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豌豆變身Q彈涼粉 紅油醬汁混雜出香辣 川北涼粉亦冰亦火好味道

2020-12-23 enjoy半糖半甜

炎炎夏日裡,和朋友們去川菜館子裡吃飯,我總是會點一份川北涼粉。純白色的豌豆涼粉好像一座即將融化的冰山,上面火紅色的辣椒醬汁,則象從冰山噴湧出來的巖漿。用筷子挑起涼粉,透明白亮的粉條上掛著紅油,抖上幾下,粉條也不會斷掉。吃上一口,嫩滑涼粉的冰爽的和紅油麻椒的火辣在口腔裡翻江倒海,亦冰亦火,太過癮了。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一盤子川北涼粉只剩下盤子底紅油了。這種秒光的節奏足以說明川北涼粉受歡迎的程度。

川北涼粉的發源地在四川的南充。說實話,除了涼粉之外,我對這座城市知之甚少,不過一座城能因為一道美食而聞名天下已經很牛了。川北涼粉的主要原料是豌豆。川北地區的高山地帶,無汙染、光照長,那裡生長的麻皮豌豆個個顆粒飽滿、澱粉含量高,是製作川北涼粉的最佳選擇。把豌豆去皮,用清涼的井水浸泡,然後用傳統的石磨磨成豆漿,再用綢布過濾,豌豆粉就過濾出來了。把井水調入豌豆粉調成粉漿,倒入八成熱的水中,把粉漿打散,然後用小火把涼粉煮熟煮透,再倒進容器中冷卻定型,涼粉就做好了。

比起純天然原料,純手工製作的涼粉本身,川北涼粉的紅油配料裡藏著更多美味的秘密。辣椒需要用小火慢慢炒碎,然後放在石臼裡搗碎,再配上八角,茴香等等三十多種香料。在大鍋裡倒上菜籽油燒到八成熱,把各種香料分步投到熱油中炸香,在投入辣椒麵攪拌均勻,濾掉所有的雜質,紅油就快煉好了。這紅油倒進瓦罐中,再加入白糖和近十種天然的香料,(香料的種類保密)。然後把瓦罐埋在黃土中。靜靜等待30天後,紅油方能啟封食用。

除了紅油之外,還要再涼粉上撒上蔥花蒜泥、醬油,醬汁,鹽,少量糖水和芝麻花生等等。這麼多香料和調料的混雜帶來的是一種難以名狀的美味,慢嚼細品,回味悠長。雖然現在大多都是用機器製作涼粉了,但是在南充當地,製作川北涼粉的傳統技藝仍然被很多人津津樂道。

據說在清朝末年,南充當地有一位叫謝天祿的農民,在江邊渡口搭起一個涼棚賣涼粉。因為他家的涼粉從磨粉攪制到調料都有過人之處,小店逐漸有了名氣,人稱「謝涼粉」。之後,當地的另一個名叫陳洪順的農民在「謝涼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涼粉的製作工藝,他家的涼粉細而不斷,明而不透;他製作的紅油調料更加香辣醇正。很快,「陳涼粉」就成為川北一帶數得著的美食,川北涼粉特別好吃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早先在川北地區,賣涼粉的小販大多是挑著擔子沿街走。找個熱鬧的地方停下來,食客們就自然圍攏過來。小販身手敏捷,三下兩下一碗涼粉就「刮」好了。涼粉遞到顧客手中,佐料自己根據喜好添加,就是這麼隨性。雖然我沒有去過南充,但是一碗涼粉已經讓我對那個物產豐富,歷史悠久的城市心生嚮往。如果一碗涼粉能成就一次旅行,此生也算是沒有遺憾了吧。

相關焦點

  • 正宗川北涼粉,傳承百年的好味道
    ,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享譽中國,是巴蜀地區著名川味小吃。吃貨們到了四川,不吃一碗川北涼粉,感覺就白走了四川一趟,尤其是夏天,這川北涼粉簡直太招人喜歡啦。做川北涼粉首先是涼粉的品質,然後就是調味汁啦,來跟葉子一起做吧,好吃、正宗!
  • 傷心涼粉不傷心,川北涼粉豉香辣
    今天下班抓緊時間把川式涼粉的特點,告知大家。首先聲明的是,四川的特色是涼粉,不是涼皮,涼皮是陝西的特色。很多朋友來店裡消費的時候,總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是涼皮。經常我都會解釋一下。一、傷心涼粉傷心涼粉是四川的漢族客家特色小吃之一,關於傷心涼粉名字的由來有二說:一為居住在洛帶的當年湖廣填四川來的廣東客家人思念家鄉時做的涼粉,因為思念而傷心;二為「吃的人都會被辣得流下眼淚而得名」,據說該涼粉禿辣,吃了涼粉的人都會被辣出眼淚,個個淚汪汪,別人還以為遇到了什麼傷心事
  • 粉絲姐姐教你怎麼做火鍋川粉才好吃 川北涼粉的做法
    十三香等調味5.放入剛才打好的花椒粉6.辣椒油7.上吊好的大骨湯川北涼粉怎麼做如何做好吃 ?7.炸出蒜香,再把蒜油倒入生抽碗中攪拌均勻。8.再在碗中加入米醋攪拌均勻。9.炒鍋再加少許油倒入郫縣豆瓣醬和豆豉。10.加入花椒粉炒香。11.所有食材出香關火。12.把炸好的蒜油和豆豉澆在涼粉上,再加少許香油,辣椒油,撒香菜即好。小貼士榨汁蒜油和豆豉的時候都要用小火,以免食材糊了影響口感。粉絲怎麼做好吃?川菜怎麼回事啊? ?
  • 19.9元搶【歌樂山辣子雞+鳳凰玉米羹+川北涼粉+一品蛋酥】海山一味輕奢套餐,開發區時尚創意餐廳等你來!
    ——川北涼粉(價值8元)——川北涼粉為四川南充的著名小吃。清涼可口,吃不夠的爽滑!魚皮香軟,魚肉細膩。入盤搭配嫩蔥白,魚香蔥香絕佳美味。可謂「春酒香熟鱸魚美,誰同醉?」毛血旺是四川味道中的極致,那種大量運用紅油、辣椒、豆瓣調製出來的充盈著個性張力的味道,各種香料的匯聚,將麻、辣、鮮、香煉製成精華直逼我們的味蕾。
  • 糟椒川北涼粉
    糟椒川北涼粉By 心清似水淡若雲母親節的祝福:生我,撕心裂肺的痛苦,養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育我,廢寢忘食的嘮叨,您為我播種陽光,您為我阻擋風雨。川北涼粉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去任何一家川菜館吃飯,川北涼粉都是必點的涼菜,雖然各家店的味道參差不齊。現在最流行的就是用糟辣子拌川北涼粉,那味道別具一格,川北涼粉是採用優質豌豆去殼,用水浸泡後,磨成細漿,然後過濾去渣,沉澱脫水,製成豆粉。
  • 川北涼粉和傷心涼粉__美麗的傳說競與這位川北大將軍一品商人有緣
    說起「川北涼粉」與「傷心涼粉」。不同的地方和不同人們有著不同的回答。它也隨著近代飲食文化的傳播譽滿華夏和四川各地。有人說「川北涼粉」與張飛將軍有關。也有人說「傷心涼粉」與客家人思鄉有關。四川涼粉風味獨特,目前其中首屈可數的代表性,就是位於川北南充市和閬中市的川北涼粉。川北涼粉一個多世紀以來,憑藉其獨特的麻辣滋味享譽全國,是不折不扣的當今四川涼粉的一張響亮的名片。但是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一文化的歷史原由。
  • 高溫天用「涼」拯救食慾,各地的涼皮、涼麵、涼粉你pick哪一碗?
    空調房裡來一份涼皮、涼麵、涼粉……配冰飲、冰奶茶、冰西瓜,單只是想像就讓人爽。 極具地域特色的紅油涼麵,整碗紅彤彤的上桌,不見辣椒皮,但每一口都是辣椒的香, 撈一筷子面,裹著花生碎、黃豆酥、綠豆芽、黑大頭菜丁、酸蘿蔔丁……味道多樣嚼起來也不單調。
  • 四川涼粉製作工藝(附秘制調料配方)
    因為它的味道確實夠麻辣,在吃的時候會掉眼淚,會冒汗。冒煙,出汗,掉眼淚,鼻涕直流。一般的外地人還直說吃了會麻暈過去~~而且接受不了那麼辣的還吃一口要喝一口水才行。喜歡辣的川人就不怕,一想起就流口水呢!「傷心涼粉」主料為豌豆,經手工加工精製而成。它營養豐富,味道純正,質地柔軟而脆,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
  • 這裡有15種涼粉的食材,夏天不能錯過的美味
    01 綠豆涼粉綠豆打磨成粉,加入適量清水調成糊狀,小火煮,邊煮邊攪拌,熟後冷凝成塊,即成「綠豆涼粉」。綠豆涼粉呈淡黃綠色,柔軟順滑,清涼適口。用芝麻醬、辣椒油、蔥花、蒜蓉、香菜等調味,味道鮮美,可口消暑。
  • 長島最火川菜館! 小籠包宮保雞免費送!
    又嗦一口,這紅薯粉確實好紮實!再夾又鮮又脆爽的豌豆尖兒來過過癮,吃完一碗,咂幾顆又脆又香的炸豌豆,打一個無比悠長滿足的飽嗝,「啊——」這簡直是對一碗粉最大的讚賞。與北京炸醬麵、山西刀削麵、蘭州拉麵、武漢熱乾麵並稱為我國的「五大麵條」的,就是這碗四兩撥千斤的四川擔擔麵(ノ≧ڡ≦) ˄̻ ̊♡擔擔麵的三樣靈魂元素:鹼面、肉哨、紅油,在這裡全都齊活了!
  • 自製涼粉原來這麼簡單,奶奶用了30年的方法,簡單無添加
    今天小姿教大家怎麼做涼粉,用澱粉和水就能做出的涼粉,爽滑彈牙好吃還解膩,做法非常簡單,輕鬆便能上手,乾淨衛生吃著也放心。冰涼爽口又健康,清涼的涼粉配上香氣十足的四川紅油,絕對讓你胃口大開,即使被辣得眼淚汪汪,也完全停不下來!
  • 《冰與火》陳曉轉型成功,亦正亦邪的眼神A爆了
    9月24號《冰與火》殺青了。相信過不久大家就可以在電視上看到這部電視劇。陳曉在《冰與火》中飾演吳振峰這個角色。是一名臥底緝毒警察。留著鬍子的陳曉有股著戾氣和狠勁兒,微卷的長髮顯得陳曉不羈的風格。堅定地目光能看出久經沙場的狠厲。
  • 一碗涼粉兒,陪伴遂寧步行街17個夏天!
    今日路過步行街,點了碗這家小店的涼粉兒,不免想在這裡提上一嘴兒~可能很多遂寧的朋友都吃過,就在新世紀歌舞廳樓下~這裡賣的酸辣粉兒、涼粉兒、不知陪伴了步行街多少個夏天...雖然打著重慶名小吃的招牌、卻也是遂寧人喜愛的味道,看這生意就知道了,一下午時間客流量不斷、座無空席。
  • 中國到底哪裡的涼粉最好吃?
    豐富的佐料中一定少不了老陳醋這個山西人的本命,還有蔥油、辣油錦上添花。而用來搭配涼粉的則是黃瓜絲、蠶豆(當地人叫蓮花豆)和豆腐乾。 四川的涼粉在全國都有名氣,其中川北涼粉更是受到無數人的喜愛。川北涼粉既然在四川,當然要又麻又辣。甚至還有涼粉因麻辣味濃烈,讓人眼淚直流,而被直接命名為傷心涼粉。
  • 如何把紅油煉製的又紅、又香又辣,需要放3種辣椒,煉製分3個過程
    說起辣椒就不得不提四川這個地方,四川自古就以「辣」出名,四川人做出的辣味一定是大家想像不到的香辣。四川人在煉製紅油方面也是十分的有心得,四川那裡的人紅油煉製出來一定是又紅、又香、又辣。而我們在家中煉出的紅油要要香沒香、要色沒色呢?都是用辣椒和油煉製出來的紅油,為什麼一個是香辣,一個是只有一點辣味呢?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其實原因說起來也比較簡單?因為煉製紅油也是有獨特的配方的,比如說辣椒就有3種類型:皺皮辣椒、二荊條辣椒、新一代辣椒。
  • 張老五涼粉內設檢查組 專罰分量不夠 1000斤涼粉嚼勁不足 耽擱生意...
    嘴巴上辣個紅圈圈(兒)。」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吃張老五涼粉,現在已為人母的劉女士,仍經常光顧位於東城根街的張老五涼粉店,「吃了那麼多年,還是那個味道。」  對於這樣的評價,張老五涼粉店所屬的成都新通惠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劉繼雲早就習以為常。在張老五涼粉店,從原料選擇到加工,再到主料、配料、調料的準備,一直都是沿用當年張成明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