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電影衍生品不是順手賣賣那麼簡單

2021-02-15 文創產業評論


在國外,很多電影衍生品可以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甚至反哺電影行業。好萊塢憑藉雄厚的經濟條件以及豐富的電影經驗,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電影製作以及推廣體系,除了傳統的票房收入之外,作品遊戲授權,音樂版權數位化以及實物衍生品、藝人經紀等都實現了電影價值最大化。其中,能夠佔到有些電影收入三分之二的電影周邊衍生品也越來越受到國內電影從業人員的重視。國內衍生品市場還處於剛剛覺醒的狀態,但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大步發展,一些國產影片也在嘗試推出衍生品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迪士尼漫威最能賺

 

《星戰7》周邊將超30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海外電影行業的盈利只有30%至40%來自電影票房,其他都來自電影衍生品和版權出售所帶來的收入。在美國,衍生品的收入高達電影總收入的70%,遠超電影票房2倍多。比如三部《星球大戰》的票房收入為18億美元,而其電影衍生品收入則高達40多億美元。

 

或許正是看中了《星球大戰》系列的這一特點,2012年,迪士尼公司斥資超過40億美元,收購了「星戰之父」盧卡斯影業以及星球大戰系列的全部版權。僅僅2013、2014兩年間,《星戰》就已經帶來了約46億美元的周邊產品收入,是迪士尼商品中最賺錢的。

 

去年12月18日,最新一集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以下簡稱《星戰7》)在北美開畫,票房的高企也催生了周邊產品的熱賣。據路透社報導,零售研究公司NPDGroup宣布,從2015年9月玩具首賣活動ForceFriday開始,到12月《星戰7》上映,由該片洐生的玩具周邊為美國本土


帶來了7億美元的銷售額。其成績遠超其他《侏羅紀世界》《小黃人大眼萌》《復仇者聯盟2》等好萊塢大片,周邊當中智能機械人BB-8和絕地光劍最受歡迎。電影中呆萌可愛的球形機器人玩具,被《福布斯》評論為「有史以來最好的星戰衍生品」.儘管售價高達150美元,球形機器人推出12小時就賣出了2.2萬臺。據估計,《星戰7》上映的第一年,周邊產品銷售額就將在30億到50億美元之間。

 

近幾年在中國電影市場攻城略地的漫威超級英雄片,也成為了一部部超級賺錢機器。這並不僅僅指它在電影票房上的超強掘金能力,更重要在於,其遍布全球的影迷對電影衍生品市場的撬動,常常讓其他電影創作者望其項背。去年在《復仇者聯盟2》(以下簡稱《復聯2》)上映前,國內就有購物網站推出《復聯2》衍生品專屬售賣頻道,其中,價格高達60多萬的奧迪TT綠巨人版、雷神版、美國隊長版和黑寡婦版開賣不久就被拍走。


我們剛剛在覺醒

 

影迷需要便捷可靠的渠道

 

相比之下,國內電影衍生品市場才剛剛覺醒。與中國電影市場的火爆相比,中國電影衍生品產業的潛力尚未被發掘出來。其實這並不是中國消費者不願購買電影衍生品,而是國內市場很難買到優質衍生品。

 

當被問到國內衍生品開發並不發達的原因,電影製片人王貴君提到,在中國動漫電影是不掙錢的,而國外動畫片是非常賺錢的,其中一半以上是來自衍生品,「國內之所以衍生品不賺錢,就是因為智慧財產權保護不夠好。國內現在的狀態是越來越好了,可能未來的某一天,一部電影也許票房只佔三分之一,衍生品佔三

 

分之一,這是良好的狀態,對我們導演、製片人也是很好的保護機制。」同時,除了中國衍生品市場仍然稱不上豐富,影迷還缺乏一個能夠便捷地購買正版衍生品的可靠渠道。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衍生品市場並不繁榮,這是由於中國電影市場的電影營銷模式仍然十分單一,急需挖掘優秀的IP資源。如今中國電影營銷也已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更加需要摒棄原有的作品思維,代之以產品思維。也就是在電影創作之初,就要制定出產品的市場定位和清晰的商業模式,讓電影有機會形成優質品牌。


去年它們最受歡迎

 

《聶隱娘》傳古風大聖為自己代言

 

雖然國內衍生品市場還處於剛剛覺醒的狀態,但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大步發展,一些國產影片也在嘗試推出衍生品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企業進入電影行業以及IP意識的覺醒,兩者的結合也為衍生品的銷售渠道打下基礎。

 

去年侯孝賢執導的電影《刺客聶隱娘》推出了「電影美術原畫唐風塗色集」.一經推出,便遭到瘋搶,尤其受到年輕人喜愛。很多人評論稱其為:「年度最走心的電影周邊產品。」這套塗色畫冊擷取於《刺客聶隱娘》美術指導黃文英的美術手稿,讓人在塗色的同時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唐朝風韻。

 

談起製作這套唐風塗色集的初衷,《刺客聶隱娘》營銷公司光合映畫負責人鄭玲表示:「如何將侯導潛心數載打造的唐韻之美讓更多的年輕人領略到是我們一直考慮的問題,最近90後、00後群體中流行的手繪塗色活動給了我們製作這套唐風塗色集的靈感。」對於《刺客聶隱娘》唐風塗色集大受歡迎,某院線經理表示:「這年頭賣電影絕對是一個『開腦洞』的事情,之前並沒有想到這種既貼合電影又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方式會如此有效,可以說這一次『魔性』的營銷活動收穫了非常『魔性』的效果。」


由徐崢、包貝爾、趙薇主演的《港囧》在去年9月25日中秋國慶檔上映,影片推出了《港囧》定製版「有戲」月餅,向觀眾送出月圓人團圓的祝福。徐崢介紹,通過某電商牽線,最終由百年老字號知味觀用傳統工藝生產「有戲」月餅,首批5000盒於8月28日在官方旗艦店上架短短25秒便告售罄。9月25日電影上映後,與電影情節相關的衍生品如明星公仔鑰匙扣、畫筒和頭盔等又同步在網店上線。

 

去年的票房冠軍《捉妖記》中,小妖王「胡巴」由於造型夠萌受到不少觀眾喜愛,正版玩偶缺席催生了網上一批又一批山寨胡巴。不過粗糙的製作和難看的造型引來許多網友吐槽。對此《捉妖記》導演許誠毅表示,當初因為忙著電影製作和重拍,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顧到電影衍生品,也沒想到電影會這麼火。未來會在第二部做好這一方面。至於網上的盜版「胡巴」,片方也只能表示無奈,「我們肯定是有版權的,但對這種情況,我們也沒有辦法管啊」.

 

《大聖歸來》的逆襲,讓影片的衍生品也大賣。去年7月23日,《大聖歸來》在某購物網站進行了周邊產品眾籌活動僅一天,其銷售額就已突破1180萬。僅這一渠道,《大聖歸來》就創下了中國動漫和中國電影周邊歷史上最高的單日銷售額。

 

在電影衍生品方面,《大聖歸來》的確顯得很有商業頭腦。因為資金緊缺,前年年底影片正片製作完成後,就將「悟空」形象授權給了任泉投資的一家專門做娛樂衍生品的公司。公司董事長陶亞東當初不計成本以千萬元級別為《大聖歸來》投資戶外硬廣宣發,不要求票房收入分成,僅要求拿到該動漫電影周邊商品的6年獨家授權,而陶亞東表示,當初這麼做完全是出於情懷。由於沒料到電影甚至周邊都「爆」了,「我們的備貨也沒有很多」.


好萊塢模式空想無用國人的審美不要無視

 

國產電影衍生品遲遲不能打開局面,是因為開發衍生品是個複雜的流程,絕不僅僅是把一個電影角色形象落地那麼簡單。好萊塢的電影衍生品開發有三個硬性條件:首先電影好、影響大,衍生品投入市場受歡迎的可能性才大;其次版權授權、生產製造、銷售分成等規則清晰,產品流通渠道通暢,消費者購買便利;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條,衍生品不能是單一產品作戰,最好形成產品矩陣,培養重視消費者。

 

面對這三個硬性條件,國產電影只有傻眼的份兒。電影企業儘管擁有版權,但尊重電影版權的環境不佳,就算出了正版,一樣會淹沒在盜版的海洋中。就算推出過一些衍生品,也是量小、規模弱,在衍生品商店裡只能當配角,消費者無法對國產電影衍生品產生情感共鳴。那些電影衍生品收藏者在購買相關產品時,可真的要憑藉情懷驅動錢包的。

短期內國產電影出現成功的系列電影很難,但電影衍生品開發卻不能再等待,各大電影公司可否坐下來商討一下,先自電影立項開始,就約定統一方向,形成國產電影的佳片陣容。

 

印象裡的國產電影衍生品,要麼是毛絨玩具,要麼是塑料製品,具體的產品形象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跡,但粗製濫造的這個共同點卻讓人避之不及。沒人願意去買那些用料差、外形還不美的衍生品,連供把玩的結實程度都難實現,又怎麼好意思讓玩家收藏?國產電影衍生品一定不要只考慮降低成本,買衍生品的人,或更願意多花費一些買到更精緻的產品,好萊塢的電影衍生品賣那麼貴,不也照樣有不少人買嗎?


質好了,量也要大。電影衍生品不能只停留在電影院內的商店,而是要走進超市專櫃,進入商場玩具攤位,要讓觀眾在影院之外巨大的生活空間裡,能夠時時與它們遇到,當它們成功地刺激到人們對某部電影的情懷,購買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觀眾再喜歡電影衍生品,也不會強烈呼籲電影企業抓緊時間足量供應,畢竟衍生品還只是當下電影熱中可有可無的東西,如果電影企業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沒有系統性的規劃,沒有高明的營銷,那麼衍生品開發就會永遠停留在空想階段。

 

對於衍生品開發,電影企業不能停留在空想階段,也不能淺嘗輒止,前期的確需要費一些功夫來為這塊市場奠基,但一旦理順創作與生產、銷售與服務的市場關係,衍生品就會為電影業提供巨大的回報。眼下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勢頭迅猛,衍生品也應儘快參與進來,別拖後腿。


- 推薦閱讀 -

點擊下面連結,查看往期美文


十大網際網路經典商戰案例,這是一篇現實版教科書

文化+創意=財富

《失控》作者為您講述未來20年科技為文化產業帶來的商機

從實景舞劇《長恨歌》看旅遊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全球創意城市網絡——促進多樣性地方文化的全球傳播

楊麗萍最新力作《蓮花心》——美到心醉

日本合掌村:一個百年村莊的開發與保護

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城市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

臺灣清境農場給休閒農業的啟示

用傳統文化創造力催生藝術衍生品新業態

 


-說明-

1、內容推送時間為每周一二三四五早上8點前,

早點看就不怕文章看不到啦!

2、真有萬一,請後臺回復關鍵詞「刪除」,

試試手氣唄!

 

-商務聯繫-

郵箱wenxinarts@163.com

來源:京華時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電影衍生品賣得不好?丨畫外hoWide
    事實上,魔獸、復仇者聯盟、星球大戰三座大山始終霸佔著這些平臺的首頁推薦,但你卻難以確定哪些商品賣得最多,因為大多數隻顯示零星的用戶評價,而有些高價商品甚至從未售出過。對於這樣的消費情況,我們需要初步探究一下中國電影衍生品市場的現狀。
  • 「變形金剛5」剛上映 天貓官方衍生品已經賣瘋了
    6月23日凌晨,《變形金剛5》首映,與電影《變形金剛5》預售破億相呼應的是,變5系列在天貓上的衍生品也賣得異常火爆。 對於很多80後來說,《變形金剛》更多的是一種「情懷」。當年看變形金剛長大的80後,如今也給孩子買「回憶」。一位父親在天貓上給兒子買kindle,他特意挑了變形金剛紀念版,因為外盒很酷,小朋友表示非常的滿意。
  • 拍電影的都想順便賣賣周邊,他們到底做得怎麼樣?
    2015 年的中國電影票房又創下了一個新的記錄,這個成績把 2014 年的電影總票房的記錄提升了接近 50% 。然而我們今天想說的並不是票房這個數字,而是在票房之外,中國電影行業想要開拓的一個全新的市場——衍生品。如果你關注過我們的「好萊塢報告」系列報導,你應該會記得為什麼整個好萊塢都那麼推崇迪士尼的商業模式。
  • 除了賣爆米花可樂,影院還能做什麼生意來過冬?
    那麼除了爆米花、可樂,影院還能通過哪些渠道掘金?廣告收入水漲船高,廁所、影廳、電影票,都能賣廣告在眾多非票房業務中,具有成本低、轉化率高等特點的廣告業務,無疑是影院最「傳統」的一門生意。而為了能夠拓寬這一營收來源,近年來各影城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連廁所門板都對外出租,貼滿了電影海報或是商業廣告。
  • 電影衍生品市場觀察:盜版嚴重,好萊塢對中國授權金是美國3倍
    很多國產電影在衍生品的開發上還是只著眼於營銷宣傳的輔助手段,即使做了產品,其目的也不過是為了多賣票房,並非著眼於這個衍生品本身的價值開發上。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表示,「衍生品的開發,有賴於品牌的影響力,中國電影的規模不斷擴大,也在逐漸形成品牌,這個對於衍生品的發展有推動作用。但
  • 動漫城調查:高端盜版手辦也能賣到數千元一隻,國漫IP衍生品蹤跡難尋
    這些商品頁面的產品介紹中,也都使用了電影《大護法》的劇照、海報甚至電影出品方、宣發方的宣傳語。在動漫周邊這個領域,盜版可以說是繞不過去的老大難問題。 最近三文娛走訪了搜秀動漫城,實地探訪了一下帝都最大動漫周邊售賣場的盜版周邊情況。
  • IP衍生品,為什麼跟不上吒兒的「風火輪」
    典型案例便是2015年的《捉妖記》,影片票房高達24億元,但由於國內電影市場衍生品意識的缺乏,在票房爆發前,衍生品授權無人問津;票房爆發時,衍生品來不及開發,且授權金額以天為單位成倍乃至數十倍的增長,這讓衍生品開發商們望而卻步。從而《捉妖記》的官方未能在衍生品市場佔得先機,導致盜版猖獗。
  • 電影管理之賣品部工作流程
    ↑↑↑我們專注電影院選址、裝修、工程、投資、管理、收購、託管在影院管理包括影院託管中,賣品部部是非常重要的,以下簡單列舉一些影院的賣品部的工作內容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電影被群嘲 但衍生品已賣出3億
    在一片爭議中,《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衍生品賣了3個億,又成一重磅消息,砸醒了還在說它是「爛片圈錢」的吃瓜群眾。原來阿里影業的目標早已不是票房了,影劇聯動背後,衍生品才是最大金礦。不少觀眾走出電影院,都說,自己數來數去只有兩世啊,那麼還有一世呢,還有墨淵和夜華到底是同一個人嗎?可見,電影的敘事有多混亂,基本上沒有講清楚原著的故事。楊洋和劉亦菲飾演一對虐戀情深的戀人,全程基本上是在尬演。尷尬到什麼程度呢?一位網友指出:
  • 時光網CEO侯凱文:三個細節解讀電影衍生品銷售
    「變形金剛」最初就是為了賣玩具而存在的故事IP,幾十年過去,這個IP在電影票房上的成就有目共睹,而由它延伸的電影衍生品故事隨著變5的上映重新上演。今天下午(6月9日),時光網與孩之寶共同舉辦了「變形金剛風尚大典」,虎嗅參加了這場大會,並採訪萬達院線副總裁兼時光網CEO侯凱文。
  • 【探秘新職業】直播賣貨,沒那麼簡單
    ,直播賣貨中的主播職業也有了官方名稱,屬於「網際網路營銷師」職業下的「直播銷售員」工種。  記者採訪了蘭州、太原的兩名直播賣貨從業者,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從直播賣貨到主播培訓 邊摸索邊嘗試直播中的肖志國(左)  人物:肖志國 35歲 2019年進入直播賣貨行業  1、你原來做什麼工作?什麼時候成為一位主播的?
  • 【萌探專題】榮譽、衍生品和粉絲經濟—動畫電影的自我診斷
    2015年7月10日,動畫電影《大聖歸來》在中國大陸大大小小院線上映,覆蓋著2D、3D與IMAX,以一個幾乎只進行過線上宣發的姿態起航,票房三天就破了一億。事發兩三天,人們還不驚訝,過億的動畫電影大家也不是沒見過,可是緊隨而來的是成千上萬「自發」的「水軍」如同海嘯一般湧來,他們以百萬級別的量來撼動著輿論的風潮。
  • 哪吒爆火再眾籌,攀登者沒火成進餐桌,電影賣周邊都有哪些套路?
    ,千萬級的眾籌額引發業內衍生品公司聚焦電影周邊產品開發。2018年羅小黑與hobbymax合作過的一套日常款盒蛋,原價8枚368元,電影上映前閒魚轉賣只能賣到260元,電影上映後卻在閒魚炒到2999元。僅「吃肉羅小黑」一款,原價46元,電影上映後被拍賣到800以上。
  • 衍生品,早已不是演藝項目「附屬品」
    常賣斷貨,衍生開發備受青睞 熱門演出增多帶火周邊文創衍生品的發展,衍生品可以說是演藝項目的延展,它的功能不僅僅是簡單商品的使用功能,更重要的是滿足觀眾在消費、使用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精神享受,並保留一份觀劇體驗後的美好記憶。
  • 《冰雪奇緣》衍生品銷售近100億美元!
    最終,《冰雪奇緣》獲得第86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奧斯卡獎最佳原創歌曲、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葛萊美獎、動畫安妮獎……並以全球12.74億美元的票房成為全球動畫史票房冠軍,一舉刷新了動畫電影史上最高票房紀錄。甚至到現在還有不少小粉絲,生日上依舊點名要艾莎的造型和公主裙。而在電影之外,這部迪士尼史上最賣座的動畫電影,在衍生品業務上同樣也創造了銷量神話,並且這個效應如今還在延續。
  • IP衍生品或成動漫行業新前景?
    「一個動漫玩具賣大幾百、一千多,誰會買?」「我們的潮流玩具都是限量定製的,特別暢銷。」 當下,漫迷們早已不再是單純欣賞漫畫、動畫或玩網遊,那些Q萌可愛的動漫衍生品正逐漸成為文化消費的新熱點。本土動漫團隊「鼠叔團隊」就將目光聚焦在動漫衍生品上。
  • 張雨生的原創專輯為什麼賣得不好?
    我們常常覺得,張雨生的專輯之所以賣得不好,就是因為這個社會太過商業了。人心不古呀,沒有人尊重藝術,只想要賺錢,所以,像《卡拉OK live 臺北 我》這樣的專輯就不會好好地宣傳,那銷量自然就差。可當我工作了些年頭以後發現,這個世界根本就不是我想像的樣子。有一點我還是和你保持一致的,張雨生的專輯賣得不好,的確是「商業化」的鍋。但我不認為這是「商業化」程度過高的結果。恰恰相反,這是「商業化」程度不夠造成的。我得出這個判斷首先是基於一點對人性的判斷。
  • 《陳情令》衍生品月銷量10萬,劇集衍生品只能靠追星女孩嗎?
    劇集周邊的出現並不稀奇,從最早拯救了印刷廠的《還珠格格》所衍生的洗臉盆、海報等一系列簡單的印製產品,到後來隨著《仙劍奇俠傳》、《宮鎖心玉》等熱播劇出現的明信片套盒、寫真書、掛件等周邊,再到前幾年開始有官方運營的手機殼、抱枕
  • 《利益風暴》:賣與不賣
    這是2011年上映的電影。說的是一個有107年歷史的投資公司在市場崩盤來臨之前,拋售公司股份和清算次級貸債券的事情。鏡頭始終冷靜。對準紐約午夜的摩天樓群,漆黑沉悶的辦公區,藍色電腦界面,弱光檯燈和桌上的散亂資料。角色的西裝革履,木然表情,維持著有精英情結的普通人對這個行業的敬而遠之。
  • 《冰雪奇緣》同款公主裙賣了4.5億美元 為什麼我卻買不到《哪吒...
    當然不是。就說去年吧,最賣座的兩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都拿下了接近50億的票房!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片方也不是沒有過票房之外的探索,哪吒的官方衍生品在眾籌平臺的總成交額為1800萬元,《流浪地球》衍生品的總成交額約800萬。相較於票房,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