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真的有「文化」可言?那些勸酒的人,其實根本看不起你!

2021-01-14 並哥的情感故事

酒桌上真的有「文化」可言?那些勸酒的人,其實根本看不起你!

「酒桌文化」這個詞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酒桌一個極為拿不上檯面的東西,大家喝的東倒西歪嘴裡胡言亂語,怎麼可能會和文化聯繫在一起呢?如果將酒桌文化放到古人身上,或許還有跡可循。李白、杜甫喝了酒之後詩意大發,創造出膾炙人口的篇章,他們的表現才是真正的酒桌文化。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談合作聊生意不是在會議室中進行的,而是在酒桌上。幾杯小酒下肚之後便開始談人生,談理想,最終將話題引到合作上,趁著酒勁還沒有下去的時候使勁的恭維對方,最終讓鬆了口,而這場合作當然也就一錘定音了。大家將這種行為稱之為酒桌文化,其實這和文化一點都不沾邊。

前段時間一位銀行職員的經歷引起了很多年輕人的共鳴,因為不會喝酒也從未喝過酒導致領導在敬酒的時候對他大打出手,當著眾人的面被扇耳光,這是一件多麼傷自尊的事情。然而在領導看來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麼錯,甚至還彰顯了自己的威嚴,殊不知年輕人對這種方式反感至極,而這樣的酒桌文化根本就不值得被提倡。

當我們坐到酒桌上時,最常聽的話便是「你不喝這杯酒我就不和你籤合同」,「你不喝這杯酒就是對我們之間感情的敷衍」,這些話看似是祝酒詞,實則它所帶來的後果是無法想像的。酒桌上真的有「文化」可言?那些勸酒的人,其實根本看不起你!有人為了躲避酒局主席開車前去,然而依然免不了對方的勸酒,甚至還有人鼓勵他少喝一瓶開車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方式看似是熱情大方,其實是害了他人。

酒駕所帶來的危害大家都是知道的,輕則罰款扣駕照重則會引發車禍。對一個開車的人勸酒無疑是將他推向萬劫不復之地。這樣的酒桌文化真的該提倡嗎?喝酒本是為了怡情,然而如今喝酒卻被賦予了更多的東西,它成為了展示權力的舞臺,也成為了讓年輕人屈服的媒介。

多少人因為喝酒斷送了自己和親朋好友的關係,還將自己推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喝酒後就在酒精的作用下神經會被麻痺,手腳變得不再協調,大腦所說出來的話更是不受控制了,這時一個人難免會做出一些衝動的舉動,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唯唯諾諾的人,借著酒勁耀武揚威,總覺得喝酒之後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不需要負責任的,殊不知同樣也會在他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很多人將酒後忘事這樣的話當作自己的擋箭牌,一句喝酒後做的事情不算數就擺平了所有。這其實是一種無賴的行為,如果你酒後真的不清醒了,為什麼不跑去大街上撒錢呢?又為什麼不敢對你的領導吆五喝六呢?其實並沒有喝醉,只不過是借著喝酒發瘋罷了。只有懦弱的人才會將自己的過錯歸在喝酒上,因為 它們不敢承擔責任。

酒桌文化的創造從根本上而言是不符合社會價值觀的,酩酊大醉、嚴重失態的現象都能夠被說成文化,這實在是一個天大的笑話。真正高層次的人從來不會在酒桌上談正經事,他們也不會和醉酒的人相處,因為他們知道連喝酒都控制不住自己的人,又怎能夠成就一番大事呢?

那些將酒桌文化貫徹到底的人,其實和高層次一點都沾不上邊,反而只是個半吊子罷了,越是高不成低不就越是想彰顯自己的權力,因為他們心中的格局太小了。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能夠對酒桌文化說不,也能夠對自己負責,這樣才不會讓劣跡滿滿的酒桌文化得以發展下去,而酒桌文化也不過是一場低劣的酒局罷了。

相關焦點

  • 肆拾玖坊開啟網際網路白酒生意,改變勸酒的酒桌文化
    為了改變傳統勸酒的酒桌文化,讓80、90後接納白酒,形成健康飲酒的方式,肆拾玖坊用網際網路思維來做生意。作為一個網際網路老兵,張傳宗用網際網路思維改變白酒行業。廣交朋友的他聯合眾多IT精英創業,成立肆拾玖坊,奠定坊式創業的基石。
  • 酒場如戰場:酒桌文化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操控與服從的私心
    ……這種提升氣氛的勸酒詞,雖然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感到一團和氣,但實際上,不少人深受酒桌文化的迫害,內心已苦不堪言,對那些酒友也只是表面上的客氣。時間長了,有的人會努力逃離含有這種文化的公司和崗位,跳槽、轉行,而有的人因為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壓力,不得不打落牙齒和血吞,最終導致胃出血、肝硬化、腦死亡等一系列嚴重後果。酒桌上其實有兩個對立方,一是勸酒方,二是被迫喝酒方。
  • 中國「酒桌文化」:服從與被服從,一種變相的權力遊戲
    「寧可胃上爛個洞,不叫感情裂條縫。」我想只要參加過飯局,見到過那種場面的人都知道這酒桌是多麼的兇狠。 有朋友是做銷售的,去談單子最不可缺少的事就是陪酒,喝到嘔吐,喝到倒,他說這是現狀,求人辦事都得這樣。大家都知道這是在虐人和自虐,因為無論你喝多好,你都會遇到比你能喝的人,或者遇到身體比你好的人(更適合喝酒)。
  • 勸酒是90後打工人的職場SM
    王思聰勸酒只是「年輕人繼承勸酒文化」的一個縮影。現實中,儘管多數90後會炮轟酒桌文化,但也有一部分90後走入職場後,淪為喝酒人和勸酒人。在網絡上,隨手一搜就你可以看到90後參與這場職場勸酒戰役的盛況。「90後的老鄉學弟能喝又能勸酒」,同為90後的樓主在敘述中難掩佩服之情。
  • 古代酒桌文化的冷知識
    而後才用在餐桌上宴飲,中國古代的酒文化擔任著重要社交的功能,宴會上的飲酒會進行很長時間,比如在唐朝的宮廷宴飲中,往往持續六七個小時,還要伴隨聲樂絲竹,歌舞助興。這麼長時間如果光是喝酒,就比較枯燥,不容易打發時間,所以就發明了勸酒。一、勸酒的強制性質勸酒帶著強制的性質有許多例子。
  • 不喝酒就被領導賞耳光,討厭的社交酒桌文化!
    各地酒桌上可能都有一定的「規則」,包括排座次、喝酒的節奏、喝酒的量等等,這些都是所謂的「酒桌文化」,屬於飲食禮儀。但是勸酒,就屬於其中的糟粕,應該揚棄。有的人不喝酒,勸酒的非要讓人家少喝點,酒量不大也要被灌得吐一地才行。
  • 精準識人:酒桌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多半是聰明人,值得深交!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那些厲害的人,能夠通過一個人在酒局上的表現,判斷出他的性格、情商、能力等,對這個人能夠有一個比較準確的認識。正因為如此,所以一些領導就很喜歡參加酒局,他們喜歡通過酒局來判斷一個人,如果一個人在酒桌上表現很好,領導就會對他比較青睞,從而和他結交或者對他進行栽培。而在酒桌上有這以下3個特徵的人,多半是聰明人,值得我們深交。
  • 睿智的人該懂得:「其實,哪有什麼酒桌文化?不過是斯文掃地」
    大腦反應程度、酒精作用的面容、語無倫次的語言、走路一米六一米七的步調……言談舉止間都透露著與平常狀態有著很大差別,整個人都寫滿了「失態」。有一位讀者曾留言給我說:其實,酒桌上是沒有文化可言的,再有文化的人一旦酒上了頭,都會斯文掃地。
  • 古今酒桌文化battle!誰的吃相最難看?
    新近銀行勸酒事件引發的並非是群眾對酒的怒氣,而是對酒之背後那些趾高氣揚狀態的無可奈何。酒在世界各國都有,偏偏酒桌文化在中國卻特立獨行,走得頗為歪歪扭扭。你若是「天子呼來不上船」,他就能叫你「垂眉折腰事權貴,實在不得開心顏!」
  • 酒桌上,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的人,情商顯得越低,太惹人嫌
    俗話說得好「酒後吐真言」,我們能在酒桌上,根據對方的話,推斷出來對方的人品大概如何、情商如何。酒桌上,越喜歡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的人,情商顯得越低,太惹人嫌一、故意說些挑刺的話。有一種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被人嫌棄的,因為他們實在是太會破壞氣氛了。例如,在酒桌上,大家吃飯喝酒,本來聊得挺開心,熱熱鬧鬧的,當話題聊到某個人的時候,那些「槓精」就會出來搞事情了。
  • 酒桌上必學的5招擋酒法,招招制敵,還盡顯你的高情商
    不知道你發現沒有,在酒桌上,一旦你拿起酒杯,就放不下來了。好喝酒的人一般都沒臉,本來身體不允許,今天不想喝的,經不住別人勸,你也很難推辭,結果一杯一杯的就喝了不少。酒局一開始你就拒絕喝酒,趁領導還清醒,推辭說血糖高、血壓高,這時候領導還保持理智,能聽得進去。
  • 酒桌見人品,別一開口就我幹了你隨意,做好六點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正如《中國式飯局》中說的好:酒桌或飯局上,並不在於喝多少酒,喝酒的最大學問在於一個「敬」字。確實,喝酒是有學問和技巧的,不懂這些,喝再多也沒用,還不能給人留下好印象。酒桌見人品,別一開口就我幹了你隨意,做好六點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 【無極堂】請遠離醜陋的酒桌文化和無效的聚會
    不是不能拒絕,而是拒絕可能會傷人情,所以你最終難下決定。這樣,酒桌的氣氛就很不好,給人造成一種身不由己的感覺。你不勸酒不喝勸酒就是不懂事,你是帶著任務來走人情的!你可能放開心情暢飲嗎? 我之所以稱之為酒桌文化而不是酒文化,因為我認為中國現在根本沒有酒文化。酒桌上的那一套不配稱為酒文化。中國人喝酒從來不關注酒,只關注喝酒人。
  • 勸酒的是損友,擋酒的才是真朋友
    走親訪友,同學聚會,對於喜靜和不能喝酒的人可以說是不勝其煩。說到吃喝,不得不說說中國的酒文化。而酒文化的主題似乎又是以勸酒為主,中國人勸酒看著真誠,其實是套路滿滿。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每當勸酒成功,一臉滿足和成就感真的不忍直視。而對於不勝酒力的被勸者,有罪自己受吧,誰讓你不經勸呢。
  • 《別叫我酒神》:被看不起的窮酒鬼,最後逆襲成老總身邊的酒神
    老九雖然嘴上是埋怨,但是老九是一個善良的人,很快老九就把這個醉酒的男子帶回了家,還給他照顧的好好的。那些看不起老九的人,最後也被老九拋在腦後,老九也開啟了自己新的輝煌生活。,也有一些人在酒桌上面開啟了勾心鬥角。
  • 酒桌上令人討厭的3句話,如果你曾說過,那麼下次別再說了
    喜歡記得點擊關注哦~【酒桌上令人討厭的3句話,如果你曾經說過,那麼下次別再說了】酒在我國有比較深遠的歷史,並且古代的一些詩人會覺得,喝酒其實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他們追逐與以詩會友但現在的酒桌上,「風雅」之情,卻少了很多。一種人對酒是出於純粹的喜愛,另一種則是追求一種形式上的東西。前者能體現「德行」,後者往往能暴露人品。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酒品,酒品不好的人,在酒精面前無下限,一種是喝酒之後罵罵咧咧,陌生人不待見,朋友不愛搭理,甚至連親近的家人都被弄的很反感,另一種則是想盡一切辦法,勸別人喝酒。
  • 領導飯局說不喝就是看不起我,高情商用這3個拒酒方法,不服不行
    這種職場上的飯局,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情誼,大家之間雖然是相互交流、增進感情,其實也是為了利益的目的,是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大家相處起來比較和諧,不會干擾到工作的正常進行。而在飯局上,也流行著一種勸酒文化,這種勸酒文化有著各種各樣的講究,面對不同的身份有著不同的勸法。
  • 公司聚會上,儘量別說這3句話,容易被人看不起,只會丟人現眼
    職場爾虞我詐,飯局酒桌上勾心鬥角,習慣了就好。聚會上,難免會需要社交,這個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情商。一個高情商的人,在飯局上推杯換盞,可以輕而易舉的建立起人脈網。而沒有情商的,則會被人看笑話,甚至遭到領導的厭惡,難以獲得重用。在公司聚會上,勸你儘量別說這3句話,說得越多,越容易被人看不起,而且只會丟人現眼。
  • 職場上的酒文化:被灌酒胃出血,陪客戶喝酒籤成單,逃酒被點名批評
    某銀行員工:行長會勸酒,不喝會被穿小鞋小李是銀行員工,聚會時行長就勸酒,還在酒桌上吹噓自己喝倒多少人,拉了多少存款。如果男生不喝酒就會一直勸,還會強行倒酒。小李表示自己能喝,但是在這種場合會神經緊張,很討厭這種酒桌文化,可是不喝就會被穿小鞋。
  • 越是情商低的人,越會在酒桌上說這3句話,別和這樣的人深交
    說話是一門「藝術」,情商高的人說話,往往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贏得人家的好感;而情商低的人說話,別人一聽就覺得心裡不舒坦,各種「惹人嫌」。其實一個人的情商高低,最容易在酒桌上暴露出來了,越是情商低的人,越會在酒桌上說這3句話,別和這樣的人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