姐用星巴克咖啡「炒菜」,一份接近40元,網友:貴的是咖啡說到咖啡,不管是真的想提升還是單純地想用它來裝逼,你都要承認它現在是當下最受年輕人喜愛的飲品之一。雖然貴的咖啡大多數人喝不起,但是也有比較平價的咖啡供我們選擇,其中星巴克無疑是最受歡迎的,而且分店遍布全球。不過咖啡一般我們都是衝了直接喝,你聽說過用咖啡來「炒菜」嗎?還真的有一位小姐姐這麼做,在星巴克那裡買了一杯接近30塊的咖啡回家,就是為了製作一道美食,讓我們看看她到底要做什麼要把。
  • 一天2元咖啡包月!肯德基推出了6張會員卡,來看看怎麼省
    網友的評論非常切中要點:「喝什麼瑞幸,一塊錢一杯的 KCOFFEE 美式不香嗎?」去年全年,肯德基在中國賣出了 1.37 億杯咖啡,同比增長 48%。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 38 元/ 30 天的咖啡包月卡。它的優惠方式是,購卡後每天可花費一元購買一杯中杯現磨咖啡,可選美式(冰/熱)、拿鐵(冰/熱)。
  • 肯德基、麥當勞為6元早餐「火拼」,星巴克50元一份也賣得出?
    肯德基早餐從一開始就走中西合璧的路線,推出「海鮮蛋花粥」和「香菇雞肉粥」2款粥品。從粥開始,到安心油條、燒餅、豆漿、蛋卷、飯糰,再到今年4月推出的豆花,肯德基在中式早餐推新上持續熱情高漲。而長期堅持早餐「漢堡配咖啡」的麥當勞,最終也向中國胃「屈服」了,於2012年11月開賣豆漿,此後又上線脆香油條和多款粥品。
  • 我去了咖啡豆原產地,找到了星巴克最中國的一杯咖啡
    2017年底盛大開幕的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紅到幾乎全宇宙都知道,而2018年1月「星巴克雲南」咖啡豆的回歸似乎更有意義,這次星巴克不僅採用100%在中國種植的優質阿拉比卡咖啡豆,更首次在中國實現「從一顆生豆到一杯咖啡」的完整旅程。
  • 深度測評成都20元以下現磨咖啡,性價比之王是這家!
    這個時候,要是手上有一杯熱咖啡,該多麼暖胃暖心暖手還提神醒腦啊~最關鍵的是,價格實在感人:美式咖啡 | 小杯:6元/杯   大杯:8元/杯拿鐵咖啡 | 小杯:8元/杯   大杯:10元/杯麥叔叔給自家咖啡命名為McCafé 品質咖啡,在官網中也宣稱:「在麥當勞,每一杯送到您手中的咖啡,正是McCafé Barista(咖啡師)們的用心之作」。這種誠意體現很到位,大家都知道McCafe有專門的櫃檯,而且在櫃檯上是有糖包和隔熱套可以自取的。
  • 大家都想咖啡創業,看看星巴克和瑞幸的數據,你可能會打消念頭
    從數字的差別,可以看出咖啡品類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這兩年,中國湧現出了一批精品型的單體咖啡館,還有一批成規模的咖啡商業。 規模的咖啡商業,就必須提到兩個企業:星巴克和瑞幸。 說到咖啡的引領者,一開始是雀巢,雀巢發明了速溶咖啡,並成為速溶咖啡品類的王者。之後星巴克引領了第二次革命,它們做了三件事。
  • 產品升級、價格降級 肯德基「醉翁之意不在咖啡」?
    在配方升級的同時,肯德基再次推出了去年曾引爆咖啡圈的終極價格戰產品——K COFFEE咖啡包月卡,只要購買這張價值38元的咖啡月卡,在30天內,每天都能以1元的價格享受指定咖啡一杯。   假如在接下來一個月,每天都去買一杯「1元咖啡」,算上38元的卡價,平均每杯咖啡僅僅2元出頭。在肯德基點餐平臺,內參君看到,中杯美式的價格為14元,中杯拿鐵為16元,使用月卡優惠後的價格,稱得上是空前絕後的便宜。
  • 麥當勞的咖啡,為何比星巴克、肯德基的更燙?
    售價49美分的咖啡,和300萬美元賠償麥當勞曾因為熱飲燙傷人,被判罰近300萬美元。1992年,時年79歲的美國老太Stella Liebeck在麥當勞買了一杯咖啡,卻在打開過程中不小心杯蓋脫落導致咖啡傾翻,最終在大腿和臀部等多處造成三級嚴重燙傷。
  • 【特寫】除了便宜 你為什麼會買十幾塊一杯的便利店咖啡?
    相對40元左右的手衝精品咖啡,以及星巴克31元一杯的大杯拿鐵,便利店的現磨咖啡通常只需要十幾元。不過抱歉,你在便利店裡品嘗不到獨立咖啡店裡一杯用哥倫比亞咖啡豆手衝而成的咖啡;也無法享受星巴克所謂的咖啡空間體驗。
  • 如何在星巴克點一杯好喝的咖啡
    ,一張價值3元的免費中杯券,一張11點之前可以免費要一杯任何飲料的早餐券,大概價值30,挑貴的點!但是,這些券都需要在三個月內用完!(重點)三個月!!!! 所以,經常喝還是划算的,買一送一,一杯飲料大概20元不到。 如果難得喝一次的,還是不要辦了,坑錢!!!!!
  • 星巴克國內為何貴一倍?7個國家10城市星巴克咖啡價格表
    7個國家10星城市巴克咖啡價格對比表 國家 城市 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中杯基本款  所在國2012年人均GDP(PPP購買力平價)(國際元)
  • ...咖啡1.37億杯 百勝中國與義大利咖啡巨頭Lavazza合資再拓咖啡業務
    百勝中國稱,咖啡在中國具有巨大潛力,「秉持這一理念,我們與Lavazza成立合資公司,攜手Lavazza一起探索中國的咖啡市場」。但對於記者詢問的合作細節及未來計劃,百勝中國並未透露,表示更多信息會在後續披露。
  • 麥當勞、肯德基等餐飲品牌賣咖啡背後:流量爭奪
    這次發力的麥咖啡,則「寄生」在麥當勞,劃出了一塊獨立區域,以「手工咖啡吧」的形式存在。   這背後,一方面是消費場景的改變。   除了在咖啡館辦公、社交外,消費者的咖啡場景越來越多元,早晨外帶一杯咖啡,或隨時隨地喝一杯。   場景不再局限於「咖啡館」,時間也被拓展,空間對消費者決策的影響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