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真的有「文化」可言?那些勸酒的人,其實根本看不起你!
「酒桌文化」這個詞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興起的,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酒桌一個極為拿不上檯面的東西,大家喝的東倒西歪嘴裡胡言亂語,怎麼可能會和文化聯繫在一起呢?如果將酒桌文化放到古人身上,或許還有跡可循。李白、杜甫喝了酒之後詩意大發,創造出膾炙人口的篇章,他們的表現才是真正的酒桌文化。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談合作聊生意不是在會議室中進行的,而是在酒桌上。幾杯小酒下肚之後便開始談人生,談理想,最終將話題引到合作上,趁著酒勁還沒有下去的時候使勁的恭維對方,最終讓鬆了口,而這場合作當然也就一錘定音了。大家將這種行為稱之為酒桌文化,其實這和文化一點都不沾邊。
前段時間一位銀行職員的經歷引起了很多年輕人的共鳴,因為不會喝酒也從未喝過酒導致領導在敬酒的時候對他大打出手,當著眾人的面被扇耳光,這是一件多麼傷自尊的事情。然而在領導看來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麼錯,甚至還彰顯了自己的威嚴,殊不知年輕人對這種方式反感至極,而這樣的酒桌文化根本就不值得被提倡。
當我們坐到酒桌上時,最常聽的話便是「你不喝這杯酒我就不和你籤合同」,「你不喝這杯酒就是對我們之間感情的敷衍」,這些話看似是祝酒詞,實則它所帶來的後果是無法想像的。酒桌上真的有「文化」可言?那些勸酒的人,其實根本看不起你!有人為了躲避酒局主席開車前去,然而依然免不了對方的勸酒,甚至還有人鼓勵他少喝一瓶開車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方式看似是熱情大方,其實是害了他人。
酒駕所帶來的危害大家都是知道的,輕則罰款扣駕照重則會引發車禍。對一個開車的人勸酒無疑是將他推向萬劫不復之地。這樣的酒桌文化真的該提倡嗎?喝酒本是為了怡情,然而如今喝酒卻被賦予了更多的東西,它成為了展示權力的舞臺,也成為了讓年輕人屈服的媒介。
多少人因為喝酒斷送了自己和親朋好友的關係,還將自己推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喝酒後就在酒精的作用下神經會被麻痺,手腳變得不再協調,大腦所說出來的話更是不受控制了,這時一個人難免會做出一些衝動的舉動,尤其是那些在生活中唯唯諾諾的人,借著酒勁耀武揚威,總覺得喝酒之後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不需要負責任的,殊不知同樣也會在他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很多人將酒後忘事這樣的話當作自己的擋箭牌,一句喝酒後做的事情不算數就擺平了所有。這其實是一種無賴的行為,如果你酒後真的不清醒了,為什麼不跑去大街上撒錢呢?又為什麼不敢對你的領導吆五喝六呢?其實並沒有喝醉,只不過是借著喝酒發瘋罷了。只有懦弱的人才會將自己的過錯歸在喝酒上,因為 它們不敢承擔責任。
酒桌文化的創造從根本上而言是不符合社會價值觀的,酩酊大醉、嚴重失態的現象都能夠被說成文化,這實在是一個天大的笑話。真正高層次的人從來不會在酒桌上談正經事,他們也不會和醉酒的人相處,因為他們知道連喝酒都控制不住自己的人,又怎能夠成就一番大事呢?
那些將酒桌文化貫徹到底的人,其實和高層次一點都沾不上邊,反而只是個半吊子罷了,越是高不成低不就越是想彰顯自己的權力,因為他們心中的格局太小了。希望每一個年輕人都能夠對酒桌文化說不,也能夠對自己負責,這樣才不會讓劣跡滿滿的酒桌文化得以發展下去,而酒桌文化也不過是一場低劣的酒局罷了。